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內有哪些電影的拍攝地值得一去
《芳華》裡面的取景地海南的海口值得一去。地點在海口的觀瀾湖附近,需要門票的,一個人一百多。這個地方就是60年代的風格,非常的復古。適合對60年代有情懷的人去游覽。
電影《左耳》的拍攝地點,福建東山島也值得去。這個地方是不要門票的,就是一個海島,海水很清澈,民風質朴。這個地方建議自駕游去,因為只是一個小地方,交通不太便利,自己開車會方便很多。
不過,去東極島需要坐船,如果會暈船的話,就不建議到東極島玩了,整個體驗會很不好。
還有雲南九鄉也可以去!九鄉是電影《神話》和《千機變》的拍攝地。這個地方,用兩個字來總結,就是神秘。
以上這些電影拍攝地,都是現實中值得去玩的地方。
㈡ 電影芳華是在哪拍的 電影芳華雲南取景地介紹
電影芳華是在哪拍的 電影芳華雲南取景地介紹
電影的畫面一幕幕席捲而來,讓你驚喜、感嘆卻又唏噓,不難發現電影在雲南的取景地,一個是香格里拉,一個便是蒙自。蒙自是雲南紅河哈尼彝族自治州首府。自古以來,這里就是雲南歷史名城,尤其在清末民初,這里成為雲南第一個海關,建立了雲南近代工商業文明。
碧色寨火車站是我國最早的火車站之一,是當時雲南鐵路交通的樞紐,有「小香港」之稱。建築規模宏大,保存完好,風格獨具特色,在中鐵史上罕見,是研究中國鐵路發展史的重要實物資料。也是''雲南十八怪,火車未通國內,先通國外''的明證。
㈢ 電影《芳華》取景地雲南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自電影《芳華》上映以來,票房一度上漲。隨著電影的熱映,取景地雲南又火了一把。到底雲南有什麼吸引人的地方。
㈣ 「游記」「雲南」芳華不再——訪芷村車站和碧色寨車站
2018年3月25日,雲南蒙自。
電影《芳華》熱映,也帶熱了拍攝地–芷村車站和碧色寨車站。來蒙自,當然要去網紅地打卡,不過我更希望能找到滇越鐵路米軌和個碧石鐵路的寸軌。
芷村火車站位於雲南省紅河州蒙自市芷村鎮,建於1909年,這里曾是滇越鐵路的一等車站,百年前的芷村火車站甚至比昆明站的等級都高。
十九世紀中後期,法國覬覦雲南豐富的礦產,開始計劃修建鐵路加大運輸量,掠奪雲南地區礦產資源。1903年,中法簽訂《中法會訂滇越鐵路章程》,隨即法國派人踏勘路線,繪制藍圖,並正式成立滇越鐵路法國公司。雲南段於1904年動工,1910年4月1日,滇越鐵路全線通車。
芷村火車站現保留有六幢法式建築。當年,中、法、越文化這里匯集、碰撞,法國人的小院和越南人的民居圍繞在車站周圍,商號林立,餐飲業興盛繁華,造就了車站旁著名的"南溪街"。
當年因雲南人民的反對,滇越鐵路放棄平壩地區而改走山路,爬山、急彎在滇越鐵路上是家常便飯。隨著滇越鐵路客運的停止和貨運的萎縮,昔日連通省會昆明和越南的芷村火車站已逐步淡出人們的記憶。如今,芷村每天只有兩列貨運列車通行,想在鐵路上看見火車不容易了。
碧色寨站原名壁虱寨站,位於雲南省蒙自縣碧色寨,建於1909年。1910年年滇越鐵路全線通車,逐漸繁榮起來,1921年個碧石鐵路通車,碧色寨成為換裝站,滇南進出口貨物都由碧色寨中轉,後成為個碧石鐵路的終點站,滇越鐵路與個碧石鐵路的換裝站,這里也是滇越的米軌鐵路和個碧石的寸軌鐵路交匯的地方。
運氣不是一般的好!下午5點52分,我們竟然遇到一列火車進站。黃色房子就是《芳華》里多次出現的碧色寨車站的主體建築,那座三面鍾還在。
滇越鐵路的開通,使最初只有十幾戶人家的碧色寨,成為鐵路線上的一個特等站,成為雲南進出口貿易的重要集散地。
從1910起的30多年時間,碧色寨一直扮演滇越鐵路沿線第一大站的角色。1910,蒙自海關分關和郵電分局在碧色寨設立之後,中外商號、洋行紛紛在碧色寨設立分號,主要有中國商人經營的大通公司、法國商人經營的加波公司、美國商人經營的美孚三達水火油公司代辦處、希臘商人經營的哥臚士酒店、越南商人經營的咖啡店等。法、英、美、德、日本和希臘人接踵而至,每天有四十餘對列車在此經停,拉人裝貨,洗車加水,熱鬧非凡;其開放和繁華程度,在滇南一帶首屈一指。
繁華過去,只剩下殘垣斷壁
解放後這些房子成為鐵路職工的宿舍,後因年久失修,成為危房。
現在的碧色寨正在打造景區,這些房屋在慢慢修復。帶壁爐的法式房子卻有個中式屋頂。
法國人還帶來了他們喜歡的運動–網球和游泳。網球場還在,游泳池不見了。
在那個屈辱的年代,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居住區域涇渭分明。靠車站這邊的後面是外國人的生活區,馬路對面是中國人的聚居區。
低矮的房屋是以前鐵路工人居住的地方。
在碧色寨遊玩時,偶遇一群最可愛的人!他們都是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戰士,四川籍。當年 的他們正是17、18歲的芳華,從沒拿過槍,參軍兩三個月就上了戰場,在保衛祖國的戰爭中出生入死。這次相約來雲南祭奠在戰爭中犧牲的戰友,訪問當年戰斗過的地方。據他們介紹,當年的他們和芳華中的劉峰、何小萍一樣,沒有思想准備就被投入了戰爭,戰爭的殘酷比電影里更加恐怖,能夠活下來是幸運!
致敬!!!中華民族正是有這些優秀的兒女,才能從屈辱中站起來,才能有現在的和平,感恩!
㈤ 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為何能成為電影芳華取景地
“七彩雲南,彩雲之南”美麗的雲南一直是都是我國的旅遊大省,是無數詩和遠方的文藝青年嚮往之地,每年放下眼前的苟且去雲南散心的不在少數,義無反顧的拿起背包奔向心中的風花雪月,坐在前往遠方的車上,戴著的耳機中傳來民謠《去大理》的歌聲,彷彿自己就在蒼山下、洱海邊,好像聽到大自然在為你唱的情歌。
除此之外紅河州還是馮小剛制導的《芳華》取景地,這部電影在無形之中還是為紅河州做了很大宣傳的,電影中出現的小火車就是在紅河蒙自的碧色寨,是一個充滿了歐洲風格的小鎮,曾是熱鬧的集市,現在還保留了火車站鍾、法國員工宿舍等遺址,還有中國現今唯一運行最慢的火車叫米軌小火車,火車從建水古城出發,沿途可以看到建水古城的獨特風情。
㈥ 電影《芳華》,在___碧色寨火車站取景拍攝。
蒙自碧色寨。
碧色寨是滇越鐵路邊上的小村莊,原名「坡心」,因一個法國駐蒙自的官員發現這里依山面海的美景而得名「碧色寨」。碧色寨作為《芳華》在蒙自氏穗的主拍攝地,拍攝期間已被劇組改造成了一個「軍事基地」。
我一到建水的第二天便打算趕往蒙自碧色寨拍攝,只是因為它是一座讓很多人都很懷舊的法國式小火車站,還有一個原因是電影《芳華》的拍攝地。
到蒙自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我從建水古城搭計程車到建水客運站,乘公交車到達蒙自客運站,再花60元到碧色寨,折騰了半天時間。
到了碧色寨已經是中午了,而且這里一直下著大雨,打著傘拍攝非常的不方便,這一天的感受真是差極了輪核局,如果不是對這座百年臘讓小火車站的喜愛,怎麼會有如此的沖動呢?
百年滇越鐵路的最大火車站碧色寨怎麼也不會想到,沉寂多少年之後,步入暮年的她,會因為一部芳華的電影而聞名於世,原來這里交通不便,來往的人主要是附近來乘坐火車的居民,而現在距離高速路不遠就是景區,慕名而來的遊客熙熙攘攘,成了蒙自的必游景點。
㈦ 惠州范和古村是電影芳華的取景地嗎
對對對,惠州市的就是稔山鎮山鎮的嗯,稔山范和村就是這個電影的拍攝基地
㈧ 電影《芳華》火了一座小站,烈士陵園卻很寂寞,這些地方不能遺忘
在雲南蒙自,有一個碧色寨火車站,修建於1909年,屬於滇越鐵路的一部分,也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火車站之一。
碧色寨站離昆明北站291公里,離邊境河口站177公里。碧色寨站隸屬昆明鐵路局管轄,現為四等站,仍在使用。
過去說法「雲南十八怪」中有兩怪:火車沒有 汽車 快和鐵路不通國內通國外,這說的就是這段滇越鐵路。
但這個小站最近兩年突然火了起來,這是因為隨著電影《芳華》的上映,碧色寨站被更多的人知道了。
這個火車站曾作為《芳華》的外景地,拍攝了很多鏡頭,其中這場景、這把椅子現在還都在。
我到這里雖然不是假期,仍然有很多外地遊客前來,他們打著紅旗,穿著軍裝,把這里當成紅色 旅遊 之地。
對於綠軍裝的情懷,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人的最大心結,那時對軍人的崇拜都賦予在綠軍裝上,雖然現在看並不是誰穿起來都好看,但作為 旅遊 照,還是很多人都喜歡的。
所以租一套綠軍裝拍照,也是遊客到碧色寨站 旅遊 的標配了。
碧色寨站作為電影場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電影上映後,反響強烈,這里遊人如潮。
但很多人對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似乎了解的不太多,到這里更多的遊人是在展示自己的情懷,拍一張「軍人」 旅遊 紀念照,看自己究竟美不美,而對戰爭的殘酷,與犧牲戰士想的不多。
我接下來驅車幾十公里,來到了靠近中越邊境的屏邊縣,這里是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前沿,戰後有很多犧牲的幹部戰士安葬在這里。
屏邊烈士陵園在雲南屏邊苗族自治縣城郊,始建於1970年, 在1979年進行擴建。由水沖子和大龍樹兩個陵園組成,總佔地面積75畝。
屏邊烈士陵園共安葬烈士1046名,其中對越自衛還擊戰斗中犧牲的幹部戰士有988人。
這些鮮活的生命,在祖國需要的時候義不容辭的走上了戰場,他們的芳華定格在人生最燦爛的時刻。
他們是最值得尊敬、最值得我們崇拜的人。
但這里比起前面到過的碧色寨站,卻冷清的多了,我在兩個多小時停留中,並沒有看到有其他遊客或人員來祭拜,烈士陵園非常的寂靜,難道被遺忘了嗎?
或許我來的不是掃墓時候,這里的管理還是不錯,在一些特定日期還是有人來祭掃和拜謁的,後來在網上查到當年一起參戰的戰友掃墓和祭拜的文章,也知道了這里更多的情況。
比起喧鬧的碧色寨站,這里有些偏僻,交通也不太便利,但作為自駕游的旅行者,到了邊疆,有些地方是不能繞行和視而不見的,而最應該是到烈士陵園瞻仰和祭拜,對烈士的付出真心感恩和懷念,因為他們是為我們付出的生命。
一場電影可以火了一個景點,但那些付出生命的戰士,才是我們敬仰的真心英雄,我們不能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