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室內劇是哪個國家的電影

室內劇是哪個國家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3-03-18 11:22:12

A. 德國電影史

01 早期電影發展(1895-1919)

發展起源

德國電影的產生和歐洲是同步的,但早期電影發展一直處於比較平緩的狀態。以政府為首,電影在德國普遍被當成是不道德的低級娛樂。

「作者電影」

1912年底,電影製作人開始拍攝由文學作品改編的「作者電影」,此處的「作者電影」並非是50年代相對於導演而言的作者導演,而是指電影劇本由作家寫作。奠基之作 1913年麥克斯·麥克拍攝的《另一個人》,改編自著名劇作家保羅·林道的舞台劇。「作者電影」的出現雖然逐步擺脫觀眾對於電影是低俗文化的負面認知,但卻因為精英文化沒有收獲多少票房,1914年之後,這種和文學戲劇結親的電影很快衰落。


02 晚期默片(1919-1929)

「一戰」的影響

戰爭期間,政府認為外國進口電影有反德內容,於1916年頒布法令禁止外國電影進口。這反而刺激了德國本土電影的發展,使德國在一戰期間成為重要的電影國之一。

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20世紀20年代出現了世界電影史中重要的表現主義電影--德國表現主義電影。作為一戰戰敗國,德國政治動盪、經濟蕭條,人們生活困苦。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面對殘酷現實,許多藝術家創造了表達對現實不滿的電影 即德國表現主義電影。

主要特徵:以恐怖、幻想和犯罪題材為主

                帶有風格強烈的打光              —  呈現戰爭的殘酷

                戲劇化的表演

20年代中期,德國戰後危機結束,政治環境變得相對穩定,表現主義作為一個風行一時的流派,逐漸走向尾聲。但它在漫長的德國電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德國室內劇

室內劇電影是20年代出現在德國的一種與表現主義電影相對立的電影。室內劇電影促進了德國電影敘事方法和攝影技術的革新。

主要特徵:狹小的拍攝環境

                  「三一律」的原則(地點、時間、情節被嚴格限定住)

                  注重對人物的心理刻畫

                  悲劇為主,避免誇張,嚴肅平緩


03 有聲電影初期(1929-1945)

戰後低迷

30年代進入了有聲電影時期,整個世界處於經濟危機之中,德國電影也陷入困境。面對殘酷的社會現實,此時大多數電影創作者陷入了某種程度上的逃避之中,出現了大量的淺薄娛樂片。戰後逃避心理還導致一些美化德國歷史、描繪一戰中德國的英雄表現等試圖重塑民族信心的電影。再加上政府的干涉,這種題材逐步僵化,演變成了「電影一律」。這種創作的轉向預示著納粹電影的到來。

1933年,nacui佔領德國。德國電影創作者遭到了法西施的迫害,優秀的電影被禁,造成了大量的電影創作者外流。在nacui政府的專制控制下,德國電影變得單調無生機,前景黯淡。此時占據電影市場的是喜劇片和逃避現實的「問題片」。


04 二戰後電影發展(1945-1989)

東西德冷戰格局的影響

1945年,二戰結束形成東西德冷戰格局。東西德兩個不同的社會體制下的電影也開始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直至1989年柏林牆被推倒。

西德電影

原電影資源大多集中在東德。因此西德電影發展初期比較困難,電影的創作主要集中對戰爭的回憶。

1948年,西德進行了貨幣改革,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電影行業開始出新的發展契機。政府為了刺激電影發展,配給電影導演資金支持,並於1951年設立聯邦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

這一時期,西德電影從戰後初期對於戰爭沒有深度表現的「廢墟電影」轉向「鄉土電影」、戰爭片、英雄史詩片、喜劇電影等。

50年代,西德電影發展迅速,但從內容的角度上看,缺乏藝術性,大量的文學、歷史和民間傳說改編的影片。雖有大量的戰爭題材的電影,但是充滿了逃避現實、感傷主義,並沒有對於戰爭深刻的反思。內容的空洞造成了大量觀眾的流失。

60年代,西德電影陷入了危機。1962年奧伯豪森國際短片節期間,以亞歷山大·克魯格為首的一批青年導演發表了《奧伯豪森宣言》,表明要和過去的電影劃清界限,創立「新德國電影」。新德國電影的運動也是世界電影新浪潮下的產物,這批青年導演受到了法國新浪潮、英國「自由電影」、義大利的「新現實主義」等電影運動的影響。新電影宣言是西德電影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新德國電影」給德國帶來了新的創作生命。

70年代以後,「新德國電影」進入了繁榮時期,成為了德國電影史中繼表現主義之後的又一次黃金時期。

新德國電影

題材、敘事結構、風格等有很大創新

重視對歷史和現實的關注與思考        — 達到了理性思辨與現實形象、電

貼合電影的大眾性文化特徵                  影審美與大眾觀賞性的融合統一

新德國電影徹徹底底打破了「德國是一個沒有電影的國家」的諷刺,並使德國電影在20世紀世界影壇上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東德電影

戰後東德擁有原德國的大部分電影工業資源。在蘇聯的統治下,東德當時只有一家電影壟斷企業(德發公司),其他製片廠都是不合法的。最初德發公司拍攝的影片是關於歷史的反思,主要是對納粹的控訴,但是隨著國家政治的逐步收緊,1950年,影片強制被要求表達對新國家的擁護。電影的任務是教育觀眾,呼籲大家一起建設社會主義事業。在這樣的環境中,電影的創作備受限制。

6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是一些批判現實主義的影片。

70年代,出現了大量反映個人日常生活問題的影片。

1989年,柏林牆被推倒,兩德統一。德發公司開始私有化。


05 走向獨立創作時代(1989至今)

90年代初期美國電影佔領了歐洲電影市場,德國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都被美國控制著,德國的電影發展較為低迷。

90年代後期,德國電影展現出了新的潛力。德國新生代導演們逐漸成為德國電影的主要創作力量。他們的作品更有創造性和敏銳的洞察力,同時他們的作品裡包含大量的新技術應用。

進入21世紀後,歷史題材成為創作的主要題材,代表作《再見列寧》、《帝國的毀滅》、《何處是我家》、《竊聽風暴》、《伯納德行動》等。德國電影在新世紀以來多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進入了一個「復興」的發展階段。

B. 電影藝術的基本類型

http://www.artist.org.cn/bbs/dispbbs.asp?boardid=31&id=446&page=1

關於電影類型的一些介紹和概括實驗電影

實驗電影(experimental film)從三十年代開始以美國為首發展起來的非商業性電影,這種電影主要是用l 6毫米腔片拍攝的短片,沒有傳統的故事情節,主要表現風格是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就其藝術實質而言,是有聲電影時代的先鋒派電影。

從二十年代來至四十年代中期是實驗電影的萌芽時期.只有很少幾部,如照相師雷爾夫·斯戴納的抽象主義風格的《H z0》(1929)和《機械的原理》(1930),斯拉夫柯·沃爾卡皮其的《第94l 3號…一好菜塢無聲配角的生與死》(1928)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實驗電影有了新的發展。雖然中心仍在美國,但在英國、法國.意火利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也相繼展開了拍攝實驗電影的活動。這是因為:1.質量高、價格便宜的16毫米膠片和輕便有聲電影攝影機的問世給業余性質的個人製作活動提供了技術條件;2.一些歐洲先鋒派電影人士如漢斯·里希在知識界開始發生影響。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推動F,一系列歐洲先鋒派影片,包括讓·谷克多的影片,在美國上映,引起了往意和興趣;3.由瑪耶-德連首創的自己製作自己發行和放映的新方式,解決了實驗影片的出路問題。

從四十年代中期到五十年代末期,美國實驗電影主要代表人物是瑪耶-德連、肯尼斯·安格爾、格里戈里-馬可波羅斯、寇蒂斯哈靈頓、啥里·斯密士、惠特尼兄弟和弗蘭克·新圖法契。這些人分屬實驗電影的兩翼: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德連的《白日的羅網》(i9431、《在地球上》(1944)、《電影攝影機的舞蹈習作》(1945)、安格爾的《焰火》(1 945)、馬可渡羅斯的《心靈》(1948)、喻靈頓的《探求的片斷》(I 946)等,都是沉湎於夢境和幻想,具有濃烈的弗洛伊德邑彩的超現實主義作品。斯密士則受費辛格爾的影響,拍攝了若幹部手繪的抽象圖形影片,惠特尼兄弟在1943至1945年問也在《五次電影練習》中對抽象圖形進行了種種實驗。在舊金山活動的斯圖法契則組織了 一系列"電影中的藝術"放映會,自己拍攝〈索薩里托〉(1948)等影片,試圖把詩和電影在抽象主義的基礎上融為一體。

五十年代中期開仔慶始出現的美國新電影和五十年代末期開始出現的地下電影,是美國實驗電影的延續和發展。六十年代中期地下電影運動蔓延到西歐之後,人們便絕少使用"實驗也影"一詞,而代之以"地下電影"了。

超現實主義電影

超現實主義電影(surrealist film) 把文學上的超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運用於電影創作的電影流派。承襲了這一創作主張的倡導者安德烈-布菜東的原則,強調無理性行為的真實性、夢境的重要意義、不協調的形象對列的情緒力量和對個人快感的執著追求。一度成為二十年代法國先鋒派電影的主要傾向,後來又成為美國實驗電影和地下電影的重要一翼。在供商業發行的故事片領域,超現實主義不構成獨立的流派,它的影響只見於影片的個別鏡頭或段落。阿杜-基洛的《電影申的超現實主義》是進行這種研究的典型論著。

二十年代,法國先鋒派電影人士發現電影的照相本性和蒙太奇對列技巧使它成為超現實主義最理想的表現手段。這一觀點始終流行在反傳統的影片製作者中間,並被不斷付諸實踐。

通常認為,杜拉克的《貝殼和僧侶》是第一部超現實主義影片,但更受到重視的則是路易斯.布努艾爾的《一條安達魯狗》和《黃金時代》,前者是一個精神困頓的流浪漢的一連串夢境r後者則是對性慾和愛情的一次弗洛伊德主義的分析。腔信西方的電影研究家們一致認為,超現實主義的影響在布努埃爾轉而拍攝故事片後仍不時在他的作品中隱現·在實驗電影和地下電影中,超現宴主義傾向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瑪耶-德連和肯尼斯-安格爾·在故事片領域里,西方電影研究家傾向於把對變態心理、潛在的性沖動、無理性行為等的描寫歸結為超現實主義在故事片中的表現。因此,象希區柯克的一系列影片:《愛德華大夫》(1945)、《眩暈》 f1958)、《西北偏北》(1959)、《精神變態者》(1962)和《群鳥》 f1963),馬克斯三兄弟的狂亂喜劇片,以及塞繆爾-富勒、約瑟夫-馮.斯登堡等人的一些影片,都成了闡明超現實主義在故事片中的影響的典型例證。

室伍戚輪內劇電影與街道電影

室內劇電影

室內劇電影(kammer spiel film)二十年代出現在德國的一種與表現主義電影相對立的電影。 "室內劇"原來是德國戲劇導演馬克斯·菜園哈特創造的一個術語,專指一種供小型劇場演出的,恪守時間、地點、動作三一律的舞台劇。奧地利電影編劇卡爾.梅育把這一概念搬用到電影中來,創立了室內劇電影。梅育於1919年寫了《卡里加里博士》的劇本,成為表現主義電影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但一年後,梅育便開始脫離表現主義的軌道,於1921年寫出《後樓梯》,由保羅.萊尼導演,成了第一部"室內劇電影"。

室內劇電影拋棄了表現主義電影慣用的鬼怪和瘋子的主題,而以社會上的小人物如鐵路工人、店員和女僕為對象,描寫他們的日常生活和環境。它恪守古典悲劇的三一律,布景簡單(主要是內景),人物數目很少,一般無名無姓,只以其職業為特徵。它非常注意對人物的心理刻劃,鏡頭常常良時間地停留在人物的手勢動作和面部表情上。由於故事情節比較簡單,時間空間變化很小,所以它一方面要求演員的演技嚴肅平實,避免誇張,另方面盡量少用字幕,力求通過可見形象來傳達戲劇性內容。但囿於無聲電影的技術局限性,也造成人物性格過於簡單,鏡頭過於冗眭和重復,甚至出現使觀眾無法了解人物的行為動機等缺點。

室內劇電影的代表作品除了由梅育編劇的一系列影片如《鐵道》(1921)、《除夕之夜》(192 3)、《最卑*的人》(1924)以外,還有保羅-津納爾的《恩欲》(1924)等影片。這種電影在引導一部分德國電影導演走上寫實道路方面超了很大作用(參見"街道電影")。在國外,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馬賽爾·卡爾內為代表的一些法國電影導演的電影形式上。

街道電影

街道電影(st reet film)室內劇電影影響下出現的一蝗街道為主要動作背景的德國影。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在《從里加里到希特勒》一書中創造這個詞。代表作品有卡爾-格納的《街道》(1923),派伯斯特的《沒有歡樂的街》(1925)和布魯諾·拉恩的《街頭慘劇》。(i927)等。這些影片表現了社會的現實,以一種直接的、不尚虛飾的和客觀的風格,簡練的演技和力求真實的布景,來反映德國下層平民的日常生活。這類影片摒除了表現主義的瘋狂幻想,打破了室內劇的狹小世界,反映了德國電影在無聲電影末期走向現實主義道路的努力.但隨著納粹勢力的興起和由納粹黨人控制的壟斷性的烏發電影公司的成

C. 找一部90年代播放過的美國家庭兒童情景喜劇 (室內劇,主角就爺爺和孫子,有普通話配音,非動畫)

你想要看一部90年代播放過的美國家庭兒童情景劇。我看過這部電影,其中一個男主角小男孩兒胖胖乎乎的很可愛,名字我也記不住了。

D. 電影的風格有哪些

1、實驗電影

實驗電影一般是指拍攝風格和製作方式與那些主流的商業和紀錄片相異甚至對立的影片,或者以一種新的視聽語法出現,或者新的類型。

這種電影早期主要是用16毫米膠片拍攝,大部分沒有傳統的敘事情節,主要表現風格是超現實主義和抽象主義。1960年代中期地下電影運動蔓延到西歐之後,人們便絕少使用「實驗電影」一詞,而代之以「地下電影」。

2、超現實主義電影

現代電影的一種運動,1920年興起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潛意識的種種狀態。

3、室內劇電影

室內劇電影是二十年代出現在德國的一種與表現主義電影相對立的電影。 "室內劇"原來是德國戲劇導演馬克斯·萊因哈特創造的一個術語,專指一種供小型劇場演出的,恪守時間、地點、動作三一律的舞台劇。

4、街道電影

街道電影(st reet film)是室內劇電影影響下出現的一些以街道為主要動作背景的德國電影。齊格弗里德·克拉考爾在《從里加里到希特勒》一書中創造這個詞。

5、黑色電影

黑色電影不是指一種類型,而是指主要歸屬在偵探片或犯罪片中的一種特殊電影風格,往往關注於道德的腐化。東亞黑色電影的開端是1979年著名影星趙雅芝主演的經典電影《瘋劫》。一般認為嚴格意義上的黑色電影應該是好萊塢出品的黑白電影,年代在1940年-1958年之間。也有人將少量歐洲電影或彩色片稱為黑色電影。60年代以後具有黑色電影風格的影片,被稱為新黑色電影。

E. 美國電影名字,關於一個黑社會老大的

應該是《布朗克斯的故事》
劇情梗概:
安奴是一個住在義大利人集結的布朗斯區九歲孩子,對周圍的黑幫生活十分嚮往,但他的父親羅蘭遜為人富有正義感,竭力幫助兒子不受區內的壞風氣污染。安奴目擊一宗兇殺案的發生,但拒絕供出兇手就是區內幫會人物辛尼,此事促使他倆展開一段儼如父子般的忘年友情。其後八年間,辛尼的勢力逐漸擴大,羅蘭遜深恐兒子會誤入歧途的憂慮更為凝重,少年的安奴於是成為兩位「父親」的共同核心。
本片是羅伯特·德·尼羅執導的處女作,對查茲·帕敏特里的獨角劇作進行了大膽的改編。德·尼羅在片中扮演美籍義大利人——公交車司機羅蘭茲·阿內羅。主角是阿內羅的兒子卡洛格羅,由年輕的弗朗西絲·卡普拉扮演。在布魯克斯,卡洛格羅家附近最有名的混混是浮華的「機靈小子」索尼。卡洛格羅目擊了索尼殺人的經過,但為了街區的名譽,他拒絕向警方透露情況。索尼認為他夠朋友,於是將黑道上的一些事情都教給這個敏感的小夥子。卡洛格羅雖然極為崇拜索尼,但也熱愛和尊敬自己誠實正直的父親。對這個十七歲的小夥子來說,如何決定生活的方向成了一種悲劇。

閱讀全文

與室內劇是哪個國家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