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百科 > 天菩薩電影是在哪裡拍的

天菩薩電影是在哪裡拍的

發布時間:2023-02-24 18:04:21

Ⅰ 電影天那邊在哪裡拍攝的

地點:湖南省郴州市宜章縣平和鄉月梅村 月梅村原村辦小學

下為原文,注意,電影原擬名為《選擇》後更名

詳情鏈接 http://post..com/f?kz=204098387

一部反映八十年代山村教育的電影
在宜章縣平和鄉月梅村開拍

撰稿攝影 黃健標

2007年5月20日,古樸而秀麗的月梅村迎來了不同凡響的新一天。由中央電視台拍攝的電影《選擇》在月梅村原村辦小學正式開拍了。對於一個偏遠山村來說,這是一個值得紀念和回顧的日子!
《選擇》是一部反映八十年代大學生紮根偏遠山區,獻身山村教育的電影。男主演由《康熙微服出訪記1-4》「三德子」由與扮演者著名演員趙亮十分相象的吳軍擔任。吳軍也是第二部《康熙微服出訪記》「三德子」的扮演者。他在《選擇》中扮演山村學校的老師。這部電影將於今年的教師節期間在中央6台播出。
月梅村村辦小學座落在村後的半山腰,環境優雅,校舍簡朴,具有典型的八十年代校園建築風貌和文化氛圍。雖然這所磚瓦結構的村小非常簡陋,並已於2003年停辦廢棄,但由於當地民風純朴,愛護有加,校舍仍然十分完好。攝制組花費了近三個月尋遍湘南大地,終於在此找到了這所符合劇情要求的「山村小學」。據工作人員介紹,攝制組要在這所「山村小學」拍攝二十餘天。
有趣的是,電影里的十八個小學生全部是從當地的中心小學臨時挑選的。經過短短的2天培訓,這些小演員還真的不負眾望,假戲真做,活靈活現。

Ⅱ 有哪些電視劇或電影是在蘇州園林拍的

記得老闆的西遊記有一集蘇州天平山拍的。
就是一集 幾個菩薩 變成 一家人 三個女兒 珍珍,愛愛 ,。。。 來勾引八戒的。。

還有就是電視劇《百德堂》是在蘇州耦園拍的。《百德堂》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民國初年的傳奇故事。江州某學堂的學生蘇文慧因家遭變故,淪為臨溪首富「百德堂」的丫環。「百德堂」女主人楚念琪因身患絕症,要將「百德堂」傳給女兒雪韻。但雪韻卻因看不慣家庭爭斗,立誓要走出大屋,去尋找自由和光明。雪韻和文慧帶領著丫環芍、蓮、菊開始了艱難反抗。同時,生活也教會她們自尊、自愛,她們懂得了只有知識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最終,眾人沖破「百德堂」百年之久的封建枷鎖,將它改建成了一所女子學校——百德女校。

似乎《紅樓夢》也有在蘇州園林拍過。。。老闆的有,新版的不知道有沒有

另外蘇州園林 世界遺產之中國檔案這個是紀錄片,也是在蘇州園林拍的

希望你滿意呵呵

PS:呃。。。仙劍一的確應該有,。。。。游戲裡面的確有蘇州城,不過應該不是在蘇州園林拍的。。。

Ⅲ 彝族電影天菩薩是據真人真事改編嗎

可信度我覺得值得懷疑,本人是一個推理愛好者,首先所有的線索指向一個那就是野人,試問野人要殺人,為什麼用那樣復雜的手法,故意製造恐怖氣氛嚇退探險成員,要注意野人的思維可不比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類,所以本人很值得懷疑。

Ⅳ 一個被賣進大山裡的洋人

關於拐賣的消息,好像一直都層出不窮,直到近幾年網路和各種刑偵手段發達了才好一點。

比如那個「女大學生被拐賣給老頭,關豬圈17年」的新聞,就看得人心痛。

一個花季少女,原本應當燦爛美好的人生,就這樣被毀了。

這簡直就是「現實版的《盲山》」。

早在2007年,李楊導演的《盲山》,講得就是女大學生被拐賣的故事。

而倪萍主持的那檔《等著你》,在上面我們也能看到各種因為拐賣而產生的人間悲劇。

婦女,小孩,好像受害者一直是這樣的「弱勢群體」。

那你有沒有聽過 拐賣洋人 的故事?

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就講述了一個 美國大兵 被拐賣到彝族的故事——

《天菩薩》

這部上映於1987年的電影,出自香港導演嚴浩之手。

嚴浩,香港新浪潮中的一員大將。

1978年,嚴浩用一部《茄哩啡》掀起了香港新浪潮的序幕,之後他又接連創作了《夜車》《似水流年》《滾滾紅塵》《棋王》《天國逆子》《太陽有耳》《我愛廚房》等電影,部部精品。

作為嚴浩的第五部作品,《天菩薩》的處境非常尷尬。

盡管啟用了強大的製作班底——攝影呂樂、音樂趙季平、美術指導張叔平,這些人都是華語電影中的翹楚,但成品在觀眾中的存在感極低,就連豆瓣也僅有100多人標注看過。

但其實當我們透過粗糙黝黑的影像,去觀看這部電影時,就會發現這是一部充滿了原始神秘色彩和少數民族景觀的電影。

影片一開場,就為我們展現了彝人生活環境和思想觀念的傳統。

彝人看見了美國大兵的飛機後,大喊:「天神的裙子掉下來啦!」

不過,這群彝人中也有「見過世面」的,認出這不是天神,是「飛機洋人」。

剛以為,到這里就正常了。

結果這唯一一個「明白人」又開始用自己的一套理論頭頭是道地說了起來。

「洋人的祖先是羊,所以他們的眼睛是黃色的。我們本來是一個家族,住在一個山頂,後來為了爭草和水,才達成了冤家,洋人就搬到了緬甸去。」

這里要提一下,影片的背景被設置在二戰時期,但是影片並沒有講述過多關於戰爭的信息,而是將其推到了後景。

被放置在前景中的是涼山彝族在1956年民主改革之前所實施的奴隸制度。

在涼山彝族的奴隸 社會 中,奴隸主和奴隸以及其他勞動者之間的階級關系,是通過森嚴、復雜的等級關系表現出來的。

整個 社會 成員劃分為「諾合」、「曲諾」、「阿加」、「呷西」4個基本等級。「諾合」即黑彝,這是貴族,基本上都是奴隸主。

這種宏大的 社會 背景,一直是嚴浩的作品特色。

他以小人物面對 社會 惡劣環境而無力逃脫悲劇命運為核心主題,在銀幕上構築成了一道異常飽滿和深刻的特殊景觀。

比如敘事時空從六十年代的大陸跨越到九十年代的香港,講述王一生愛棋成痴的電影《棋王》。

《天菩薩》中的小人物,則是一位美國大兵皮特。

一開始,他只是到彝族調查開頭那個墜機飛行員的情況,負責把他的屍體運回美國。

在調查的時候,我們見證一場類似「洋人朝拜皇帝」的好笑又荒誕的戲。

黑彝統領無比自大,還滿口順口溜,簡直可以當個rapper。

皮特對黑彝統領說,希望他們協助美方調查,儼然一副官方姿態。

結果翻譯翻過去的就是:「他說他知道的還沒有您的鬍子多,您知道的比他的頭發還多。」

嘖嘖嘖,翻譯老江湖了。

這么一說,統領一下子就happy了。

考慮到「他們經過了六天六夜的跋山涉水來朝拜我」,特意下令用大禮招待他們——

果索。 (一種待客禮儀)

當著貴客的面宰殺五隻牲口,這是彝族最高規格的待客之禮。

道理是這樣了,但是皮特看著牲口被殺還是頭皮一陣發麻,還不能不吃,不吃的話統領就要生氣。

罪是受了,但皮特也發現了一條「生財之道」——

這里多的是銀子和鴉片,當地人輕易就會用這些東西換一些在我們眼裡毫無價值的東西,比如幾根針啦,比如一團縫衣服的線啦。

皮特見狀,立馬靈機一動,摘下自己軍裝上的破扣子,就跟身旁的彝族妹子換了一枚製作精美的銀戒指。

這性價比太高了,倒買倒賣起來簡直就是暴利。

皮特反思了自己的現狀,當兵根本賺不了幾個錢,退休太年輕,轉行又太早,想發財致富娶媳婦只能走走歪路了。

眼看著皮特就要和自己的好伙計走上這條剝削之路了,算盤都已經打好了。

結果,二十分鍾後,這位「精明」的美國大兵就被裝進麻袋裡成了奴隸。


哈哈哈哈哈,嚴浩就是這樣,套用一個「傳奇故事」的外殼,講述那些最樸素最深刻的人性人心。

情節的奇,人物身份的奇,在《天菩薩》中都湊齊了。

沒能發財的皮特悲慘地被人以三坨銀子的價格賣了出去。


不過呢,以後他就不叫皮特了,成了一個娃子(彝族對奴隸的稱呼),還是個洋娃子,叫拉鐵。

拉鐵在彝族這一待,就是整整十年。

在這十年裡,他從一個軍人,變成了「一條會說話的牛,沒有家的狗。」。

他要背柴,要犁地,只能光著屁股光著腳在村裡亂跑。

一個老奶奶看到他這樣,主動把自己二十年前死去丈夫留下的衣物拿給了拉鐵,告訴他:「窮人有條褲子,勝過光屁股的天神。」

因為在一次械鬥中打傷對方的頭領,拉鐵受到了主人的獎勵,地位瞬間上升了,備受彝族人尊重。

他甚至還有了喜歡的人——

另一個「娃子」,牛牛。

牛牛的出現,讓他徹底不想跑了。

拉鐵甚至把自己最珍貴的禮物送給了牛牛——當「飛機洋人」時衣服上的章。

他喜歡用白蘿卜做杯子,用野果子「沖咖啡」,牛牛就不顧尖刺,為他摘那些果子。


拉鐵被剃了「天菩薩」(一種彝族特有的發型),也披上了用生羊皮織成的披肩「察爾瓦」,宛如一個地道的彝族人。

看《天菩薩》有一種奇異的撕裂感:山外面炮火連天,山裡面還是還是賽德克巴萊式的搶地盤和搶奴隸。

尤其是看著美麗嬌弱的牛牛被像牲口一樣被人從麻袋裡拉出來的時候,很難想像這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發生的事情。

後來,拉鐵的這段「偷情」被主人發現了,他被打了一頓,又被轉賣給了當地最窮的老闆。

他和牛牛還沒有開始的愛情自然而然地也就黃了。

他不再有體面的衣服穿,大冬天的一雙鞋也沒有,腳凍裂了,就用借來的針把傷口縫起來。

直到56年民主改革,他的生活才有了轉折點。

這時,他又一次遇見了牛牛,她離了婚,帶著一個小姑娘。

兩人也終於走到了一起。

原以為,故事會這樣結束。但最後,拉鐵要被送回國,回到自己真正的家,重新被叫作皮特。

牛牛不願意,一直哭。

但拉鐵還是回去了。

他還會回來嗎?

或許會,或許不會。

不管怎麼,美麗哀愁的牛牛,都會一直等著他。


值得一提的是,《天菩薩》改編自50年代美國一個功勛飛行員的回憶錄,內容皆為真人真事。

電影雖然用了一個離奇的故事作為敘述外殼,但並沒有將彝族一昧地神秘化奇觀化,或是一昧地貶低少數民族,大肆渲染其落後野蠻。

相反,它還人物以樸素 情感 ,細致地記錄了那些傳承了千年的悠久傳統,將愛情、友情、鄉愁都描繪得真摯深刻。

嚴浩在《天菩薩》中還展現出一種可貴的現實主義反思精神,不見文化獵奇,人文價值深遠。

我們在《天菩薩》里破天荒地看到一個洋人被奴隸,被「馴化」,直到逐步適應彝族的全過程。


嚴浩將白人的殖民史在80年代倒轉了過來,實在是妙。

不過正因為這倒轉,這部電影在一段時間內也成了「禁片」。

要知道自1972年美國尼克松訪華後的二十年裡,中美關系由解凍逐步進入了「蜜月期」,當時時代之下考慮內容影響中美兩國關系,沒能內地公映,也可以理解。

不過如今該片已解禁,在國內視頻網站可觀影,在當下中美關系震盪時期,再看這部《天菩薩》,不免又有另一番滋味。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童雲溪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Ⅳ 天菩薩的介紹

電影《天菩薩》由深圳影業公司、海聯影業機構(香港)有限公司於1987年出品。該片由嚴浩執導,顏彼得、孫飛虎、魏宗萬、張路彤、胡小寶、陳瑤等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美國空軍中尉在二戰期間流落大涼山的一段故事。

Ⅵ 還珠格格的拍攝地點在哪裡

《還珠格格》第一部和第二部,主要的拍攝地點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恭王府、承德避暑山莊(山莊里的煙雨樓就是「漱芳齋」)、北京大觀園、老北京民俗園、內蒙壩上(主要是香妃逃跑那一段)、京西草原,位於北京西北部,與八達嶺長城毗鄰。

《還珠格格》第二部於1998年9月15日在北京開機,根據需要,主創人員將第二部分成A、B兩組同時拍攝,1999年2月9日殺青,這兩部戲的拍攝地點主要在北京電影製片廠、恭王府、承德避暑山莊、北京大觀園、老北京民俗園、內蒙壩上等地。

還珠第三部是2002年拍的,03年播的。《還珠》第三部除了以上的一些地方,還有大段的取景在西雙版納 。

(6)天菩薩電影是在哪裡拍的擴展閱讀:

《還珠格格》是一部改編自瓊瑤同名小說的古裝清宮喜劇,由孫樹培導演、瓊瑤親自擔任編劇,趙薇、林心如、蘇有朋、周傑、陳志朋、張鐵林、范冰冰等聯合主演。

該劇講述了乾隆之女紫薇到北京城與失散多年的父親相認。在走投無路之際遇上女飛賊小燕子,並結為姐妹。小燕子為她想辦法混入宮,但在陰差陽錯中與紫薇互換了身份,成為清宮中的「還珠格格」並深受乾隆寵愛的故事。該劇於1998年4月28日在台灣中視首播;10月28日引進內地播出後最高收視突破62.8%,創造中國電視劇有數據統計後的收視紀錄,並獲得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連續劇獎。

Ⅶ 天菩薩的簡介

彝族男子的「天菩薩」發型,是原始宗教崇拜的產物。在一個彝族男子的一生中,「天菩薩」發型要經歷了幾次變化。小孩和未婚男子,在頭頂前蓄一撮長發,彝語稱「如比」,是男魂居住的地方。結婚後的男子,請人在頭頂梳辮子,辮子較短小,盤於頭上,稱「如且」。男人死時,如有子女,則把頭前頭發打成尖狀物形,稱「天菩薩」。而今,一般人不分階段,把彝族男子發型統稱「天菩薩」。
「天菩薩」在彝族男子看來是非常神聖的。過去在涼山有的地方,如果曲諾、阿加和呷西等級的人觸犯了黑彝的「天菩薩」,要罰馬一匹、豬羊一對、酒十斤,並向被觸犯者賠禮。 由此可見,作為「男魂」的象徵,彝族男子頭上的「天菩薩」是非常神聖不可侵犯的!
美姑彝族至今仍有人喜愛留著「天菩薩」,視其為吉祥物,認為人(特別是幼兒、嬰兒)的靈魂受鬼怪或無意中驚嚇時,它能起到保身護魂的作用,且有延年益受之效。所以每一嬰兒滿月後,首先要舉行隆重的「理發日」慶祝儀式,當天要邀所有親朋好友前來祝賀,並請來有名望的理發師為嬰兒修理設計「天菩薩」發型,以示吉祥,隨後才取名。

閱讀全文

與天菩薩電影是在哪裡拍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fter3免費完整下載 瀏覽:946
監獄暴力犯罪電影 瀏覽:568
韓國電影愛情片打電話邂逅 瀏覽:817
北京送快遞小哥電影 瀏覽:640
金希貞的全部韓劇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285
以前有部電影裡面有個女鬼 瀏覽:548
木星上行國語版在線免費觀看 瀏覽:421
《飛奪瀘定橋》電影 瀏覽:478
1905下載的視頻在哪個文件夾 瀏覽:972
美片 瀏覽:150
外國一個電影騎著發火的摩托 瀏覽:1000
晚上我經常和我的父母一塊看電視英語 瀏覽:631
韓國阿強和阿珍是什麼電影 瀏覽:312
看電影九排 瀏覽:308
天主教宗教題材電影 瀏覽:417
二戰電影虎虎虎國語版 瀏覽:332
戰斗機 電影 瀏覽:937
成龍教外國小孩功夫電影叫什麼 瀏覽:672
看電影怎麼英文怎麼翻譯軟體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