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唐山大地震拍攝於那一年
《唐山大地震》電影是在2009年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成立拍攝組拍攝信息,花費8個月時間,完成了260個特效鏡頭。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
『貳』 唐山大地震唐山拍攝地點
據了解,目前《唐山大地震》在唐山拍攝地為唐山大南湖,面積達1.3萬平方米的拍攝主場地目前基本完工,再現了上世紀70年代的民居、電影院、學校、菜市場和百貨商場等場景。
『叄』 國內有哪些電影的拍攝地值得一去
《芳華》裡面的取景地海南的海口值得一去。地點在海口的觀瀾湖附近,需要門票的,一個人一百多。這個地方就是60年代的風格,非常的復古。適合對60年代有情懷的人去游覽。
電影《左耳》的拍攝地點,福建東山島也值得去。這個地方是不要門票的,就是一個海島,海水很清澈,民風質朴。這個地方建議自駕游去,因為只是一個小地方,交通不太便利,自己開車會方便很多。
不過,去東極島需要坐船,如果會暈船的話,就不建議到東極島玩了,整個體驗會很不好。
還有雲南九鄉也可以去!九鄉是電影《神話》和《千機變》的拍攝地。這個地方,用兩個字來總結,就是神秘。
以上這些電影拍攝地,都是現實中值得去玩的地方。
『肆』 電影《唐山大地震》投資多少
兩個說法:一是 投資6000萬元,享受50%的利潤分配。票房超過5億元,盈利1000萬元以上。目前,《唐山大地震》的票房收入已破5億,唐山廣播電視傳媒有限公司作為該電影的最大投資方,賬面盈利已經是指日可待
二是馮小剛的這部《唐山大地震》總投資高達1.5億至2億元.
對於外景地的打造,馮小剛也「不差錢」。在《唐山大地震》的主要拍攝場地 ———位於南湖公園的《唐山大地震》影視基地,在影視基地門口,掛著「大幹80天建唐山影視一條局哪銷街,向英勇的唐山人民學習致敬。」的藍色條幅。據了解,主建築區東西長350米、寬200米,包括1個主街道5個桐游次街道,大大小小的建築有30多棟,建築面積1.3萬多平方米。主要建築包括方家大院、電影院、學校、菜市場、職工醫院、辦公樓、郵電局緩祥、理發店、飯館、文具店、百貨公司等。據知情人士透露,整個影視基地的建築預算為500萬元,而建一座上世紀70年代的醫院就要花費30萬。
『伍』 唐山絕戀電視劇(哪些電影和唐山有關系)
提起唐山這座城市,可能大多數人想到的是1976年發生的唐山大地震,其次是唐山是一座產煤礦的工業城市。不過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的轉型, 唐山在文化事業上的發展也是十分迅速的 ,最典型的便是 在唐山舉辦的第25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
話說回來,與唐山有關系的電影,近些年來著實拍了不少,而關於題主的這一問題, 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回答,一是電影情節與唐山有關,二是電影的取景地在唐山。
一、電影情節與唐山有關系
1.《唐山大地震》
這部影片是馮小剛導演根渣好據小說《餘震》改編的電影,於2010年7月12日在唐山體育場舉行了全球首映式。
整部影片基本上是在 唐山南湖風景區 內拍攝完成的,但 唐山的建設南路、百貨大樓、抗震紀念碑廣場、南湖 等唐山特色元素也都出現在了影片之中。
2.《藍光閃過之後》
這部影片同樣是以唐山大地震為背景, 展現當時全國人民與唐山人民一同抗震救災的自信、堅強、不屈的英雄事跡。
這部影片拍攝於1979年,是最早的反映唐山大地震的影片,電影中除了還原了真實地震災害,還插入了許多震後的真實影像資料,代入感極強,同時 這部沖型影片還獲得了第三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美工獎。
二、電影的取景地在唐山
1.《歸來》
這部影片是2014年上映的張藝謀導演的作品,其中 陳道明與鞏俐 在影片中相逢又被強行拉開的場景便是在唐山的 唐山南站 拍攝的。
場景選在此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唐山南站是我國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的起點 ,這里不僅有豐富的年代氣息,又與劇情十分相符,故而選在這里是再合適不過了。
2.《怒放之青春再見》
相較於其他在唐山拍攝的充滿年代感的影片,這個影片是在唐山拍攝的少有的反映現代與青春的影片。
這部劇是 水木年華成員盧庚戌導演,潘粵明領銜主演 的青春題材的影片。在這部影片中,諸多主演們在海邊玩耍以及海上演唱會的情節,均是在 唐山樂亭的月坨島 上拍攝完成的。
這部影片的拍攝取景恰恰也向人們證實了,唐山不僅有「地震」和「工業」,也有如判鉛美景。
其實除了這些電影, 還有許多電視劇同樣也是與唐山有關系的。
比如靳東、江珊主演的《悲情母子》,取景地在 唐山開平
比如黃海波主演的《唐山絕戀》,取景地在 唐山豐南
比如郭濤主演的《節振國傳奇》,取景地在 唐山古冶、樂亭、遷安
比如《楊三姐告狀》,取景地在 唐山灤縣(今唐山灤州市)
『陸』 電影唐山大地震中汶川地震的場景 是到汶川取景的嗎
是的,都是馮小剛親自帶領劇組開赴汶川地震的遺址,還原地震的慘烈和巨大傷害。
「 據悉,影片由華誼、中影集團和唐山市政府合作推出,預算投資1.5億元,是馮小剛電影中製作成本最高的一部。拍攝這部電影並非因為去年發生了汶川大地震,而是去年年初中影集團董事長韓三平找到馮小剛要求他出山,但馮小剛本人並不願意拍攝這種沉重的題材,因此最後電影的主題從災難變成了怎樣治癒心靈創傷。這部電影中,主角的媽媽遭遇地震,她的一雙龍鳳胎被壓在一塊石板底下,媽媽只能選擇救一個,因為抬起左邊,就會壓死右邊的孩子;抬起右邊,左邊的孩子也會失去生命。這種生死抉擇,馮小剛認為是地震傷害的縮影。為了還原真實的地震場面,馮小剛不但邀請《哈里·波特》的製作團隊負責後期製作,還會帶劇組開赴汶川地震的遺址,還原地震的慘烈和巨大傷害。由於片中將出現大量地震災難場面,這部電影將前往四川地震災區取景拍攝
詳見"http://yule..com/movie/2009-05-27/112358224938.html"
『柒』 能給我講一下第47屆奧斯卡最佳音響獲獎影片《大地震》的劇情嗎
1974年馬克·羅布森執導的《大地震》是值得一看的作品。故事講述洛杉磯發生大地震,霎時整個美麗的城市變為斷壁殘垣這一無情的場面。
參演的還有著名的硬漢查爾斯·赫斯頓和美人愛娃·加德納。這部標準的好萊塢主流災難片特技不俗,在逃難的主線中加入了警匪鬥法和家庭危機,可看性很高。這是一部標準的美國主流災難片,後來的災難片基本上也都是這個模式。故事發生在洛杉磯,勇敢的男主人公在生活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煩惱,主要是家庭的不和睦,結果突然降臨的洛杉磯大地震將所有人推到了危機邊緣,在與死神抗爭的過程中,原來的矛盾得以化解,此外其中還有一條警匪鬥法的線索。
再現的地震情形發生在白天。驚心動魄的地動山搖,弱不經風的樓廈垮塌,驚慌失措的生命奔逃,高速路上的失控飛車……影片長達8分鍾的鏡頭切換,體現出地震時人類的脆弱藐小,隨後是求生本能引發的騷亂。對於趁火打劫者,無論是圖財,無論是劫色,只有被擊斃的下場。而一次大的餘震,把劫後餘生的人們又推向絕望,但他們不知道,隨後還有洪水、泥石流的肆虐。74年的電影,災難場面竟拍得如此宏大壯觀,讓人嘆服美國影技高超的同時,又使人猜忌是否是實景資料。而如此全方位的地震影像,是任何一個經歷地震的人,都不可能完全看到和感受的。
這部電影拍攝的整整20年以後,洛杉磯真的遭遇了地震,震級是6.6級,那也是迄今為止美國歷史上地震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大的一次地震,共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傷,25000人無家可歸,毀壞建築物2500餘座,經濟損失高達300億美元,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它相當於1976年我國唐山7.8級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的10倍;是美國加州1952年7.5級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的600倍及1987年7.1級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的5倍,而這次地震的震級卻比上述地震小0.5-1.2級!
其首次採用的超感立體聲音響效果的出現,造成觀眾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這種科技上的成功是本片對電影業的最大貢獻,因而獲得了美國影藝學院頒發的「視覺效果特別成就獎」。
John Williams走入了70年代早期的災難片時期,其中包括《海神號》,這部《大地震》與《火燒摩天樓》等災難電影音樂都獲得金像獎的提名。在這個時期的作品中,約翰威廉斯雖未跳脫當時流行的輕音樂或爵士音樂等配樂模式,不過也不乏具有交響樂實力的片段,尤其在管弦電影音樂日漸式微的70年代,這些災難電影音樂是當代少數保持交響配樂傳統的作品。
『捌』 驚天動地在那裡拍攝
《驚天動地》外景凱侍滾將在四川綿竹、漢旺、北川、盯余什邡等重災區的十幾個地方進行實地取景拍攝。該片預計在12月底完成外景拍攝返回談並北京,明年2月進入後期製作階段。該片將在2009年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時上映,同時亦向建國六十周年獻禮
『玖』 唐山大地震是哪年拍的
馮小剛的電影《唐山大地震》於2010年7月12日在中國河北省唐山市舉行全球首映式,是根據小說《餘震》改編的,電影描述1976年發生在中國唐山的7.8級大地震中,一位母親只能選擇救姐弟之一。母親最終選擇救了弟弟,但姐姐卻奇跡生還,後被解放軍收養,32年後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們去修補的悲感情節,再一次勾起了當代人們對那一段慘痛災難的回憶。
『拾』 汶川地震的電影有哪些
導語:汶川大地震之後,報紙、雜志、電視、廣播、網路,幾乎所有的媒介都在記錄這場災難。那關於汶川地震的電影有哪些呢?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一一介紹吧!
一、真正具有價值的電影《人民至上》
這是一部最有歷史真實價值的電影。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和安徽電視台聯合攝制,展現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歷程的大型文獻紀錄電影《人民至上》是一部全景展現救災進程的紀錄片。有關專家對影片的立意、結構、表現手法和營造的藝術感染力給予高度評價。專家們認為,這是國內近年來難得一見的紀錄電影佳作。
《人民至上》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60部獻禮影片之一,也是中宣部和廣電總局向社會推介的首批重點國產影片中唯一一部紀錄電影。影片全景式真實地展現了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黨和政府以及全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奮起抗震救災的全過程。
影片整合了512大地震的大量第一手珍貴影像聲音資料,其中許多影音片段為首次與觀眾見面,這些資料大部分是由新影廠攝影隊第一時間奔赴災區,在現場拍攝到的。該片由陳真執導,將於5月12日在中央電視台播出。
二、抗震史詩 英雄群像:《驚天動地》
這是一部製作最大氣精良的主旋律電影。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推介的一部大片。該片看片活動規格很高,5月10日下午,八一電影製片廠舉行了《驚天動地》看片會,中宣部文藝局、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解放軍總政治部宣傳部等單位有關領導、影片主創人員、影視界專家、駐京主要媒體、參拍部隊和災區群眾代表共一百餘人出席。
《驚天動地》講述了我軍某集團軍摩步旅旅長唐新生在演習途中突遇特大地震,在通訊中斷,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毅然帶領部隊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生死救援並和後續趕來的大部隊一起,奮力營救映川中學師生和羌寨溝受困群眾,成功化解七頂山堰塞湖險情和化工廠次生災害危機的故事。
影片以宏大的視角全面展示了氣壯山河、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斗爭,真實地再現了在黨中央和******的英明領導下,全國軍民萬眾一心抗擊災難的英雄史詩,特別是通過對救援生力軍——人民解放軍一個英雄團隊的描寫,展示了子弟兵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
生動地刻畫了抗震救災官兵豐富細膩的心靈世界,影片同時還塑造了災區的領導幹部、教師、學生、醫生、科學家、志願者及新聞記者等人物群像,藝術地詮釋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偉大抗震救災精神。
三、第一時間 實景拍攝:《前方後方》
這是一部採用真實現場拍攝的電影。《前方後方》是首部在汶川地震發生以後奔赴災區實景拍攝的影片,在紀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日子,在全國范圍內公映發行。據悉,該劇主創及演職人員全部無償參與影片拍攝製作,而影片就是在真實的受災現場,冒著餘震和諸多安全隱患製作完成的,情節真實、場面震撼。
全劇張弛有度,緊張與溫馨並存,既表達了大災面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又闡述了偉大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這一深刻主題。
四、民族情懷兄弟友愛:《錫林郭勒汶川》
影片講述了在2007年五一黃金周,四川省汶川縣教師趙光華帶著妻兒來到了錫林郭勒草原旅遊,與牧民布仁一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相約明年此時在四川相聚。然而,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無情的奪走了趙老師一家人的生命心如刀絞的布仁遠赴千里之外的汶川,在廢墟上用蒙古族特有的方式祭奠他們的朋友,並領養了一名四川孤兒。
這部影片把民族題材和抗震題材有機結合,構思巧妙、故事感人。在紀念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際,這部影片的公映將對弘揚民族精神具有現實的意義。影片製作方表示,將影片院線和票房收入全部捐給汶川地震災區。
五、北川救援真實再現:《5·12汶川不相信眼淚》
這也是一部高度記實的電影,可謂一部專門表現北川救援的電影力作。這部由西部電影集團與中國華夏電影集團合作拍攝的中國首部地震災難紀實電影《5·12汶川不相信眼淚》,5月8日在荊州人民劇院首映,其中寫實的手法,真實的影像,感人肺腑,震撼了全場觀眾。
影片的攝制方在地震發生後第三天就到達災區開始創作,用鏡頭記錄下大量真實感人的故事,再現中國人民頑強的意志,也塑造了一群面對災難,自強、勇敢的新時代青少年形象。該片講述了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使北川的鎮中心某所重點中學幾百名師生身陷廢墟,亟待救援。
駐川武警某師參謀長親自帶領300名官兵,沖進災區,卻碰到了餘震,一股巨大的泥石流頃刻將他們全部掩埋。可是,被困的師生們沒有坐以待斃,他們唱歌、聊天,彼此鼓勵,在廢墟中以頑強的毅力創造了生命奇跡。
六、生死之別謳歌母愛:《媽媽,別哭》
這是一部最催淚的電影,是表現危難時刻母性母愛力量的電影。故事片《媽媽,別哭》,於5月11日起在新疆喀什隆重首映。 電影《媽媽,別哭》從被埋壓在廢墟里的北川中學女中學生琳琳的情感經歷和心路歷程,展現了5·12大地震,人們與死神抗爭與命運搏鬥的經歷。
影片通過兩個時空的轉換,廢墟下的琳琳和廢墟上救援的.母親跨越生死的對話,表達了人間最偉大的情感,最震撼人心的母子深情。
為了營救廢墟下的女兒,母親挖刨的雙手鮮血淋漓,為了讓母親遠離死亡的威脅,女兒在廢墟里一聲聲哭喊媽媽,你走,媽媽你走!媽媽自己的生命則被餘震倒塌的房屋吞噬,女兒被營救出來後,用淚水和堅強為母親送行媽媽!別哭!片中使用了大量歌曲烘托感人氛圍。影片表達了祖國大地人間最偉大的情感,最震撼人心的母子深情。
七、人與自然溫情故事:《熊貓回家路》
這是一部再地震前後完成的電影,電影記錄了未被地震破壞的熊貓保護區的原貌景觀,在地震周年上映更具有人和自然主題的象徵意義。《熊貓回家路》是一部講述人與動物之間真實感人的溫情故事,由於是以真實熊貓為主角的電影,該片在拍攝中遭遇了很多難以想像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