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愛過你,我盡力了
陪你走過你最艱難的日子,希望餘生沒有我的陪伴,你也能一如既往的好。即使不再一起,不復從前,我還是不會忘記初次見面你的特別,從此我無可救葯的態爛改愛上了你。——《萬物理論》
因為愛你,我有了足夠的勇氣。
電影《萬物理論》里,理科男與文藝女的邂逅,他們的愛情註定不同尋常,也有一些上天註定的浪漫,舞會上的星光燦爛,旋轉木馬上的相視一笑,康河邊柔情蜜意的旋轉,他們像一對普通戀人一樣約會,享受著愛情的美好。
苦難可以預見,自己卻別無選擇,那年霍金才21歲,疾病並沒有給足他浪漫的時間,當他重重地摔倒在地,他的世界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他坐在浴缸里,看著自己慢慢僵硬的手,並決絕推開來看望他的簡,他不想耽擱任何人,他知道自己完了。
然而,簡並沒有離他而去,而是頂住父母的壓力,執意與霍金完婚。她說:「我看起來不像是一個非常堅強的人,但是我愛他,他也我,我要和他一起戰斗這個疾病,也希望和你一起白頭到老」。此時霍金的論文《關於宇宙的第一次爆炸》發表。霍金在物理界一鳴驚人。
因為愛你,我變成了你的樣子。
人的一生中會因為愛而改變自己,簡是學文學的女生,卻可以在人前侃侃而談霍金的理論和研究方向。也許愛讓他們回到了彼此時間的起點。那一刻,我是你,你即是我,每個人都有幸福的可能,只不過,難的是尋找、相遇的過程。
婚後的他們好景不長,霍金喪失了越來越多的行為能力,他的行動只能依靠輪椅,他和簡宴請朋友們來家裡聚餐,霍金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手已經不聽使喚,碟子上的沙拉弄了多半天也沒吃到嘴裡。霍金此時並沒有發歷御脾氣。他強顏歡笑,禮貌的離開了餐廳,他試著爬上樓,卻卡在樓梯上不能動彈,孩子在頂樓透過隔離網看他,霍金哭了。淚水從臉上無聲地劃過,他的面部肌肉抽動,眼神里都是無奈和辛酸。
而簡的日子也並不好過,婚後這幾年,面對瑣碎與壓力,身心疲憊的簡一邊照顧孩子還要體恤自己的丈夫。其實,簡對霍金的愛早已轉化為沉重的責任。那些曾經的愛情誓言,在面對現實生活也足以磨蝕最深摯的愛情,當簡在最無助的時候,Johnson的出現,也註定著這段感情會走到盡頭。
兩人坦誠相見,簡對霍金說出:「I have loved you,I have done the best I can」。霍金壓抑不住內心的苦楚,流淚啜泣。是的,他沒法講話、沒法給簡擁抱和安慰。而一個女人一生中渴求的也不過是一個擁抱,幾句安慰的話語,有人溫柔的待她。在所有艱難的時刻里,她都愛著他,只不過現在變成了愛過他。其實,他們沒輸給了愛情,也不是輸給了自己,只是輸給了命運,我們都是與眾不同的,無論生活多艱辛,我們總會找到自己的方式發光。
因為了解,所以連分別的時分都顯得溫柔無比。於宇宙中相遇,這微乎其微的可能,於親密中分別,這難之又難的抉擇。每一件小事做得周全好看,是因為了解你、在意你。
因為愛你,所以我成為真正的自己。
有過在舞會上結識,漫漫長夜言語無盡,就坐在樓梯上談談人生理想的曾經,光是想想就已經美好而滿足。我們很難理解,為何很多夫妻在糟糠之時相守卻在富貴榮耀之時相離。
那些艱難的時刻彼此是真的用心在守護,只不過愛也像是一種能量,遵守萬物守恆的定律,用盡了便消失殆盡,愛意和承擔也有保質期限。即便後來他們的生活里又各自有了別人,但他們並沒有真正的分開,他倆和帆判平分手,簡與喬納森喜結連理,霍金與護士伊蓮共度餘生,也算是各得其所。擁有過彼此的好,也敢於放手讓彼此的心做出選擇。
在過去的十幾年生活里,他們都把自己刻進了對方生命,在一起時他們從未放棄過自己的人生追求:霍金研究宇宙,簡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分別後二人仍舊覺得從前一起經歷過的時光美好無比,沒有誰覺得自己是對方的負擔。當他們各自懷著對對方的美好回憶與感激,開始一段新的旅途時,這又何嘗不是美好的結局。
很多人說,他們的愛情輸給了時間,也輸給了命運。其實,簡的一句:「我愛過你」,便敵得過他們的苦楚心酸,千言萬語。我欽羨,毋庸置疑的是這段關系讓他們彼此都成為了自己,愛無疆,比宇宙更廣闊,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里,不如你。
我願,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貳』 《萬物理論》:霍金,我用半生成就你。愛過你,我已盡力
「記要仰望星空,不要低頭看腳下。 無論生活如何艱難,請保持一顆好奇心。 你總會找到自己的路和屬於你的成功。」——史蒂芬·威廉·霍金
Remember to look up at the stars, not down at your feet. Try to make sense of what you see and wonder about what makes the universe exist. Be curious and however difficult life may seem,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you can do and succeed at.
題記:給所有即將步入愛情消逝期的中年男女,一個自省的機會。相信你會和我一樣有共鳴。
《萬物理論》是一部披著科學外衣的敘事 情感 類紀錄片。影片中呈現了大量唯美的畫面,色調清新自然,每一楨的定格都如同一張完美的照片,是一部極其注重美感的影片。導演詹姆斯·馬什和主人公之一霍金一樣畢業於牛津大學,擅長敘事風格紀錄片。他為了完成這部影片,花了三年時間才說服原作者簡·王爾德同意將回憶錄改編成電影。
簡·王爾德是霍金的第一任妻子,影片改編自她的回憶錄《飛向無限:和霍金在一起的日子》,講述了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的愛情故事,以及他們從青年到中年所面對的人生矛盾。影片男主角埃迪·雷德梅尼憑借在影片中的精湛演技獲得第72屆金球獎獲得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影片首映時,霍金本人觀影結束之後,他的秘書從他的臉頰上擦去了一行眼淚。霍金在社交媒體上說:我彷彿看到了過去的自己,影片給了我一個自省的機會。
由於影片是根據簡的回憶錄改編,我們除了能看到當代偉大的科學家霍金克服疾病的痛苦,頑強與命運抗爭的勵志故事,更能從簡的視角了解到他們不同常人的愛情及婚姻生活。 與其說這是一部關於霍金如何克服病痛取得成就的勵志電影,不如說是簡·王爾德作為霍金背後的偉大女性,如何克服人性的脆弱,從無私奉獻到完成自我價值實現的勵志故事。
18歲的簡在一場舞會上相遇了充滿智慧、浪漫,富有幽默感的霍金,才子佳人,意氣風發,一見傾心。然而,好景不長,年僅21歲的霍金就被確診患有肌萎縮側索硬化(ALS)。醫生告訴他,他只剩下2年盯腔御壽命。
他將自己關在屋子裡,打開那令人絕望又振奮的英雄主義音樂,拒絕任何人沒有意義的安慰,准備接受死神的審判。他將自己敏感的內心完全暴露在悲憤和恐懼的陰影之下。直到倔犟的簡給了他一個擁吻,喚醒了他求生的意志和盡餘生之力認真生活的勇氣。
1年後,他們結婚了。他的生命在簡頑強的性格照耀下,灑滿了星星般明媚且跳躍的微光。他們決定攜手共同面對死神的追捕,用生命和時間賽跑。婚禮上兩人幸福的笑靨,足以讓任何一個絕望的人心頭盪漾,圓汪唱起畫眉般空靈的聲響。
在最相愛的4年時光里,他們擁有了2個孩子。那段時間的霍金從尚可以自己扭動著身體上下樓到完全無法行動只能接受輪椅行動。在影片中有一幕,霍金的朋友們來家裡慶祝他博士畢業。觥籌交錯的酒杯和朋友們自如使用的餐具,在霍金面前已然變成了難以接受的悲涼。
霍金逐漸喪失行動能力,簡肩負起照顧他還有2個孩子的責任。同時她還承擔起霍金秘書的職責,幫助霍金完成資料的整理以及陪他四處去參加會議活動。在他們婚姻的初期,他就意識到丈夫對於事業的追求異於常人。
霍金擁有驚人的天賦,在短短1個小時之內就可以完成同學一周都無法解答的難題。他頑強的意志使他不斷克服身體的禁錮,使自己的思想沉浸於浩瀚的宇宙。他說: 「物理和天文學讓我們有望真正理解自身起源以及我們為什麼在這里。我想徹底弄清宇宙的奧秘。」霍金對於事業的專注,使簡意識到自己成為了物理學的寡婦。
然而對霍金的愛並沒有使她退縮,她幾乎將全部的時間精力都放在照顧家庭上。她放棄了自己外交官的理想來成全丈夫對物理學的追求。丈夫取得了成績,也會令她感到驕傲。愛情中幸福的模樣就如他們一般,一個甘於奉獻,一個勇於拼搏。
霍金努力工作最初的動力就是為了簡,為了他們的小家能夠有足夠的金錢開支。他在《我的簡史》中記錄: 如果我們要結婚,我就得有一個工作,我必須完成我的凱岩博士論文,因此我在一生中頭一次開始用功。令我驚訝的是,我發現我喜歡用功。
兩個交相輝映的靈魂,一起唱起戰歌,驅趕死神的到來。他們成功了,醫生所告知的兩年生命之期,早已被他們超越,霍金在簡的無私奉獻中度過了最艱難的10年,不僅創造了醫學的奇跡,也創造了只屬於他的事業奇跡。
簡放下了她的夢想,但卻沒有忘記自我實現,那是來自她潛意識的呼喚。她說: 哪怕只有5分鍾空閑,我也會到書桌前坐下來,查閱資料,記下筆記。當年我把孩子們送去托兒所以後,都會到大學圖書館里待一段時間,我得做到非常自律。」
兩個青春年少的天之驕子,用他們的勇氣舉起生活的矛和盾,用他們頑強的意志踏平前行的阻力。在這一時期,霍金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研究生逐漸成為在物理學界小有名氣的科學家。
在度過了婚姻最甜蜜的時光之後,他們的婚姻伴隨著霍金病情的惡化和霍金事業的成功亮起了紅燈。 隨著病情的惡化,霍金只能用最簡短的語言表達想法,沉浸在物理學中的他也沒有時間和心思多和妻子溝通。他們的愛情逐漸在日復一日的時光中被消磨殆盡。
簡在繁忙的家務和陪伴霍金四處活動的重壓之下,喘不過氣來。疾病奪走了霍金的身體,事業佔領了霍金的精神世界。簡在婚姻中扮演著保姆和母親的角色,無法獲得愛的慰藉,也沒有獲得相應的認可,只剩下令人煩擾的絕望。
她甚至想到要自殺結束這一切。 「為了一個脆弱、孤獨的空殼,也是為了孩子們著想,使我免於投河、不沉沒在絕望的泥淖中,我一直祈求幫助,祈求有人幫助我擺脫絕望的自殺傾向。」
可是她知道自己是3個孩子的母親和偉大的科學家霍金的妻子,她不能倒下。她的肩上扛著婚姻和家庭的雙重責任,她倒下了,誰又來拯救她的孩子們和她的愛人?
在她的意識里,她首先是一個好妻子和好母親;可在她的潛意識里,她首先應該是她自己。她在自我壓抑的意識中生活了數十年,成為了好妻子和好母親,卻唯獨丟了她自己。
當人不再擁有自信,就像深陷昏暗孤獨的宇宙,聽不到任何聲響,也看不到自己。 意識和潛意識的強烈沖突,讓她的兩個自己時刻都在決斗。到底哪個我才是真實的自己?
她的意識源自於她的信仰,她是一名虔誠的基督教徒,對於婚姻中應「共度一生」奉若真諦。是她的信仰讓她堅守著意識的大門,時刻提醒她:你不能違背自己的信仰,那是魔鬼的化身。
她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心理醫生告訴她,你面臨的問題和老人的問題相似。你沒有錯,你只是渴望找回自己,你的需求都是作為一個人正常的需要。你需要正常的性生活,需要與人溝通,需要得到他人的認可。
終於,當霍金不斷嘲諷她的信仰,認為信仰和宇宙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世界上也沒有什麼上帝。當潛意識擊潰了意識的大門,她才決心重新找回自己 。
為了緩解焦慮,她在母親的建議下去唱詩班演唱,在那裡她相遇了喬納森,一名地方教會的音樂家兼風琴演奏師。和霍金相比,他們之間的信仰與愛好都驚人的一致。 如果說她和霍金的愛情像極了文理科生之間的彌補性吸引力法則,那她和喬納森更像是兩個擁有相似命運,對彼此的遭遇感同身受的知己。 喬納森的妻子在一年前因為白血病去世了,他渴求在幫助簡和霍金脆弱的家庭中得到心靈的救贖。
喬納森搬進了霍金的家中承擔起照顧霍金和孩子們的責任。讓簡從繁重的家務中得以解脫,被扭曲和拉扯的心靈得到了撫慰。畢竟他們都不是聖人,在長期的接觸中,他們發現對彼此產生了好感。喬納森的無私和同情心深深的打動了簡,他們在剋制與壓抑中開展了柏拉圖式的愛情。
霍金對於家庭中出現的其他男人充滿敵意,但又因為自己的身體無法履行照顧妻兒的丈夫責任而感到自責。他對喬納森的接納和善意盡是無奈。他在《我的簡史》中這樣記錄:
當簡從無私奉獻變成無盡的嘮叨和抱怨,她與霍金之間就再無愛情。她太渴望找回曾經那個自信、自愛的自己,渴望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尊重。而喬納森的出現讓她重新看到了自己的價值,她還是個值得被愛的女人。她的自信在喬納森的接納中被喚醒。
人最不能的就是沒有自己,因為它無處可去,無論發生什麼事,它依然在你心裡。
重獲自信的簡,學會了尊重自己,聽從內心的聲音。她不再做違心的選擇,也不再做超出能力的承諾。她和喬納森約定在霍金離世之前彼此都不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兩個具有高道德標准和信仰的人決心一起面對這個苦難家庭的風雨。
1985年,霍金因為感染的肺炎生命垂危,醫生建議簡放棄他的生命,這樣對彼此都是一種解脫。已經走出焦慮陰影,重拾自我的簡拒絕了。 她與霍金雖然沒有了愛情,但她清醒的知道,無論是意識還是潛意識中霍金都是她的家人,是她孩子的父親。她又一次挽救了霍金的生命。她說:我不能讓他死,我是他生命的代理人。
簡的偉大就在於她清醒的知道自己的責任,寧可克制內心對愛的慾望也不願拋棄家庭的重任。愛情也許是短暫、美好且燦爛的,但責任確是沉重且長久的。
簡的無私奉獻雖是偉大的,但也是盲目不成熟的。她過度高估了自己的承受能力,也在無盡的奉獻中失去了自我。從青年時認為自己可以克服一切困難,到中年時只能將自己和孩子的命運假以他人。青年時太過樂觀,中年時又太過悲觀。很可惜,過去的時光並沒有給這個堅強的女性成長的機會。
但她又是幸運的,遇到了知已一般擁有包容和憐憫之心的喬納森,在中年時期重新找回了自己。
1 990年,霍金在功成名就時向簡提出離婚,更像是嫉妒之心洶涌而起對簡提出的道德審判。對喬納森的嫉妒和原始的慾望交雜在一起,戰勝了理智。 他們的婚姻終於在25年之後走到了盡頭。簡在霍金提出離婚時留下了傷心和無奈的淚水,她始終沒有想到放棄他們婚姻的竟然會是霍金。她說:「我愛過你,我盡力了。」就是她對彼此愛情和婚姻的告別。
簡和喬納森再婚之後,簡獲得了現代詩歌博士學位,成為了一名語言教師和小說作家。11年之後,霍金和第二任妻子離婚,簡和喬納森又重新照顧起霍金,三人一起共度晚年生活,共享天倫之樂。
簡曾說:「即便是離婚了,我們彼此尊重對方,有深厚的友情,彼此承認對方是很重要的人。」
影片的最後,時光倒轉,霍金和簡又回到了愛情開始之初的幸福模樣,影片渴望傳達主旨: 人生中沒有空間來容納完美,愛情往往是幸福的瞬間。只有在如若初見般的眼神,在相互幫扶中舞蹈,在包容和理解中去鑄造永恆。即便他日無愛,亦當無悔。
附:霍金對孩子的三個忠告
1. Remember to look up at the stars and not down at your feet.
記住永遠仰望星空而不是計較你自己的得失。
2. Never give up work. Work gives you meaning and purpose and life is empty without it.
永遠不要放棄工作。工作讓你的生活有了意義和目標,如果沒有它,生活就毫無意義。
3.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to find love , remember it is rare , and don』t throw it away.
如果你能夠幸運的找到真愛,記住,那是非常珍貴的,不要對其置之不理。
我是@蘇如心,一個正視生活中的問題,不斷找尋解決方法的雙胞胎媽媽,和你分享我的人生哲學。
『叄』 肖戰談《誅仙Ⅰ》:我盡力了,對得起當時的自己
由程小東執導,改編自蕭鼎同名小說的電影《誅仙Ⅰ》即將於9月13日全國公映。該片由肖戰、李沁、「火箭少女101」孟美岐領銜主演,唐藝昕特邀出演。9月8日,主演肖戰出席影片在蘇州的宣傳活動,現場不僅解答了有關角色造型、人物設定等網友熱議的問題,還分享了眾多拍攝幕後的精彩故事。
《誅仙Ⅰ》海報
電影《誅仙Ⅰ》是由新麗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裝玄幻電影,講述了平凡少年張小凡經草廟村慘案拜入青雲門,機緣巧合之下獲得法器燒火棍,從而捲入正邪兩道之間隱秘斗爭的故事。以少年突遇變故的命運逆轉到後來墮入魔道為故事背景,正邪角色間的 情感 恩怨穿插其中。
這個夏天,肖戰憑借《陳情令》大火,超高人氣讓粉絲們一大早就將蘇州的活動場地圍得水泄不通。
肖戰
肖戰坦言,大銀幕本身對他而言就是巨大的挑戰,「密集的工作量和導演的風格都需要適應的過程。」作為香港著名的金牌武指,程小東的電影自然需要在「功夫」這一元素上下一番功夫。肖戰自陳為了准備此次角色,提前半個月開始接受武術訓練,和孟美岐、李沁等主創一起練習套招動作,包括吊威亞翻滾等動作,都是充滿新鮮感的全新嘗試。同時,肖戰稱贊程小東導演十分專業且人性化,「他會從演員本身出發,要演員做得到而不是一味追求動作的好看。也許並不是非常高難度的動作,但我們都親身上陣,能做到的動作就不用替身。」
程小東導演曾在采訪中透露,這次拍這個電影四位主演都非常辛苦,肖戰是最辛苦的那個,在大冬天要下水拍戲,一泡就要泡好久。還有各種打戲居多,肖戰在滿是粗糙沙粒的地面上被拖過來拉過去。不過肖戰在采訪中則回應,「雖然現在大家都說這個戲拍得苦,但我回想這個過程還挺歡樂的。」總結此次大銀幕拍攝,肖戰說,「我盡力了,對得起當時的自己。」
作為一個華語玄幻文學的大IP,肖戰透露這版《誅仙》展現的是小說比較前期的故事,主要表現人物的成長,他的角色是一個非常至純至善的人,「一開始憨憨傻傻的一個人,對所有的人和事都抱有最大的熱情,所以也比較容易受傷。」肖戰「劇透」自己片中會有「黑化」的階段,但人物處境也會引人共鳴、惹人心疼。
《誅仙Ⅰ》劇照
此前熱播的《陳情令》讓不少粉絲對於肖戰的古裝美少年造型「沉醉」不已,而《誅仙》中張小凡的造型則比較普通。肖戰回應稱自己一開始也關注到網上的爭議,「一開始做造型的時候要塗黑、點雀斑,確實也比較擔心會不會挨罵,但當我看到成片的時候,腦中的疑問就已經打消了,它真正還原出了我心中的武俠感。」
對於片中和三位女性角色的感情戲,肖戰稱由於片中張小凡在成長階段對於感情還是懵懵懂懂的狀態,所以和三位女性之間的感情也是比較單純的,「有一些仰慕或者暗戀。」
肖戰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給粉絲傳達更多正能量,雖然《誅仙》是一部玄幻故事,但張小凡一路心懷熱血、堅韌不撓的品質可貴,「希望大家不管生活有多殘酷,都要努力懷著希望去生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