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尋夢環游記》:一場亡靈世界之旅,藏著什麼
電影《尋夢環游記》 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第19部動畫長片,由李·昂克里奇、阿德里安.莫利納執導,於2017年11月22日在美國上映。影片一經上映即憑借全人類共通的親情主題打動人心,不僅具有極強的票房號召力,更在全球范圍內享有極高的評價。
2018年,影片斬獲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獎、第75屆金球獎「最佳動畫片」獎,並包攬眾多其他有分量的大獎。不僅如此,該影片還入選豆瓣電影Top250清單,短短3年時間內已有將近150萬人標記看過,超95萬人給出評價並打出9.1的高分,被認為優於98%的動畫片。
電影靈感來自墨西哥亡靈節,講述音樂愛好者米格遭遇家人反對後,機緣巧合之下踏上亡靈土地並展開一場心靈救贖之旅的故事。影片借夢想談親情,在少年逐夢之旅背後融入親情和夢想兩者的矛盾和沖突,在家庭元素之上又加入對生死的感悟和探討,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上述元素的思考和共鳴。
我認為,若只關注表面劇情,無法深入領略影片的精彩和魅力之處。在故事情節之外,我更想探討影片的藝術內涵和和現實意義。因此,本文將從「敘事架構、創作手法、主題呈現」這三個方面,從微觀到宏觀多層次多維度對此片進行深度解讀:
敘事架構:多維敘事線索構建完整的動畫世界觀,傳達更深層次的思想創作手法:視覺語言和聽覺語言完美融合,獨具墨西哥特色的文化元素為影片增色不少主題呈現:把夢想和親情的思辨關系架構於生與死的沖突斗爭之中,發人深省
②關於夢想和親情的思辨:親情是夢想盛放的根基,為夢想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和支持
主人公米格曾經可以為音樂背叛家庭,甚至不惜冒著犧牲生命的風險保護手中的吉他。對於此刻的他而言,夢想高於一切。然而,當他見識到偶像歌神的醜陋面目以及高祖父對親情求而不得的煎熬和痛苦之後,他才恍然大悟,「原來家庭比夢想重要得多。」此刻的他,內心的天平更傾向於親情。
其實高祖父母兩人都曾經面臨米格一樣的抉擇。當初兩人懷抱著對音樂的喜愛而走到一起,卻遭到現實生活的摧殘。音樂夢想無法承擔生兒育女、柴米油鹽的生活。
於是,高祖母決定擯棄音樂夢想,選擇製鞋謀生;高祖父則一如既往地追尋音樂夢想。後來,高祖母發家致富,子孫滿堂,在人間和陰間都享受著天倫之樂;高祖父想回歸家庭卻慘遭歌神殺害,還因此被家人誤解,在陰間過著孤苦伶仃的潦倒生活。
孰是孰非,無從評論。只是從兩人的經歷中,我們可以發現:如果實現夢想需要以犧牲家庭為代價,不管最後是否成功都會陷入一生的遺憾當中。
在我看來,親情和夢想並非不可調和的矛盾,相反,親情是夢想盛放的根基,可以為夢想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和支持。沒有親情支撐的夢想,一如斷線的風箏,即使當下飛得再高也沒有回頭路,只能獨自飄零,最終墜入泥潭。
我認為,如果家人無法理解自己的追求和夢想,選擇與家庭決裂是最不可取的做法。真正理智的做法應該和家人進行心平氣和的溝通,達成雙方一致認可的共識。正如電影里米格家庭一樣,當高祖父的誤會被消除以後,家人便不再阻撓米格的音樂夢想。
在我看來,有了來自親人的支持和理解,我們可以變得更加強大。不管前行的道路如何艱難險阻,家人總會想盡一切辦法伸出援手。對於親情的謳歌和家庭的贊美,是全人類共通的情感,正因如此,影片《尋夢環游記》才能頻頻打動人心,成為一部感人至深的動畫電影。
結束語:
電影《尋夢環游記》自上映至今獲獎無數,好評如潮,更是頻頻打動人心。在我看來,除獨具匠心的故事情節外,影片背後的藝術內涵和現實意義也是值得我們關注的地方。因此,本文就從三個角度由淺入深地挖掘這部電影的價值和魅力。
影片最後,米格親人支持他追夢,可他卻自願放棄音樂回歸家庭。這樣的結局雖然在溫情中略帶一絲遺憾,卻更能讓人感受到親情的偉大力量。「還鄉豈不見親族, 念此飄零隔生死。」出於對彼此無私的愛,米格和親人都選擇了讓步。願你既能勇敢追夢,也能坐享天倫。
❷ 看完《尋夢環游記》的觀後感是什麼
人生就是無數次偶然選擇的必然結果。
本片透過米格的經歷,設想了一個亡者世界,人死亡後都會來到這里繼續生活,除了外形發生變化,其它的似乎一如往常。如果有人依然記得你,供奉著你的照片,在亡靈節那天,甚至可以到陽間探親。而只有當所有活著的人都忘掉你的時候,才是真正的死亡。
必然的死亡帶給我們的是有限的時間,我們沒有辦法既做政治領袖,又當科學家,同時又是一位旅行作家;我們沒有辦法既要事業成功,又要時刻陪伴家人。這依然是一個選擇題。
(2)哪個電影有米格擴展閱讀
《尋夢環游記》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第19部動畫長片,由華特·迪士尼電影工作室、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聯合出品,李·昂克里奇、阿德里安.莫利納執導,安東尼·岡薩雷斯、本傑明·布拉特、蓋爾·加西亞·貝納爾、蕾妮·維克多等參與配音。
該片的靈感源於墨西哥亡靈節,講述了熱愛音樂的小男孩米格和落魄樂手埃克托在五彩斑斕的神秘世界開啟了一段奇妙冒險旅程的故事。
❸ 《尋夢環游記》|除了夢想,你還有家人
昨晚和同事一起組隊去看了這部大熱的電影《尋夢環游記》,劇情感人節奏緊湊,而且和墨西哥的文化結合的十分緊密。
片頭的剪紙串聯出一個家族的發展歷程,米格的曾曾祖父因為熱愛音樂所以選擇去遠方追尋夢想,留下妻子和年幼的女兒可可,為了謀求生活,妻子開始學做鞋子,逐漸把家族產業做大,最後定點在米格身上,這個12歲的小男孩,對音樂十分熱愛,但是家族對音樂十分抵制,於是一場在夢想和家人中間做抉擇的故事拉開了序幕。
米格一開始很無奈,家人不允許他接觸任何與音樂有關的東西,但是他總能找到機會和音樂親密接觸,就連去廣場上擦鞋子的時候,也想要和彈吉他的客人交談,然而就在他接過吉他的時候,他的奶奶看見了,奶奶對著彈吉他的客人就是一通教訓,最後米格在一路的嘮叨聲中被抓回了家。
後來米格開始偷偷跑去偷吉他,一不小心就跑到了亡靈的世界,隨後就開始了一段奇妙的旅程。就是米格在亡靈世界的奇妙旅程中,他逐漸理解了什麼叫做家人。
電影中,米格一共接受了四次家人的祝福,在這四次的祝福之中,曾曾祖母梅蘭達的態度一再改變,她的內心裡是很在意家人的,不然她不會一再改變自己的祝福。一開始她嚴厲要求米格回家以後不準再碰音樂,後來主動開口給米格唱歌,最後送米格回家的時候她說沒有任何條件,只希望米格能記住他們是一家人。
第一次,他的曾曾祖母要求他立刻回家,把照片放在供台上,並且保證以後再也不碰音樂,可是米格並沒有聽話,剛回到現實世界就抱起吉他,瞬間又回到亡靈世界。那個時候的米格,並不懂得家人是多麼重要的存在,對他而言,家人是不懂他的,不理解他追求夢想的心,更不支持他追求夢想。
第二次的時候,梅蘭達依舊說要讓他答應以後再也不碰音樂,米格逃走了,然後遇到了自己的曾曾祖父埃克托,埃克托為了回去看自己的女兒,答應幫米格找到歌神,送他回家,條件是要帶著埃克托的照片回去。他們一起參加了表演大賽,在得知米格欺騙了自己,埃克托十分生氣,但還是去找米格,就在米格如願見到歌神之後,埃克托生前死去的謎團被揭開,米格和埃克托相認。
第三次給米格花瓣是在歌神演唱會的後台,梅蘭達是在擁抱過埃克托以後給的花瓣,這個時候的梅蘭達已經接受米格想要唱歌的夢想了,心裡也已經原諒了埃克托,但他們還是希望米格能夠回去和家人團聚。
第四次送出花瓣是在埃克托開始變成金色的時候,太陽就要升起來了,埃克托說他只想再見一見可可,告訴她,爸爸很愛她。這個時候,梅蘭達和埃克托把祝福送給米格,並說:「沒有任何條件」。
回到現實世界的米格飛快的跑回家,給可可唱起了那首隻屬於她一個人的《rember me》,可可想起了爸爸,那是一個多麼溫暖的詞語,然後她說她的爸爸經常給她唱歌,並拿出殘缺的照片,一家人終於團聚了。
其實在劇中,最感人的那一幕是埃克托全身開始變得閃亮時,他說只想回去看一眼他的可可。那一瞬間,我的眼淚就流下來了。無論走的多遠,家人,永遠是最牽掛的那一個。
電影中梅蘭達的態度一直在改變,唯一沒有變的是,我們是一家人,我們要相互支持和理解。從一開始的堅決抵制家人碰音樂,到後來和米格說沒有條件。這不叫妥協,這是愛,只有一家人才會關心你,愛護你,哪怕你走丟了,還是不停的在找你,找你回家。
米格的成長是在他掉進地洞的時候爆發的,他終於明白,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存在,夢想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家人卻是一輩子的牽掛,為了夢想和家人爭吵、離家出走,米格明白道理的時候忍不住抱著埃克託大哭。
我們不都是這樣過來的嗎,小時候一心想往外跑,嫌父母嘮叨,總想離他們遠遠的,可是後來發現,無論自己走的多遠,家人都在等我們回家,當我們迷茫的時候,還可以回家歇一歇,那是我們的家人,不是追夢路上的過客。
電影結束的時候,米格抱著一個小孩給她介紹家族成員,並說:「那是我們最重要的家人」。我們這一輩子,最寶貴的一筆財富就是家人了,誰也搶不走,於我們而言,除了我們的夢想,我們還有家人。
希望每一個追夢的人都能經常回家看看,或者給家裡打個電話,家人在等我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