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淚痕電影是在哪個城市拍的

淚痕電影是在哪個城市拍的

發布時間:2023-05-24 09:55:33

Ⅰ 淚痕的劇情簡介

1980年李文化執導電影,本片介紹「四人幫」被打倒後,新縣委書記朱克實來到金縣工作。在開展工作中,朱克實受到縣辦公室主任張偉和縣委副書記許飛雄等人的阻撓干擾。通過了解後,他提議讓費財費力的土石嶺工程下馬,遭到許飛雄的反對,雙方的矛盾正式展開。朱克實還了解到人們深深懷念被打成反革命而死去的老書記曹毅,他的妻子孔妮娜瘋病多年,獨生子被人收養,而且曹毅的謀殺案有可疑之處。根據黨中央的幹部政策,他恢復了原公安局長的職務,兩人互相配合展開調·..

Ⅱ 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歷史

北京電影製片廠位於北京市北三環中路77號的北京電影製片廠創建於1949年,1948年北平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關懷人民電影事業的成長,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收了原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中央電影企業公司第三電影製片廠,並從延安及各革命根據地抽調了一批從事電影工作和文藝工作的幹部,於1949年4月20日成立北平電影製片廠,同年10月1日改名為北京電影製片廠,第一任廠長為田方,1951年由汪洋繼任。
1956年原建制中拍攝新聞紀錄片的部門分出,另行組建為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改為拍攝故事片的專業廠,汪洋繼續擔任廠長。1956年改為故事片專業廠後,在影片創作和生產管理上開始大膽探索,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在導演、表演、攝影、美術各方面都有創新。
北京電影製片廠先後拍攝了《祝福》、《林家鋪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風暴》、《紅旗譜》、《洪湖赤衛隊》、《停戰以後》、《烈火中永生》、《早春二月》等多部具有民族特色的優秀影片。改編拍攝了《楊門女將》、《野豬林》、《穆桂英大戰洪州》等多部傳統戲曲片。「文化大革命」期間,北京電影製片廠受到摧殘,大批藝術家、技術專家遭到迫害,廠房、設備被擱置,除拍攝少量「樣板戲」外,基本上未拍故事片。到1974年末開始恢復故事片生產,但受到「四人幫」多方刁難。
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北京電影製片廠重獲新生。拍攝了《大河奔流》、《傷逝》、《知音》、《駱駝祥子》、《包氏父子》、《寒夜》、《雙雄會》、《邊城》等多部歷史及文學名著題材影片,同時也拍攝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影片,《小花》、《淚痕(1979)》、《瞧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婦女》受到觀眾好評。為配合國家改革形勢,先後拍攝了《血,總是熱的》、《代理市長》、《相思女子客店》、《迷人的樂隊》等多部改革題材的影片,受北京電影製片廠多年來在漫長的影片創作、生產道路上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影片清新、質朴、富有民族特色,尤其在改編文學名著方面具有獨特之處,在改編、導演、攝影、音樂、美術各方面都有創新。
1949-1985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共拍攝故事片180部、舞台藝術片58部、新聞紀錄片17部,共計255部。此外,還譯制了外國影片10部,協助各兄弟電影製片廠拍攝、加工影片多部。這些影片在國內外都具有一定影響,受到觀眾的喜愛。80年代以來,還與國際製片廠、商合作,拍攝了故事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立體故事片《俠女十三妹》,並協助拍攝了《馬可·波羅》、《末代皇帝》。北京電影製片廠集中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家和技術專家,具有年產30部故事片、200餘集電視劇的能力。建廠至今,有百餘部影片在國內外電影節獲獎。有將中國文學名著搬上銀幕的優勢和傳統;並有與國際合作拍片的雄厚力量和經驗,其合作拍攝的影片中有50餘部多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北京電影製片廠擁有先進的設備和雄厚的實力,全廠職工1350人,是中國三大電影基地之一。廠內除設有文學部、統籌部、導演室、演員劇團等創作部門之外,還設有攝影、美術、錄音、洗印、特技、照明、置景、化妝、服裝、道具等工作車間及電影藝術、電影技術、電影經濟研究室。廠區建有4個攝影棚、1個特技棚、2個對白錄音棚、1個音樂錄音棚、1個效果錄音棚、1個混合錄音棚,並設有電視節目製作部。配備有世界最新或較新的技術裝備,生產能力強大,設備配套完善,工藝技術先進,從劇本創作到拷被貝製作,均可獨立完成。年生產量為20-25部故事片。北影廠建廠初期為綜合性電影製片廠,以拍新聞紀錄片為主,兼拍故事片。第一部紀錄片為《毛主席蒞平》,隨後又拍攝了大型紀錄影片《中國人民的勝利》,拍攝的故事片有《新兒女英雄傳》、《智取華山》、《龍須溝》等影片。

Ⅲ 大眾電影的封面

《大眾電影》1979年第一期(復刊號)是粉碎「四人幫」後《大眾電影》復刊的第一期,內有茅盾先生書寫的祝詞,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上官雲珠追悼會通知,電影《祥林嫂》、《蝶戀花》、《哪吒鬧海》的介紹,《紅河激浪》的平反紀實以及楊麗坤的公開信等等。所有的這些都從側面見證了那個年代中國電影不屈不撓的旺盛生命力,中國電影人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那些歷久彌新的影像。
1980年《大眾電影》第二期
該項期封面李仁堂在影片《淚痕》中扮演朱克實,獲電影百花獎最佳男演員獎和上海電影文匯獎最佳男主角獎。
《淚痕》是北京電影製片廠1978年拍攝的彩色故事影片,於1979年春節公演。該片描寫了粉碎「四人幫」以後,新上任的縣委書記朱克實針對縣里存在的嚴峻現實和復雜的歷史問題,頂住「四人幫」余黨設置的重重阻力,大刀闊斧平反冤假錯案的艱難過程。影片以「瘋女人」孔妮娜為主線,圍繞著被迫害致死的前縣委書記的歷史疑案,以及現實中大幹快上、勞民傷財的「土石嶺工程」,把七十年代末期全國范圍的撥亂反正工作濃縮到了一個基層縣,是當時撥亂反正題材影片的代表作品。
1980年《大眾電影》第三期
該期封面取自影片《歸心似箭》劇照。下方是斯琴高娃,扮演劇中山民玉貞。
《歸心似箭》由八一電影製片廠1979年攝制。1939冬,抗聯連長魏得勝在激戰中負傷與戰友失散,並被捕。他設法逃出,並到金礦幹活,伺機找部隊。後又被日寇抓獲到煤礦做苦工。魏再次逃出,被山民玉貞所救。兩人產生了感情,但為了抗日魏得勝毅然告別玉貞。踏上了歸隊的路。
1980年《大眾電影》第四期
該期封面女郎程曉英,在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櫻》中扮演女主角森下光子,較為成功地表現了一個含蓄多情,內心豐富的日本知識婦女形象。
1980年《大眾電影》第五期
該期封面女郎張瑜,在《廬山戀》中扮演女一號周筠。
1980年電影《廬山戀》,號稱是中國第一部吻戲,不僅完美地呈現出了廬山的景色,而且還創造了多個紀錄。比如《廬山戀》是「文革」後國內首部表現愛情主題的電影,並且出現了當時罕見的吻戲;女主角張瑜片中的服裝,換了43套,遠遠超過《花樣年華》里張曼玉的23套旗袍;當年的新人張瑜也憑這部《廬山戀》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觀眾心中的「夢中情人」,並當選第一屆金雞獎和同年百花獎的「雙料影後」。
1980年《大眾電影》第十期
該項期封面女郎邵慧芳,在影片《幽靈》中扮演女主角夏征蘭。
1980年《幽靈》轟動了影壇,影片的女主角夏征蘭是由邵慧芳扮演的。邵慧芳身材高佻,緊身的喇叭褲穿在她身上,襯托出了她的「魔鬼身材」,不誇張地說,在沒有服裝模特的80年代初,邵慧芳首先讓人們知道了身材美的標准。《幽靈》中女主角是一個文革期間被迫害的芭蕾舞女演員,邵慧芳以她純熟的肢體語言和茫然哀怨的眼神,入木三分地刻畫了這個角色特有的外貌。這個角色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演員的氣質與外貌和角色的要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也可以說是非邵慧芳莫屬。
1980年《大眾電影》第十一期
該封面取自影片《苦戀》一張劇照。從這張劇照上我們看到了演員黃梅瑩年輕的面孔。
民眾誰也沒有看過《苦戀》。因為該片當時在中南海遭禁。
《苦戀》的劇本由白樺創作,劇本寫了歸僑畫家凌晨光的遭遇。在美洲的某個國家,凌晨光享受著有別墅、汽車、畫室的豪華生活。祖國解放後,凌晨光夫婦返回祖國。在輪船駛入祖國領海看到五星紅旗之時,他們的女兒降生了,並取名為「星星」。回到祖國享受了短暫的快樂時光後,「文革」開始,凌晨光一家被趕到沒有窗戶的昏暗鬥室。女兒星星覺得在這個國家已經不能容身了,決定到國外去。凌晨光表示反對,女兒反問父親:「您愛這個國家,苦苦地戀著這個國家……可這個國家愛您嗎?」凌晨光無法回答。此後,凌晨光被迫逃亡,藏身蘆葦盪,成為一個靠吃生魚、老鼠生活的荒原野人。劇終時,雪停天晴,文革剛結束,凌晨光的生命之火已經燃盡,他用最後一點力量,在雪地里爬出「一個碩大無比的問號」,屍體就是那個問號的點。
電影基調沉鬱,畫面反復出現大雁在天空寫成人字,從開頭貫穿到晨光的死去,像「電影詩」一樣含蓄、雋永。電影圈內人士普遍看好,所以當時的《大眾電影》在封面重點推薦。
1980年《大眾電影》第十二期
該期封面女郎高英,在影片《燕歸來》中扮演女主角路燕。
1980年的影片《燕歸來》,是一部描寫右派的故事片,影片雖然是控訴「四人幫」迫害知識分子的有悲劇色彩的電影,但電影拍攝的很美,一經上映,立刻得到了觀眾的好評。作為影片的女主角,高英的表演自然、流暢、深沉、細膩,把一個深受迫害的知識分子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從而達到了高英表演生涯的新的高峰。男演員達式常,因成功出演主角林漢華這個角色,一舉獲得了1981年百花獎的最男演員獎。
1981年《大眾電影》第十一期封面人物——白楊(影片《祝福》劇照)
由著名表演藝術家白楊1956年主演的影片《祝福》,1957年獲第十 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1958年獲墨西哥國際電影周銀帽獎。
1984年《大眾電影》第一期封面人物——潘虹(影片《寒夜》劇照)
《寒夜》根據巴金同名小說改編。1944年,在大學教書的汪文宣帶全家逃到陪都重慶,靠當小職員的微薄收入供養家庭。妻子曾樹生(潘虹飾)不甘於這樣的清貧生活,主動出去做「交際花」來貼補家用,但最終受不了汪母的冷嘲熱諷而離家出走。抗戰勝利後,曾樹生回到家中,丈夫卻已經不幸病故。
1984年《大眾電影》第十期封面——攀登
1984年10月是令人難忘的。國慶當天,北京舉行了隆重的35周年慶祝儀式,我和我的同學們訓練了半年時間,為的就是能在國慶之夜到廣場去表演集體舞。而這一期的《大眾電影》也破天荒地將封面與封底連在一起,刊登一批當時活躍在銀幕上的中青年演員照片。
1987年《大眾電影》第一期封面人物——宋佳
宋佳,1962年生於山東青島。 1981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榮獲第十三屆、十四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1993年前往美國耶魯大學學習戲劇, 1998年正式回國重返演藝圈,成功塑造了電視劇《嫂娘》中張敏的角色。獲第二十屆「飛天獎」最佳女演員、「金鷹獎」、「五個一」工程獎、「神農獎」。
1987年《大眾電影》第五期封面人物——張曉敏
張曉敏,1963年9月13日生,北京人。1982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非常大總統》是張曉敏表演最為突出的一部影片,她在該片中飾演國母宋慶齡,她不追求形似而追求神似,從一個眼神,一個運作等細枝末節上與宋慶齡靠攏,影片上映後,觀眾居然認定了張曉敏就是宋慶齡,在第十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評選中,四項表演獎有三項被影片《芙蓉鎮》奪去,唯獨最佳女配角獎落在了張曉敏的頭上,張曉敏憑實力擊敗了在《芙蓉鎮》中有上乘表演且奪魁呼聲很高的兩位女配角,這在當時一時傳為佳話。1998年張曉敏去了美國。
1989年《大眾電影》第三期封面人物——鍾楚紅
1986年—1989年鍾楚紅主演影片《秋天的童話》(1987)、《月亮·星星·太陽》(1988)、《流金歲月》(1989)、《伴我闖天涯》(1989)。
1989年《大眾電影》第四期封面人物——蓋麗麗
蓋麗麗,1967年10月4日出生,山東青島人。1986年進入上海戲劇學院深造,影片《瀚海潮》(1985)是蓋麗麗第一次走上銀幕的影片,隨後,她分別在《金鴛鴦》、《老少爺們》、《斷喉劍》、《滴血黃昏》、《天朝國庫之謎》、《天出血》、《山神》、《月落玉長河》等影片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1989年《大眾電影》第七期封面人物——陳沖
陳沖1981年赴美留學。隻身勇闖好萊塢,出演《大班》(Tai-Pan,1986)、《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1987)。
1989年《大眾電影》第十期封面人物——鞏俐
鞏俐1987年主演《紅高粱》,1988年主演《一代妖後》、《代號美洲豹》,1989年主演《古今大戰秦俑情》。
1990年《大眾電影》第三期封面人物——周潔
周潔主演的影片《楊貴妃》、《垂簾聽政》、《解放大西北》等使她獲得了電影「百花獎」和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主角「學士獎」的殊榮。
1990年《大眾電影》第七期封面人物——賈宏聲
1990年主演電影《銀蛇謀殺案》、《北京你早》。
1990年《大眾電影》第八期封面人物——張艷麗
1990年在電影《龍年警官》中飾演女模特阿玲

Ⅳ 求1938年美國電影《紅杉淚痕》百度網盤免費資源下載鏈接,謝謝

鏈接:https://pan..com/s/12HEx4l-3cszIE7B-Kr51dA

提取碼:鏈檔vrax

《紅衫淚痕》是由威廉·惠勒執導的劇情片,貝蒂·戴維斯、亨利·方達。喬治·布倫特等合作主演。該片講豎野述了在19世紀50年代的路易斯安那州,一個南方美女因為她頑固的虛榮心餘喚喊和驕傲而失去了她的未婚夫,並發誓要把他贏回來的故事。

Ⅳ 求老電影《保密局的槍聲》、《淚痕》、《梅花針》的有效下載地址

《保密局的槍聲》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5TTFmuesll5lq6ZGcyEV9w

提取碼:k58p

《保密局的槍聲》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驚險劇情電影,由常彥執導,陳少澤、正華、向梅等主演,於1979年上映。該片根據呂錚的小說《戰斗在敵人心臟里》改編,講述了地下黨工作者劉嘯塵同保密局特務鬥智斗勇,最後獲得潛伏特務名單的故事。

Ⅵ 電影淚痕女演員是誰

電影淚痕女演員是謝芳
《淚痕》是李文化執導,李仁堂主演的劇情片。《淚痕》講述了「四人幫」被打倒後,新縣委書記朱克實來到金縣工作之後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演員表
朱克實 李仁堂
孔妮娜 謝芳
呂明遠 楊威
張偉 邵萬林
許飛雄 方輝
張洛林 茂路
秦剛 李百萬
魏新 侯冠群

Ⅶ 求一部老歐美愛情電影,關於一個女孩到城市裡的酒吧賣酒,最後自己寫歌,唱歌,實現自己理想的電影。

我知道一個電影,也是這樣的,不過是10年的片子,我個人覺得超好看
叫做《滑稽表演》

Ⅷ 哪部劇在山西大同廣靈望狐取景過

《楊貴妃秘史》殷桃演的那個在關帝廟、五老峰等運城景點拍過
電視劇《阿霞》 電影《舉起手來》 電視劇《別拿豆包不當干糧》在晉城拍過
電視劇《三國演義》在運城拍過
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在晉城鉛敏拍過
電視劇《狼毒花》在榆次拍過
電影《童年的收音機》運城安邑拍
亮劍在太谷三多堂和榆次常家莊園拍過吧
《呂梁英雄傳》
老版《紅軍東征》在柳林拍過,《黑白人生》在中陽、柳林、孝義拍過
新版《紅軍東征》在石樓拍過
老版《西遊記》在大同雲岡石窟拍過,在洪洞廣勝寺也拍過
張版《西遊記》在靈石石膏山拍過
趙氏孤兒,在盂縣藏山拍的
《西口情歌》,在河曲拍攝
在晉城拍的《別把豆包不當干糧鬧激搏》《水落石出》《白銀帝國》《花開》《命比天大》《親骨肉》《天堂村裡的孩子們》《飛行的霞光》《佘賽花》《趙樹理》《礦長》《文化站長管文化》《媧皇聖母》《鐵血長平》《康熙王朝》(部分劇情)《黑金地的女人》《還是那片情》《溝里人》《風標》《八月的嚮往》《硯台》《七年之癢》等
郭蘭英,小時液祥候的部分是在交城拍的
在晉中拍攝的還有《楊三姐告狀》《雙槍李向陽》《成成烽火》《李衛辭官》《金鎖記》《山菊花》《李大釗》《白銀帝國》《范府大院》《幻影神針》《春桃的戰爭》《鐵梨花》《女賭王》《大腳皇後》《關中匪事》《關中俠士》《關中情仇》《關中女人》《風流僑女》《太行山上》《大國醫》《殺虎口》《大河套》《暗紅1936》《迷霧雙龍》《黃河古鎮》早些年還有《咱們村裡的年青人》《淚痕》《大紅燈籠高高掛》
金三角大追捕 陽泉拍的
《大追捕》多數在五寨拍的

Ⅸ 李仁堂的個人經歷

1965年,話劇《青松嶺》被改編拍攝成電影,李仁堂在其中成功扮演了張萬山的角色,由此成功地登上影壇。1973年,《青松嶺》重拍,李仁堂繼續扮演張萬山。在新版的《青松嶺》中,那首由蔣大為演唱的《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隨著影片一起走進千家萬戶。兩拍《青松嶺》,使李仁堂成為文革期間了了可數的比較著名的「電影工作者」。1974年,李仁堂演出影片《創業》,因影片大獲成功而更加引起影壇注目。1976年,他又拍攝了《鎖龍湖》一片。能不斷在文革期間拍攝的電影中擔任主角,可見李仁堂當年的號召力。
1980年,是李仁堂在電影界最輝煌的一年。他拍攝於1979年的《淚痕》感動了無數中國人的心靈。1980年,他還拍攝了一部描寫賀龍的《元帥之死》,影片也相當感人。
1981年,作為大明星的李仁堂在《子夜》扮演了一把資本家,但演員與角色氣質的遙遠距離,使他的表演遭到失敗。此後直到《被告山杠爺》的一段時間里,李仁堂雖然演了許多影片,但都沒能引起太大的轟動。

閱讀全文

與淚痕電影是在哪個城市拍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