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武俠電影根據哪個小說改編的

武俠電影根據哪個小說改編的

發布時間:2023-03-29 14:30:52

1. 武俠片簡介及詳細資料

歷史發展

先秦之後,以武術判茄和俠客為主角的小說逐漸興起,至唐代,形成第一個 *** 。當時的《紅線》、《聶隱娘》等等,皆已有武俠小說的影子,但還未全面成熟。到了明代,《七俠五義》、《英雄兒女傳》等等開始流行,此時的武俠已經擺脫了唐代武俠中俠客依附政治、並為政治效力的窠臼,呈現出"游歷於江湖、行俠於社會"並與政治對抗的角色特徵,這種精神和春秋時期的"俠客"相吻合。到了明末清初,武俠小說已經在社會上廣泛流行,並取得了大眾的認可,成為一種成熟的文學形式。

電影傳入中國以後,以武俠和武俠精神為題材的小說、戲劇開始慢慢與其融合。第一部中國武俠電影,是1925年拍攝的《女俠李飛飛》。該片由邵醉翁(邵逸夫大哥)執導,林雍容,粉菊花,吳素聲主演。講述了一個女俠憑借武功成他人愛情之美的故事。影片雖已有後世武俠電影的雛形和精神氣質,但未脫胎傳統戲曲故事結構,結尾亦落入俗套,故未有太大影響。真正使武俠電影進入世人視線並取得巨大成功的,是1928年,由明星電影公司出品、張石川執導的《火燒紅蓮寺》。

該片根據"平江不肖生"的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改編,是第一部根據原版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影響力巨大,觀者如潮,製片公司賺盡了票房和口碑。此後,續集連拍,一共拍攝了十八部,創下中國電影史上續集最多的單片電影。

武俠電影,作為中國一種獨特的電影類型,開始進入中國電影史。

從30年代開始,因為《火燒紅蓮寺》的火熱,中國開始出現了無數奇奇怪怪的武俠片,這些武俠片良莠不齊,大多取材於稗官野史,或追求新奇,或熱衷舊思想,文化質量不高,技術水準也沒有突破。1937年後,全面抗日中斷了武俠電影。

一直到了60年代,中國武俠片在題材和拍攝風格與技術兩方面,都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邵氏從五十年代開始拍攝武俠電影,但不受歡迎,只好與"黃梅調"結合。此時的武俠片仍舊根植於傳統戲曲中,在服飾、台詞、劇情等等方面保留了較大的戲曲痕跡。

1965年,邵氏公司老闆邵逸夫對泛濫老套的武打片厭煩,決心要拍攝新類型的武打片,幾經嘗試,張徹在1967年拍攝傳世之作《獨臂刀》,成為第一部票房超過百萬的影片,張徹獲得"百萬導演"的名號。這部影片奠定了張徹在影壇的重要地位,被人稱為新派武俠電影。張徹的電影中,男性演員才真正有主角的地位;之前的黃梅派作品,男性演員在其中只是陪襯。張姿悶徹的電影中,男主角是性格剛烈的俠客,個性獨立,有自己的為人處事的標准,看重男人間的情義,兒女情長是陪襯。

新派武俠擺脫了老派武俠的套路,在技術上也有了巨大的嘗試和突破,一些風格化和接近生活化的人物裝扮及審美情趣開始呈現,但,真正引起巨大轟動、標志武俠電影成熟起來的是,1971年由台灣導演胡金銓拍攝的 《俠女》。

這部改編自《聊齋》的中國武俠電影扛鼎之作以 其跌宕起伏的情節、冷靜懸疑的氣氛、熟練精準的技巧和滲透其中的禪思哲理而受到了如潮好評,一舉奪得了當年坎城電影節技術大獎 ,將中國武俠電影在世界范圍內推向了頂峰,這是中國武俠片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它標志著武俠片這種 類型 正式獲得世界承認並 載入世界電影史

該片在畫面和劇本兩方面確實頗有新意,導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程度鑄就了它的成功。 竹林、斗笠俠客、政治迫害、輕功、射箭、野外拍攝等等影響後世巨大的武俠元素,皆由此片獨創 。而源於道家的山水情趣和政治冷淡,深刻契合中國長久農業社會的思想根源。尤其是該片女主角-- 徐楓 (現台灣湯臣集團總裁)扮演的女俠,輕靈颯爽,扮相利落,幾乎成為後世所有女俠的定格。而她 飛身上樹時,驚人的一剪(剪輯特技), 艷驚四座,被冠以"中國武俠第掘冊察一刀"的美譽,在70年代影響力巨大。後來崛起的徐克、程小東等人,皆受此片巨大影響。

至此,中國武俠已經全面成熟起來。

此時,一種新的電影形式開始凸現,並最終於武俠片分道揚鑣: 功夫片

八十年代末,香港新浪潮電影崛起,一批新人開始嶄露頭角,譚家明、王家衛、張曼玉以及後來出現的四大天王。其時,邵氏電影停拍,香港電影呈現巨大市場空間。在這種背景下,以 徐克、程小東 等海歸派帶來的年輕創作活力和視野,開始掀起武俠電影的第三個 *** 。

1992年,程小東取材於金庸的武俠小說 《笑傲江湖》 拍攝了同名電影,他大膽取捨劇情,創新動作和敘事技巧,在剪輯方式和拍攝手段上都有了巨大突破。威亞技術的成熟與飄逸審美的運用,共同構成了這部電影的審美情趣,在這里,金庸描寫的劍氣、輕身術等等都有了極為完美的視覺展現。而由 黃沾作詞的"笑傲江湖" 也傳唱一時,並在二十年後的今天依舊被人津津樂道。

該片完全延續了《俠女》的拍攝風格,主打元素依舊是竹林、斗笠俠客、陰謀等等,徐克事後說明他確實是向胡金銓學習了,而該片動作的方向所指:俠義精神中的超然脫俗與世外情結,第一次將武俠片的精神內涵做到了極致!!

此後, 程小東 再接再厲,又拍攝了續集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 這部電影引發的爭議和觀影狂潮更加超過前者,大陸港澳台幾乎萬人空巷。電影中,不僅兵器能殺人, 飛花、落葉、針線、鐵鉤 甚至徒手都能致人非命。而 林青霞 裝扮的東方不敗,則成為了新派武俠人物形象的一個巨大突破。

在該片中,林青霞扮演不男不女的東方不敗,因為修煉葵花寶典而揮刀自宮。徐克和程小東第一次吸收了黑澤明電影中的日本幕府時代風情,將和服扮裝與林青霞的美麗氣質結合得無與倫比,而林青霞近乎完美的表演水準,則成為"東方不敗"標志性形象。

以這部電影為准,香港和大陸都第三次興起了武俠片的狂潮,拍攝了諸如:《六指琴魔》、《天山童姥》等一系列武俠片,並在海外也取得了巨大的票房。

此後數年間,武俠片漸漸式微,無限制地復制類型導致觀眾視覺疲勞,而票房左右的市場因素也剋制了投資人的拍攝慾望,九十年代末,幾乎沒有人再拍攝武俠電影。

2000年,一部橫空出世的武俠電影,再度引發了這個類型片,那就是李安執導的 《卧虎藏龍》 。這部由香港安樂影業投資、根據 王度廬 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 第一次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這是迄今為止,華人投資、華人執導的華語電影唯一一次在奧斯卡獲得最佳外語片 ,這部電影也給武俠片注入了雞血針。

該片從元素、拍攝手法等等上並無巨大的突破,但,在導演水準、鏡頭設計、剪輯、服裝、畫面節奏等等方面,一反程小東徐克模式,採用了"劍走輕靈"的審美,其中,章子怡扮演的"玉嬌龍"形象轟動一時,而李安的導演水準也得到了空前肯定。

九十年代以來,隨著《東方不敗》中和服的引入,華語武俠片越來越脫離本土文化,種種莫名其妙的風格、裝扮等視覺設計,強行扯入西洋元素,為討好當時興起的美國大片觀眾。徐克拍攝的《斷刀客》等等電影,完全把武俠與美國西部片結合起來。莫名其妙的大漠風情、奇奇怪怪的盔甲裝扮、所謂的玄幻風格等等,割離了武俠片與中國農業社會的關系,歪曲了武俠片的文化內涵。加上此時香港的漫畫風,更加加劇了這種不嚴肅的"創新"。

在這種情況下, 李安大膽回源,重新將武俠片定義為農業社會風情(實際上,中國古代的沙漠哪裡有俠客?俠客必然伴隨著社會和江湖,甚至美女) ,雖然在該片中仍舊有一段沙漠戲,但從歷史和情節上都予以了磨平,幾乎看不出痕跡。影片重要的仍舊是青山綠水、斷橋小樓式的純中國風情。

該片大俠扮演者:周潤發,他扮演李慕白,其寫意大度的動作設計所蘊藏的"大俠"意味,已經有二十多年沒有出現了。而玉嬌龍和俞秀蓮在屋頂上橫飛的一段輕功,則看得觀眾目瞪口呆,尤其是美國觀眾,華盛頓郵報甚至貼出頭版評論:公然抗拒地球引力!

此片幾乎所有的元素都源於中國傳統的道家學說,包括"氣"、"穴位"、"輕功"等等,而原小說也是民國早期撰寫的,電影基本上忠於小說,並抓住了小說的精神實質。

但是遺憾的是,當時大陸電影市場極為慘澹,第五代嘗試商業屢屢失敗,第六代又拒絕商業模式,導致好萊塢電影大肆侵佔市場。在這種情況下,這部極為優秀的商業武俠電影被引入大陸,引發了一定的觀影潮。這種情況為大陸電影公司和老闆極為嫉妒,他們出於各種心理,僱傭了一批所謂的評論家、影評人,對該片大肆歪曲,評價該片為:討好美國,討好票房,內涵不足等等……

實際上,這部電影美國人幾乎看不懂,因為美國人根本無法理解"輕功"是什麼,全世界,也只有中國文化中有普通人飛天的描述,在基督教世界,飛天,等於神!華盛頓郵報的評論"公然抗拒地球引力"就凸現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所以,以"討好美國人"為借口來打擊該片的藝術地位,不僅不符合事實,而且凸顯出大陸當時電影產業的急躁和危機感。

至此,中國武俠片算是告了一段落,而後,引發了中國電影產業化的第一部純商業片《英雄》,便是對該片的借鑒,之後的《十面埋伏》等等,中國武俠電影正式走入了好萊塢。

區別

武俠片與功夫片的區別 比較微妙,後者雖然脫胎於前者,但較偏重武俠的動作元素本身,在動作設計和審美上講究"實實在在",不使用或較少使用特技。同時,功夫片著眼於打鬥本身,在文化內涵和藝術情操上,略次於武俠電影。武俠片更注重"俠義精神"和情懷。1983年,香港拍攝、李連傑主演的《少林寺》,就屬於 功夫片

2. 中國早期的武俠電影《火燒紅蓮寺》是根據哪部書改編的拜託各位了 3Q

《火燒紅蓮寺》 改編自向愷然(平江不肖生)的暢銷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從1928年5月到1931年6月,「明星」公司一共拍了18集,之後還有多種「新版」,為我國早期電影中最長的系列影片。第一集講述紅蓮寺僧人作惡多端,被陸小青等眾俠客所破的故事。後來的續集把故事重心轉移到了層出不窮的「宗派」之間的武術、仙術的角斗之上。 武俠神怪片 由《火燒紅蓮寺》熱潮帶起的在武俠電影中加入神怪元素的類型電影,劇情除少數脫胎於古典小說、戲曲以及民間傳說外,大多是影片編導自己創冊乎作的,除《火燒紅蓮寺》外,「友聯悉姿戚」公司的《荒江女俠》、「月明」公司的《關東大俠》、「天一」公司的《乾隆游江南》等片也是睜陵其中最受歡迎的作品。從1928年到1931年中國共上映了227部武俠神怪片,1931年,當時政府在輿論壓力下下令禁映怪力亂神的電影,這一波武俠神怪片熱潮遂漸趨式微。

3. 許鞍華拍過根據什麼小說改編的武俠片

許鞍華拍過根據金庸小說《書劍恩仇錄》改編的武俠片

4. 1928年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是什麼

1928年,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是《火燒紅蓮寺》。

《火燒紅蓮寺》是於1928年上映的武俠電影,由張石川執導,由蕭英等主演。

1928年的《火燒紅蓮寺》意義非凡,它帶動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神怪熱,此後武俠電影也成為在世界影壇上最富於中國特色的電影種類。

放映效果

《火燒紅蓮寺》上映後廣受歡迎,一時有萬人空巷之感。故此後在三年內連續拍出了18集,足見其商業的成功,同時更引來了無數的效仿者。從1928年到1931年,中國共上映了227部武俠神怪片。同時,片中的一些特技攝影在當時也充滿了創新意識,銀幕上的劍光鬥法、隱形遁跡、空中飛行、口吐飛劍、掌心發雷等種種絕技,也使它獲得了「武俠神怪片」的惡名。



5. 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是什麼

1928年,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是《火燒紅蓮寺》。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動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電影是一種視覺藝術,用於模擬通過錄制或編程的運動圖像以及其他感官刺激來交流思想,故事,感知,感覺,美麗或氛圍的體驗。電影一詞是電影攝影術的縮寫,通常用來指電影製作和電影業,以及由此產生的藝術形式。

電影是由特定文化創造的文化文物。它們反映了這些文化,進而影響了它們。電影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是大眾娛樂的來源,也是一種教育公民的有力媒介。電影的視覺基礎賦予了它傳播的普遍力量。

電影具有獨自的特徵,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電影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 金庸武俠小說哪些被拍成了電視劇哪些沒有拍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再加上一部《越女劍》,金庸以他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和生花的妙筆構造了一個奇異、廣博、生動的武俠世界。

《越女劍》1986年,香港亞洲電視(ATV)出品的改編自金庸同名短篇武俠小說的電視劇,王心慰監制,李賽鳳、岳華主演。《越女劍》雖短,卻在各個方面皆有令人稱道之處,是中短篇小說中的佳品。這部作品以吳越爭霸為 歷史 背景,吳優而越劣,勾踐為擊敗夫差,採用了范蠡的計策,就在接近成功時,在鑄劍和劍術上遇到了挫折。吳國劍士不但劍利術精,且善用兵法,越人不敵。而此時出現的放羊女阿青卻輕易地擊敗了吳國四劍士,范蠡以之為奇,將阿青接到府邸,終於使越國劍士觀摩到了「神劍」的影子。
《雪山飛狐》1985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拍攝的金庸武俠劇,王天林執導,呂良偉、曾華倩主演,趙雅芝特別客串。 該劇將飛狐外傳和雪山飛狐合為一體,講述了胡斐練成胡家刀法,邂逅袁紫衣,結識程靈素,和展開一段苗若蘭纏繞不清的戀情的故事。

香港佳藝電視台1978年製作的電視連續劇《雪山飛狐》改編自金庸小說《雪山飛狐》及《飛狐外傳》,由衛子雲、米雪、文雪兒、李通明、白彪、羅樂林等主演,是中國電視劇史上的第一版《雪山飛狐》。

《雪山飛狐》1991年,改編自金庸同名武俠小說,是一部李朝永執導,孟飛、龔慈恩、慕思成、湯鎮宗等主演

《雪山飛狐》是中國香港TVB1999年出品的古裝武俠劇,改編自金庸武俠小說《雪山飛狐》,由陳錦鴻、佘詩曼等領銜主演,李添勝擔任監制

《雪山飛狐》金庸同名小說改編,香港導演王晶首次執導內地版金庸劇,內容包含《雪山飛狐》與《飛狐外傳》兩部作品。由聶遠、朱茵、鍾欣桐、安以軒等主演。從造型看完全不像雪山飛狐。

《雪山飛狐》2016年,根據金庸同名武俠小說改編,由浙江華策影視出品的大型古裝武俠電視劇。演員未定。

《連城訣》1989年香港無線電視出品的20集,改編自金庸武俠小說。郭晉安、黎美嫻、謝寧、吳鎮宇、曾江、陳美琪等優秀演員聯袂主演。本劇相對原著有較大改編,用整整十集的戲份去拍原著中精煉短少的丁凌之戀,由於香港拍攝場景的限制,無法拍攝雪山大戰的精彩劇情,而將後半部的地點改為大理,於是水笙與汪嘯風的身份也發生了變化。強化了戚芳的戲份,使得劇中戚芳的形象比原著中更鮮明豐滿,黎美嫻扮演戚芳可謂形神兼備,前後的性格反差刻畫得十分生動傳神,是本劇中最經典的角色。

《連城訣》2004年,金庸原著,王新民執導,吳樾、舒暢、何美鈿、六小齡童、杜志國等聯合主演的古裝武俠劇。狄雲的人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他坎坷曲折的遭遇,揭示了 一幅爾虞我詐的江湖眾生的故事。

《天龍八部》1990年,台灣製作,中國電視公司(CTV)出品,20集電視劇,惠天賜,關禮傑,宋岡陵,張詠詠,邱淑宜,戈偉如。

《天龍八部》1982年,香港無線電視台出品的武俠題材電視劇,改編自金庸先生的同名小說,由蕭笙執導,梁家仁、湯鎮業、黃日華、陳玉蓮、黃杏秀、石修、陳復生等參加演出。

《天龍八部》1997年,香港無線電視出品的一部古裝武俠愛情劇,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由李添勝執導,黃日華、陳浩民、樊少皇、李若彤、趙學而、何美鈿主演。

《天龍八部》2003年,大鬍子張紀中製片,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的古裝武俠愛情劇。由周曉文、於敏執導,胡軍、林志穎、劉亦菲、劉濤主演。場面宏偉。

《天龍八部》2013年,浙江華策影視、海寧長宏影視聯合出品的一部武俠電視劇,改編自金庸2005年新修版同名小說。由賴水清執導,鍾漢良、金起范、張檬、韓棟、賈青、張馨予主演。

《天龍八部》2014年,李添勝監制,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的古裝武俠愛情劇,由香港無線電視台於2014年拍攝。由焦浩軒、王俊伊、陳凱琳、陳俊堅、蔡思貝、陳偉琪聯袂主演。

《射鵰英雄傳》是由香港佳藝電視台1976年岀品,白彪、米雪主演的古裝武俠劇。

《射鵰英雄傳》1983年,香港無線電視台出品的一部武俠劇,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由王天林執導,黃日華、翁美玲、苗僑偉、楊盼盼、曾江、劉丹等主演。

1988年台灣中視版《射鵰英雄傳》由黃文豪飾演郭靖,陳玉蓮飾演黃蓉,主要講述動盪的時局成就了射鵰英雄,也成就了一段盪氣回腸的愛情傳說。本劇根據金庸原著,並借鑒1983版《射鵰英雄傳》改編而成,共分兩部,分別為《大漠英雄傳》、《華山論劍》

《射鵰英雄傳》是香港無線電視1994年出品的古裝武俠電視劇,由李添勝監制,張智霖、朱茵、羅嘉良、關寶慧主演。

《射鵰英雄傳》2003年,大鬍子張紀中製片,中聯影視中心出品的一部古裝武俠劇。由鞠覺亮、王瑞、於敏執導,李亞鵬、周迅、周傑、蔣勤勤主演。

《射鵰英雄傳》2008年,上海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古裝武俠電視劇。由李國立執導,胡歌、林依晨、袁弘、劉詩詩、李解、徐錦江主演。

《射鵰英雄傳》2017年,華策影視、完美環球聯合出品的一部古裝武俠劇。由郭靖宇監制,蔣家駿執導,楊旭文、李一桐、陳星旭、孟子義、劉智揚、王奎榮、肖茵、曾黎、李宗翰主演。

1983年台視版,由姜大衛主演;《白馬嘯西風》這一版據說被大水沖走了,絕版,只有個流傳到韓國的片頭視頻。白馬嘯西風: 1979年,香港亞洲電視拍過,楊盼盼飾李文秀

《鹿鼎記》1977年,香港佳藝電視台(簡稱佳視)製作的50集古裝武俠電視連續劇,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由蕭笙監制,文雪兒、程思俊、李通明、白彪等主演。

《鹿鼎記》是台灣中視1984年推出,周遊執導,李小飛等主演的電視劇。 該劇講述了金庸筆下人物——韋小寶的故事。

《鹿鼎記》1984年,由杜琪峰執導,梁朝偉、劉德華等主演的古裝電視劇。

《鹿鼎記》1998年,香港TVB出品的45集古裝武俠電視連續劇。該劇改編自金庸同名武俠小說,由李添勝導演,陳靜儀編劇,陳小春、馬浚偉、梁小冰、陳少霞、劉玉翠等主演。

2000年,鹿鼎記台灣版,《小寶與康熙》(又名《小寶傳奇》)是金庸原著小說《鹿鼎記》改編,新峰影業有限公司和中華電視公司聯合出品的古裝武俠劇。由王晶執導,張衛健、譚耀文、鄭伊健、林心如、朱茵、舒淇

2008版《鹿鼎記》由大鬍子張紀中製片,由華夏視聽環球傳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裝劇,於敏執導,黃曉明、鍾漢良、應采兒、何琢言、胡可、舒暢、劉芸 王成陽等明星主演。

《鹿鼎記》由華策影視和海寧長宏影視共同出品的武俠電視劇,賴水清執導,韓棟、張檬、魏千翔、婁藝瀟、張馨予、賈青等主演。 該劇改編自金庸2005年新修版同名小說,感覺和黃曉明版一樣浮誇,毫無內在可言。

《笑傲江湖》1985年,台灣電視公司根據金庸原著小說《笑傲江湖》改編的古裝武俠劇,由劉立立執導,梁家仁、劉雪華等領銜主演。

《笑傲江湖》是香港無線電視台1984年將金庸的原著小說《笑傲江湖》改編成的古裝武俠劇,由李鼎倫監制,周潤發、陳秀珠、戚美珍等領銜主演。

《笑傲江湖》1996年,改編自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由袁英銘執導,由呂頌賢,梁佩玲,陳少霞,何寶生領銜主演的古裝武俠電視劇。

新加坡版《笑傲江湖》2000年,改編自武俠巨作金庸的原著,由霍志揩執導,馬景濤、範文芳等主演的古裝電視劇。

台灣版《笑傲江湖》2000年,是由賴水清、李惠民執導的古裝片,任賢齊、袁詠儀、陳德容參加演出。

2001年,大鬍子張紀中製片,《笑傲江湖》是根據金庸同名武俠小說改編的古裝武俠電視劇,由黃健中、元彬執導,李亞鵬、許晴、苗乙乙、巍子、李解等聯袂主演。

《笑傲江湖》2013年,華夏視聽環球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於正工作室等單位共同出品的古裝武俠劇,胡意涓和黃俊文執導,霍建華、陳喬恩、袁姍姍、陳曉、楊蓉等主演

1976年拍攝的金庸武俠劇《書劍恩仇錄》由鄭少秋領銜主演,該劇被稱作最為尊重原著的一版,鄭少秋一襲白衣,風度翩翩,瀟灑非凡,將原著中陳家洛的書劍氣質演繹的入木三分,深受觀眾認可。同時,金庸也稱贊這一版《書劍恩仇錄》是諸多版本中最滿意的一版,並親自為主演鄭少秋題字稱:熒屏俠士,颯颯英風,家洛無忌,入人夢中。

1984年台視版《書劍恩仇錄》(又名《書劍江山》)是一部台灣武俠電視連續劇,由申江和游天龍共同執導,主要演員有游天龍、森森、斑斑和楊麗音等。
1992年,台灣版《書劍恩仇錄》何家勁,劉雪華,傅娟,葉飛。1992年台灣版的陳家洛是何家勁,這是在港台掀起又一波武俠劇風潮中的大製作。為能在劇中表現出大俠風范,何家勁特別以李連傑在武俠電影《黃飛鴻》中的利落身手為藍本,苦學舞刀弄劍的動作,創造出許多搶眼的過招動作。他可說是所有陳家洛中外表最受贊許的一個。但反而因此有人認為他不太接近懦弱、書生氣的陳家洛。

1994年,《書劍恩仇錄》黃海冰,王菁華。黃海冰版的陳家洛比原著多了俠氣,少了書生氣。衣著上顯得有些簡陋,沒有像原著中那樣貴氣十足,卻反而平添了一些豪氣。雖然沒有什麼大腕,服裝上也不華麗,但劇本基本忠實原著,改編有新意,台詞有力,黃海冰的文戲武戲都很出彩 (新浪 娛樂 評)。

2002年,《書劍恩仇錄》由唐人電影製作公司出品,衛翰韜、黃偉明、馮柏源、盧澤良執導,趙文卓、關詠荷、呂良偉、謝君豪、孫莉等聯袂主演

2009年,書劍恩仇錄,是中國湖南電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劇集。本劇是以金庸同名小說改編,由鄭少秋、喬振宇、周麗淇、劉德凱等主演的40集金庸經典武俠電視劇。

大鬍子張紀中,2016年,書劍恩仇錄, 主 演,張翰,鄭國霖,黃文豪,李沁,毛曉彤,張倬聞,楊蓉,張穎。

1987年《書劍恩仇錄》又名《香香公主》,是許鞍華執導,彭文堅、任達華,彭文堅,任達華,黎美嫻,羅慧娟,梁藝齡,吳啟華,等聯合主演的一部古裝武俠電視劇。


1976年,香港佳藝電視台在《射鵰英雄傳》的成功之際再接再厲,安排羅樂林和李通明主演了這部《神鵰俠侶》,本劇也就成為了中國電視劇史上的第一部《神鵰俠侶》。

1984年台灣中視出品的古裝武俠劇《神鵰俠侶》改編自金庸同名武俠小說,由台灣金牌製作人周遊製作(七年後孟飛版《雪山飛狐》即是出自她手),孟飛、潘迎紫、瀋海蓉、應曉薇等著名演員聯袂主演

1983年拍攝的《神鵰俠侶》,由劉德華和陳玉蓮主演,因男女主角相貌般配,劉德華將楊過獨臂行俠,狂傲不羈、不畏世俗的性情展現的淋漓盡致,陳玉蓮飾演的小龍女白衣翩翩,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質刻畫的入木三分。同時該劇劇情基本符合原著,在香港收視率超過90%,是電視劇版中改編得最為成功的一次。金庸多次說過最滿意劉德華和陳玉蓮版的《神鵰俠侶》,稱83版《神鵰俠侶》很有其小說的味道。

以下由於圖片限制,就沒有圖片了。1995年,《神鵰俠侶》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古裝武俠電視劇,改編自金庸的同名武俠小說。由李添勝執導,黃國輝、湯健萍、趙靜容、陳寶燕編劇,古天樂、李若彤、傅明憲、李綺紅、張可頤、蘇玉華主演。 該劇講述了南宋末年,楊過和小龍女經歷了一番凄美愛情與江湖恩怨的故事。1998年,《神鵰俠侶》是新加坡新傳媒製作私人有限公司出品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合拍劇,由馬玉輝、張龍敏執導,李銘順和範文芳主演。1998年台灣台視拍攝的《神鵰俠侶》由任賢齊和吳倩蓮主演。在眾多版本的《神鵰俠侶》,本劇是遭受非議最多的一部,雖然如此,任賢齊和吳倩蓮的演技卻值得肯定。同時,由主演任賢齊所演唱的本劇的片頭曲《任逍遙》和片尾曲《傷心太平洋》也成為了傳唱至今的經典。最狗血的一部2014年,《神鵰俠侶》是華夏視聽環球傳媒集團有限公司、於正工作室聯合出品的一部古裝武俠劇。由李慧珠執導,陳曉、陳妍希、張馨予、楊明娜、趙韓櫻子、孫耀琦主演。1985年,《俠客行》是一部由莫少聰 , 趙永馨 , 趙家蓉 , 周曉雲 ,張復健主演的古裝武俠片。《俠客行》是1989年香港無線電視出品的20集古裝武俠劇,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伍潤泉執導,是梁朝偉的最後一部電視劇作品,鄧萃雯等參與演出。《俠客行》是王新民執導,吳健、佟又勛、周莉、鄧家佳、姬麒麟、韓月喬等主演的武俠電視劇。已於2002年3月11日播出。2014年,大鬍子張紀中製片,《俠客行》是上海張紀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裝武俠劇,由鍾少雄執導,蔡宜達、張嘉倪、李凈洋領銜主演。1984年版《倚天屠龍記》由台灣電視公司出品,陳明華執導,劉德凱、劉玉璞、喻可欣、劉尚謙、黃香蓮等人主演。1986年版《倚天屠龍記》為TVB當年的台慶劇,由王天林監制,杜琪峰、陳木勝等人編導;應觀眾要求,由TVB首席小生梁朝偉出任主人公張無忌,另有黎美嫻、鄧萃雯、任達華、鄭裕玲、邵美琪、曾江、鮑方、陶大宇、曾華倩、謝寧、吳家麗等著名。1978年版《倚天屠龍記》是由香港無線電視出品,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TVB金牌監制招振強和陳宇超執導,鄭少秋、趙雅芝、汪明荃、夏雨、黃淑儀、石堅、黃允財、陳玉蓮等主演的一部古裝武俠劇。《倚天屠龍記》1994年改編自金庸同名長篇小說。是台灣台視出品的古裝武俠電視劇,由賴水清執導,楊佩佩製作,馬景濤,葉童,周海媚,孫興,蕭大陸,潘儀君、陳孝萱等聯袂主演。《倚天屠龍記》2001年,是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古裝武俠電視劇,改編自金庸的同名小說,由庄偉建監制,吳啟華、黎姿、佘詩曼主演。2003年,《倚天屠龍記》是北京亞環影音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古裝武俠愛情類電視劇,改編自金庸1961年所著的同名長篇小說,由導演楊韜執導,蘇有朋、賈靜雯、高圓圓、陳秀麗、陳紫函、張國立、張鐵林領銜主演。 2009年,《倚天屠龍記》是一部古裝武俠電視劇,改編自金庸所著同名小說。由於敏執導,鄧超、安以軒、劉競、張智堯、何琢言、張檬主演。2016年,《倚天屠龍記》由於正工作室與華夏視聽聯合出品,張哲瀚,賈青,袁姍姍,趙韓櫻子,李心艾,毛曉彤,李銘順,付辛博,楊冪,賈靜雯,張衛健等領銜主演的古裝電視劇。2017年版《倚天屠龍記》改編自金庸1961年所著的同名長篇小說。由導演陳佳執導,葉靜;張柏芝;姚子羚;樂珈彤;聶遠領銜主演。《碧血劍》是1985年3月25日首播,由香港無線電視製作出品,黃日華、庄靜而、毛舜筠、苗僑偉等主演的古裝電視劇。香港佳藝電視台製作的古裝武俠劇《碧血劍》,由陳強、文雪兒、李通明、林秀(元秋)等主演,於1976年12月27日首播。2000年,《碧血劍》是香港無線電視與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合作拍攝的30集古裝武俠劇,改編自金庸同名小說,由李添勝監制,林家棟、佘詩曼、江華領銜主演。2007年,《碧血劍》是根據金庸的同名武俠小說改編的電視劇。該劇由華夏視聽環球傳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張紀中擔任總製片人,李翰滔、趙箭、黃祖權擔任導演,黃聖依、竇智孔、孫菲菲、焦恩俊、徐百卉等主演。《鴛鴦刀》著於1961年,中篇武俠小說,金庸著。現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目前只有兩部電影。《鴛鴦刀》是香港峨嵋影片公司於1961年製作的粵語長片,改編自金庸同名武俠小說,由李化執導,林鳳、周驄主演。金庸14部小說中的短篇。片中提到得到鴛鴦刀就能無敵於天下。可真實情況是。這兩把刀上一把寫著仁者,一把寫著無敵。僅此而已。好了,終於寫完了,浪費了幾乎兩個小時,如有遺漏還請見諒。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雪山飛狐,白馬嘯西風,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越女劍,書劍恩仇錄,碧雪劍,連城訣,俠客行,這些拍成了電視劇,另飛狐外傳,鴛鴦刀這兩部只拍有電影。拍得最多的版本是神鵰俠侶,個人認為。






金庸先生一共寫過15部(篇)小說,分別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決、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目前沒有拍成影視劇的只有白馬嘯西風和鴛鴦刀,越女劍只有岳華、李賽鳳版本。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代表作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等,其作品流行的程度,被譽為「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改編的影視作品更是不計其數,各種新版本層出不窮,下面是全部的電視劇年表,你最喜歡哪一部?


1976 射鵰英雄傳 主演: 白彪,米雪,梁小龍

1976 書劍恩仇錄 主演: 鄭少秋,汪明荃,余安安

1976 神鵰俠侶 主演: 羅樂林,李通明

1977 雪山飛狐 主演: 衛子雲,白彪,米雪,李通明

1977 鹿鼎記 主演: 文雪兒,程思俊

1977 碧血劍 主演: 陳強,文雪兒,李通明,石天

1978 倚天屠龍記 主演: 鄭少秋,汪明荃,趙雅芝

1979 白馬嘯西風 主演: 楊盼盼

1982 天龍八部 主演: 梁家仁,湯鎮業,黃日華


1983 射鵰英雄傳 主演: 黃日華,翁美玲,苗僑偉

1983 神鵰俠侶 主演: 劉德華,陳玉蓮,梁家仁

1984 鹿鼎記 主演: 梁朝偉,劉德華

1985 笑傲江湖 主演: 梁家仁,劉雪華,應采靈

1986 倚天屠龍記 主演: 梁朝偉,黎美嫻,鄧萃雯

1987 書劍恩仇錄 主演: 彭文堅,任達華,羅慧娟,梁藝齡

1988 射鵰英雄傳 主演: 黃文豪,陳玉蓮,潘宏彬

1989 連城訣 主演: 郭晉安,黎美嫻,謝寧

1989 俠客行 主演: 梁朝偉,鄧萃雯

1990 天龍八部 主演: 惠天賜,關禮傑

1991 雪山飛狐 主演: 孟飛,龔慈恩,伍宇娟

1992 中神通王重陽 主演: 鄭伊健,梁藝齡

1993 射鵰英雄傳之九陰真經 主演: 張智霖,姜大衛,梁藝齡

1994 射鵰英雄傳 主演: 張智霖,朱茵,羅嘉良

1994 書劍恩仇錄 主演: 黃海冰,王衛國,王菁華,楊雅娜

1994 倚天屠龍記 主演: 馬景濤,葉童,周海媚


1995 神鵰俠侶 主演: 古天樂,李若彤

1996 笑傲江湖 主演: 呂頌賢,梁藝齡,陳少霞

1997 天龍八部 主演: 黃日華,陳浩民,樊少皇


1998 鹿鼎記 主演: 陳小春,馬浚偉

1998 神鵰俠侶 主演: 李銘順,範文芳

1998 神鵰俠侶 主演: 任賢齊,吳倩蓮

1999 雪山飛狐 主演: 陳錦鴻,黃日華,佘詩曼,劉曉彤

2000 鹿鼎記 主演: 張衛健,譚耀文

2000 笑傲江湖 主演: 任賢齊,袁詠儀,陳德容

2000 笑傲江湖 主演: 馬景濤,範文芳,李錦梅

2000 碧血劍 主演: 林家棟,歐子欣,佘詩曼,江華


2001 笑傲江湖 主演: 李亞鵬,許晴,苗乙乙

2001 俠客行 主演: 吳健,周莉

2002 書劍恩仇錄 主演: 趙文卓,陳昭榮,關詠荷,顏穎

2003 射鵰英雄傳 主演: 李亞鵬、周迅


2003 倚天屠龍記 主演: 蘇有朋,賈靜雯,高圓圓

2004 連城訣 主演: 吳樾,何美鈿,舒暢


2006 神鵰俠侶 主演: 黃曉明,劉亦菲

2007 雪山飛狐 主演: 聶遠,黃秋生,朱茵,鍾欣桐,安以軒

2007 碧血劍 主演: 竇智孔,黃聖依,孫菲菲,焦恩俊

2008 射鵰英雄傳 主演: 胡歌、林依晨

2008 鹿鼎記 主演: 黃曉明,鍾漢良

2009 書劍恩仇錄 主演: 喬振宇,鄭少秋,周麗淇,穎兒

2009 倚天屠龍記 主演: 鄧超,安以軒,劉競

2013 天龍八部 主演: 鍾漢良,金起范,韓棟

2013 笑傲江湖 主演: 霍建華,袁姍姍,楊蓉,陳喬恩

2014 鹿鼎記 主演: 韓棟,魏千翔

2014 神鵰俠侶 主演: 陳曉,陳妍希

2017 射鵰英雄傳 主演: 楊旭文、李一桐


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越女劍。

7. 1928年,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是什麼

1928年,鄭正秋根據武俠小說改編的電影是《火燒紅蓮寺》。

《火燒紅蓮寺》是於1928年上映的武俠電影,由張石川執導,由蕭英等主演。

1928年的《火燒紅蓮寺》意義非凡,它帶動了中國電影史上第一次武俠神怪熱,此後武俠電影也成為在世界影壇上最富於中國特色的電影種類。

(7)武俠電影根據哪個小說改編的擴展閱讀:

《火燒紅蓮寺》誕生在1927年中國近代史上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以後,其時國民黨屠殺昨日的同盟者共產黨人的屠刀,令社會充滿了血腥和失敗的氣氛,失望和避世的情緒也在社會上彌漫。

這部影片的問世曾被視為滿足人們逃避現實情緒的一個典型代表。但就電影本身而言,《火燒紅蓮寺》也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影響。它在商業上的成功為中國電影在市場上的立足開辟了一種電影樣式。

《火燒紅蓮寺》上映後廣受歡迎,一時有萬人空巷之感。故此後在三年內連續拍出了18集,足見其商業的成功,同時更引來了無數的效仿者。

從1928年到1931年,中國共上映了227部武俠神怪片。同時,片中的一些特技攝影在當時也充滿了創新意識,銀幕上的劍光鬥法、隱形遁跡、空中飛行、口吐飛劍、掌心發雷等種種絕技,也使它獲得了「武俠神怪片」的惡名。

1931年,鑒於武俠神怪熱與中國傳統文化的極不相符,國民政府下屬的電影檢查委員會下令查禁包括《火燒紅蓮寺》在內的所有宣揚怪力亂神的電影,這一波武俠神怪片熱潮戛然而止。不過,一些導演遂轉至香港,並於1935年在香港拍出了第19集《火燒紅蓮寺》,武俠電影的傳統也在香港得到傳承。

8. 古龍的哪些小說被改編成了電影

一、順序列表如下:

1、

2、《楚留香傳奇》

《楚留香傳奇》為著名武俠小說家古龍創作的武俠小說。該作主要講述了以楚留香為主角的,演繹江湖各種愛恨情仇的故事。

3、《陸小鳳傳奇》

《陸小鳳傳奇》是古龍寫的武俠小說。該小說以陸小鳳為主角,演繹了江湖上各種愛恨情仇的故事。

4、《絕代雙驕》

《絕代雙驕》是現代作家、小說家古龍創作的一部長篇武俠小說。於1966年在中國台灣首版。

全書共一百二十七章,講述了孿生兄弟江魚兒和花無缺被仇人移花官主拆散後各自成長為江湖奇培圓皮俠的過程,最終兩人歷盡艱難,解開謎團的故事。小說細膩地刻畫了人類各種復雜的感情,力腔友圖開掘出人性深處的善與惡,歌頌了人類至真至誠的愛情、友情、人情。

整部小說氣魄宏大,出場人數多達百人,塑造了以江小魚為首的一群成長變化中的人物典型,他們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甚至惡人們都在變,且變得合情合理。同時小說中故事套故事,撲朔迷離,看了上文,欲知下文,具有很大可讀性。

《絕代雙驕》是古龍創作武俠小說中的第一個里程碑,也是中國武俠小說史上的一部舉足輕重的作品。

5、《英雄無淚》

《英雄無淚》是古龍晚期創作的武俠小說,該小說敘述了發生在兩大古城(長安、洛陽)的兩大幫派間的鐵血故事。主要人物有高漸飛、卓東來、司馬超群、朱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龍

9. 金庸小說改編的武俠電影有哪些

90年代以後拍的:
《東方不敗之笑傲江湖》
《東方不敗之再起風雲》(此兩部為林青霞主演)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李連傑主演)
《笑傲江湖》(葉童主演)
《東邪西毒》
〈東成西就〉(搞笑劇)
《鹿鼎記I》
《鹿鼎記II》(此兩部為周星弛主演)
《天龍八部》(張敏主演)
〈碧血劍〉(張敏,袁詠儀主演)
〈92神鵰俠侶〉(劉德華主演)
〈飛狐外傳〉(黎明主演)
更早的:
*書劍恩仇錄

(80)楚原導演<狄龍主演>(邵氏)
(80)許鞍華導演<張多福、劉佳主演>上集:江南書劍情、
下集:戈壁恩仇錄

*碧血劍

(80)張徹導演<井莉、郭追主演>(邵氏)

*射鵰英雄傳

(70)張徹導演<傅聲、恬妞主演>(邵氏)
(70)張徹導演<傅聲、恬妞主演>續集(邵氏)
(70)張徹導演<狄龍、井莉主演>第三集(邵氏)

*神鵰俠侶

(60)李化導演<謝賢、南紅、江雪、羨橡姜中平主演>
(80)張徹導演<傅聲、郭追主演>(邵氏)
(80)華山導演<神鵰俠侶之楊過與小龍女>(邵氏)

*飛狐外傳

(80)張徹導演<錢小豪、郭追主演>(邵氏)
(80)劉仕裕導演<新飛狐外傳>(邵氏)

*倚天屠龍記

(80)楚原導演<爾冬升、井莉、余安安主演>(邵氏)
(80)楚原導演<爾冬升、井莉、余安安主演>(邵氏)大結


*連城訣

(80)牟敦導演<白彪主演>(邵氏)

*天龍八部

(80)鮑學禮導演<李修賢、恬妞主演>(邵氏)
(80)蕭笙導演<天龍八部大結局>(新世紀)

*俠客行

(80)張徹導演<唐菁、郭追主演>(邵氏)

*笑傲江湖

(70)孫仲導演<施思、汪隅主演>(邵氏)

*鹿鼎記

(80)華山導演(邵氏)
(90)王晶導演<周星馳、張兄雹旁敏、邱淑貞、吳君如等主演>

粵語武俠片興盛之金庸電影

*射鵰英雄傳(上、下)

(1985)於飛編劇,胡鵬導演,<曹達華、容小意主演>(峨嵋制
片)

*碧血劍(上、下)

(1985)<曹達華主演>(峨嵋製片)

*書劍恩仇錄(上、下)

(1960)李晨風導演,<張瑛、容小意主演>(峨嵋製片)肆敗

*神鵰俠侶(一至四集)

(1960-1961)(峨嵋製片)

*鴛鴦刀(上、下)

(1961)<周聰、林鳳主演>(峨嵋製片)

*倚天屠龍記(上、下)

(1963)張瑛、黎昌導演,<張瑛、白燕主演>(峨嵋製片)

*雪山飛狐

(1964)<江漢主演>(峨嵋製片)
最新在線地址,各種格式下載地址去網路搜索「h4xsw幻世小說網」

閱讀全文

與武俠電影根據哪個小說改編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