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道陳道明出演的一部反映五四運動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我的1919 My 1919 (1999)
導演:
黃健中 Huang Jianzhong
編劇:
黃丹 Dan Huang
唐婁彝 Louyi Tang
主演:
陳道明 Daoming Chen
修宗迪 Zongdi Xiu
(更多...)
影片類型:
劇情
更多外文片名:
Wo de yi jiu yi jiu
Wo de 1919
片長:
China:100 min
國家/地區:
中國
對白語言:
英語 / 法語 / 漢語普通話
色彩:
彩色
1918年,歷時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初,中國駐美公使顧維鈞作為本國政府的全權代表赴法國參加巴黎和會。中國雖然是戰勝國,但在和會上卻處處受到歧視,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圖繼承德國在膠東半島的特權。辯論會上,顧維鈞慷慨陳詞,從歷史、人文等諸多方面闡明中國必須收回山東的嚴正立場,由此獲得全世界與全國的一致稱贊。
為爭取在法華工的同工同酬,顧維鈞的好友肖克儉在巴黎組織遊行罷工,遭到法國警察逮捕。獲釋之後,他仍然積極投入喚醒民眾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鮮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團所住旅館的偏激行為使朝鮮和中國成為輿論矛頭的指向。
巴黎和會最終拒絕了中國的正義要求,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膠東半島的特權。國內由此爆發了聲勢浩大的「五四」運動,肖克儉等人也在巴黎集會抗議。而軟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團在和約上簽字。代表團團長陸徽祥等人左右為難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團僅剩顧維鈞和王正廷兩人仍在堅持外交斡旋。肖克儉眼見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中國的現狀,憤然給愛妻留下遺書,在凡爾賽宮廣場舉火自焚。
幕後製作:
影片表現了1919年巴黎和會上,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政府全權代表與列強抗爭的種種過程和愛國志士肖克儉為國請命最終在凡爾賽宮廣場自焚的悲壯之舉,謳歌了中華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漲的愛國激情,同時也揭示了「弱國無外交」這樣一條真理。素來以沉穩、儒雅風格著稱中國大陸實力派演員陳道明在片中扮演的顧維鈞非常引人注目,將顧維鈞身為炎黃子孫的尊嚴氣節和外交家的睿智瀟灑等都表現得入木三分。
《我的1919》———顧維鈞的悲哀
1919年,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震動了世界,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為背景,講述了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代表團一員參加巴黎和會的經歷。
顧維鈞無疑是片中最耀眼的人物,作為一名年輕的外交官,他勇敢,機智,才華橫溢,具有極強的愛國情感,他為捍衛民族尊嚴,維護國家利益傾盡了全力。面對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待客的無禮,他表現得不卑不亢,嚴肅而自信,得到了對方的尊重;在巴黎和會的發言中,他機智地利用日本代表的一個懷表痛斥日本帝國主義強佔山東的強盜行為,這更是轟動了整個巴黎;而在日本代表的威逼利誘下,他表現出了極大的蔑視,體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
可是,顧維鈞更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他的政府讓他悲哀,一心想當皇帝的袁世凱,只是在想著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他領導的北洋政府,腐敗無能,膽怯懦弱,早已把國家利益、民族尊嚴拋到一邊。顧維鈞這邊還在義正詞嚴,據理力爭,那一頭卻一封封電報催著要代表團在喪權辱國的和約上簽字。我在想,當他接到這一封封要命的電報時,是多麼的心灰意冷。
他的同事讓他悲哀。同樣是外交官,同樣是談判代表,他的同事卻害怕承擔責任,沒有人敢出席會議,出席會議也不敢發言,都把重擔往顧維鈞身上推,而當顧維鈞的演講取得成功時,又指責他「耍小伎倆,非大國風范」,表現出的更多是一種嫉妒,和這樣的同事共事,讓他是多麼寒心。
而我認為,顧維鈞最大的悲哀是來自國人對他的誤解。在整個巴黎和會中,他為中國的利益殫精竭慮,花費了多少心血,做了多少努力,他比任何人都辛苦,比任何人都累,中國外交的失敗絕不是他的責任。可是同胞卻不理解。他們聚在他的住所,責問他,辱罵他。當為中國付出全力的他聽到別人叫他「賣國賊」時,我能感覺到他的心在流淚,在滴血。
顧維鈞是強大的,強大來自他的內心,來自他高尚的靈魂,然而他又是孤獨的,在那個時代,在那個環境中,他孤立無援,他無法抗拒那些強權。正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留在了中國的外交史冊上,他也將留在今天中國人的心中。
⑵ 有什麼關於革命的電影嗎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由張黎和成龍執導,趙文瑄、李冰冰、陳沖、孫淳、房祖名、胡歌、余少群、杜宇航等主演的革命戰爭片。該片講述了晚清末年,內憂外患,中華民族到了危亡之際。改良派維新變法運動的失敗,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決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體制的故事。該片於2011年9月23日在中國內地公映。
2、《建黨偉業》
《建黨偉業》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該片由韓三平、黃建新執導(海外部分由李少紅執導,五四時期部分由陸川執導,戰爭場面由沈東執導),由劉燁、陳坤、張嘉譯、馮遠征等108位明星出演。
該片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該片於2011年6月15日在中國大陸正式公映。最終票房約為4.12億元人民幣。
3、《遵義會議》
《遵義會議》是由貴州省委宣傳部等單位聯合出品的革命題材電影。由劉星執導,佟瑞欣、郭偉華、趙濱主演。該片於2016年10月1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講述了1935年1月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遵義會議,確立實際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的歷史史實。
4、《大轉折》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於上世紀末的《大轉折》《大決戰》《大進軍》系列革命歷史題材電影,是中國電影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戰爭題材電影,可以與蘇聯的《解放》、《莫斯科保衛戰》,美國的《最長的一日》等同類型電影媲美。
影片全景式地展現了解放戰爭中後期,中原野戰軍挺進大別山至全國大部分解放的那一段歷史。其中,《大轉折》講述的就是劉鄧大軍建立大別山根據地的艱苦歷程。
5、《大決戰之遼沈戰役》
《大決戰之遼沈戰役》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李俊、楊光遠等聯合執導,古月、趙恆多、蘇林、劉懷正、馬紹信、魯繼先、張衛國等主演的劇情片,於1991年在中國上映。
該片講述解放戰爭時期,以毛澤東主席為首的統帥部領導、林彪指揮的解放軍為打敗以蔣介石為首統帥的國民黨軍隊而進行遼沈戰役,攻克錦州,全殲廖耀湘兵團,最後攻克沈陽,解放了全東北的故事。
⑶ 求關於五四運動的記錄片或電影。
1、把反映五四運動的《我的一九一九》。
2、《我的法蘭西歲月》描寫鄧小平留學的,還有周恩來。
3、《開天闢地》描寫共產主義在中國萌芽的。
⑷ 鴉片戰爭五四運動之間有什麼電影可看
[編輯本段]電影
基本信息
片名: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英文名:The Opium War
顧 問: 李行
導 演: 謝晉
編 劇: 朱蘇進 倪震 宗福先 麥天樞
策 劃: 許鞍華
攝 影: 侯詠
剪 輯: 胡大為
年 代: 1997
地 區: 日本 / 中國
片 長: 150 min / Finland:106 min (TV version) / Germany
類 型: 劇情 / 戰爭
主演
林則徐——鮑國安飾
道光——蘇民飾
何敬容——郎雄(中國台灣)飾
琦善——林連昆飾
何善之——邵昕(中國台灣)飾
關天培——姜華飾
顛地——Bob Peck(英國)飾
義律——Williams Simon(英國)飾
劇情簡介
本片故事發生在清代道光年間。
英國商人每年向中國輸入近兩千噸鴉片,清政府每年流失三千萬兩白銀……鴉片,在嚴重威脅著大清帝國。為此,道光皇帝被迫下詔,命湖廣總督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前往廣東禁煙。
英商顛地帶著滿船鴉片到達珠江港面。負責驗貨的水師總兵韓肇慶與顛地里通外應,使顛地的鴉片得以順利進關。加上益和行老闆何敬容對內賄賂守關總督,對外為英商販賣鴉片,使得林則徐禁煙步步維艱……
林則徐一到廣州,立即處死了一批煙販,將何敬容關進監獄,這使以顛地為首的英商大肆驚慌。林則徐派兵圍住了洋商館,英商們以絕食抗議,拒不交出販運到中國的鴉片。
英駐華商務總監義律來到商館,英商們以為救星已到,熱烈歡呼。一面策劃回英國四處游說,要求英政府以此為借口向中國開戰……
英商們向大清國政府交出了兩萬多箱鴉片,道光興奮異常,以為鴉片之害已除,命林則徐在虎門將所有收繳的鴉片全部銷毀。
道光十九年六月三日,廣州虎門海灘,一群群袒胸赤腳的工人、兵勇將一個個黑色鴉片球切成四瓣,倒入碩大的化煙池。化煙池邊緣圍滿了密密麻麻的人群,人山人海。一筐筐鴉片、鹽巴、石灰被倒入化煙池中,最後被化成黑色的濁流,流入大海之中.........
⑸ 大學策劃建團一百周年觀看什麼電影合適
推薦李易峰出演的《青春與祖國同在》。
榮獲第九屆北京國際網路電影展「最佳公益影片」。
《青春與祖國同在》是為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由共青團中央出品,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承製,聯合打造的文化產品,由青年演員李易峰主演,影片採用「穿越」方式,通過新時代青年重回歷史,與觀眾一道重溫100年前的歲月。
影片通過一人多角飾演,再現一幕幕歷史經典場景,帶領我們見證中國發展的輝煌成就。
故事結構構思巧妙,場景調度行雲流水,整體製作精良,主題深刻,展現了一代代青年繼承五四運動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與不懈的努力,特授予公益單元最佳公益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