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電影岡任波齊是在哪裡出發

電影岡任波齊是在哪裡出發

發布時間:2023-04-15 06:46:21

『壹』 岡仁波齊,我心中嚮往的聖山

看完電影《岡仁波齊》,被那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深深震撼。

岡仁波齊被這部電影帶紅了,去沒去過的人,都知道了「岡仁波齊」這個名字。

岡仁波齊一般指岡仁波齊峰,屹立在西藏阿里普蘭縣境內,海拔6656米。是恆河型舉褲、印度河和雅魯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它山形如橄欖,直插雲霄,峰頂如七彩圓冠,周圍如同八瓣蓮花四面環繞,山身如同水晶砌成。

岡仁波齊同時被中國西藏雍仲本教, 印度 教、藏傳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也是各教派的朝聖中心。它與 梅里雪山 、阿尼瑪卿山脈、 青海 玉樹 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也是世界公認的神山。

據說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就是指它。據《佛學小辭典》:須彌,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

幾個世紀以來,岡仁波齊一直是朝聖者和探險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至今還沒有人能夠登上這座神山,是什麼原因,讓這座神山答模得以保護,不被獵奇者登上這片聖潔的土地呢?

在藏區(包括尼泊爾)的每座雪山,都被藏民們視為神山,是神明的化身。藏族文化賦予了每座神山自己的人格。對藏族同胞人來說,岡仁波齊是最神聖的存在,是不可侵犯的神聖之地。

岡仁波齊的環境也是一大原因。那裡氣候多變,山勢呈圓錐狀,6000米以上終年積雪。而且垂直度太高,風力大,據說山上岩石早已風化,人在上面無法找到站立的地方。

1996年,中韓登山隊曾登上過岡仁波齊峰的某一座峰頂,科考人員從掌握的四名登山運動員死亡的材料中得知,這幾個人在登過山以後他們衰老得很快,幾近在1-2年內都因各種疾病死去了。

當然,還有最簡單、最直接的,也是卜簡最重要的一條。

岡仁波齊峰是中國唯一一座明令禁止攀登的山峰。

岡仁波齊,擁有無可摧毀的信仰和魔力,不容冒犯,不可攀登,我們親近它的最高級別, 便是途中相見的轉山。

「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這里不論國籍、文化、種族、教派,都可以在岡仁波齊向神靈致敬。

朝聖的路是一條心靈的路,朝聖的路是一條自我救贖的路。不困於情,不亂於心,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岡仁波齊,或遠,或近;或高,或矮;或明,或暗。無論如何,這座岡仁波齊都是神聖的,都值得用一生去追尋。

『貳』 朴樹電影《岡仁波齊》主題曲No Fear In My Heart歌詞

《岡仁波齊》講述了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四個家庭、十一個藏人從家出發,磕頭2500公里去岡人波齊朝聖的故事。這是張楊在一年中拍攝的第二部西藏題材的電影,談及拍攝這兩部電影的初衷,張楊說:“這是我另外一部分生活,越來越覺得那些商業的東西跟他關系不是特別大,不是喜歡的方向,然後就拒絕掉了很多作品。”

No Fear In My Heart-(電影《岡仁波齊》主題曲) - 朴樹

作詞:朴樹

作曲:朴樹

你在躲避什麼

你在挽留什麼

你想取悅誰呢

你曾經下跪

這冷漠的世界

何曾將你善待

所以你厭惡危險

墜入厄運深淵

輸掉一切

你兩手緊緊抓著

如同身處懸崖

你小心翼翼地

以為你擁有著

貌似人生猛正毀圓滿

能不能徹底地放開你的手

敢不敢這么義無反顧墜落

墜入黑暗中

墜入泥土中

的海闊天空

就讓我來次透徹心扉的痛

都拿走讓我再次兩手空空

只有奄奄一息過

那個真正的我

他才能夠誕生

Just let time go on

Your kneeling now stand

With no fear in my heart

清遲God comes into my mind

你也曾經追問

然後沉默

漸漸習慣謊言

並以此為榮

因為沒有草原

就忘了你是馬

你卑微的人生

從不曾犯錯的

無聊的人生

能不能徹底地放開你的`手

敢不敢這么義無反顧墜落

墜入黑暗中

墜入泥土中

的海闊天空

就讓我來次透徹心扉的痛

都拿走讓我再次兩手空空

只有奄奄一息過

那個真正的我

他才能夠誕生

那才是我

那才是我

那個發光的

那個會飛的

Yo buddy

那個頂天立地的

那才是我

當我一微笑

所有的苦難

都灰飛煙滅

能不能徹底地放開你的枝備手

敢不敢這么義無反顧墜落

墜入黑暗中

墜入泥土中

的海闊天空

就讓我來次透徹心扉的痛

都拿走讓我再次兩手空空

只有奄奄一息過

那個真正的我

他才能夠誕生

『叄』 岡仁波齊丨平凡之路,唯信仰與自由不死

​文|三三



《岡仁波齊》,這是一部關於藏族人朝聖的紀錄片式電影。

了解到這部小眾的片子,是看到老師在朋友圈的分享,裡面一句話這么評價——它描述生死,不卑不亢,無喜無悲。

從南京回來,便找來一看,從芒康到岡仁波齊,2408.6公里,有生、也有死,這是11個人的人生片段,也是普羅大眾的。

電影開頭,便是很日常的晨起畫面,整體色調灰冷,藏族人們在蒼茫大地間,放養牛羊、席地喝茶,圍坐在一起聊天、祈禱,電沒了,便點起一支蠟燭,電來了,便熄滅。

一天,藏族漢子尼瑪扎堆,為了幫叔叔完成朝聖的心願,打算在新年過後啟程去朝聖。

於是,故事便徐徐展開了。

最終,這11人,一位孕婦、一個9歲的孩子、一個有殘疾的少年,還有常常喝醉酒的屠夫,伴著家人的祝福,在隆隆的拖拉機聲中出發了。

他們的出發即從當下一刻開始,一步,一伏地,一叩首,一合十,一念,一想,這段歷時一年的朝聖之路開始了。

一路上,幾乎沒有人說話,他們重復著這一系列的動作,從天亮到天黑,從大雪紛飛,到綠草青青,九歲的孩子頭疼了,也還是毫不含糊地繼續磕著長頭。

一路上,有新生命的誕生,也有老人的去世。彷彿是生死輪回,他們祈禱,他們接受,他們祝福,他們前行。

一路上,有積水,他們趟過去,有大雪,他們磕過去,有石頭掉落,他們走過去,有蟲子經過,他們就靜靜趴著,只等蟲子走過。

一路丈量,一路經歷,都是那麼坦然,那麼平淡,連預想中電影的轉折點都沒有。

電影的最後,這群朝聖者還在這么一步,一伏地,一叩首,一合十,一念,一想中前進著,群山在煙霧中,人在群山中。

11個影子看似渺小,卻在這日復一日的重復里顯得神聖。

也許,這一步、一叩首,就是朝聖本身。

也許,這么平淡,這么平凡,就是人生。

可這平淡里,又多了很多充盈與豐富,直達內心深處。

這群朝聖者,

他們在風里、在雪裡,叩首、磕長頭,我們也時時刻刻忙碌著、用力生活著。

孤寂與熱鬧,漫長與快速,看似天差地別,

其實也有一樣的,

他們堅守自己的信仰,努力成就內心的自由。

我們也有自己的期盼,努力實現預期的美好。

他們的每一步每一個磕頭,都算數。

我們的每一步每一次努力,也算數。



這是另一個故事。

在一個地方,也有11個人,在自己的平凡之路上,一步一個腳印,走著。

就像《沒眼人》開篇寫的

傳說,二戰期間,在西部太行上深處,

有過一支為中國抗日軍隊服務的特殊情報隊,

所有的人都是瞎子,但太行人管這些人不叫瞎子,

叫沒眼人。

原先不只11個沒眼人,一共有33個,可是仗打完了,這支隊伍卻還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他們以流浪賣唱為生,行跡縹緲,與世隔絕,只遠遠聞得太行山上純粹自由的歌聲,毫無雜質,便是他們了。

他們和朝聖者一樣,一直在行走,只有一件行李,就是鋪蓋,只有一個信仰,就是不停地唱,只有一個節奏,就是一個梆子。

沒有光與影,沒有家與愛,沒有世人的慾望,可他們的心卻是明媚如早春的日頭,他們的愛卻是鮮活如耳邊的歌聲,他們的快樂,我想,是真正的快樂罷。

他們一直在路上,朝著他們心中的「岡仁波齊」,或許根本不存在的地方走去,他們心懷著信仰,平淡地接受一切經歷,好的或者壞的,進而獲得內心的自由,超脫自在。

而我們擁有一些東西,還想要更多東西,

我們以為自己可以不凡,卻抱怨每日困於平淡的日子裡,

我們以為可以獲得自由,卻在自己編織的籠子里黯然失色,

我們在腦海里描繪一個又一個理想的畫面,卻從不出發,

我們對這個世界有嚮往,我們也看的到這個世界的光亮,

可在我看來,和沒眼人相比,我們的心還不夠亮。

其實快樂,其實幸福,無關地位,無關權力,我們做出選擇,並忠於自己的選擇,付諸全部努力,傾其所有去實現。

在這個物質主義甚囂塵上的時代,適時停下腳步,想一想,自己的本心。



果然最近喜歡懷舊。

記得那年高考,其他基本忘得差不多了,作文題卻記得很牢,是拒絕平庸。

還記得自己寫的是撲火的飛蛾,應該是用詞很壯烈,最後勢必上升到一個高度。

也記得當時拿到這個題目,想到了身邊見到的、聽到的、遇見的,各種平庸。

高考結束後,

有的說,這個題目自身很平庸,

有的說,這個題目和模擬題里的可以通用啊,

有的說,最後不都是平庸至死嘛。

現在回過頭想,拒絕平庸這四個字,其實是沉甸甸的。

有多少人已經忘記了那個曾經在作文里信誓旦旦喊著拒絕平庸的自己,

有多少人低頭想看一看這個在生活里被磨得圓滑世故的自己,卻只看到了啤酒肚,

有多少人大聲高喊著信仰、喊著自由,走得很快很快,到頭來,心卻停留在原地。

平庸,和平凡——

我們可以平凡,而很多時候我們終將平凡,可平凡的我們,就算每日柴米油鹽,就算在地鐵上跨過人山人海,就算被生活的利刃傷得又哭又笑,我們還是我們啊。

只要我們不躲避,不挽留,明明知道,這個冷漠的世界不會善待自己,可依舊懷揣著信仰、懷抱著真實的自己,在平凡之路上前進著,哪怕到頭來兩手空空,我想,是有發自內心的喜悅與無限的充盈的。

可,好像我們越來越平庸了呢。

奇葩說里有一集,辯題是如果我們最後變成了自己討厭的人,怎麼會是一件壞事?

我想,夜深人靜時,會有很多人悔恨,恨自己怎麼就變成了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人。

然後,一覺睡醒,又忘了。

我們從學校走出來,窺探這個社會的熔爐,我們看到很多不堪與醜陋,看到很多扭曲與世故。

可當堅持本心的我們邁入社會的第一步起,不忘初心便成了一件挺難的事情了,或者說,我們也變了,我們的眼裡,沒有光了。

記得小時候,很多人說想當科學家,現在聽到小孩子這樣說,會嗤之以鼻,

記得那個時候,為了一道題目,我們可以白天想,晚上想,做夢想,

記得那時的我們,好像有很多很多夢想,很多很多。

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再提夢想,不再說堅持。

回到這個辯題,即使看透了社會的種種,即使明白在成長過程中勢必要承受些東西,即使有些東西,我們改變不了,無能為力,我希望,我們可以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並使它發生。

就像這群朝聖者,或者這群沒眼人,我們可以在前行路上修行,選擇自己的本心,堅定而不固執,勇敢而不魯莽,沉著而不寡斷,智慧而不狡詐,終獲自由。

就像馬東說的,世事洞明,但不以世故待人。

我想,對待自己,也不要世故罷。



這部電影的片尾曲,是朴樹的。

我一直知道朴樹,大多停留在白樺林的時候,後來重新聽他的《生如夏花》、《那些花兒》,再後來有了《平凡之路》、《清白之年》。

在歌里,於我,他是一個抱著理想,低聲訴說人生困惑的少年,不張揚、不示好,很簡單,很真切。

記得在一檔節目里,主持人問朴樹上節目的理由。

朴樹低頭,思忖了挺久,抬起頭,像個小孩子一樣,說,我覺得人得吃飯吧。

主持人又問,今天唱這首歌的理由是什麼呢?

朴樹說,經紀人選的,他想推廣它。

主持人笑了,台下的嘉賓們笑了,朴樹也笑了。

鏡頭推到朴樹的面前,他很少直視鏡頭,彷彿很不安的樣子,他說他想說的,唱他想唱的,做他想做的。

如果說多年前的他與時代格格不入,那現在的他沒有變,他唱的魂兒也沒有變,用心、用信仰譜寫的清白樂章,終將獲得俗世的圓滿。

這樣無華的一個人,遇到這樣無華的一部影片。

朴樹這樣說《岡仁波齊》,他覺得樸素自然,心生敬意,當下決定把新歌更名為《No Fear In My Heart》,並重新編曲,重新演繹,最終這首歌也成為了這部電影的主題曲。

一首歌,一個動作,一個轉身,一個輪回,無論是朴樹,還是這一群又一群人,他們共同的是,在看似平淡又平凡的日子裡,堅持,堅持一份信仰,最終獲得自由與充盈。

都說人生不易,多少人是為了我們負重前行,也許是時候,該我們自己上路,走下去,這是真實的生命,接受平凡的自己。

就像《平凡之路》唱,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願每一個選擇都忠於靈魂,

願,平凡之路上,不棄信仰,終獲自由。

以上。

『肆』 求岡仁波齊百度雲高清

《岡仁波齊》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FolaQMEObLpb_XHydv64PQ

提取碼: i595

該片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亂或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運陪薯發前去2500公里旁者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

『伍』 岡仁波齊電影講的什麼 岡仁波齊電影講的內容

1、《岡仁波齊》電影簡介:普拉村西藏腹地一個古老的村子,村民尼瑪扎堆在父親去世後決定完成父親的遺願,帶著叔叔去拉薩和神山岡仁波齊朝聖。時正馬年,正好是神山岡仁波齊百年一遇的本命年,小村裡很多人都希望加入尼 瑪扎堆的朝聖隊伍。

2、於是10個普通的藏民和一個孕婦,從村子出發,歷時將近一年時間,沿著2500公里長的路,一路向前去神山「岡仁波齊」朝聖。影片中沒有強烈的沖突,沒有絢爛的後期,有的只是行走,叩拜,平靜地面對一路的生、死、成長和放下。

『陸』 岡仁波齊電影簡介 岡仁波齊電影介紹

1、《岡仁波齊》是由張楊執導,尼瑪扎堆、楊培、斯朗卓嘎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7年6月20日在中國上映。

2、該片講述了在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

3、2017年10月,該片獲得第二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柒』 電影《岡仁波齊》主要講了什麼

近日,一個在多倫多電影節上映過的電影,在中國大陸地區正式上映——電影《岡仁波齊》,一部關於「朝聖之路」的電影。

『捌』 岡仁波齊:讓人回到「正念」

        看完電影《岡仁波齊》回到家,已將近23點。我對愛人說:「你一定要去看下《岡仁波齊》這部電影,很好看。」「不,不應該說是好看,應該說是很有意義。」我改口道。

        《岡仁波齊》用好看去形容似乎不太恰當。因為它沒有吸引人的情節,沒有明顯情節的高潮,也沒有情節的反轉,沒有人物品性在故事前後的大變化。它講的就是11個人從康芒出發到「岡仁波齊」山去朝聖的故事,近乎是紀錄片式的拍攝,但沒有紀錄片的解說旁白。人物沒有多少台詞,他們的講話也就是日常生活的對話跡讓橋。影片甚至沒有主角配角。開頭還相當冗長,用了比較長的時間講述他們如何准備去朝聖。冗長而莫名其妙的開頭一度讓我誤以為這是一部爛片,因為好看的電影一般在開頭就能牢牢抓住觀眾。但是,當看到這11個人從村口出發——1個人開著拖拉機,10個人跟在後面,走幾步,手板「咵——咵——咵」三聲 ,再「唰」的一聲整個身體匍匐到地,再磕頭,再「咵」一聲後站起,我一下子被震懾到了。

        西藏信徒的三步一拜磕長頭是聽說過的,但從影片真實完整的呈現中看到還是第一次。我認為影片講述的姿猛是真實的,不是說這幾個人就真的一路拜到岡仁波齊,仁次曲珍真的就在路上生了孩子,楊培爺爺真的就死在岡仁波齊山腳,而是說藏民千百年來的信仰是真的,這種對信仰的表現方式也是真的,電影展現的情節也在不同的人身上發生過,是這樣的真實。從他們走上朝聖之路,到到達岡仁波齊峰頂,電影時長將近兩個小時,在情節沒有多少起伏變化情況下,我沒有一點點地轉移注意力,而且還一次次地被觸動。我想這中間有滑螞獵奇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心靈上的震撼和洗滌。生活在現代社會,內心經常紛擾焦慮,經常在想自己該追求什麼放棄什麼。看著影片里這群「咵——咵——咵」跪拜一直到岡仁波齊峰頂的人,那一刻,內心的紛擾一下子煙消雲散。就像禪修中講的「正念」,人一下子回到了「正念」來了。

        《岡仁波齊》中的11人,從康芒某村出發,長身跪拜2000來公里,跪拜10萬次,先到拉薩大昭寺,再到神山岡仁波齊。歷時一年多。他們這一年,要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吃飯睡覺休息,長身跪拜。不管春夏秋冬,不管風雨冰雪,只向一個方向,只為一個目標。

          如果你認為他們真苦啊,經歷那樣的苦難後,終於抵達了目的地,那是錯了。路途是很艱辛,大風雪天要走;路遇漫水要長身跪拜到水裡過去;路遇塌方要跪拜過去;9歲小姑娘生病了,媽媽說還要跪拜,跪拜對她好;車頭被別的車幢沒了,推著車斗也要前行;仁次曲珍懷孕跪拜,生完孩子還一樣拜,背著孩子也拜。然而,他們並不覺得苦,楊培爺爺說要頭上磕出包來才好。你個年輕人就相互開玩笑,誰頭上磕出包了,誰的腳磕破了。他們晚上搭帳篷,睡前大家念經,念完經甜甜入睡。在春日的河水邊,他們還邊唱歌邊跳起舞來。孩子在路上出生,放在車上一路跟著走,楊培爺爺說 這孩子真幸運,能降生在朝拜的路上。楊培爺爺死在岡仁波齊山腳,尼瑪扎堆說,叔叔的畢生願望是到岡仁波齊朝拜,他死在岡仁波齊山腳,真是他的福分。不止是尼瑪扎堆這樣認為,我也是這樣認為的。而我前排一女士也感嘆,老爺爺太有福氣了。當信仰完全植根心底,真的就有這么強大的力量吧。禪修的「正念」就是回到當下,執念正在做的事情。《好萊塢報道》評價這部電影:「它描述生死,不卑不亢,無喜無悲。」真是這樣。

        這一路朝拜,他們為自己祈福,為自己贖罪,為來生求福。同時,楊培爺爺說,大家應該把眾生的平安福氣放在第一位。這樣的信念下的朝拜,才會有這樣的情節:他們把車斗推出幾里了,然後又返回來,繼續跪拜那段推車走過的路;他們路遇同樣朝拜的,就喊了一起喝茶,也被別的路遇的人喊去喝茶,住宿,他們對陌生人熱情、不防備;而他們遇到的牽毛驢朝聖的四川雅安來的夫婦,妻子不捨得毛驢拉貨,就自己拉車,丈夫說毛驢像他們家人一樣,也要到拉薩朝拜,不能累了它;他們的車被越野車撞了,司機說他車上兩人,一個呼吸衰弱非得兩個小時趕到醫院,他們說那好吧,你們走吧,不要任何的賠償,而接下來,車壞了,他們要推著車斗前行。

        是啊,看起來他們是苦的。但他們把這個視為一種修行,一種圓滿,哪裡還會有苦。他們唯恐自己不夠虔誠,唯恐少跪拜了一次。所以他們要把車推走後,又返回來跪拜。

        如果你認為,這種朝拜真神聖,那你也錯了。因為《岡仁波齊》讓我意識到,原來這些艱苦的朝聖、虔誠的信仰,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這只是他們的日常。。對他們來說,只是出了一次遠門。他們有時候也會犯懶,片中有一幕,屠夫正磕著頭,突然就睡在了路上,不願再動彈,直到小女孩說「加油」,他才爬起來。到了晚上,老人會批評大家走的步子太多,頭磕得不夠深。而大家,心領神會。半路上,他們碰到了一個老者,老者批評屠夫,頭上不能纏頭巾。告訴他們朝拜的時候頭一定要磕到地,頭上不能纏頭巾,戴帽子,心裡念什麼經,步數就應該是幾步。他們一一地聽著。老人請他們住在他家房子里,說他的兒子也朝聖去了,房子很大。他們住在老者家裡,第二天給老者干農活,耕地。說起了以前耕地時要舉行的儀式,老人感嘆說,現在人都不知道幹嘛的,做事情總急急忙忙的。還有個情節,朝聖者到了拉薩後。年輕小伙和理發店的漂亮小妹聊上了,走的那天,小伙依依不捨,答應會回來找她。那一刻我才知道,這些看似「臟兮兮」的朝聖者,原來和我們一樣,是普通人。他們也會追求漂亮女孩,也會換上時髦的運動裝、運動鞋,充滿了青春活力。他們也用嶄新的手機打電話回家問好聊天。

          他們其實跟我們一樣,但不一樣的是,他們心無雜念,專心做著一件他們畢生信仰的一件事。做得那麼自然,那麼堅定不移。生死在信仰面前都是小事,何況別的。

        看著這樣的片子,你內心還能有紛擾嗎?你的心靈也隨著「咵——咵——咵」「唰」的聲響,回到禪修的「正念」了。

        我是剛聽完樊登書會的《我戰勝了抑鬱症》這本書。趕來看的《岡仁波齊》。樊登說,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人有過抑鬱,有將近百分之一二十的人有輕度抑鬱症。我就想,現代人真應該來看看《岡仁波齊》,你聽著那「咵——咵——咵」的聲音,看那全身匍匐,頭磕到硬地面的情景,內心還能有什麼紛念呢?

        然而,《岡仁波齊》從20日上映,龍泉23號才開始排片,而且每天只排了一個檔期。而同期的《變形金剛5》每天排16個檔期。這跟《岡仁波齊》不宣傳不炒作有關,當然更有關的,我覺得可能是現在人的價值追求。現代人要商業的,要熱鬧的。要錢錢錢。這些當然也沒錯。但是有一天我們忽然覺得迷失了方向,忽然覺得人與人之間怎麼這樣。生活怎麼那麼沒意思等等。所以,如果你內心有紛擾了,真可以去看下《岡仁波齊》。

      同看這場電影的有12個人。前一排坐四五個,從他們的言談中聽出來,他們去過西藏,他們能隨著電影述說那是哪裡哪裡。他們不時地感嘆,有時嘆氣,有時發出「嘖嘖嘖」聲,有時議論。我一開始也驚訝,忍不住跟同伴議論,後排一姑娘提醒我,能不能小聲點。我意識到自己打擾別人了,後來就小聲說,再後來根本不想說了。當夜晚的誦經聲傳出帳篷,傳到整個明凈的天空,傳到雪山綠林。我又一次熱淚盈眶。

『玖』 電影《岡仁波齊》的主題是什麼

該片講述了在藏腹地古村普拉村,該村的10個普通藏人和一個孕婦一起從家出發前去2500公里以外的岡仁波齊朝聖的故事。
劇情片,沒有什麼特殊主題,就是講故事而已。

『拾』 電影《岡仁波齊》的名稱有什麼含義

近日,電影《岡仁波齊》在中國大陸上映,作為一部以「信仰」和「宗教」為主題的電影, 電影名稱《岡仁波齊》,讓很多第一次聽到的人感到不理解。

閱讀全文

與電影岡任波齊是在哪裡出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