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是出自哪部香港警匪電影系列中的經典台詞
在電影《無間道2》中是倪坤生前的口頭話。劇中粵語原句是說「出來行,無論做過D乜,預咗要還」,出來混是小混混愛說的話。現已成為熱門網路用語之一,最流行的莫過於三國殺中司馬懿那句「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希望可以幫到你 ,好運喲
2.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以前不太理解這句話,更不知道這句話的涵義,為什麼我出來混還要還呢?還什麼呢?
在網上網路才知道,這句話出自電影《無間道》,意思是混黑幫,通過各種途徑得到了很多好處。但是,出來混,不管是誰,總有一天,你要為自己所得到的,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可能是別人還你,也可能是你還給別人,遲早都是要還的。人生在世終究是相互辜負,又相互彌補啊。
瞬間想到,平時與順山先生交流學習時,他說了很多的詞語,比如,諸子百家、教學相長、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甚至在上看他寫的文章,文章也會有很多的詞語,比如,降維打擊、大書特書等等…
看到這些詞時,表示自己完全懵掉了,感覺這些詞認識我,但我不認識它,總結還是自己讀書太少的原因,真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般不懂的時候,自己也會第一時間去網上查詢看下是什麼意思,一邊學習一邊深刻記憶。
這讓我更加的深刻意識到,即使是理科生的我,雖然沒有像文科生那樣功底扎實,且大學也畢業多年,現在更要在未來的日子裡,多多讀書,多多積累,多多沉澱,把以前落下的功課,好好的補一補,不懂的也要慢慢去理解、弄懂。
生活中,經常聽到很多的雞湯,記得有一句說:「只要想學習,想做一些改變,什麼時候開始學習都不晚」。的確,說的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是,我琢磨著真的是會有一些差別的。
比如,有很多人在30歲時,事業有成;有很多人在40歲時,事業有成;甚至有到50歲的,才事業有成。家庭背景好的除外,他們這些成就是取決於他們當初的開始行動,努力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沉澱的早晚決定的。
回想起自己在學生時代,校園運動會上,跑步從來沒有拿過名次,獎金更不用說了,跑一百米都氣喘吁吁的。但是,工作以後,自己決定要做一些改變的時候,於是,開始跑步,跑了一年多,參加公司舉行的春季運動會,不小心就獲得了女子組第一名,獎勵800元獎金。這應該就是自己行動的早,前期的積累獲得的結果,試想,如果自己沒有早一些開啟跑步,運動會的女子組第一名,獎金肯定與我無緣,想都不敢想,哪有這樣的福氣。
如果在學生時代,我早一些醒悟的話,早些跑步,我是不是也常常是拿獎拿到手軟的哪一個,為班級爭光、爭榮譽的那一個,也體現了自己的價值呢?
哈哈哈,幻想總是美好的,況且時間是回不去的,那最好的行動就是越早越好呀,很多問題不是能不能做,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到時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總好過什麼都不做,與其坐等世界改變,不如我們更要主動的去做一些事,做一些改變。
所以,落下的功課,早晚都得補,或早或晚,逃也逃不掉。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里的「混」,我想把它理解為,如現在還是一天一天的在混日子,坐等這個世界發生改變,自己沒有任何的成長,遲早有一天,自己會為自己的這個「混」 付出相應的代價,或早或晚。
讀書從來不是無用的,哪怕現在不能顯現出作用,但書中嚮往的風景,已經變成了你實實在在的經歷,變成了你人生中真正的財富,等到某一天,就會發揮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