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諸位麻瓜們,《神奇動物》真的超!好!看!
桃桃淘電影評《神奇動物在哪裡》
之前在微信發起11月院線新片投票,一萬多人參與投票,其中有7000多人支持《神奇動物在哪裡》,該片也成為本月最受期待的一部院線片。
當然,這樣的結果並不讓人意外。畢竟,曾經的哈利波特影響了一整代人,所以,他的正牌衍生作(或是前傳)的上映,當然會吸引到大批哈波粉絲的期待。
然後,她給我的反饋就是這樣的
而下面這篇文章,就是告訴你,這部《神奇動物》到底有多麼的、超好看。。。。
(友情提示,本文無劇透)
走出電影院覺得除了一起「見證魔法」的觀眾之外,身邊都是愚昧的麻瓜。魔法世界太美妙了,羅琳一生吹。
完全不是蹭《哈利波特》熱度的撈錢作品,正版影片完整!充滿誠意!滿滿的細節!
放映結束出字幕的一瞬間大家都在鼓掌,感受一下!
外媒的評價也是一致的好評,相信你們也有所耳聞。
爛番茄88%的新鮮度(前兩天一直都是百分之百)。
IMDb評分8.5。
豆瓣8.9分。
北美的媒體評價感受一下。
「哈利波特系列的構想如此之好,可以從中延伸出無限的可能和內容,《神奇動物》就很好地抓住了這一點,沒有程式化的重復,只充斥滿了神奇的魔法!」
「不管你是不是波特迷,《神奇動物》都為你創造了一個迷人的故事!」
外國網友僅僅是看預告片就激動得不得了。
這樣的。
這樣的。
感覺小哥後來都要哭出來了。
唯一的幾個負面評價都是在於對故事有點困惑,信息量太大看不懂。畢竟羅琳的魔法世界設計得太大,如果對於之前哈利波特系列一點都沒有接觸的話,確實很多設定、名詞和名字會讓你覺得一時接受不過來。
但是!請往下看!
讓我來大致介紹一下看點,努力地安利一下你們!也算做一個看前科普。
但是因為是一遍過,在沒有任何劇透和無法暫停的情況下,很多看完想回頭求證的細節都只能等待二刷。
看點一:炫目的魔法特效
對於這一部分,我只想說。
閉眼買票!
IMAX!
五到八排!
好吧,還是講一下。
相信但凡看過哈利波特系列的,都對裡面的魔法特效很熟悉。幾乎沒有瑕疵的後期,讓人覺得就好像是真的身在魔法世界。這次也不例外。
而這一次除了這部分之外,還有很多非常震撼的大場面。馬路飛速裂開向眼前砸來的飛起石塊,爆破的房屋,神奇動物的展現,場景的宏達構建,巨大能量的攻擊……
視覺看點幾乎從第一秒到最後一秒,座位好的話完全可以做到沉浸式體驗,眨眼都捨不得。
視效秒殺絕大多數的3D電影,超值,超值,超值。
看點二:神奇的動物們
既然叫《神奇動物在哪裡》這個名字那必然動物在電影中佔有相當大的分量。
先來說一下這本書。
看過《哈利波特》原著的同學們應該對這本書的名字不陌生。經常書頁下方會出現「出自《神奇動物在哪裡》第多少多少頁」的注釋。早在第一部魔法石的正文中就出現過了這本書的信息。
這是一部設定非常中二的書。我不是說內容。
看一下這本書的封面。
這本書最妙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一本你可以實實在在買到的,一個魔法世界裡人物寫的書!
而序言是鄧布利多寫的。
你現在看到封面的這一版已經是這本書的第52版,有著哈利波特簽名的紀念版本喔!
是不是非常中二。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就是介紹的各種魔法世界的神奇動物。裡面有很多動物都非常好地還原在了電影里。
我們可以對照著來看幾個有代表性的。
NIFFLER(嗅嗅)
魔法部分類級別:XXX(有能力的巫師可以應付)
嗅嗅是不列顛一種會掘地的動物。這種動物全身覆蓋著黑色絨毛,鼻吻較長, 對一切閃閃發光的東西都特別偏愛。
電影里的這個小動物叫「嗅嗅」。可愛得要命!真的要命!
雖然從頭到尾都在惹麻煩,但你就是愛他愛得要死。
電影結束之後叫填了一張調查問卷,問電影中最喜歡的動物是哪些。我毫不猶豫地選了它和護樹羅鍋,也就是下一個要介紹的。
BOWTRUCKLE(護樹羅鍋)
魔法部分類級別:XX(無害的/可以馴服的)
護樹羅鍋是一種守護樹木的動物。它長著兩只褐色的小眼睛,是一種性情平和、極其害羞的生物。
護樹羅鍋無疑是這部電影中戲份最高的動物。因為它超級黏男主,對劇情發展的推動作用也極其大。
在全球首映禮上,小雀斑把護樹羅鍋揣在兜里一起去了現場。並且表明這是他所有動物中最最喜歡的一個。
我也想有這么一個周邊可以揣在口袋裡!
OCCAMY(鳥蛇)
魔法部分類級別:XXXX(危險的/需要專門的知識/熟練的巫師才可以對付)
它是一種有翅膀的兩條腿動物,長著蛇的身體,身上有羽毛,體長可達十五英尺。鳥蛇會攻擊所有靠近它的人,特別是在它為了保護卵的情況下;它的卵殼像是用最純最軟的銀子製作的。
看點三:與哈利波特世界的聯系
很多人對於《神奇動物在哪裡》的第一個大問題就是:
這個電影跟哈利波特的故事有什麼關系嗎?
讓我細細跟你八一下。
哈利波特系列最讓我覺得著迷的一點就是,它幾乎構建出了一個完整的世界。時間、人物、歷史、各種社會元素和部門機要,只要是你問得出的,就沒有它圓不了的。
所以既然處在同一個維度,雖然這個故事已經相對非常非常獨立,即使沒有看過哈利波特也可以做到無障礙欣賞,但是如果你了解這個魔法世界,你一定可以發現更多埋藏其中讓你興奮的細節和伏筆。
建議看過電影之後再回來看一遍這些細節,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
●細節一
這個故事發生在1926年,而哈利波特第一部的時間是1991年,這是一個發生在64年前的故事。當然波特還沒有出生。
●細節二
電影開頭是一個火車的畫面,是不是非常熟悉?跟每一部哈利波特開始一樣,火車預示著要進入魔法世界咯。
●細節三
看到海報圖里男主戴的圍巾嗎?
是的,我們男主是赫奇帕奇學院的。
之前很多人都認為赫奇帕奇是哈利波特里存在感特別低的一個學院。在幾乎每個學院都有知名人物的情況下,赫奇帕奇只有塞德里克和唐克斯。現在終於有重量級人物出現了。
●細節四
「麻瓜」一詞大家都不陌生,這個故事也是哈利波特系列首個發生在麻瓜世界裡的故事。然而美國巫師不叫他們「麻瓜」,叫「麻雞」。
咦,美式口音嗎。
●細節五
看過哈利波特的都絕對不會忘記一個物種,家養小精靈。還記得多比嗎?
這部電影里同樣有家養小精靈的角色出鏡,看到的時候簡直有一種在國外偶遇看到親人的感覺。
●細節六
電影中,男主一直懷念一個妹子(初戀可能),把照片帶在身邊。這個妹子沒有多作筆墨,一筆帶過。但是我為什麼要單獨提出來呢,因為她的名字叫萊拉·萊斯特蘭奇。
對,貝拉特里克斯·萊斯特蘭奇的那個萊斯特蘭奇。
萊斯特蘭奇家族,和布萊克家族、馬爾福家族和羅齊爾家族並稱四大斯萊特林家族,也就是純血家族。
我翻了一下萊斯特蘭奇現有的族譜,沒有看到這個人。按照時間推算了一下,她跟男主差不多大,是1897年左右出生的話,貝拉特里克斯的丈夫羅道夫斯·萊斯特蘭奇在1964年出生,那麼她應該是羅道夫斯·萊斯特蘭奇的上一代或者表親之類的存在。(無聊的猜測)
●細節七
哈利波特里經常有門前的開門壁畫元素,這里同樣也有。
只不過,美國的壁畫畫風跟霍格沃茲里的不太一樣?
●細節八
電影里的故事發生在紐約,所以裡面的一些美國巫師角色自然跟霍格沃茲沒有關系,那麼他們是畢業於哪裡呢?就是美國的一所魔法大學,伊法魔尼魔法學校。
這所學校跟霍格沃茲一樣,也設立4所學院,有趣的是,這四個學院的象徵是學院創始人當時各自挑選了一個自己喜歡的神奇動物。
電影中還出現了「世界上最好的大學」的爭論。
●細節九
在電影中出現了這樣一個鏡頭,非常小,但是如果你認得這個標記你會有印象。
死亡聖器的標志。
至於為什麼呢,我怎麼好劇透。
●細節十
電影開頭部分的女人演講身後出現了這個旗子。
它的全貌是這樣的。
從畫面上也能看出一些端倪,這個協會的全稱叫做The NewSalem Philanthropic Society,也被稱作「第二塞勒姆」。是一個主旨為「暴露並摧毀巫師和女巫」的反魔法組織。
●細節十一
電影故事發生在1926年,而《神奇動物在哪裡》這本書正式出版於(當然是在魔法世界)1927年。看完電影你會知道為什麼。
●細節十二
男主角紐特·斯卡曼的名字其實在哈利波特電影里有過出現。
且不止一處。
記得活點地圖嗎?
活點地圖中就曾經出現過他的名字。
校長辦公室的畫像上有他。
巧克力蛙上同樣有他!
●細節十三
男女主的孫子後來跟盧娜結婚了!(算不算跟哈利波特最緊密的聯系了)
●細節十四
在電影中,男主曾被國會的一名傲羅珀西瓦爾·葛瑞夫質問,為什麼他在即將被霍格沃茲退學的時候,鄧布利多會那麼努力地求情。
「鄧布利多為什麼那麼喜歡你?」
要知道當時鄧布利多僅僅是霍格沃茲一名年輕的教師而已。為什麼這名身在美國的傲羅要如此在意這一點呢?
看完電影再回來看著一段你就會知道答案。
●細節十五
之所以把這個點放在最後,因為他是很重要的一個點。 (敲黑板)
影片里不斷地提到一個人的名字「格林德沃」。在開始的報紙上也略到了這個名字的消息。
或許有些人有印象,格林德沃在哈利波特系列裡可是實實在在出現的一個人。
對於他的人物刻畫是這樣的:
在年輕的時候,格林德沃有著金色的頭發,還有一張「快樂狂放」的臉。哈利·波特覺得那是「一種弗雷德和喬治式的、惡作劇成功的得意神態」
在書里他是一個大帥哥。
同時他還是除伏地魔以外最牛逼的一個黑魔法巫師,比伏地魔的興風作妖的年代早很多。也有很多人認為他比伏地魔更厲害。
在死亡聖器這一部中,伏地魔為了得到老魔杖去找過他。書中他大肆嘲諷了伏地魔並且說了謊話拒絕透露魔杖的去向,最終被伏地魔殺掉。
殺了我吧,伏地魔,我很高興去死!但是我的死不會帶來你所尋找的東西……有很多東西你不明白……
為什麼他會拒絕伏地魔,為什麼他說「有很多東西你不明白」呢?
因為在他之後老魔杖到了鄧布利多的手裡。
因為他怕伏地魔會知道。
因為他想要保護鄧布利多。
因為他愛鄧布利多。
沒。有。錯。
這個大反派是當年鄧布利多的同性戀人。
年輕的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
我整理一根時間線。
1898年末
格林德沃認識鄧布利多。鄧布利多愛上了這個男孩。
他們都很迷戀死亡聖器,希望能夠一起推翻《保密法》,統治包括麻瓜在內的整個世界。
1899年
沖突之下不小心殺死了鄧布利多的妹妹,鄧布利多跟他決裂。
未知年份
格林德沃偷走老魔杖,並開始在歐洲各地作妖。
1945年
鄧布利多跟格林德沃大戰,鄧布利多勝並從格林德沃處獲得老魔杖。
1998年
格林德沃為了隱藏老魔杖在鄧布利多手裡的消息被殺。
這部電影的時間設置應該就是在中間格林德沃作妖的時期。
之前羅琳對於哈利波特中如伏地魔的反派設定都是「不懂愛」「冷血」「沒有朋友」等等。格林德沃作為一個尚有感情的人設,在《神奇動物》系列中會成為一個怎麼樣的BOSS我實在是很好奇。期待後面幾部!
相信看完電影你會回來再看一遍這些。
看點四:陣容及角色
導演:大衛·葉茨
很熟悉的名字了,除了這部《神奇動物》外,還導演了包括《鳳凰社》、《混血王子》、《死亡聖器》的一系列哈利波特電影。
《神奇動物》的後幾部電影也都將會是他導演。
編劇:J.K.羅琳
羅琳阿姨操刀編劇,原汁原味。
很多人都反映說羅琳真的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
這次編劇大成功。
同時她也在twitter上透露,《神奇的動物》系列將會有五部電影。
紐特·斯卡曼:埃迪·雷德梅恩
羅琳說埃迪是她腦中的第一個飾演人選。
小雀斑是一個可塑性非常強的演員,在今年大熱的丹麥女孩中飾演一個性別認知錯位的變性人,驚艷了很多人的眼球。
連續兩年奧斯卡提名最佳男主角也是吊吊的。
作品質量都很高。
凱瑟琳·沃特斯頓:蒂娜
她飾演的蒂娜是一名傲羅,在《神奇動物》這本書的前言里就能知道,她就是未來紐特的老婆。
丹·福勒:雅各布
大概是哈利波特系列裡唯一一個真正能稱得上主角的麻瓜。
作為一個第一次見識到魔法世界的麻瓜,雅各布承包了本片很多笑點。
讓我沒想到的是竟然在他身上還有一條浪漫的愛情線。
且非常感人。
艾莉森·薩多爾:奎妮
蒂娜的妹妹。有著攝魂取念的能力。非常美,又善良又嬌俏,我都要愛她了。
是全片最喜歡的人物之一。
看點五:劇情
我才不劇透。
在我完全不知道任何劇情的情況下,整部電影看下來的觀影感受非常棒。很多反轉和爆點都能跟著觀眾一起驚呼。
感受一下整個影院一起「哇!!」的場面。
所以連最大的爆點我都不想說。
我很希望你們在觀影時也能有這種「哇~~」的感覺,所以,強烈強烈建議,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避免任何劇透的信息。
在點映完之後,好多人都迫不及待地在各種渠道劇透。
好氣啊真的。
總之,這幾乎是我2016看過最好看的一部院線電影。
安利。
2. 神奇動物在哪裡觀後感
《神奇動物在哪裡》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英國盛日影業公司聯合出品的奇幻冒險電影,本文是我整理的神奇動物在哪裡觀後感,僅供參考。
你帶著在心裡生長了十五年的霍格沃茨城堡走進電影院,最後仰頭靜靜沐浴了紐約傾城的雨,安靜柔和而清涼。依舊是中世紀懷舊的灰色濾鏡,灰色調中隱隱透出光亮的藍。最後那隻遮天蔽日的鳥獸張開翅膀滑過紐約的上空,十五年前那隻叫做海瑟薇的長著雀斑的白色 貓頭鷹,指引著一個小男孩穿過煙霧繚繞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從此汪藍又淺灰的巨幅圖景在你們眼前展開。
電影撕裂了現實的時間空間,十五年前國王十字車站羅恩說,嗨你是哈利波特,自此在平凡世界之外,你的心中洞開了一個充斥著蜂蜜酒,金色飛賊的魔法平行次元,與你如影隨形。
一臉僵硬的反魔法協會「母親」,問紐特你想成為反對巫師的搜查者嗎。「No, actually I would like to be a chaser.」追捕手,你坐在電影院的軟椅上,乍聽見這個詞,就像這十五年來的每一天,任何一個相關的詞彙都是打開你心中魔法世界的機關,一經觸動,你的眼前霍然出現一場場驚艷的魁地奇,幼小的哈利緩緩張開嘴巴,吐出捕獲的第一顆金色飛賊時潮濕的驚喜,長大後的哈利在掃把上來去自如,球場即戰場直面迎向黑魔法的追擊。
淘氣的玻璃獸在銀行橫行霸道,你看著紐約的街景其實心中有點失望。不會吧這是要發生在non-magic world中的故事。你心中無比思念霍格沃茨的城堡,你的眼前浮現鄧布利多在開學典禮中講話時白色的胡須,你想起有求必應屋的廊角,你彷彿看見了整個禮堂懸浮的高腳杯,以及哪個不合時宜飄進來的信封和報紙,尖銳的記者叫囂著哈利波特的女孩,赫敏翻著白眼。
但是當粉色的女郎柔和地指揮著碟子和佳餚,你心稍安慰,好吧,在紐約某個拐角的閣樓,終於出現一個巫師的房間,隱隱有著城堡的影子,魔法的元素不那麼富裕,但好像也不錯。你的眼前浮現羅恩母親製作南瓜餅的畫面,羅恩家的壁櫥毀於鳳凰社的某次幻影移形,你心中涌動著優美的旋律,哦,我喜歡這個粉色的女子,順著她溫軟的聲音我彷彿看見了羅琳創作時戴著黑框眼鏡閃動的微笑,不不,羅琳,我終於長大到,在看電影的時候,也能平視地看見你的目光了嗎。
胖胖的罐頭廠工人被卡在箱子口,影片的節奏頓在那裡像是一個休止符。當他終於把自己塞進紐特的皮箱----瞬間,爆發了大朵大朵的圖景,休止符短暫抑鬱後的浩大,沒錯,一瀉千里的汪藍,繚繞著雲煙,跟霍格沃茨的天空擁有一樣的色調,小小的木箱里藏著遼闊的牧野,身形龐大的鳥獸在這里嬉戲,你想起了第六部里住在山頂雪堆里的帳篷,赫敏那隻黑色刺綉的小小手袋,重得可怕,也乾坤得真切。你的心在呼嘯,這才是魔法的世界!終於出現了!所有開場的小小失望在這一刻得到完全的滿足,魔法的世界呵,它回來了!
You will always watch movies about magic when Rowling is napping, but when she comes to you, you could recognise at once the authentic. Magic of Rowling is magic.
終點又是火車站,「如果我的書出版了,可以寄給你一本嗎?」
干練的女子眼中閃爍著幾分羞怯的喜悅,「當然可以」
紐特點點頭轉身離去,我們和女子一樣幾分落寞。又要散場了嗎?
「我在想,你介意我親自來把書送給你嗎」突然又冒出來紐特的聲音和頭,不見來路,我們和女子一樣,喜悅打敗了所有的羞怯,眼中幾乎含著驚喜的淚光,「當然,當然可以」
你又回來了呢,還沒有散場,五年的等待,羅琳你和我們一樣不舍,是的吧?
女子的背影像練過舞蹈的樣子,修長而柔韌,隱在黑色修身的風衣中,走幾步聘婷地頓了一下,那是這個嚴肅而干練的女子,別致的雀躍。
紐約古老閣樓里的一對魔法師姐妹,我感到了分別羅琳對女子細致的審美。妹妹粉紅色的雅緻和清澈的嫵媚,姐姐沉靜內斂,卻有著明亮而柔韌的喜悅。透過寬大的屏幕我總能感到,倫敦街角的咖啡店裡,羅琳執筆停在半空,考究而溫暖的目光。她和我們一起,歪著腦袋偏頭看著這對姐妹花,欣慰而心安。羅琳,你瞧,鳥飛過,天空總會留下痕跡。我們也漸漸能體會出你審美的構思和痕跡了。
我們和羅琳一起老了這十五年啊,還記得某部電影的`開頭羅恩駕駛著父親瘋狂的飛車,載著哈利一起返校,動盪的鏡頭和激烈的場面,自第一分鍾起吸引著我們年少的目光。而今世事碾過了十年又半,羅琳,你知道我們也長大了,能靜靜欣賞暗灰色安靜的風景里的玄機了,對嗎。羅琳,你也知道我們長大了,開始懂得珍惜周遭的事物,能夠真心體察動物的內心,明白這世界上多樣性的存在是極大的恩賜,會蹲下來認真傾聽,別的人或是生活本身。羅琳,謝謝你了解,這十五年我們在馬不停蹄地經歷,帶著內心深處你親手締造的霍格沃茨。
第五大道古老的建築被黑幽靈摧毀又重建,木頭窗欄從一地碎渣中還原成柱體,宛如折疊積木一般重新復原生長出稜角,像是螳螂修長的觸角,像是力臂過長的杠桿,讓人看著替它費力,它卻自己准確地搭上了窗欞,完成了「恢復如初」咒語的指令。
你看著在紐約傾城的細雨里,non-magical 駐足站在街道上,似乎傾聽著神諭接收著來自宇宙的邀請和信息,但其實卻是被洗刷著神奇的記憶。
人們總是以為自己在接收,其實是在遺忘。
後記:忘了就是忘了,又何必找回呢。腦海有很多哈利電影的殘片,很清晰,也很不完整,符合遺忘的定律。不算是合格的哈迷,常看到各種有關哈利波特不為人知的細節,很慚愧,我都不知道,也不想反復重新刷哈利波特的近十部電影。印象派的意識流不好嗎,能記得多少就是多少,廣闊的世界還有太多未知想要去看,而看過的電影,就這樣自然地投影在心上吧,不去刻意地准確記憶,就讓他們以光與影的印記,淺淺地漂浮在腦海上空,像若有若無的月光。
餅店人來人往
「你是怎樣想到這些形狀的構思?」
胖子眨了下眼睛「It just comes up.」
粉色的女子站在那裡靜靜旳微笑,一如初見。
胖子看直了眼睛。
魔法世界對我意義重大。如果生活僅僅是我所經歷的這樣,是我所看到的這樣,我早就已經自殺了。
《小王子》里說,「讓沙漠變得美麗的,是它在不知道什麼地方藏著一口井。」
那些深藏在平淡無奇背後的驚喜,那些隱藏在日常背後的冒險,是我這種人對生活的全部期待了吧。
所以,為了早幾天看到《神奇動物在哪裡》。我買了機票從成都飛香港。17號,星期4。原計劃是早上去單位上裝病,早退。中午1點的飛機,下午3點到深圳,把自己做的桂花糖送給在深圳的朋友。當天晚上過關。看首映。第二天打個電話說發燒,過完周末。成功翹班,深藏功與名。
計劃趕不上變化。買電影票的時候才打聽到,香港比美國提、前、上、映、一、天。我17號到香港已經趕不上首映了。
(話說,香港的電影票真的好TM的貴啊。國際廣場的IMAX廳,對面是重慶大廈,190港幣,東亞銀行有幾塊錢的折扣。)
票買得早,座無虛席的大廳正中間,不前不後,不左不右。
我一直覺得成長的過程就是一個變成麻瓜的過程。麻瓜的麻,是麻木不仁的麻。如果生活已經無法再給你一些多餘的東西,只剩下日復一日的循環,那你就是一個麻瓜。
愚蠢又狹隘,不知道世界之大,不知道萬物無窮。
缺乏好奇心,不再有行動力,對周遭的一切感到習慣並開始熟視無睹,自以為是,不抱有幻想也不再有驚喜。
這種人生,活一天和活十年沒有區別。
魔法世界是一種救贖。似一個秘密藏在心裡,只有懂得的人會心照不宣。秘密會讓一切變得不一樣,你所看到的一切,背後都有一個更宏偉更絢麗的存在。
也許你遺忘了,那也不是因為你不曾經歷,而是因為淋了一場忘卻的雨。
這個電影肯定會有很多的解讀,少數族裔,力量與道德,甚至還有左派和右派。JK羅琳是當代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她可以寫《偶發空缺》,可以披著馬甲寫推理小說。野心勃勃,深思熟慮。但是這個故事無論背後隱藏著多少羅琳對世界的看法,但終究,它仍然是一個關於魔法世界的故事。
這部電影在我眼裡是最出色的魔法世界的電影。和哈利波特系列不同,它的劇本是為電影而生的。電影的節奏,電影的語言,電影的畫面。沒有任何原著可以參考,看的時候也不會疲憊地去對比,這里那裡與原著有多少不同。
小雀斑的演技也早被證明了確實非同小可(《丹麥女孩》雖然劇本糟糕,但是小雀斑的表演可圈可點),一點神經質,一點小天真。
而且從設定上來講,也完全戳中我的靈魂。那種滄海桑田的感覺,那種原來你也在這里的感覺。從哈利波特他們的教材,再到教材的作者的故事。
原本蒼白的屬於世界背景的人物瞬間鮮活起來,優雅又具體。
因此就算時光荏苒,後來的後來,當伏地魔的故事上演,當哈利波特成為主角,再翻開那本已變成課堂里索然無味的教材,閉上眼,紐特那有些害羞的笑臉就浮現眼前——睜開眼,卻只能帶著繼續感慨對著看書的人說:他啊,已經去世了。
這是一種怎樣優雅的懷念。這是一種怎樣刻骨銘心的真實。
街角的麵包店,記憶中模糊的輪廓,不知從而來的創造靈感。以及似曾相似的故人。
(說到這兒,不得不提一句,我在香港順道看了《你的名字》,二者之間還真有一些巧合。)
所以,不要高高在上的去評價什麼,不妨就單純的相信,這只是一個屬於魔法世界的,眾多真實的故事中的,其中一個篇章。
作為一個畢業多年的拉文克勞,再次隨著紐特回到了紐約的魔法世界。有點陌生,不過no problem。格林德沃在哪裡,我們是否安全,格林德沃創造恐慌。還是熟悉的那個魔法世界,盡管這次故事發生在美國紐約。祖世代。
特效毋庸置疑是非常棒的,各種各樣奇妙可愛或者強大的動物。就是經常陷入魔法世界和普通人世界的兼容性思考,麻瓜究竟可以看到什麼東西,既然生理機能都有一些不一樣。
我得說這次大場面多了很多,它們搞出來的動靜比hp里七個伏地魔(碎片)還大。就是神奇動物們的破壞力有點過於可怕,我可能只希望在動物園受保護的狀態下看到他們( >д< )。男主極端動物保護者的形象讓我有點不舒服,畢竟他的粗心大意導致動物們跑出來,人由誰保護呢。不過他的愛心還是很有意義的,果然是溫柔的赫奇帕奇呀 。順便女主父母又是龍痘死的呀,盧修斯馬爾福的父親也是這種病早死,這么可怕?
黑暗和壓力/矛盾也無處不在,這不是童話世界,巫師之間不服就是干,麻瓜死於陰謀,格林德沃持續性的在製造恐慌陰影。強大的默然者, 十歲以下, 註定早夭,黑暗爆發的力量 。矛盾如同沉默的火山 並且開始小規模噴發。當然被逮捕某種程度很有喜感,說好的大魔王呢,以及偽裝的時候比真面目帥多了,德普不是彩蛋是炸 彈啊。
戰爭的陰雲無處不在,矛盾從未真正解決,傷害和被傷害總在發生,無論是鄧布利多家的悲劇,還是格林德沃「為了更偉大利益」的論調,小女孩血腥可怕的童謠,還是里德爾因為「不正常」而在孤兒院飽受歧視——神奇動物在哪裡有部分也像在看孤兒怨。
英國人和美國人的學校撕逼讓人會心一笑,當然是一千年歷史的霍格沃茲最棒。以及看到紐特的圍巾就知道他是一個赫奇帕奇,四大學院的印記是如此鮮明,圍巾的色彩總是很好猜。阿不思也有出場,作為一個寬容的師長形象。
最後的一場傾盆大雨讓紐約貌似恢復了正常。麻瓜朋友也得遺忘這一切的時候我幾乎淚如雨下,「這不是屬於我的世界,我不該知道這些」。hp里的佩妮姨媽何嘗不是遇到這樣的悲劇,從嚮往魔法世界,到妒忌妹妹,仇視巫師。當我們長大了,不再相信有魔法,魔法世界將離我們而去,只剩下些許幻夢。不過麵包店裡神奇動物的可愛造型,讓我們繼續相信愛和魔法~
3. 《神奇動物在哪裡5》電影講了什麼
《神奇動物在哪裡5》電影主要講述了神奇動物們的故事,但詳細內容依然保密中。
JK羅琳計劃拍攝《神秘動物在哪裡》五部曲早就不是什麼秘密,早在2016年的時候,JK羅琳就曾在采訪中表示,原本這個系列只打算拍三部,後來發現故事實在太長了,有很多細節可以挖掘,於是三部曲華麗的升級成了五部曲。
整個《神奇動物在哪裡》系列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JK羅琳在第一部電影中引出了全新的魔法世界,讓觀眾接受神奇動物的存在。
第二部中,神奇動物不僅是影片亮點,還藉由他們引申出了格林德沃與鄧布利多的舊日恩怨,昔日好友因為理念不合而分道揚鑣。據說,第三部中,格林德沃與鄧布利多的戲份會大大增加。
同時,神奇動物們也將會降低存在感,影片會著重探討人類和魔法世界的相處問題。JK羅琳曾表示,整個影片時長跨度足有19年,不過他們有信心可以拍到第五部。
《神奇動物在哪裡》影評
《神奇動物在哪裡》固然將各種商業片的元素發揮到了極致,但它的美中不足在於太過按部就班,根植於哈波系列卻難以逃離前輩的陰影。
團隊沿用哈波班底雖然提供了質量保障,卻也讓這部外傳除了片尾彩蛋之外驚喜寥寥,更看不見系列創新的野心。而動物們普遍缺乏和主角深層次意義上的互動,也難以讓觀眾產生連結感。
總體來看影片依舊是一部具備誠意的商業片。在133分鍾時長內,影片拓展世界觀並不斷挖坑為未來系列故事線做鋪墊,同時也呈現了魔法世界的新元素。
4. 怎麼評價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
作為一部同《哈利·波特》有著關聯的作品來說,《神奇動物在哪裡》並沒有去套路前者的成功模式,力圖用一個看似新穎的構思來將觀眾帶入到那個昔日充滿了魔法魅力的神奇世界,然而這種新穎卻並不代表著電影自身劇情的出彩,在劇情與人物上的薄弱,都使電影最終看來與《哈利·波特》有著千里之別。
在劇情和人物雙重缺位的境況下《神奇動物在哪裡》真的變成了了一部只能靠神奇的動物設計支撐電影的作品,而如果和前者《哈利·波特》的經典做比,後者最多隻能算是一場以販賣舊有情懷為主的成人童話。
5. 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觀後感
向來遵守的原則是愛看什麼樣的書喜歡哪種類型的電影都是個人的口味和習慣,特別討厭哪種人生必看的XX本書或者你不得不看的XX部電影的文章,五穀雜糧養百種人,哪有什麼必須不必須的。
但是我這個原則中,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哈利波特系列,我幾乎是一個無法忍受沒有閱讀過哈利波特原著的人,我不是說會對這樣的人抱有什麼偏見,我只是無法理解,還有什麼能比閱讀哈利波特更讓人愉快的事嗎?為什麼會有人拒絕這樣的快樂呢?
說來奇怪,我既不是瘋狂的書迷也不是電影的死忠,我為這個系列唯一做過的事情就是把小說翻來覆去的讀了個十來遍而已,影響我的人生談不上改變我的價值觀更是沒有,想來的原因,那也只能是這個系列的書,在我成長的過程中的無數個黑夜為我帶來了歡樂和愉悅,彷彿是下雨天里溫暖書房中的那束鵝黃色的燈光和全身可以陷入的布沙發,是閱讀能夠帶給我的至高享受。
由於我對這個系列抱有的執念,於是你們應該也能理解對U神奇動物在哪裡 的期待,同名的小說是我喜歡的類型,作為一個月亮處女座,就是對這種歸納性強的作品完全沒有抵抗力,反倒是電影在今天去看之前我沒有做過多的了解,就等著讓它驚艷我
而且確實也做到了。
動物們都很美,這是毋庸置疑的,對於一個(大多數)動物的愛好者,小雀斑演的男主打開他的旅行箱之後我就已經決定要給這片五星了,尤其是嗅嗅和護樹羅鍋的表現,本來哈利波特里挺討厭的兩樣東西居然在這片里大放異彩,如果硬要說有什麼不滿的話,那就是應該佔用的時間更長拍攝的物種更多一點,劇情什麼的可以不要,不如就乾脆來個哈利波特之動物世界的紀錄片最好了。(不
我猜是為了改變你們對赫奇帕奇的偏見,所以這片的男主特意被設定為出身於獾院,而男主的性格和從事的職業確實也很有赫奇帕奇的風格。個人覺得女主不是很出彩,倒是女二比較有意思。男二和Ezra不管是角色還是演員都表現得非常好,Ezra的角色真是太適合他了,尤其是那個發型簡直是為這個角色而生的(。而且我看的時候就開了腦洞,心想他這個角色的技能是不是在為演閃閃做准備啊?另外除了神奇動物之外,其實我覺得本片的最大驚喜正是來自於某個角色,雖然聯系最近的新聞也是情理之中,但是影片中看到還是驚呼了一聲我擦。
特效其實不是特別的精彩,甚至說還有點生硬,還有我看別人評論的說大衛耶次故事處理拖沓剪輯不連貫的毛病一如既往,這一點我也是同意的',因為從劇情上來說是有一點散,我看完一查這部電影居然有130分鍾,可見他在這部片子里塞了多少內容,當然也為下面兩部做了很多鋪墊,留下的尾巴實在是太多了,不過從另一個方面來說的話,雖然有以上提到的毛病,看來我還是看得挺投入的,不然我也不會驚訝有那麼長時間。
來看這部電影的人應該有一半都是看過HP的 無論書還是電影
所以其中有很多前作滲透進來的元素 讓人感覺很熟悉驚喜
我自己發現的一些彩蛋有:
一開篇就是鋪面而來的預言家日報 標題全都是Grindelwald和Creatures at large
Newt被一個女人問:“My friend, are you a seeker after truth? ”
他回答說:"I'm more of a Chaser, really."
我本來沒反應過來 但是聽到我身後的一個外國女生笑了
然後我才突然意識到了這個梗
女人說的seeker是真理的追尋者
而Newt聽到seeker想到的是 找球手 所以回答說 我其實是當chaser(追球手)的。
(唉那一瞬間真是 有一種那個世界回來了的感覺)
還原了很多以前見過的咒語:accio Expelliarmus Obliviate (之前看過一個調查說在HP系列裡出現次數最多的咒語也是accio 飛來咒果然很實用啊哈哈哈)
個人覺得Newt的箱子有點像赫敏的那個巨能裝的錢包 不過這倆一比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還有當年真穆迪是不是也是被小克勞尼鎖在一個施了咒的箱子里來著?
美國人管muggle叫no-magic也是夠直白。。。(後來看新聞里寫的是No-Maj 唉 我這聽力…)
說到魔法學校的時候 Queenie說Ilvermorny是最好的
Newt微微一笑搖著頭說"I'm pretty sure Hogwarts is the best wizarding school there is."天哪 當時小雀斑那副表情簡直帥出天際 是不假思索地反對 但又很溫柔
然後Queenie就故意把Hogwarts說成了Hog~wash~(當然沒字幕所以我也不是很確定)
那個傲羅審訊Newt的時候提到了鄧布利多哦~
說:不知道為什麼鄧布利多那麼喜歡你 (結合他其實是格林德沃這一點看這話就很有趣了啊 哈哈哈)
所以總得來說 這個電影的風格和感覺都是和前作一脈相承的 不像cursed child有種迷之違和感
而且把1926年的紐約刻畫得很好 蒸汽裊裊的車站 苛刻的銀行經理 熙熙攘攘的人群 彷彿只屬於權貴階層的市長競選 還有一臉木然的工人們走進烏漆漆的工廠 有很強的時代感
總之 製作精良 情懷適當 有很多很多好看的細節 好看的片段
但是這些連在一起 卻並沒有期待中 那麼完美。
單拎出它的情節主幹來看:
一條主線是小雀斑把逃跑的小動物們一個個抓回來…中間差點被魔法部給executed(這兒也太扯了 英國那些食死徒都只是被關進監獄 為啥美國人就偏要殺了他們)
另一條線是 格林德沃在神經兮兮的反巫師一家裡找obsecurus 然後那孩子被逼得爆發了 被魔法部的人趕來滅了…還不知道滅沒滅全
但在後面那條線里… 故事的發展幾乎沒受到Newt的影響…
我覺得既然是要拍5部的 這樣雙主線 大信息量的節奏未免有點aggressive了。本來可以是個adventure comedy 給後面的故事做些鋪墊 結果整部都這么黑暗 在看到反巫師的那家人的時候不可避免產生了很多疑問和戒備 所以看到那些可愛的magical creatures的出現時也不太能完全放鬆下來。這兩條主線分得太平均了 就像兩股力量在彼此沖擊壓制 喜歡的人看著覺得很有感覺 不喜歡的人可能覺得有點混亂了。
按說有這兩個主線 信息量挺大的 故事應該挺緊湊的
但卻發現它總是在劇情發展處拖沓…花很長時間來炫技…
各種動物都出來溜一圈 倒也正常 但obsecurus爆發的那段有點太長了 一會兒飛到這兒一會兒飛到哪兒 知道是想渲染一下這個毀滅的力度 但總覺得有點墨跡(也可能是我看到最後疲憊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坑挖的太多 還過於刻意。
比如那個照片里的女生(看外媒的新聞發現她姓 Lestrange 其實是貝拉夫家那個黑魔法世家的人 這坑可是大了)
比如床底下的魔杖到底是誰的 那個小女孩又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比如最後飄走的那一縷黑煙…
講真我不是很喜歡這種故意留懸念的做法 感覺只有那些對自己作品沒信心的人才愛這么干 激起大家的好奇心來看下一部。
伏筆 和 挖坑 是不一樣的 伏筆是不動聲色地伏延千里 羅琳在HP里做得就很好 就像我前兩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說到的:你讀到第六部的時候才知道的魂器其實在第二部就出現過還被毀了。看了很多采訪 演員們都說羅琳就像一座金礦 每次她來片場他們都會問很多劇本以外的問題 她都能不假思索地答出來。她腦袋裡清清楚楚地裝著這整個世界和每個人的身世歷史 有很多很多東西她沒有寫進書里劇本里 但是所有事的前因後果所有人的“前世今生”都在她腦子里 這也是為什麼她在HP里寫了那麼多伏筆 那不是有多故意地說誒~要不我在這兒埋個線索 而是在她心裡那些事情就應該是這樣的。
但是挖坑正好相反 它總是很明顯 惹人注目到了唐突的地步 就像這里花了不小篇幅提到的Lestrange,而她和這部電影有什麼關系呢?很容易讓人迷惑又很出戲 明明可以在整理箱子的時候不經意地閃過她的照片或者寫有她名字的信封 反正肯定會被粉絲扒出來的 而且這樣扒出來不是更有趣么 何必弄得這樣直白…
離題一句:可能也知道刻意挖坑效果不一定好 所以像漫威就喜歡把坑都挖到最後的彩蛋里 不破壞正片的完整性 還光明正大地請你來看我的續集或者聯動的其他電影 大家還都挺喜歡這種彩蛋(所以現在都發展出雙彩蛋了)。
說到漫威 對比上周看的Dr. strange 感覺對於沒看過HP的觀眾而言 這兩者可能沒什麼差…都是爆米花電影 甚至Dr.strange對非粉絲觀眾會更友好一點 因為同樣是在架空的世界觀下
6. 如何評價《神奇動物在哪裡》這部電影
《神奇動物在哪裡》這部電影我非常喜歡,無論是劇情,還是人物,還是細節,各個方面其實都埋藏了很多伏筆,單單看這一部電影的話是不夠的,需要結合第二部來看,可以分析出更多的內容。主角小雀斑是我非常喜歡的演員,在這部電影中他也貢獻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表演。
一、小雀斑的表演精彩之處
《神奇動物在哪裡》這部電影最初吸引我的是主角紐特的行李箱,多麼像哆啦A夢的任意門啊,打開就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主角紐特是一個敏感自卑的人,無論是言行舉止,還是說話行動,都透著一股堅韌但是畏縮的氣質。小雀斑的表演很到位,但是當主角紐特為了找回失散的動物使出十八般武藝的時候,特別是那一段求偶舞動作非常到位,讓在電影屏幕前的我感覺十分好笑但又覺得演繹得很精彩。
7. 《神奇動物在哪裡》觀後感及經典台詞對白
《神奇動物在哪裡》觀後感及經典台詞對白
J.K.羅琳首任編劇的3D魔幻巨制《神奇動物在哪裡》11月25日在中國上映!神奇動物在哪裡除了精美的劇情,裡面的台詞對白也是非常經典,下面是我們趕緊來看看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觀後感及經典台詞對白吧!
電影將故事背景設定於了《哈利·波特》70年前的美國紐約,不同於《哈利·波特》以圍繞主人公成長為主的展開,《神奇動物在哪裡》以多線齊驅並將,有尋找神奇動物的冒險,有主人公間的愛情故事,當然還少不了黑暗勢力的反派,希望藉此來形成劇情上的充沛,但卻忽視了多線敘事對邏輯與節奏掌控的苛求,當劇情過半,在這個尚還未能建立一個能引人入勝的魔法世界觀的時候,敘事過於凌亂的問題已然暴露無遺。
《神奇動物在哪裡》並沒有去套路前者《哈利·波特》電影模式的成功,而是以一個新的構思希望將觀眾帶入那個昔日的魔法世界,但這種新並不意味著電影的出色,散漫的劇情與薄弱的人物,都使電影看起來只是一個略顯乏味的冒險故事。
當敘事掌控不力,對於一部有著眾多人物角色的電影來說,必然會導致人物的薄弱,《神奇動物在哪裡》中所塑造的角色幾乎都是臉譜化的,演員只是按照設計的人物“演”出了自己的角色,而沒有令人看到性格使然或是情感自然的轉變,這使得這部電影所留給我最深印象的人物,已然並非是男女主角或是反派,而就是一個插科打諢作為電影潤滑劑發揮幽默效應的麻瓜配角。
回想昔日JK羅琳在現實世界中所構築的那個真正為人著迷的魔法世界,在反看這部僅只是新奇的動物形象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新作,更為出色的特效製作雖能為人奪目,但並沒有帶來一個能如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般為人沉浸其中的展開,如果說最早的《哈利·波特》是一場尤為出色為孩子大開魔法世界大門的鑰匙,那麼《神奇動物在哪裡》僅只是一場以販賣舊有情懷為主的成人童話。
《哈利·波特》已然揮手長別,《神奇動物在哪裡》雖然有著種種的詬病,但總還是令人重溫著那個昔日的魔法世界,一張情懷的底牌,其實在很多哈迷的眼中已然能粉飾新不如舊的瑕疵。
由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J.K.羅琳首任編劇的3D魔幻巨制《神奇動物在哪裡》將於11月18日北美公映,11月25日登陸內地銀幕。目前,影片在爛番茄網站上的新鮮度為100%(平均分7.3),在MTC上評分為75分(7好評2中評)。
各家媒體對於該片評論都頗高:
“該片既成功討好了《哈利波特》的影迷,也能給那些只是想隨便看看的觀眾提供有趣的東西。”——好萊塢報道者
“《神奇動物》明顯是為羅琳的粉絲所創作的,雖然對於新觀眾有些迷惑支出,但這部電影依然非常尊重觀眾。”——綜藝
“羅琳與葉茨成功地帶你進入了一個你不想離開的魔法世界。”——ScreenCrush
“羅琳與葉茨帶給我們一部非常有趣、朴實無華、無法抵抗的、活潑的電影。”—衛報
“影片在營造新魔法世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十分出色。”——每日電訊報
《神奇動物在哪裡》劇照《神奇動物在哪裡》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早《哈利·波特》系列70年的北美魔法界。曾是霍格沃茨學院學生的英國魔法師紐特·斯卡曼德攜帶裝滿神奇魔法動物的箱子來到美國紐約,不料箱子中幾只神奇魔法動物意外逃跑,讓紐特成了北美魔法界的“危險人物”,與此同時一股神秘的魔法力量在紐約造成混亂,紐特和新認識的三個夥伴踏上解救神奇魔法動物的冒險之旅。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魔法小分隊,首次加入了麻雞(麻瓜的美國說法,不會魔法的人)的身影,圓了一眾影迷渴望跟隨主人公一起探險魔法世界的心願。
神奇動物在哪裡的作者是誰我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哈利波特七部曲的作者是誰,沒錯,羅琳新作還沒公影之前大概已經有一大部分嚷嚷著要看要看,我是羅大媽的粉,從哈利波特第一部開始已經迷上了寫這巨作的作者。
在我印象中大概就是她手邊永遠有紙和筆,想到什麼劇需要立刻寫下來,所以有了在餐廳用餐時把劇情寫在餐巾紙上的故事。
今天下了一天的雨,冷,昏昏欲睡,但仍然出門,為了減壓,也為了看看神奇動物在哪裡,可惜啊,還是錯過了片頭,進場的時候已經看見那什麼鼠咬那胖子了,跟我昨天被蛇咬的情景一模一樣,很神奇的是女主走上來的時候整棟被破壞的房子又修復了,而那隻會咬人的什麼鼠就是從男主的箱子跑出來的,伴隨跑出來的還有一個陰形的什麼鬼,還有一條鳥蛇,沒錯,是像鳥一樣的蛇。
都是魔法師,但也有好有壞,女主錯誤地將男主出現在紐約的事說了出來,把且把他的箱子交給了魔法界的人,一連串的事情就發生了,比如殺人的原來不是動物,是一個擁有魔法的孩子,因為他隱藏自己的魔法最後控制不住自己的魔法而變成默默然,因為力量強大,寄主通常不到十歲就會死去。然而這一次例外,這個強大的默默然把紐約翻了個遍,不得不說驚天動地的場面實在很震憾,魔法界的秘密被公開了之後,美國魔法會主席領著魔法界的人到處修復被破壞的建築等。
無可否認,隨便一個鏡頭都是視覺享受,從服裝到化妝無不精緻,光憑這點進場看電影也覺得值了,最後女主角那美麗迷人的背影已擁有足夠的殺傷力,大概國內的電影再怎麼3D也比不上人家的講究。
所有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它是經過千錘百煉,無一不是精心與耐心的傑作,為營造復古風,劇組為《神奇動物在哪裡》找來了幾千件上百年歷史的古董衣飾,光片場的掛衣架就有7500個。
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實在太多了,比如專心做一件事,十年,二十年,那件事面世的時候必然是驚天巨作,如今國內的電影講究效率,一個鏡頭與人設完全不符,並且沒有那種意境,何來成功?
如今觀眾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很多中國導演為了圈錢已經不知不覺把自己逼進了觀眾的黑名單中而不自知,所以也別羨慕外國電影上影一天就過億票房了,好好琢磨琢磨原因才是關鍵。除了走心別無選擇,真的。
感謝《神奇動物在哪裡》給我一個下雨天不一樣的心情,看完後心情依然很難平伏,我一直想,什麼時候自己能寫一部這樣的作品出來就可以死而無憾了,看,有了新目標很容易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回來馬上一篇公眾號就出來了。
為明天加油,為未來加油,真不是喊喊口號,需要動腦筋去想怎麼做,怎樣才能寫出好劇本?我覺得在奇幻的世界裡真的可以天馬行空,無所不能,但這得研究多少技能知識,吸收多少新知識才能做到?你必須得先有興趣,然後一頭載進去,抱著即便輸了我也開心樂意的心態,那麼只要你不笨,沒理由不成功的。
韓國的電視劇編劇什麼的基乎都是家庭主婦,她們把生活中不能實現的東西都寫在小說里才被拍出來,我覺得我們也可以,問問你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那麼不妨動筆,一天一個章節慢慢寫出來,不求成功,只為完成心願,萬一哪天被拍成電視劇呢?
對的,我就是這樣鼓勵我自己的。
也許你不喜歡文字,沒關系,你喜歡什麼盡管去做好了,只要用心去做,只要堅持到底,總有一天是會成功的。
加油哦,寶貝,期待你夢有所依,活出精彩的人生。
期待已久的《神奇動物在哪裡》,昨天去電影院完成了首刷,准備再去刷一次。
純粹主觀的,帶有強烈個人情感的點評——Merlin's beard,I't perfect.(梅林的鬍子,出自《哈利 波特》系列,意味“OH,my god”.)
電影開頭是熟悉的音樂,當音樂想起時,就有種熱淚盈眶的感覺。
主人公不斷的移形換影,飛舞的糕點,自動攪拌的熱可可,揮舞魔杖即可將一切恢復如初,熟悉的台詞:霍格沃茲、鄧布利多、麻瓜(在紐約叫“麻吉”,意思是不懂魔法的普通人),一切的一切,都彷彿在暗示我,那個魔法世界又回來了,好像觸手即可及。
他們是那麼的生動,他們是那麼的具體,他們本該就是這樣。
與生俱來,無與倫比。
感動與回憶在觀影中不斷交織,終究沒有留下激動的淚水。因為喜極而泣,已經在巨大的滿足中消失無形.我還能要求什麼,那個魔法世界還在,永遠都在,就在我的心裡,就在我身邊,從未離去。
Always!
有朋友問,電影好看么?——對於哈迷來講,他無與倫比。雖然有些內容你們可能不熟悉,但不影響觀影,特效足夠驚艷,推薦你去看,更歡迎你留言觀後感。
主人公在影片中提到:霍格沃茲是世界上最好的魔法學校。
是的。是霍格沃茲,是他,承載了那麼那麼多的記憶。
Hogwarts will always be there to welcome you home。——JK Rolwling
Always!
今天就先到這。
晚安。
願你去領略。
領略魔法世界的魔法。
1、昨天有個巫師拎著一個箱子來到紐約,一個裝滿了魔幻生物的箱子,遺憾的是有些逃掉了。那個神奇的魔法世界。
2、我們已經在陰影里生活了太久
3、我不允許再有人喪命
4、我不覺得我在做夢,憑我的腦子不可能編出這些
5、不管是什麼,都要阻止他
6、所以把一群充滿危險性的'動物放出來,是意料之外嗎
7、你24小時之前就知道,一個沒有注冊的魔法師,在紐約放跑了一些神奇動物
8、你對么過魔法世界有什麼了解嗎?我們是不會放出動物的
9、我從此拒絕服從
10、沒有魔法的人,不是魔法師的人,我們稱他們為麻瓜
11、魔法師就生活在我們當中
12、受法律保護的是誰,是我們還是他們
神奇動物在哪裡劇情簡介
1926年紐約的魔法世界,危機四伏。某個神秘的力量在街頭製造了一連串的破壞,並揚言要向反魔法師狂熱組織第二塞勒姆'揭露魔法社會的存在,並借他們的手斬草除根。而強大的黑魔法師蓋勒特·格林德沃,在歐洲製造了浩劫後消身匿跡,至今沒人能尋得其蹤。
魔法動物學家紐特·斯卡曼德抵達紐約時,對這日益嚴重的緊張氣氛毫不知情。他即將結束對神奇魔法動物的研究和營救工作開展的環球之旅。在他看似其貌不揚的魔法皮箱里,其實保護著不少神奇魔法動物。但意外還是猝不及防地發生了,一個叫雅各布·科瓦斯基的麻瓜無意間放跑了幾個紐特的神奇魔法動物,而此時的紐約魔法界正處於最為動盪不安的時刻,因嚴重違反保密法令被停職的前傲羅蒂娜·戈德斯坦恩一把抓住這個機會,想重回自己以前調查員的職位。但是,神秘莫測的美國魔法國會魔法安全部長帕西瓦爾·格雷夫斯卻同時懷疑上紐特和蒂娜,事態突然變得凶險異常。
自此,不得不合作的紐特和蒂娜,以及蒂娜的妹妹奎妮和他們的新麻瓜朋友雅各布,湊成了一支冒險小隊,他們必須盡快找到走丟的神奇動物,以免它們遭受不測。然而,真正的危險,遠比這四個上了通緝名單的局外人兼逃犯想像的要嚴重得多。他們與黑暗勢力產生了正面沖突,魔法和麻雞兩界的戰爭可能因此一觸即發。
關鍵詞1 紐特·斯卡曼德
《神奇動物在哪裡》講述的故事發生時間早於《哈利·波特》系列70年,但主角紐特·斯卡曼德在《哈利·波特》系列裡出現了不止一次。電影的名字原本是《霍格沃茨學院新生教材》,紐特就是那本書的作者,也是霍格沃茨魔法學校的肄業生,鄧布利多曾是跟他關系密切的老師。紐特後來成為英國魔法界著名的神奇生物學家,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和《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里,他的名字和畫像都有出鏡。埃迪·雷德梅恩飾演的紐特基本就是個“學霸宅設定”,跟人打交道很吃力,但跟動物在一起時光彩四射,他也是為了保護他藏匿在魔法皮箱里的各種神奇魔法動物才不得不捲入北美魔法界的動亂里。
關鍵詞2 麻雞
每個國家對於沒有魔法能力的人都有自己的稱呼,英國人稱之為“麻瓜”(Muggle),美國人稱之為“麻雞”(No-maj)。在北美,魔法師是嚴禁和麻雞來往的。這次羅琳特意讓一個麻雞角色加入魔法師的戰斗陣營,十分符合羅琳作品裡對“消除偏見”等話題的偏愛。
關鍵詞3 格林德沃
影片里出現了格林德沃的名字,這個人物曾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里出現過,並且與鄧布利多有過一段不為人知的相愛相殺。據了解,羅琳將要在這個新系列裡寫完這二人在上世紀40年代的那場不亞於哈利斗伏地魔的大戰。
關鍵詞4 北美魔法界與美國魔法國會
美國魔法國會於1693年成立,在美國當地被魔法師簡稱為MACUSA。MACUSA的架構類似英國的魔法師評議會,即魔法部的前身。來自北美各地的魔法界代表,經選舉成為國會成員並制定法律,以期監督和保護美國的魔法人口。 美國魔法界立法規定,每一名美國魔法師都必須攜帶“魔杖許可證”。影片中,女主角蒂娜就是因為違規使用魔法而被降級到魔杖許可辦公室工作。
關鍵詞5 第二塞勒姆
第二塞勒姆是北美一個以揭露和毀滅魔法界為目標的極端組織,名字來源於美國歷史上曾真實發生過的“塞勒姆審巫案”。這件事對北美魔法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促使美國魔法國會成立,也讓北美魔法界下定決心鏟除在審巫案中推波助瀾的毒瘤“肅清者”——他們深信魔法存在並對魔法極度憎惡。第二塞勒姆的麻雞領導人瑪麗·露對魔法世界充滿恐懼和厭惡,她收養了很多孤兒,埃茲拉·米勒飾演的自閉少年克雷登斯就是其中之一,這些孩子的工作是煽動普通人討伐潛伏在社會上的魔法師。
關鍵詞6 拉帕波特法律
拉帕波特法律是1790年美國魔法國會通過的一項魔法師與麻雞之間的族群隔離法令。法令規定,魔法師和麻雞禁止聯姻,甚至私交都構成違法。相較於歐洲,美國魔法國會更加無法容忍魔法的諸多事物,如:幽靈、調皮搗蛋鬼、神奇魔法動物等。
關鍵詞7 伊法魔尼魔法與巫術學校
北美的魔法學校,地位等同於英國的霍格沃茨。伊法魔尼創始人之一伊索·瑟爾是薩拉查·斯萊特林(大名鼎鼎的霍格沃茨蛇院創始人)的直系後代,而且伊索還曾收到過霍格沃茨的入學通知書。伊索激進的純血魔法師姨媽葛姆蕾拒絕讓其就讀,因為她認為霍格沃茨是一個充滿麻瓜後代又主張平等的“危險地方”。後來伊索逃到北美,並創立了伊法魔尼魔法與巫術學校,想法來自霍格沃茨,同樣分為四個學院:水蛇、雷鳥、貓豹和地精。
8. 如何評價電影《神奇動物在哪裡》
《神奇動物在哪裡》固然將各種商業片的元素發揮到了極致,但它的美中不足在於太過按部就班,根植於哈波系列卻難以逃離前輩的陰影。
團隊沿用哈波班底雖然提供了質量保障,卻也讓這部外傳除了片尾彩蛋之外驚喜寥寥,更看不見系列創新的野心。而動物們普遍缺乏和主角深層次意義上的互動,也難以讓觀眾產生連結感。
總體來看影片依舊是一部具備誠意的商業片。在133分鍾時長內,影片拓展世界觀並不斷挖坑為未來系列故事線做鋪墊,同時也呈現了魔法世界的新元素。
劇情介紹:
魔法動物學家紐特·斯卡曼德抵達紐約時,對這日益嚴重的緊張氣氛毫不知情。他即將結束對神奇魔法動物的研究和營救工作開展的環球之旅。在他看似其貌不揚的魔法皮箱里,其實保護著不少神奇魔法動物。
但意外還是猝不及防地發生了,一個叫雅各布·科瓦爾斯基的麻雞無意間放跑了幾個紐特的神奇魔法動物,而此時的紐約魔法界正處於最為動盪不安的時刻,因嚴重違反保密法令被停職的前傲羅蒂娜·戈德斯坦恩一把抓住這個機會,想重回自己以前調查員的職位。
但是,神秘莫測的美國魔法國會魔法安全部長帕西瓦爾·格雷夫斯卻同時懷疑上紐特和蒂娜,事態突然變得凶險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