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電影方面的論文投哪個

電影方面的論文投哪個

發布時間:2023-03-01 16:04:36

1. 哪些雜志需要電影評論類文章的投稿啊

是要學術型的自己出版面費的,還是商業性的,投稿競爭拿稿費的?我只知道後者,但風格字數限制各種各樣,不太好空泛的說,但真的有不少雜志是需要的,書評時評影評,最缺的是樂評,編輯還找過我推薦人才,不過恐怕前期都要磨合下風格,不同雜志不同側重。

2. 電影學術論文題目

電影是一門可以容納悲喜劇與文學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下面是我整理了電影學術論文題目,有興趣的親可以來閱讀一下!
電影學術論文題目
1略論電視的社會責任

2硝煙中的現代媒體

3記錄片 故事 化的不同手段

4旅遊節目的定位問題——質疑當前旅遊節目「人 文化 」包裝

5電視節目的品牌戰略

6從《同一首歌》看電視營銷時代的晚會

7解析信息資訊節目的受眾傾向

8論體育類談話節目之體育明星專訪

9談文學 散文 到電視散文的審美空間拓展

10由鳳凰衛視的 經驗 看電視媒體品牌的塑造

11孤木何時育成林——談中學生節目的現狀與發展

12益智類節目的元素分析

13益智類節目的社會文化意義

14電視欄目包裝策略初探

15為天氣預報節目把脈

16傳統媒體的整合傳播策略——從《中國歌曲排行榜》的媒體整合說起

17淺析探索類紀錄片對娛樂元素的應用及影響

18從電視電影的傳播特性看中國電影頻道的競爭策略

19增強「場信息」——提高談話類節目質量的關鍵

20電視談話節目嘉賓選擇

21頻道節目編排淺論

22人物紀錄片的故事化創作——人物紀錄片進入電視欄目後的新特點

23淺論歷史題材記錄片的敘事元素

24淺議談話節目的話題選擇

25論述受眾在電視媒介中的主體心理和行為

26試論MTV中國本土化進程中的藝術審美與文化消費

27電視真人秀節目的綜合性節目樣式

28談「真人秀」

29淺談紀錄片的主觀精神

30關於談話節目的品牌塑造

31淺論名人訪談節目中的主持人角色

32解析《魯豫有約》——論談話節目品牌的成功建立

33從《幸運52》的運營看益智節目的發展

34再現真實——淺談紀錄片中的搬演手法
電影學術論文
化視野下中西方電影的差異

摘要 中西文化差異,究其根源主要與自然環境、民族傳統、思維模式、處世態度、宗教信仰、價值觀等有關。本文通過對中西方電影的比較分析,可以透視中西文化的差異。

關鍵詞:中西文化 中西電影 差異

中圖分類號:J90 文獻標識碼:A

電影是特定文化的產物,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自然反映在他們的電影當中。因此,分析電影是了解不同國家文化差異的很好途徑。中西電影中的文化差異究其根源,主要與自然環境、民族傳統、思維模式、處世態度、宗教信仰、價值觀等有關。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中西電影中的文化差異。

一 中西電影中的宗教差異

____是世界最大的宗教之一,公元4世紀時成為羅馬帝國的主要教派,中世紀時期歐洲大部分人都成為了基督____同時,基督____中東、北非和印度部分地區成為了少數教派。緊接著地理大發現之後,經過傳教士的不斷傳播和殖民擴張,基督____美洲、澳洲,而後遍布世界各地。因此,基督____方文明的成型有著重大影響作用。

佛教起源於印度,約在公元1世紀開始從古印度經絲綢之路傳至中國,並得到了皇室的重視,許多佛經被引入中國,許多印度高僧來華講道。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佛教又衍發出許多流派。這些流派大多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或 其它 一些哲學思想,漸漸地中國佛教摒棄了那些不適合中國社會的規則與條例,融入了一些新的教義,成為了中華文明的一部分,並帶有自己的特色。佛教對中國人的思想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我們的美學、政治、文學、哲學和醫葯等方面,當然也影響著我們的電影。

1 ____對西方電影的影響

____三大教義分別是三位一體、原罪與救贖。三位一體就是聖父、聖子與聖靈是上帝的三個不同表現。原罪是人類墮落的結果,人類始祖偷吃禁果的行為通常被認為是原罪的起因,只有上帝的恩賜可以解救墮落的人類。救贖就是上帝和其他一些更高的力量,通過賜予人類永恆的生命或來生,來拯救人類精神上的死亡與終身詛咒。基督____人類需要從現狀中解脫出來,然而,從長遠角度來看,人類要完全得到救贖是不可能的。救贖在基督____一個核心教義,意思是只要人們心中有上帝,也終將被上帝所救。

救贖的理念代表著____的思想。這種思想無疑也影響著西方電影,不僅反映在宗教電影中,如《約翰福音》、《馬太福音》、《最後的誘惑》等,也反映在其它一些電影當中,如《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在信仰缺失的年代裡有關救贖的故事,救贖的是信仰,被救贖是希望。救贖是一場戰斗,希望對絕望,自由對監禁。這也是人類尊嚴與人性的斗爭。安迪救贖了他的獄友,因為他堅定的信仰是對邪惡與絕望最好的武器。不同於其它的宗教電影,《肖》中的救世主不是上帝,而是希望,被救贖的是自由。在安迪入獄之前,肖申克監獄的條件非常惡劣,犯人毫無人權可言。典獄長是個徹頭徹尾的偽基督,把犯人當作廉價勞動力。安迪入獄之後,這位不滿現狀的銀行家雖無力改變,但他的出現至少給犯人們帶來了希望和生命之光。至於安迪,他就是現代版的耶穌。他的受難也就驗證了「錫安必因公平得蒙救贖、其中歸正的人必因公義得蒙救贖」。強者拯救自己,偉人拯救他人。安迪給其他獄友帶來希望,也拯救了他們。

2 佛教對中國電影的影響

佛教教義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把靈魂從肉體中解脫出來,另一方面是引導眾生從痛苦走向快樂。佛教的創立者並不是命運或災難的創造者,而是引導眾生尋求祝福、避免災難。命運與災難源於因果循環,與個人的前世今生有關。每個人的想法無論是否付諸行動,都將在腦中留下印記。一個人的言行也將在他人心中留下印記。這些印象無論好壞,都將累積並影響一個人的命運,即所謂的業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無處可逃,無佛可救。

佛教提供了「因果報應」的敘事模式。中國許多古典文學主要採取佛家的因果報應敘事模式,而以曹禺先生的現代劇改編的電影《雷雨》也處處可見佛教意蘊。在第一幕魯大海剛到周公館就對四鳳說:「剛才我看見一個年輕人,在花園里躺著,臉色發白,閉著眼睛,像是要死的樣子,聽說這就是周家的大少爺,我們董事長的兒子。啊,報應,報應。」第二幕中周朴園與侍萍相認後,侍萍說:「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爺們。這是我的報應,我的報應。」侍萍得知周萍與四鳳之間的關系之後,沉痛地說:「這怪你媽太糊塗了,我早該想到的。可是誰料得到就會有這種事,偏偏又叫我的孩子碰著呢?媽的命苦,可你們的命……」當得知四鳳已懷有周萍的孩子時,侍萍痛苦地說道:「啊!天知道誰犯了罪,誰造的這種孽!他們都是可憐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天哪,如果要罰,也罰在我一個人身上。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就當我一個人嘗。」因果報應的思想觀念在劇中人物身上很容易顯現。

二 中西電影中不同的價值觀

價值觀左右人們的意見,影響人們的行為和評價,決定人們的言行和 思維方式 。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系統,不同的文化價值。「一種文化下的價值觀與言行或許得不到另一種文化的理解與接受」。如電影《刮痧》中許爺爺用中國傳統的刮痧 方法 給他的孫子丹尼斯治療輕微的發燒,卻被美國當局誤認為是虐童事件。因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流也變得更加復雜。

1 西方的個人主義價值觀

個人主義通常被解釋為獨立、自恃、獨斷獨行、以自我為中心、自私這些字眼。科本哈瓦卻說:「它幫助人們不斷向前,是人類本性,身體,感官,心靈,智力的覺醒。」個人主義在西方文化中就是提倡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再者個人主義更重視民主和平等,同時也重視他人的權利。

電影《克萊默夫婦》「用一種間接的方式向人們解釋了個人主義」。泰德·克萊默是一位頗具天賦的 廣告 策劃師,努力賺錢養家,但他的妻子喬安娜卻要與他離婚。中國觀眾或許不能理解喬安娜為何要離開她的丈夫?泰德從未虐待過她和孩子,也沒有對她不忠,盡量滿足她想要的東西。在中國,像泰德這樣的男人通常被看作是一個好丈夫,因為他努力工作都是為了支撐這個家庭。但喬安娜並不這么想,她說,「我的一生,我感覺我是某個人的妻子,某個人的母親,某個人的女兒,即使我們在一起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我是誰,這就是我為什麼離開你的原因」。從她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喬安娜個人意識的覺悟和對個性自我的追求。

2 中國的集體主義價值觀

集體主義是用來描述道德上、政治上的思想或社會觀,強調團體中成員間的合作,並且個人利益總要讓位於集體利益。集體主義注重集體和社會,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集體主義的精神支柱和整體主義有關,即整體大於部分。集體主義通常與個人主義相對,特別是這些觀點經常在系統中相互結合。那些擁有集體主義思想的人認真遵守社會或團體的規則,保護集體、社會、國家的利益,而任何影響集體利益的個人行為都將招來批評。中國就是一個典型的集體主義的國家。

集體主義在中國電影中有著明顯的記號。中國「「」」之後,以及改革開放初期的電影,都帶有濃厚的集體主義色彩。尤其是由中國第四代導演所導的電影,大部分是以革命為題材,突出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他們的電影對特定歷史時期的眷戀和深思也形成了獨具一格的中國「集體主義電影」,其中代表作有:《黎明》、《南昌起義》、《西安事變》、《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雞毛信》等等。

三 中西電影中的人權

人權是人人皆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我們通常所說的人權,包括公民權和政治權利,如生存權、人身自由權、言論權、法律面前的平等權和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權利等等。這里我們將主要討論中西方電影中表現出的有關隱私權、艾滋病人和同性戀者的權利,從而透視、分析中西方在這方面的文化差異。

1 中西電影中的隱私權

隱私權是個人或集體把他們的私人信息隔離起來的權利,也只有他們自己可以選擇性的對外揭露。「隱私權的界限和內容在不同的文化和個人中雖然不同,卻有共同的主題。隱私權可以看作是安全的一個方面,由相關利益集體權衡」。隱私的概念通常和西方文化聯系在一起,特別是英國和北美國家。這個概念並非全球皆有,有些國家是近些年才有的。中國 傳統文化 中並無隱私權一說,所以中國人對自己的隱私既不敏感也不小心保護,相反,美國人更加註重他們的隱私權。這種差異在電影中也有所體現。

美國電影《楚門的世界》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這種權利。主角楚門從出生就一直生活在鏡頭前面,且一直未發現這個事實。楚門的生活通過成千上萬個隱藏的攝像頭一天24小時不間斷地向全球直播。製片人克里斯托弗給他製造不同的環境來捕捉楚門的真實表情和行為。為了防止楚門發現這個不真實的世界,克里斯托弗想盡辦法遏制他的冒險精神。後來,西爾維亞闖入楚門的虛幻世界,並和楚門墜入愛河。之後,她發起了一個「還楚門自由」的行動,希望楚門能夠從電視中走出來。《楚門的世界》向人們展示了隱私權是不可侵犯的權利。它同時警示我們必須尊重保護隱私權。楚門的生活也啟示觀眾,他們的生活只由自己掌控。中國有一部電影《無形殺》說明了隱私權意識的缺乏,講述了由於人肉搜索導致一個女人的死亡,這個女人在網上被通緝,因為她和別人有外遇。網友們跟隨調查她的情人,認識她的路人都不斷質問她。後來人們在海灘上發現了她的無頭屍體,這部電影涉及到了網路搜索觸及隱私的問題。

2 特殊人群的權利

西方國家非常注重特殊人群的權利,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可能享受這些權利,但他們對這些平等的權利卻有很強的意識。例如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戀者的權利。

《費城故事》是好萊塢第一部涉及艾滋病、同性戀和同性戀歧視的主流電影,改編自吉爾弗雷·鮑爾斯的真實經歷。吉爾弗雷是首個因艾滋病受歧視而狀告貝克·麥克肯茲公司的律師。這部電影涉及到難以被公眾接受的話題——艾滋病和同性戀,披露了對這些特殊人群的社會隔離和歧視。另一部2008年出品的傳記式電影《米爾克》,講述了第一位公開同性戀身份、後當選為加州議員的政治家哈維·米爾克一生都為同性戀者爭取合法權利的故事。這說明西方人強烈的平等意識,無論多艱難,都要為平等奮斗。

中國一部類似主題的電影《喜宴》,反映了中國人對同性戀的否定、拒絕態度。電影講述高偉同在紐約的生活。他有一個成功的事業,和他的同性戀愛人賽蒙關系很融洽,而他在台灣的父母卻不知此事,一直盼著他早日娶妻生子。因此,在賽蒙的同意下,偉同和一個漂亮的中國姑娘薇薇說定假結婚。後來,薇薇引誘醉酒的偉同而懷孕。偉同不得不將真相告訴他母親。他母親極為震驚,但堅持不要將此事告訴他的父親,偉同也不敢告訴他的父親,因為他父親剛中風復原,難以接受這樣的打擊。最後,薇薇決定把孩子生下來,並希望賽蒙留下來做孩子的另一個爸爸。在中國的環境下,人們很難接受同性戀,特別是對於那些傳統的父母來說。因此,同性戀者也不敢讓周圍人知道,怕他們在背後議論紛紛。

四 小結

本文通過對中西方電影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都有其獨特之處。隨著社會的發展,兩種文化自身所存在的問題也日益顯露出來,都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西方文化中的極端個人主義以及無權威的狀態,使得社會問題突出;而中國文化中的「無為」思想,也讓中國在很多方面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因此,西方向東方取經,東方向西方看齊,東西方民族相互取長補短,這是中西方文化重新獲得活力和新生的唯一出路,也是兩種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 於傑:《都是刮痧惹的禍——從〈刮痧〉談中西文化差異》,《山東外語教學》,2003年第4期。

[2] 王俊霞:《美國的個人主義與中國的集體主義》,《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2期。

[3] 劉小晨:《關於女性與自我價值的思考:〈克萊默夫婦〉的啟示》,《江西 教育 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年第2期。

[4] 王國峰:《從影視作品看中西文化差異》,山東大學2008年碩士論文。

作者簡介:周志高,男,1972—,江西樟樹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工作單位:九江學院外語學院。


看了「電影學術論文題目」的人還看:

1. 電影學術論文範文

2. 電影學術論文

3. 大學生學術論文題目

4. 有關電影廣告學術論文

5. 電影評論學術論文

3. 電影專業論文參考文獻

電影專業論文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前人研究成果的一種表現形式,引用參考文獻是論文作者的權利,而著錄參考文獻則是其法律義務,引用了前人的資料又不列出參考文獻,會被認為是抄襲或剽竊行為。以下是我和大家分享的電影專業論文參考文獻,更多內容請關注畢業論文網。

篇一:參考文獻

[1] 張鑫. 從關聯理論視角看電影字幕翻譯[D]. 內蒙古大學 2010

[2] 熊婷. 從關聯理論角度看電影《赤壁》的字幕翻譯[D].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2009

[3] 陳燕. 字幕翻譯的技巧研究[D]. 廈門大學 2009

[4] 周昕. 從功能主義的視角分析《老友記》字幕翻譯的問題[D]. 蘇州大學 2010

[5] 唐立娟. 場獨立與場依存認知風格與大學生閱讀附帶詞彙習得的相關性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6] 郭喬. 關聯理論指導下美劇字幕翻譯的明示處理[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9

[7] 李芸澤. 南京沃藍科技有限公司商務洽談陪同口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8] 馬玉珍. 認知語境視角下字幕翻譯的“高效與經濟”原則[D]. 中南大學 2009

[9] 蘇春梅. 高中英語教師對教學研究的認知和理解[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0] 姜澤憲. 英語教師信念與職業認同的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11] 郭星余. 字幕翻譯的改寫[D]. 中南大學 2007

[12] 馬子景. 第三屆中國河西走廊有機葡萄酒節陪同口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3] 吳慶芳. 大學英語精讀課教師多模態話語分析[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4] Salvatore,Attardo.Translation and Humor: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General Theory of Verbal Humor. The Translator . 2002

[15] 楊帆. 加拿大資助中國鄉村女大學生基金會項目的口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6] 王紅霞. 從關聯理論視角研究影視劇字幕翻譯[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9

[17] Bassnett-McGurie,Susan.Translation Studies.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1980

[18] 李艷玲. 基於Wiki的協作式寫作教學對提高非英語專業學生寫作水平的影響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9] 高東森. 基於FIAS的新手-專家高中英語教師課堂言語行為對比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20] 程思. 影視字幕翻譯策略探究[D]. 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9

[21] 費衛芝. 韓國電影中文字幕翻譯研究[D]. 湖南師范大學 2010

篇二:參考文獻

[1] 李和慶,薄振傑. 規范與影視字幕翻譯[J]. 中國科技翻譯. 2005(02)

[2] 錢紹昌. 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 中國翻譯. 2000(01)

[3] 陳瑩. 英漢節奏對比分析[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4(02)

[4] 余萍. 論創造性叛逆視野下的《唐詩三百首》英譯[D]. 安徽大學 2011

[5] 尤傑. 論網路盜版對電影產業收入流的影響[J]. 當代電影. 2010(12)

[6] 肖維青. 學術性·職業性·趣味性--“影視翻譯”課程教學探索[J]. 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 2010(03)

[7] 龍千紅. 《花樣年華》的英文字幕翻譯策略研究--兼談中國影片的對外譯介[J]. 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 2006(01)

[8] 孫致禮. 翻譯與叛逆[J]. 中國翻譯. 2001(04)

[9] 胡心紅. 從孫致禮的《傲慢與偏見》譯本看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叛逆[D]. 湖南師范大學 2008

[10] 趙菁婕. 論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叛逆[D]. 青島大學 2014

[11] 楊莎莎. 亞瑟·韋利對《西遊記》的創造性叛逆式翻譯[D]. 首都師范大學 2008

[12] 張錦蘭. 接受美學與復譯[J]. 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4)

[13] 麻爭旗. 翻譯二度編碼論--對媒介跨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之思考[J]. 現代傳播. 2003(01)

[14] 錢夢妮. 美劇字幕組的生存悖論[J]. 新聞世界. 2011(01)

[15] 吳曉芳. 字幕組:美劇“漢化”的背後[J]. 世界知識. 2011(01)

[16] 麻爭旗. 影視對白中“節奏單位”的翻譯探究[J]. 中國翻譯. 2011(06)

[17] 王平. “隱秘的流行”路在何方?--“字幕組”翻譯面面觀[J]. 電影評介. 2009(17)

[18] 劉洪濤,劉倩. 論林譯小說《迦茵小傳》中的創造性叛逆[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3)

[19] 張春柏. 影視翻譯初探[J]. 中國翻譯. 1998(02)

[20] 麻爭旗. 論影視翻譯的基本原則[J]. 現代傳播-北京廣播學院學報. 1997(05)

篇三:參考文獻

[1] 王凱華. 帕爾默文化語言學視角下的宋詞英譯意象傳遞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2] 高麗紅. 生態翻譯學視角下《駱駝祥子》兩個英譯本對比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3] 吳十梅. “張掖大景區建設項目”翻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4] 蔡瑩瑩. 風景抒情唐詩英譯的.象似性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5] 趙菁婕. 論文學翻譯中的創造性叛逆[D]. 青島大學 2014

[6] 趙春梅. 論譯製片翻譯中的四對主要矛盾[J]. 中國翻譯. 2002(04)

[7] 李運興. 字幕翻譯的策略[J]. 中國翻譯. 2001(04)

[8] 李瓊. 《協商民主在中國》英譯實踐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9] 樊小花. “加拿大天然健康產品許可證申請指導文件”的翻譯報告[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0] 冉彤. 二人互動模式下提示和重鑄與二語發展[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11] 趙愛仙. 翻譯美學視閾下陌生化在《圍城》英譯本中的再現與流失[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2] 李文婧. 基於功能派翻譯理論的科技論文摘要的英譯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3] 王番. 概念隱喻理論視角下的情感隱喻翻譯[D]. 南京工業大學 2013

[14] 陳燕. 互文視角下的詩歌翻譯比較研究[D]. 南京工業大學 2013

[15] 劉霖. 基於構式語法的漢語明喻成語英譯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16] 趙靜. 關聯順應模式下商標名稱英譯的文化預設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3

[17] 陸祖娟. 語用翻譯視角下《圍城》中人物對話的漢英翻譯研究[D]. 西北師范大學 2014

[18] 王君. 英語經濟類語篇漢譯實踐報告[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19] 姜姍. 語境視域下的英語經濟新聞文本漢譯實踐報告[D]. 遼寧師范大學 2014

[20] 錢紹昌. 影視翻譯──翻譯園地中愈來愈重要的領域[J]. 中國翻譯. 2000(01)

[21] 郭建中. 翻譯中的文化因素:異化與歸化[J]. 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 1998(02)

[22] 王靜. 英語學習者詞綴習得的實證研究及其啟示[D]. 西北師范大學 2012

;
閱讀全文

與電影方面的論文投哪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