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電影帕尼帕特戰役哪裡能看

電影帕尼帕特戰役哪裡能看

發布時間:2023-04-26 03:24:16

㈠ 世界上下五千年:莫卧兒王朝的建立

1505年1月,一隊人馬沖出了阿富汗的喀布爾城,向東賓士而去,不一會就把白雪皚皚的興都庫什山遠遠拋在後面.幾天以後,他們進入了印度北部的大平原.這個遠征隊的首領是二十一歲的巴卑冊敏則爾,他是中亞費爾干納王國的統治者.巴卑爾從未到過印度,他在日記中寫道:「在印度看到的是另一個世界:花草鮮美,林木茂盛,遍地飛禽走獸,這令我們驚訝不已.」
巴卑爾這一次來印度是搶掠,不久他就帶著豐富的戰利品回到阿富汗.可是印度的無窮財富深深地吸引了他,他下決心要將印度據為己有.二十年後,他又帶著隊伍回到了這個地方,建立起龐大的莫卧兒帝國.
巴卑爾出生於突厥化的蒙古貴族家庭.他是帖木兒的六世孫.帖木兒身經百戰,兇猛異常,十四世紀在中亞建立起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但不久帖木兒帝國就分裂了,費爾干納就是分裂出的一個小王國.巴卑爾母親的家世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巴卑爾在出身血統上是蒙古人,「莫卧兒」是阿拉伯語「蒙古人」之意,所以巴卑爾在印度開創的帝國被稱作莫卧兒帝國.
1494年,年僅十一歲的巴卑爾就繼承了費爾干納王位.他精通拿旁騎射,又善於從政,一生幾乎都是在流亡和征戰中度過.但他也有相當高的文化修養,他終身都記日記,給後人留下了一份詳盡的史料.他幾次帶兵攻打舊時帖木兒帝國首都撒馬爾罕,但都失敗了.於是他把注意力轉向東方.
當時的印度,氣候乾燥炎熱,地貌崎嶇不平,但地域廣大,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從1505年開始,巴卑爾先後四次入侵印度.
十六世紀初,整個印度四分五裂.北印度處在阿富汗人建立的洛提王朝統治之下.易卜拉欣·洛提,是該王朝第三代國王,他性情暴虐,殺戮朝臣,引起國內強烈仇恨,其統治搖搖欲墜.巴卑爾見時機已到,1525年11月,率領一支兩萬五千人的部隊向印度進軍.易卜拉欣也率領十萬大軍離開首都德里,迎擊入侵者.1526年4月,兩軍在帕尼帕特相遇.
帕尼帕特位於朱木拿河邊,只要奪取此地,就可以進入一望無際的大平原,這里常常是決定印度命運的地方.
易卜拉欣的軍隊人數是巴卑爾的四倍,還有戰象千頭.因此巴卑爾採取守勢,挖戰壕,設障礙,將七百輛戰車連在一起,留出空隙讓他的騎兵穿過.戰車後設步兵,手持毛瑟槍,還布置了新近才從奧斯曼帝國購得的野戰火炮.
巴卑爾做好了迎擊進攻的准備,可是八天過去了,並無動靜.4月20日,巴卑爾派人進行了一次偷襲,未能成功,不過他達到了預期的目的——促使對方採取行動.
4月21日清晨,易卜拉欣的阿富汗軍隊出動了.他們向巴卑爾軍方向迅速撲來,然而就在快要到達莫卧兒人防禦陣地的時候,前鋒部隊猶豫起來,放慢了腳步.後面的隊伍繼續壓向前方.士兵們擠在一起,開始出現混亂.巴卑爾抓住戰機,向傳令兵布置:「立即讓兩翼的騎兵和弓箭手包抄過去,從後面殺傷敵人.正面的步兵和炮兵用密集的火力向敵人開火,讓他們嘗嘗大炮轟擊的滋味!」
「轟隆隆!轟隆隆!」巴卑爾的大炮聲震天空.
「噝噝噝!嗖嗖嗖!」莫卧兒弓弩手的弓箭滿天飛.阿富汗人擠在一起,既無法揮動武器,又無法前進或後退.他們的戰象受到炮火的驚嚇,到處狂奔,踩死踩傷了很多自己人.
戰斗進行到中午,阿富汗人徹底潰敗,兩萬士兵陣亡,其餘的全部逃跑了.易卜拉欣本人也在混戰中被殺,頭顱被割下呈送給了巴卑爾. 帕尼帕州棚特戰役勝利後的第六天,巴卑爾率領大軍開進了德里.1526年4月27日,在德里大清真寺的禮拜儀式上,他被宣布為「印度斯坦的皇帝」.這樣,莫卧兒帝國開始統治印度.
以後,巴卑爾又打了兩次勝仗,消滅了阿富汗人在印度的殘余勢力,鞏固了他在印度的統治.
1530年,巴卑爾因病去世.皇位傳給了他的兒子胡馬雍.然而胡馬雍的皇位並不穩固,他的三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密謀篡位.胡馬雍又與他們進行了長期的戰爭,有一次甚至被趕出了印度.最終,胡馬雍收復了他在印度的領地,恢復了莫卧兒帝國.
1556年,胡馬雍重登帝位才六個月,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摔死了.他的兒子,年僅十三歲的阿克巴繼承了莫卧兒帝位.阿克巴是莫卧兒帝國又一位傑出的統治者.
阿克巴幼時未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卻鍛煉了一副強壯的體格.他在將軍巴伊拉姆汗的輔佐下,開始治理莫卧兒帝國.他剛繼位時,莫卧兒帝國的領土很小,首都德里被阿富汗貴族希姆佔領.
希姆聚集起十萬軍隊、一千五百頭戰象,想一舉消滅弱小的莫卧兒人.而阿克巴的軍隊總共只有兩萬人.一些大臣勸阿克巴退出印度,回喀布爾休養生息.但巴伊拉姆汗將軍力排眾議,提議調動一切力量與希姆決戰.阿克巴採納了這建議.
決戰的地點,是德里以北的帕尼帕特,三十年前阿克巴的祖父巴卑爾取得重大勝利的地方.
1556年11月5日,第二次帕尼帕特戰役打響.戰斗開始時,希姆派出戰象進行沖鋒,莫卧兒軍有些慌亂.但莫卧兒軍很快穩住陣腳,發揮了側翼進攻的優勢,同時由弓箭手組成的射騎隊展開進攻.戰局發生改變,阿富汗人開始潰退,希姆本人也被亂箭射死.
第二次帕尼帕特戰役的勝利,使莫卧兒人軍威大振.很快,莫卧兒人攻佔了德里.以後,莫卧兒帝國走上了不斷擴張的道路.
1560年,阿克巴親政.他建立起完備的中央集權制度.君主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下設四個大臣,分管財政、軍事、工商業和司法.全部政府官員都授予軍階,按軍事方式編制起來.軍階分三十三級,級可指揮一萬三千人,最低級可指揮十人.
阿克巴雖是一個正統的伊斯蘭教徒,但在宗教問題上卻比較寬容.他廢除了對非伊斯蘭教徒徵收的人頭稅,政府中也任用了許多印度教徒,甚至還請來了基督教牧師佈道.他注意革除印度教社會陋習,下令允許寡婦改嫁,廢除寡婦殉葬制度.
阿克巴親自處理帝國政務,有條不紊.他每天黎明就起床,日出後在皇宮窗檯前向市民互道早安.然後上朝,朝廷上有各種人,有富人也有窮人,有男人也有女人,有印度人也有穆斯林,阿克巴耐心地傾聽人們的上訴,認真審理案子.中午時分退朝,去處理後宮事務.下午,他召開宮廷會議,處理日常的國家事務,發布命令,討論官職任命.然後,他視察馬廄,檢查一下大象和馬匹,也查看一下作坊或工作室.傍晚他在自己的書房接見大臣和心腹顧問,處理機密事宜.他建立的日常工作制度,也傳給了莫卧兒帝國的後繼者們.
在阿克巴統治印度的四十多年時間里,他通過戰爭和懷柔兩種手段,不斷地擴大帝國領土.他不僅統一了北印度,而且還佔有了南印度的部分地區.
1605年,阿克巴去世.在他統治期間,他把一個年輕脆弱、內外交困的國家,變成了一個繁榮富強的帝國.
此後,傑漢基、沙吉汗、奧朗則布相繼成為莫卧兒的統治者,此時的莫卧兒帝國仍很強盛.但是到了十八世紀中葉,歐洲列強湧入,爭相攫取印度的財富.首先來的是商人,接著來的是軍人.終於,在1857年,莫卧兒的末代皇帝被英國人驅逐到了緬甸.

㈡ 求《帕尼帕特》高清資源

網路網盤免費資絕腔含圓宴源鏈接並笑:
鏈接: https://pan..com/s/1JqHqS9DxWvolyT0CQlJAag

?pwd=4ynb 提取碼: 4ynb

㈢ 請問大佬有帕尼帕特2019年上映的由 桑傑·達特主演的百度網盤資源嗎

《帕尼帕特Panipat》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提取碼:0syq

第三次逗此帕缺指銀尼帕特戰伏宴役發生在 1761 年 1 月 14 日。在馬拉塔人和阿富汗國王艾哈邁德·沙阿·阿卜杜勒之間。

㈣ 馬拉地族的人口分布

馬拉地族佔印度總人口的7.6%,主要分布在馬哈拉施特拉邦,該邦首畢判哪府為印度最大港口孟買。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馬拉地人喜歡摔跤,還善於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孟買市有亞洲最長的首飾街「黃金市場街」,這里經營金銀珠寶的大小商鋪鱗次櫛比,店店相連。陳列各色金銀首飾的櫥窗琳琅滿目,進出孟買的旅客和遊人都要來此選上一兩件稱心的首飾。孟買是印度紡織業的發源地,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出口港之一。各種印度花布、麻紗,大多從這里輸出。孟買也是印度的經濟中心,工業基地。孟買的工廠數目佔全印度的15%,紡織工廠佔40%。 歷史
17世紀時,印度南方的馬拉塔人興起,使得莫卧兒帝國逐漸衰落和瓦解。馬拉塔人最強大的國王希瓦吉擁有一支包括1260頭戰象的軍隊。1760年,馬拉塔諸邦聯盟派出了一支35萬人的大軍,包括400頭象和許多大炮,北上與阿富汗杜蘭尼王朝的阿赫邁德沙爭奪北印度的控制權。阿赫邁德沙的阿富汗軍在軍紀和作戰方法、騎兵優勢、火炮威力等方面都勝過馬拉塔軍,本人又擅長軍事指揮才能和外交手腕。結果以馬拉塔人失敗,傷亡10餘萬人而收場,這就是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最後阿富汗人也因損失較大而沒有站住腳,馬克思的一段話比較有趣:「大莫卧兒人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的權力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近來,把所有的人都征服了。」隨著印度各地被英國漸次征服,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象兵作為一個兵種也退出了歷史舞台,盡管用大象打仗的個別事件一直持續到較晚的時間。
1804年英國人發動了攻擊馬拉塔人的戰爭,8月英軍在拉其普他拿被擊敗……巴拉特普爾的羅者(諸侯)受到了鼓舞,廢棄了和英國人的聯盟,並支持荷爾卡進攻德里,不過這次進攻是失敗了,11月13日,荷爾卡的步兵在迪格戰役中被英軍擊敗,荷爾卡的騎兵在法魯哈巴德被擊潰。
當馬拉塔人的荷爾卡以燒殺來糟蹋英國佔領的省區時,首都印多爾被孟買的英軍攻佔,而英軍的拉克發動了四次猛攻卻於1805年初被查特族在巴拉特普爾所擊敗,英軍不得不和羅者議和,運氣不好的荷爾卡向旁遮普前進,為英軍的拉克追擊。
1805年11月英國和馬拉塔人的信希亞簽訂新條約,1806年1月英國和馬拉塔人的荷爾卡講和,1808年前後,馬拉塔人荷爾卡領地由阿密爾汗攝政,期間他控制了博帕爾,1809年侵犯貝刺爾。
從1627年至1680年是馬拉地王公希瓦吉統治時期。將各個馬拉地王國統一起來,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這一新興的馬拉地國家的力量是以強悍而又組織良好的軍隊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它甚至可以向北方的莫卧兒帝國發起挑戰。最後一位莫卧兒皇帝奧朗則布統治的後半段,幾乎全都花在了沖派在德干高原同馬拉地人的軍事周旋上。到18世紀,莫卧兒帝國的統治逐漸從這一地區撤退出來,結果印度西部和中部的幾乎全部地區,以及北部和東部的很大一部分,都控制在了馬拉地聯盟的手中。 人物
西瓦吉(1630~1680)17世紀印度馬拉特聯邦的締造者,反抗莫卧兒王朝外族統治的印度教英雄。1630年生於浦那附近山寨,出身於印度教徒馬拉特人酋長手碼、小封建主家庭。父親沙吉·蓬斯爾任職於比賈普爾蘇丹國。
1646年西瓦吉任馬拉特軍少年隊隊長,以浦那為據點展開了反抗比賈普爾蘇丹和莫卧兒王朝的斗爭,並把馬拉特人團結成為統一的戰斗集體。1659年用計殺死妄圖誘殺他的比賈普爾蘇丹的統帥阿弗扎爾。1660年西瓦吉進攻莫卧兒帝國,奧朗則布派沙伊斯塔□進剿,並佔領浦那。1663年西瓦吉潛入浦那刺傷沙伊斯塔,迫使他撤離德干。奧朗則布對馬拉特反抗力量的日益壯大感到不安,派拉傑普特將領查伊·辛格將他圍困於普蘭達爾山堡。西瓦吉暫時投降。1665年雙方簽訂普蘭達爾條約,西瓦吉割讓23個堡壘以及年產值達160萬盧比的土地。條約還規定莫卧兒王朝應給他以印度高級王公的優待。1666年,西瓦吉赴阿格拉覲見莫卧兒皇帝時因受冷遇而強烈抗議,奧朗則布將其軟禁,並欲殺害。1667年,他設法逃脫。1670~1673年西瓦吉再次起來反抗莫卧兒帝國,並收復浦那。1674年在賴加爾加冕為「查特拉帕蒂」(即獨立的君王)。1680年4月去世。
西瓦吉領導馬拉特人進行了35年的反抗莫卧兒帝國的武裝斗爭,把馬拉特人96個部族聯合成為獨立的軍事強國。內政上實行頗得民心的改革,驅逐了穆斯林封建主,農民的田賦減少到收成的1/3,財政來源主要是依靠向莫卧兒帝國統治區徵收的軍事保護稅。軍事上建立了軍紀嚴明的以農民為骨乾的、善於進行山地游擊戰的輕騎兵。西瓦吉領導的馬拉特游擊戰沉重地打擊了奧朗則布的統治。 傳統工藝 馬什盧和希姆盧奧蘭賈巴德因製作人稱馬什盧和希姆盧的紡織品而知名。它們用棉線和絲線織成,具有綢緞般的光澤。希姆盧是一種古老的編織技藝,最初稱作庫姆·科瓦伯。 畢德利奧蘭賈巴德還有另一種用古老工藝製作的器皿,稱作畢德利。它用鋅和銅的合金製成,通常需要在器皿表面進行復雜精細的純銀技術處理,可以覆蓋、鑲嵌,或做成浮雕。 薩萬瓦第工藝薩萬瓦第是一種漆器製作技術。據估計,這種技術大約是在17世紀末傳入該地的。用薩萬瓦第漆器製作的產品多種多樣,但主要是傳統手繪的塗漆傢具和其他各種精巧器物。將神話題材的圖案描繪在漆制物品表面,是薩萬瓦第漆器一種獨有的特色。這類圖案具有三種不同的風格,即奇特拉卡塔、寺廟和甘吉發風格。奇特拉卡塔風格表現為圖案設計大膽且動感很強。寺廟繪畫則是靜態的,通常用來表現坐著的神。甘吉發繪畫風格突出。它們描繪的是毗濕奴神的十種化身。 瓦爾利繪畫瓦爾利繪畫(或稱喬克)所以如此冠名,是因為繪制者是瓦爾利部落民。傳統上,瓦爾利繪畫是由婦女在婚禮上繪制的。它們是一些神聖的圖案,用米糊和秸草作材料,塗敷在瓦爾利人朴實的房屋牆壁上。所繪的形象主要是帕爾卡特,她是樹木和農作物女神,象徵著創造能力。青年男子也開始參與繪畫,作品繪制在紙張上,繪畫題材則在傳統的瓦爾利基本裝飾性圖案中將現代因素結合進來。 衣物和首飾傳統上,馬哈拉施特拉婦女的服裝是一種九碼長的紗麗,稱作那瓦蒂。男人則喜戴色彩斑斕的頭巾,稱作裴塔。馬哈拉施特拉邦是一個有著悠久紡織業發展史的地區。這里生產多種款式不同的紗麗和面料,它們風行於各個不同的地區,如戈爾哈布爾、浦那、派坦等。馬拉地人和貝什瓦們的首飾樣式至今仍然非常流行。除了項鏈以外,那些帶有珍珠和紅色、白色寶石的鼻環,當地稱作納特,也是馬哈拉施特拉婦女們十分喜愛的飾物。 戈爾哈布爾的恰帕爾戈爾哈布爾因其紡織品和棉布製品而著名,但是它最出名的還是手工製造的皮涼鞋,當地稱作恰帕爾。這種皮涼鞋在世界各地十分出名。使它們出名的是它們那朴實無華的風格。鞋價的高低取決於皮革的質量和樣式的設計。一般說來,戈爾哈布爾的恰帕爾是價格合理物有所值的。 派坦的紗麗紡制派坦紗麗的技藝已經有2000年的歷史。紗麗用純絲線紡織,而所需的「扎利」即金線,則用純金抽成。織成一件布滿凸花的派坦紗麗,無論如何都要六個月到一年半的時間。 那羅延佩特紹拉布爾附近地區出產一種傳統的馬哈拉施特拉紗麗。這種稱作那羅延佩特的紗麗用絲線織成,鑲有鮮明的扎利花邊,圖案通常是被稱作「樓陀羅格舍」的金剛珠。 節日
1.加內什·遮杜爾提節
馬哈拉施特拉的保護神加內什是智慧之神,是濕婆和雪山神女的兒子,長著象頭(稱作象頭神)。加內什·遮杜爾提節在八月份,它是一個吉祥的日子,加內什神就是在那一天誕生的。
2.古提·帕德瓦節
古提·帕德瓦節(三、四月間)標志著馬哈拉施特拉新年的開始。在這一天,商人和其他人都會請求占星家給予忠告。
3.那拉利·婆尼瑪節
陰歷5月的望日是慶祝那拉利·婆尼瑪節的日子,馬哈拉施特拉邦各地都有十分熱鬧而又獨具特色的喜慶活動。那拉利·婆尼瑪節還標志著新的捕魚季節的到來。漁民們在駕著裝飾得鮮艷奪目的漁船離港入海前,總要取悅海神,以求保護。那拉利·婆尼瑪節是一個載歌載舞的日子。
4.高庫爾·阿什塔米節
在八月慶祝高庫爾·阿什塔米節,以紀念大神黑天的誕生。
5.那伽·潘查米節
那伽·潘查米意為蛇節,時間在八月底或九月初。在印度教神話里,眼鏡蛇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過節時,信徒們收集數百條眼鏡蛇,把它們放在泥罐里,對其禮拜,同時唱歌跳舞。然後,人們便帶著它們,趕著牛車和其他車輛排隊遊行。第二天,它們又被放回到捉它們的田地里。

㈤ 帕尼帕特戰役是誰和誰打的

1526年帕尼帕特戰役與,是中亞封建主巴布爾與德里蘇丹國打,巴布爾獲勝,建立了莫卧兒帝國。

㈥ 老款大眾帕尼帕特1.8T倒車燈開關在哪個位置

你好!倒車燈開關都在變速箱外殼上面。如果是自動枯散擋車型,沒有專門的倒車燈開關,用多功能開關或者叫檔位開關就可以閉敗舉產生倒檔信號,檔位開關也在變速箱外殼上。供參考。轎碧

㈦ 求《帕尼帕特(2019)》百度網盤無刪減完整版在線觀看,阿素托史·哥瓦力克導演的

鏈接: https://pan..com/s/1oir6rmsKwVwehWQhXLTkQw

提取碼: q2fk
《帕尼帕特 Panipat》
導演: 阿素托史·哥瓦力克
主演: 桑傑·達特、阿瓊·卡普爾、克里蒂·薩農、Padmini Kolhapure
類型: 劇情、動作、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灶則遲: 印度
語言: 印地盯神語
上映日期: 2019-12-06(印隱李度)
片長: 165分鍾
Third battle of Panipat which took place on 14 January 1761.Between Marathas and King of Afghanistan, Ahmad Shah Abdali.


㈧ 阿克巴傳(四)第二次帕尼帕特戰役1

        經過三個小節的鋪墊,少年阿克巴終於能夠登場了。幼年時期的阿克巴是在叔父家長大的,他沒有受到什麼良好的教育,但卻成了一眾孩子的孩子王。1555年他的父親胡馬雍將他接回德里,本來是要對阿克巴王儲培養的,但是沒想到還不到半年胡馬雍暴斃,德里和阿格拉也被阿富汗人喜穆搶走了。1556年,阿克巴在拜拉姆汗的擁護下,在卡拉瑙爾登基。

        現在小皇帝的處境比他祖父巴布爾剛進入印度時的處境還要嚴峻——胡馬雍從薩法維借的兵反攻印度,坎大哈也就自然成了波斯人的報酬;喜穆趁胡馬雍暴斃搶走了阿格拉和德里;莫卧兒政權不少官員都是胡馬雍帶來的波斯人,這些波斯人也不會效忠於小皇帝,一有風吹草動不是想跑就是想降。喜穆在奪取阿格拉和德攔弊里之後,著手重建蘇爾王朝,苟延殘喘的莫卧兒朝廷就成了喜穆要結算的最終目標。

        喜穆的意圖被小朝廷的波斯官員得知以後,頓時朝廷上下慌作一團。主和派主降斗攜派昏招層出不窮,而只有一個人主張反擊,使小阿克巴下定決心與喜穆決戰——他就是拜拉姆汗。拜拉姆汗年輕時就跟隨巴布爾南征北戰,在第一次帕特尼特戰役中擊敗德里蘇丹國聯軍,胡馬雍時期雖然在曲女城被舍爾沙俘虜,但他不為舍爾沙開出的優厚條件所動,直到舍爾沙戰死拜拉姆汗才回到胡馬雍身邊,他也因為忠心而被胡馬雍指認為阿克巴的保護人。拜拉姆汗用強硬的手段威脅投降派,使得投降派不得不同意與喜穆進行戰斗。

當然決戰不是送死。莫卧兒手裡並沒有火炮——因為胡馬雍的火炮已經被喜穆扣在阿格拉了。想要偷走這些火炮,拜拉姆汗想出了聲東擊西的主意。他手下有一支輕騎兵部隊,這支部隊讓他們上戰場送死可不幹,去殺人放火欺負百姓那可是行家。拜拉姆汗命令這一支輕騎兵在德里周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搞的村鎮的農民人心惶惶,紛紛向城內涌去。

        喜穆自然不會允許這樣的流匪在自己的簡銷族領土內亂竄。他立即派出精銳騎兵部隊絞殺這支流寇。拜拉姆汗的輕騎兵們剛剛收獲大量的戰利品,根本跑不過追過來的精銳輕騎兵,這些小股流寇一旦被鎖死就跑不掉了。這下好了,喜穆收下的軍官們紛紛去抓這些流寇了——反正搶來的戰利品都是自己的,守備自然就鬆弛下來了。

        這正中了拜拉姆汗的下懷。在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拜拉姆汗派精兵奇襲阿格拉。阿格拉的守軍都在幹嘛呢?可能有一半都去抓流寇了。阿格拉守將急忙把所有軍隊都拉到城牆上守衛,卻沒想到拜拉姆汗這又是虛晃一槍——他們的後續部隊已經把被扣下的胡馬雍的炮給拉走了。拉不動的重炮也被拜拉姆汗給毀了。這些門火炮就是日後與喜穆作戰的利器——如果這些玩意兒還在喜穆手裡,那仗都不用打了。

資料來自米南德

㈨ 人類歷史上使用戰象最多的戰役是哪一場

古代印度的一次下象戰。
1526年4月,巴布爾率2.5萬人(或說1.2萬人)進攻德里,德里洛迪王朝蘇丹易卜拉欣統率10萬大軍及1000頭戰象迎戰於帕尼帕特,即第一次帕尼伯特戰役。巴布爾採取騎兵協同配悉炮隊作戰及兩翼包抄敵軍後方的戰術,全殲洛迪朝軍隊,取得第一次帕尼帕特戰役的勝利。易卜拉欣蘇丹與瓜廖爾的拉其普茄悉特王公比克拉馬奇德一同陣亡。巴布爾派遣長子胡馬雍率軍佔領亞格拉和德里,4月27日在德里大清真寺的禮拜堂儀式上巴布爾宣布為印度斯坦皇帝,結束了德里蘇培納乎丹國家在印度的統治。

閱讀全文

與電影帕尼帕特戰役哪裡能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