❶ 吳鎮宇演的座頭是什麼電影
是《沖鋒車》。
《沖鋒車》是英皇電影出品的黑色幽默警匪片。由鄭保瑞監制、劉浩良執導、香港影星吳鎮宇、任達華、古巨基、譚耀文、鄭浩南等人聯袂出演。電影入選第39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隆重首映」環節,第三屆倫敦國際華語電影節競賽項目,以及第十四屆紐約亞洲電影節參展項目。
影片主要講述捱過十六年鐵窗生涯的「發哥」想要東山再起,其召集昔日好兄弟合力將一架十六座小巴改裝成沖鋒車,打算用最「和平」的方式,打劫一輛走私黑錢的運屍車,不料半路殺出另一班心狠手辣的悍匪,由此兩隊人馬展開了一番智勇較量的故事。
(1)電影沖鋒車錢去哪裡了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盧西發
黑老大,挨義氣坐牢16年。終日滿嘴臟話,留著一頭長發就敢叫發哥。台詞:要干就干一票最大的!團隊身份:CEO,憤怒的賊,怒發沖冠,時常壞脾氣。有點狂躁。
喪寶
發哥昔日手下,現在是保齡球場維修員。復古爆炸頭,手不能停的技工控。台詞:當兄弟要講義氣!活要見人,死要見屍!團隊身份:CTO,維護秩序,老練,穩重,做事有一套規矩。專業技能強。
林東
昔日發哥手下兼辣手車神,現任小巴司機。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猛過「二環十三郎」。台詞:兄弟沒了,錢沒了!我不玩了!團隊身份:Staff:忠誠度高,順從,忠心。靦腆和溫文爾雅、從眾心理很強。
❷ 《沖鋒車》在你心目中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中一句經典台詞,「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同樣,將這句話放置於《沖鋒車》中,表達對香港電影精神也不為過,而且是恰到好處。從CEPA協議的簽署後,香港電影不再列入進口片配額,可以進入內地發行、上映,但是,純港片的味道逐漸消失,甚至發展至今變成了一種對經典逝去的懷念。雖說由來已久的港片已死論調,讓香港電影人置於合拍片與港片的尷尬境地,但依舊有一部分香港電影人默默堅持,繼續發揮著港片的餘光,利用港片獨有的背景、情懷,表達現代「香港精神」。由鄭保瑞監制、劉浩良執導、香港資深電影咖吳鎮宇、任達華、古巨基、譚耀文、鄭浩南等人主演的電影《沖鋒車》,呈現出了這份久遠,乃至被「閹割」後再重現的港片圖景,銀河映像幾大長老扛把子的加盟帶來的新穎與經典的融會令人歡喜。或者說,香港味道的重現,是面對著現代紛亂的電影市場,發覺無力抗衡的一種表現,一種向輝煌港片歲月的致敬,我們也必須說本片致敬了太多熟悉的電影和癲狂的情緒,以及肆無忌憚的節奏感。
《沖鋒車》中漆黑的警服、長長的街道短巷、破爛的小巴車和易裝後沖鋒車,構築了上個世紀末期的現代港片之氣質。這里故意營造出的港片氛圍,好像是對深處在國際大都市的香港默默書寫,更像是寫給香港人的一封情書,它的演員、服裝、台詞、動作,它的氣質,無不讓人聯想起香港電影黃金時代,資深觀眾毫無疑問擔任起主創的側寫員。而這種不滅的香港精神,也讓更多的觀眾看到了受到壓抑和輕視的香港電影生產方式,乃至人的娛樂方式。通過這些獨有港片的外殼,表現其內在的悲,這個悲是被歷史、被時間所取代的一種文化奇觀。而這種文化奇觀,在《沖鋒車》中已經變成了一種無法表述,無所歸依的逝去之美,但又讓人津津樂道。在《沖鋒車》中依然保留著濃郁的港片味道,嬉笑調侃、並擁有通俗性、顛覆性和集體情懷。但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劉浩良的電影已經發生了略微的變化,慢慢有了更多嚴肅和正統的精神內核。《沖鋒車》不再簡單的搞笑和誇張,而是反映出人的善良本性回歸的成長歷程。一開始,發哥(吳鎮宇)、喪寶(任達華)、杜公子(譚耀文)、林東(鄭浩南)以不務正業,小混混的身份出現,並引出真正喪心病狂,殺人不眨眼的悍匪,戲劇性,喜劇性十足,濃濃的搞笑風味。然而,導演並沒有簡單的刻畫警察與小混混與悍匪之間的關系,他加入了「小女孩」的角色,以此表現現代中年時期迷茫之人的成長經歷,並通過《PTU》加《非常突然》的敘事發展,流露出一絲絲真情與愛。可以說,這是《沖鋒車》中人物心靈成長最佳的闡述。 深諳嶺南文化的香港電影人,總會以個人的意識與情懷表達對世俗文化的狂歡,也許是對香港文化的一種解構和顛覆,與銀河映像的黑色調性相比,本片還是相當歡樂暖和。「噴黑你,你始終是個黑色的賊」、「錢為大,兄弟當個屁啊」,如此直言不諱,一言一語都道盡了小混混的內心——要錢,不要兄弟。而經過偷零件改裝車、穿警察衣服,佩警察帽子後的發哥、喪寶、杜公子、林東准備搶屍獲得錢財,逍遙自在,卻無奈碰到真正的悍匪搶劫屍體。於是,「衣服」成了影片最強的戲劇支點。兩隊穿警察衣服的「匪徒」開始上演了一出正義與邪惡的較量。而這一過程,導演也是將港片的喜劇和憂傷,乃至溫情之戲表現得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