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吳家麗的影視作品
吳家麗的影視作品:
1、有客到
《出軌的女人》是一部香港作詞家潘源良執導,伍健雄監制的劇情片,由演員夏文汐、葉璇、吳家麗、陳偉霆聯合主演,於2011年3月23日首映,2011年3月24日在香港正式上映。影片講述了三個女人之間的情感故事。、
『貳』 聽風者簡介及詳細資料
解放初期,國民黨在大陸還殘留了大量的敵特人員,意圖顛覆新生政權。神秘的701組織專門監聽敵台——郭興中(王學兵飾)是701的領導,而沈靜(范曉萱飾)則是其中的職員,但由於沈靜家庭背景的關系,所以她永遠都是獨來獨往。武昌(董勇飾)則負責在監聽組的人確定了敵人位置之後將其抓捕回來。
《聽風者》海報何兵(梁朝偉飾)本是個街頭小混混,但因為是盲人,所以他有一項特殊技能,就是聽覺非常敏銳,他也藉助自己的這項技能賺錢。1951年的10月8日,701突然發現,備塌所有的敵台全部消失了,唯一的解釋就是敵特分子啟用了新的發射頻道,而何兵的特殊本領對701非常重要,因此701派出張學寧(周迅飾)將何兵「請」到701來,希望他能為新中國服務,但是,事情絕非想像的那麼簡單。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何兵 | 演員 梁朝偉
從小地方來到大上海討生活的小混混,油嘴滑舌、敏感懦弱。雖出身不高,何兵身上卻有近乎超能力的天賦——聽力。他憑借敏銳的聽覺進入701,在電波中和看不見的敵人作戰,很快就變成眾人仰慕的英雄。
張學寧 | 演員 周迅
她承載著將何兵塑造為「聽風者」的使命。與此同時,張學寧還同時扮演著701的「女上司」、參與特別行動的「老鬼」等多重身份。為了掩蓋特工身份,她也是活躍在滬、港兩地的女作家跟社會名媛。
郭興中 | 演員 王學兵
解放初期,國民黨在大陸還殘留了大量的敵特人員,意圖顛覆新生政權。神秘的701部隊就是專門為監聽敵台設立的——郭興中是701的領導。
沈靜 | 演員 范曉萱
神秘的701部隊就是專門為監聽敵台設立的,沈靜是其中的職員,但由於沈靜家庭背景的關系,所以她永遠都是獨來獨往。
1. 早在《無間道》中扮演卧底的梁朝偉就已經接觸過仿梁圓摩斯密碼,而他這次在電影開拍前還專門請教過相關領域的師傅。
《聽風者》劇照2. 在電影開頭,周迅就要化身上流社會名媛潛伏5年刺殺敵特。在開拍之初,這個「名媛」身份就差點把周迅難倒,所幸跟導演溝通之後,周迅慢慢進入狀態:。
3. 王學兵表示與庄文強見面後,導演給了他十頁的人物小傳,這些都是導演自己寫的,是劇本里沒有的。導演希望演員能更了解這個人,跟他想像的人物角色更接近。
4. 《聽風者》是梁朝偉第三次出演盲人的角色。為了拍這部電影,梁朝偉還戴上特製隱形眼鏡。為了保護梁朝偉的眼睛,公司還為他渣拆的眼睛投了保險。
創作背景
《聽風者》改編自麥家的諜戰短篇小說。麥家看過《無間道》的第一和第二部,印象很好,直到看了《竊聽風雲》,當時已經寫了《聽風者》的麥家突然發現,原來在香港也有人關心偵聽這個行當,並當下覺得如果《聽風者》和《捕風者》拍成電影,麥兆輝、庄文強將是最佳導演。後來美亞電影公司買了電影的著作權,而麥家也得知華策影視正在跟麥兆輝、庄文強接洽要拍《捕風者》,所以跟美亞老總力薦麥庄拍《聽風者》,麥兆輝、庄文強順利入局。
《聽風者》劇照在麥家的原著小說《暗算》里,把搞監聽的人稱為「聽風者」。庄文強和麥兆輝表示,雖然電影取名《聽風者》,但故事與原著有很大的改動。根據梗概可以看出,原著中去尋找聽風者的安在天,如今在電影里變成了女性張學寧,而圍繞在她身邊的,既有曾經的求愛者又有新登場的聽風者,很有點三角戀的關系。
2012年8月7日 ,該片在中國內地上映;上映首周票房1.25億元;在中國內地上映一個月後取得了2.5億元的票房。
《聽風者》大膽創新、勇於變革,在諜戰之外,引入「心戰」,注重表現人物之間的內在關系和情感,通過塑造人物來推動故事,打造了一部具有文藝氣息的新諜戰電影。除了電影故事和風格,影片的品質也獲得了好評。服裝、化妝、道具、音樂,尤其是周迅在片中的表演,都獲得了專家們的認同。(新浪網評)
《聽風者》劇照《聽風者》的特點很明顯,造型很時尚、現代,諜戰戲拍得很文藝,沒有太多打鬥場面,更多的是內心戲,而且諜戰人員的愛情戲份遠遠大於諜戰戲,可以說導演主要想營造一種情報人員的感情戲與諜戰復雜交織的氛圍。片中四個主要人物沒有一個人明確用語言表達,都是用各種細節、眼神、動作、音樂、場景來營造出情感的曖昧和流動,應該說愛情戲部分相對靜態的諜戰來得精彩。(網易評)
《聽風者》的諜戰部分不夠充分、懸念太少,全片缺乏一個強有力、貫穿始終的故事核心,過多的感情元素和文藝氣息稀釋了緊張氛圍,導致該片丟失了諜戰片的原汁原味。(《新京報》評)
《聽風者》劇照對普通觀眾而言,「諜戰」就意味著緊張、懸疑、驚悚,但是這些元素,《聽風者》里都沒有。即使有,也被感情戲壓過風頭,不容易被觀眾捕捉到。另一方面,電影設定了阿兵這個天賦異稟的「聽風者」,就像作家寫小說開了「金手指」,任何不合理的情節都可以用「天賦」來解釋,而不用費心想情節。(《北京晨報》評)
《聽風者》缺點是劇本方面還不是特別嚴謹,諜戰缺少懸念,張學寧的犧牲設計得不是很夠說服力,前期的張學寧帶何兵進入組織的部分是最有戲的部分,其實可以鋪墊更多,後期靜態的諜戰部分可以減少,保留戰勝敵人的大 *** 就可以了。(網易評)
『叄』 電影 聽風者 劇組在哪裡拍的想知道啊請求解答,謝謝哈!具體的地址啊,
在上海勝強影視基地拍攝。
『肆』 周迅的《聽風者》真的如此不堪一擊說說它的另一個故事
2009年,周迅參演了《風聲》,她在劇中的角色叫顧曉夢,真實身份是「老鬼」。
2012年,周迅又參演了《聽風者》,她在劇中的角色叫做張學寧,真實身份還是「老鬼」。
前一部《風聲》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贊譽它為近十年最好的國產「諜戰電影」,但關於《聽風者》,多數人如我一樣,是不怎麼喜歡的。
但不喜歡,不代表它就一無是處。( 關於《聽風者》的另一層故事解讀,可以直接跳到第三個篇章,因為前面相對枯燥。 )
《聽風者》與《風聲》兩部電影的劇情腳本均出自大師級別的「諜戰作家」麥家,其中《聽風者》改編的原著作品名稱叫做《暗算》,而在某種程度上,「暗算」兩個字才更能貼近整部電影的劇情主基調。
2011年麥、庄二人在拍完港版的「聽風者」《竊聽風雲》1/2兩部以後,口碑與人氣直線飆升,於是二人在與麥家幾次會面以後,決定要拍一個大陸版本的「竊聽風雲」,為了貼合「竊聽」這個IP,麥、庄取了原著《暗算》里竊聽人員的代號「聽風者」作為電影名稱。
然後又請來了周迅。
於是當「麥家」+「周迅」+「風」三個字眼聯系在一起的時候 ,便會讓觀眾第一時間把這部電影和3年前的另一部電影《風聲》聯系在了一起。
然而《風聲》中最燒腦的部分:關於老鉛宏坦鬼、老槍等人的身份追尋,到了《聽風者》則淪為了輔助,王學兵飾演的初代老鬼,以及周迅飾演的二代老鬼,都在第一時間很直白的告訴了觀眾。
這樣一弄,《聽風者》便徹底不屬於諜戰或者懸疑范疇內的電影,它更像一部劇情片,它只是單純的在交代間諜人員、情報人員的前世今生和內心世界。
而這種改變,很不討好。
張學寧(周迅 飾)是一位中國共產黨地下工作人員,她的主要工作是搜尋和解決國民黨留下的特務人員,受命於701部隊,直接上司為老鬼。
老鬼(王學兵 飾)明面身份是船王的兒子郭興中,暗裡身份則是共產黨情報組織701部隊的最高負責人。
某一日,老鬼召集張學寧,告訴她:701之前截獲的敵方120個電台頻率,已被敵方知曉,在敵方更改了頻率以後,701部隊已經無法再找到敵方用於傳遞信息的電台。
於是老鬼安絕念排張學寧去找羅三耳。
人正常只有兩個耳朵,而這個人叫三耳,原因便是因為他異於常人的聽力,猶如多了一隻耳朵,老鬼希望藉助羅三耳的聽力,來找回被更改了頻率的電台。
張學寧在劇院看到了羅三耳和他的跟班何兵,但張學寧帶回來的卻不是羅三耳,而是何兵。
何兵並不是天生瞎子,是在13歲那年從樹上被日本兵用槍打下,哥哥死了,他活了,但卻也就此瞎了,只是瞎了以後的他,反而耳目變得越來越靈。
同鄉的羅三耳,看中了何兵的耳目,便帶他來了上海,藉助何兵的耳力,二人聯手掙錢。
這也是為何張學寧選擇帶回何兵而不是羅三耳的原因。因為真正可以幫助到701的人,是何兵。
然後何兵來到了701駐地,也找到了全部的120個電台,而在不斷的接觸過程中何兵愛上了張學寧,但這種愛在張學寧淡淡卻又堅硬的拒絕以後,何兵選擇了與另一位情報破譯員沈靜結婚。
婚後的日子,幸福而又恬靜,張學寧接替了郭興中成為新的老鬼,不斷往返於各地,安排並完成任務。
在張學寧請來的醫生幫助下,何兵治好了眼睛。
他睜開眼睛的那一天,張學寧和沈靜都在,他望著沈靜說:「你比我想的還要好看」,但他對張學寧說的卻是:「你比槐桐春嬌好看多了」。
春嬌是誰?她好比「村裡有個姑娘叫小芳」,她是每一個男孩生命里第一個萌生愛意的對象,是讓男孩子第一次懂得什麼叫做異性相吸的分界點,所以這句「你比春嬌好看」,張學寧懂,何兵也懂。
再然後,有了雙眼的何兵,錯誤的把「老鬼」聽成了「重慶」,然後給出了錯誤的情報,於是張學寧便因為情報的錯誤,加上羅三耳的突然出現,而失去了生命。
悔恨不已的何兵,又戳瞎了自己的雙眼,他將用一雙耳朵去為逝去的「春嬌」復仇……
上面第二段便是《聽風者》明面上我們能夠看到的故事情節,它不懸疑、不燒腦,但它的畫面很美,在2013年金像獎提名上,入圍了8項的《聽風者》最終只拿回了一個最佳攝影,也佐證了《聽風者》的畫面美到了極致。
但如果這只是一個唯美的故事,它又如何可稱燒腦呢?
所以下面我要說的故事框架,是猜測、是暢想,並不是真實。
在前作《風聲》中周迅是老鬼,這次周迅又是老鬼,但這次的老鬼,卻是假的,是國民黨派過來的雙重間諜。
張學寧受雇於國民黨情報機關,建國以後留在了上海,明面身份是共產黨地下情報組織情報專員,實則是一位雙重間諜。
此時劇情會有兩種走向:
(1):她將堅守心中的錯誤信念,為國民黨黨繼續服務;
(2):她逐漸動搖,想拋棄雙重間諜里的另一重身份,只做共產黨人。
電影中有一幕:張學寧在回到701駐地,第一次知道郭興中是老鬼以後,走出門的張學寧長長的出了一口氣,這是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她知道自己的身份還未被識破。
接下來她去找羅三耳,然而第二日的早上,她便對何兵說了上面第二段中的那段話,她知道真正懂得「聽風」的人是何兵,而不是羅三胖。
但這個消息,僅僅一夜,張學寧便全部得知,而在此之前作為701負責人的老鬼卻並不知曉,這里的原因除了因為張學寧近距離的看過一次羅三耳與何兵調琴的現場表現,繼而有所猜測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在於她的雙重身份所擁有的更龐大的情報收集系統。
當她選擇帶回何兵,而不是暗中殺害時,她的答案便是選擇了第二個,她想要重新做人。
但國民黨並不容許,於是在後面那場張學寧與「重慶」的較量中,「重慶」的幾個人多次暗示「收入送到葉府」,卻都被張學寧拒絕。
這段話的意思是「重慶」在告誡張學寧「你是我們的人,你背後的一切都在我們掌控之中」,而張學寧說:「這里的事情就在這里解決」,她在告訴幾位「重慶」,她不會再任由擺布。
於是重慶在確認了張學寧已經變節後,選擇了殺害張學寧。
其後的劇情中,張學寧再未露面,哪怕一個回憶、一句旁白,原因便是因為,她是國民黨,屬於他們的時代早已退出 歷史 舞台,不會再留下任何痕跡。
(文/影評菌)
『伍』 《聽風者》是根據什麼時間的歷史改演的
《聽風者》是根據【解放初期】的歷史改演的
《聽風者》是美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於2012年投資拍攝,改編自麥家原著《暗算》的諜戰電影。由麥兆輝、庄扒游粗文磨納強導演,梁朝偉、周迅、王學兵等領銜主演春鎮。影片講述了解放初期,國民黨殘余敵特人員意圖顛覆新政權,為監聽敵台而設立的神秘部隊701陷入了空前危機。在這場看不見的戰斗中,演繹著一場腥風血雨的諜戰傳奇。
『陸』 聽風者有資源么求地址
《聽風者》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GVkampfpVyCsY6HZ6hIcaA
《聽風者》是美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諜戰電影,該片改編自麥家的原著小說《暗算》,由麥兆輝、庄文強執導,梁朝偉、周迅、王學兵等主演。
『柒』 請問在電影聽風者裡面梁朝偉把老鬼聽成了重慶是什麼意思
梁朝偉說聽到了敵方發的電報,那句話大概就是說,「重慶「那個人已經暴露了,然後張學寧(周迅)等人就要去解決掉重慶。結果不是的,那句話電報是意思是告訴他們的人,老鬼暴露了。然後張學寧(周迅)就被殺害了。
《聽風者》是美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諜戰電影,該片改編自麥家的原著小說《暗算》,由麥兆輝、庄文強執導,梁朝偉、周迅、王學兵等主演。
(7)電影聽風者在哪裡拍的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神秘的701部隊就是專門為監聽敵台設立的——郭興中是701的領導,而沈靜則是其中的職員,但由於沈靜家庭背景的關系,所以她永遠都是獨來獨往。伍昌(董勇飾)則負責在監聽組的人確定了敵人位置之後將其抓捕回來。
何兵是個街頭小混混,是一位盲人,擁有超凡的聽覺特能,並以此為生計。1951年的10月8日,701突然發現,所有的敵台全部消失了,唯一的解釋就是敵特分子啟用了新的發射頻道,所以需要優秀的偵聽人員,因此701派出張學寧到上海去找調琴師羅三耳。
張到達上海後發現真正的調琴師是盲人卻擁有特殊技能的何兵,便將何兵「請」到701來,希望他能為新中國服務,可就在將他帶入車中的時候,羅三耳見到了張學寧的面貌,也為後期張學寧之死埋下伏筆。
何兵幫助701找到了敵人的全部電台,也同時找到了自己心愛的女孩,並與她結婚,張學寧還請來了名醫為何兵治好了眼睛。可是在一次偵聽中,何兵的失誤導致了張學寧犧牲。何兵悲痛萬分,在一個雨夜又弄瞎了自己的雙眼,但同時他的聽力再一次變的靈敏,重新為701找回了敵人的電台。
『捌』 聽風者的結局是什麼
結局:
張學寧(周迅)在第二次出去執行任務的時候,被最初他們要找的何三耳認出。因為復明後的阿賓(梁朝偉)聽錯了一個電碼,導致已經暴露的張學寧沒有能夠及時得到消息,被對方的五個重慶殺害。
阿賓最後看了自己的妻子一個下午,再一昌耐次刺瞎自己的眼睛,聽出了所有的電台和五台高級電台,在工商界會議上,破獲了五個重慶的爆炸破壞活動,抓獲四個,還有一個自殺了。
《聽風者》是一部由麥兆輝、庄文強聯合執導,梁朝偉、周迅、王學兵主演的劇情、懸疑電影,於2012年8月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8)電影聽風者在哪裡拍的擴展閱讀:
《聽風者》獲得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最佳攝影獎。在2013年,該片獲得第7屆亞洲電影大獎汪衡頒獎禮最佳造型耐陵春設計獎。
《聽風者》以炫目的巨星陣容,經典的麥兆輝、庄文強式敘事,出色的畫面、服裝、配樂和剪輯,外加成名已久的原著小說構建起大片氣勢。隱忍濃烈的情感元素更是牢牢抓住觀眾內心,尤其受到女性觀眾的青睞,被認為是一部具有濃厚情懷的超高品質華語大片。
『玖』 聽風者局長為什麼要她做老鬼
掩藏自己的身份。王學兵在《聽風者》中變身701偵聽局局長,是梁朝偉和周迅的領導,聽風者局長要她做老鬼是為了掩藏自己的身份,兩人在再次見面時王學兵作出解釋了。《聽風者》是美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諜戰電影,該片改編自麥家的原著小說《暗算》,由麥兆輝、庄文強叢則執導,梁朝散鄭轎偉、沖肆周迅、王學兵等主演。
『拾』 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的提名名單
(一)優秀故事影片提名(20部)
1 《轉山》 北京太合環球影業有限公司
2 《飛越老人院》 北京紫禁城影業有限責任公司
3 《毛澤東與齊白石》 瀟湘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4 《蕭紅》 北京唐德國際電影文化有限公司
5 《南平紅荔》 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
6 《冰雪11天》 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
7 《生死羅布泊》 天山電影製片廠
8 《雷鋒的微笑》 八一電影製片廠
9 《神探亨特張》 北京緣鑫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10《中國合夥人》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11《一九四二》 華誼兄弟傳媒有限公司
12《周恩來的四個晝夜》 河北電影製片廠
13《失戀33天》 完美世界(北京)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14《辛亥革命》 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15《忠誠與背叛》 八一電影製片廠
16《錢學森》 西部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17《金陵十三釵》 北京新畫面影業有限公司
18《搜索》 新麗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19《萬箭穿心》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20《警察日記》 內蒙古藍色故鄉影業有限公司
(二)優秀少兒影片提名(6部)
1 《我的影子在奔跑》 江蘇眾道影業投資有限公司
2 《有人贊美聰慧,有人則不》 天畫畫天(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3 《全城高考》 金馬伯樂亞洲影視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4 《青春派》 湖北黃岡廣電數字傳媒有限公司
5《我和我的夥伴》 山東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
6《指尖太陽》 深圳鐵色高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三)優秀戲曲影片提名(2部)
1《妹娃要過河》 武漢榮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黃梅戲
2《鎖麟囊》 甘肅省音像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秦腔
(四)優秀對外合拍片提名(10部)
1 《聽風者》 美亞長城傳媒(北京)有限公司
2 《愛》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3 《聖誕玫瑰》 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
4 《畫皮2》 寧夏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5 《竊聽風雲2》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6《桃姐》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7《寒戰》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8《十二生肖》 東陽一房子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9《一代宗師》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10《龍門飛甲》 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
(五)優秀農村題材影片提名(4部)
1 《胡巧英告狀》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2 《吳仁寶》 江蘇幸福藍海影業有限責任公司
3《索道醫生》 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4《百鳥朝鳳》 西安曲江夢園影視有限公司
(六)優秀少數民族題材影片提名(2部)
1《唐卡》 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有限公司
2《西藏天空》 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七)優秀青年電影創作提名(3部)
1《人再囧途之泰囧》 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
2《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華視影視投資(北京)有限公司
3《邊境風雲》 天津北方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八)優秀科教片獎提名(6部)
1 《不要沉迷網路游戲》 北京科影國際影視策劃有限公司
2 《自然密碼》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
3 《高效節水灌溉》 山東新農村數字電影院線有限公司
4《變暖的地球》 北京科學電影製片廠
5《探尋癌症之謎》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
6《教你延長大棚農膜使用壽命》 湖北電影製片廠
(九)優秀動畫片提名(8部)
1 《民的1911》 江通動畫股份有限公司
2 《綠林大冒險》 上海河馬動畫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3 《摩爾庄園2之海妖寶藏》 北京華映星球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4 《賽爾號之雷伊與邁爾斯》 卡通先生(天津)影業有限公司
5《終極大冒險》 北京電影學院
6《魁拔之大戰元泱界》 天津市濱海新區青青樹動漫科技有限公司
7《神秘世界歷險記》 北京其欣然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8《潛艇總動員3:彩虹寶藏》 深圳市環球數碼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十)優秀紀錄片提名(6部)
1《情系人民》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
2《尋訪馬克思》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
3《杜甫》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
4《冰血長津湖》 八一電影製片廠
5《鄉村裡的中國》 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
6《仰望星空》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
(十一)優秀譯製片提名(2部)
1《雨果》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上海電影譯制廠
2《馬達加斯加3》 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十二)優秀電影技術提名(4部)
1《金陵十三釵》 北京新畫面影業有限公司
2《一代宗師》 銀都機構有限公司
3《一九四二》 華誼兄弟傳媒有限公司
4《龍門飛甲》 博納影業集團有限公司
(十三)優秀劇作提名(4名)
優秀原創劇作提名
周智勇、張冀《中國合夥人》
阿來《西藏天空》 優秀改編劇作提名
劉震雲《一九四二》
鮑鯨鯨《失戀33天》 (十四)優秀導演提名(4名)
霍建起《蕭紅》
張藝謀《金陵十三釵》
馮小剛《一九四二》
陳力《周恩來的四個晝夜》
(十五)優秀男演員提名(4名)
王景春《警察日記》
孫維民《周恩來的四個晝夜》
黃曉明《中國合夥人》
劉之冰《忠誠與背叛》
(十六)優秀女演員提名(4名)
宋佳《蕭紅》
白百何《失戀33天》
章子怡《一代宗師》
顏丙燕《萬箭穿心》
(十七)優秀境外華裔導演提名(2名)
許鞍華《桃姐》
陳可辛《中國合夥人》
(十八)優秀境外華裔男演員提名(2名)
成龍《十二生肖》
趙又廷《搜索》
(十九)優秀境外華裔女演提名(2名)
鄔君梅《南平紅荔》
葉德嫻《桃姐》
(二十)優秀青年劇作提名(2名)
吳楠《萬箭穿心》
程耳《邊境風雲》
(二十一)優秀青年導演提名(2名)
杜家毅《轉山》
徐崢《人再囧途之泰囧》
(二十二)優秀新人男演員提名(2名)
包貝爾《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阿旺仁青《西藏天空》
(二十三)優秀新人女演員提名(2名)
倪妮《金陵十三釵》
楊子姍《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二十四)優秀電影音樂提名(2名)
趙季平《一九四二》
張大龍《百鳥朝鳳》
(二十五)優秀電影攝影提名(2名)
趙小丁《金陵十三釵》
呂樂《一九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