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無聲電影與有聲電影的區別是什麼
一、出現時間不同
1、無聲電影:出現於1860年左右,但在1880至1900年期間,當單卷電影的製作已經變得容易時,默片仍然算是新奇的東西。
2、有聲電影:出現於20世紀20年代。
二、特點不同
1、無聲電影:沒有任何配音、配樂或與畫面協調的聲音的電影,默片非常依賴大量的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好讓觀眾知道和了解角色的內心思想。
2、有聲電影:觀眾既能在銀幕上看到畫面,又能同時聽到劇中人的對白、旁白,以及解說、音樂。
三、製作方法不同
1、無聲電影:早期電影只有畫面,影片本身不發出聲音,劇中人物的說白通過動作、姿態以及插入字幕間接表達。拍攝和放映無聲影片的運轉速率為每秒16格畫幅。無聲電影時期,電影發展為純視覺藝術。
2、有聲電影:有些默片是演得頗為含蓄的,這取決於導演的取向和演員的演技。默片中的過態演出通常都是演員在舞台表演中培養出來的習慣,很多知道新媒體的取向的導演都不鼓勵這種演法。
❷ 有聲與無聲電影的特點是什麼
只知道無聲的。
默片非常依賴大量的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好讓觀眾知道和了解角色的內心思想。現今大部份的觀眾,或許會認為默片中對身體語言的倚重是膚淺和裝模作樣。正因如此,默片中的喜劇通常比戲劇受歡迎,因為過態的演出在喜劇中比較自然。可是,有些默片是演得頗為含蓄的,這取決於導演的取向和演員的演技。默片中的過態演出通常都是演員在舞台表演中培養出來的習慣,很多知道新媒體的取向的導演都不鼓勵這種演法。1、有畫面
2、影片本身不發出聲音
3、劇中人物的說白通過動作、姿態以及插入字幕間接表達
4、拍攝和放映的運轉速率為每秒16格畫幅。無聲電影時期,電影發展為純視覺藝術。播放默片幾乎時時都需要現場的音樂。依賴大量的身體動作和面部表情,好讓觀眾知道和了解角色的內心思想
❸ 是有聲電影好還是無聲電影好我不明白,誰能答明白我給他100
長期以來,人們總是習慣於從戲劇的角度來談電影,觀
賞電影.電影劇作家也慣用戲劇構思來編寫電影劇本.
演員從事影片的表演起初也是源於戲劇表演.早期演
員多是來自戲劇舞台,所以當時的電影題材和內容大
多源於中國戲曲和文明戲.有聲電影與無聲電影的主
要區別就在於聲音.沒有聲音,演員就需要更多的動作
和誇張的表情來表達影片的內容,難度很大,對演員的
要求很高.從而也就局限了表達的深度或者說觀眾的
大眾化程度.在電影表演藝術形成過程中,從戲劇中吸
取了不少有益的東西.但是這並不代表電影藝術將繼
續在戲劇的大舞台上而不走向熒屏,呈現出藝術的綜
合性.電影表演藝術應該逐漸從戲劇舞台模式化走向
生活化使演員的表演更趨於自然.有聲電影比較好吧,能夠直面簡單的表達電影的意思,我記得我以前看卓別林的無聲電影,如果他不在銀幕上打上字幕,有些地方我還看不懂,不過你不得不承認,沒有無聲電影哪來的有聲電影,無聲電影是經典噢
❹ 有哪些無聲劇是值得去看去品味的
查理·卓別林拍攝的第一部電影《謀生》,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詮釋了美國下層人民生活的不易與艱辛
❺ 為什麼說無聲的電影是最考驗演技的
欣賞一部電影或電視劇的時候,不僅看演員動作的表演,同時也要看語言的表演。最早期的無聲電影,實際上很考驗演技的,因為沒有語言,沒有後期的製作,沒有音效,完全都在演員自身上,他的能力有多少,完全決定了是否能夠撐起這部作品。
越來越多的無聲電影的發燒友聚在一起,喜歡給這些無聲電影配音,他們的出現代表著對無聲電影的一種喜歡和追求。讓我們致敬那些兢兢業業做電影的前輩們吧,卓別林這個名字不能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