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明朝第二個皇帝是誰
明惠帝朱允炆 (1377-1402) 年號「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明惠帝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的長孫,太子朱標的長子。 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標病逝,朱元璋不得不重新考慮皇位的繼承問題,在此期間,他曾想到了皇四子朱棣,因為朱棣又許多地方都與自己非常相似,但向群臣咨詢的時候,大臣劉三吾提出,如立皇四子,那麼將皇二、三子立於何地?當時朱元璋已經分封了諸王,而且皇二、三、四子分別被封為了秦、晉、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邊境重鎮,而且手握重兵,一但由於爭儲而出現內訌,後果將非常嚴重。因此朱元璋只得將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朱標長子早逝)。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正式即位,改明年為建文元年。從年號上不難看出,一個建文,一個洪武,二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且朱元璋不願立皇太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像他的父親一樣,過於柔弱,過於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太嚴重,恐怕日後會吃大虧。 建文帝即位之後,一改洪武時期的緊張氣氛,使中國大地吹過了一陣清風,他重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儒等文人,對先朝的政治實行改革,為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吏都創造了一個寬松的環境。 在改革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削番,當時的番王多是朱允炆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權,他們在自己的番地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准備造反。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當時朱元璋的前三個兒子都已經亡故,朱棣成為了皇子中的最長者,而且隨著朱棣在對蒙古作戰的過程中不斷壯大,他已經成為了皇權最大的威脅。 可以說建文帝的削番就是針對燕王一人的。但建文帝的軟弱害了他,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這是他的第一個錯誤。他並沒有先削燕王,而是從其他親王下手,這樣即引起了親王們的岌岌自危,還打草驚蛇,使得燕王加緊做出准備。在建文帝決定對朱棣下手的時候,為時以晚,燕王朱棣迅速扯起了靖難的大旗。 在最初的戰斗中朝廷的兵力占絕對優勢,但由於李景隆的指揮不當,明軍屢遭敗績。但由於兵力所限,燕軍佔領的城市都是很快的放棄,因此雙方展開了拉鋸戰。在此期間明軍中涌現出了一批比較優秀的將領,他們的頑強抵抗給朱棣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但是朱允炆的軟弱再一次顯示出來,他的一道聖旨,「我要活的叔父」使得朱棣逃過了多次劫難,建文帝的婦人之仁最終將朝廷推向了深淵。 經過四年的拉鋸戰之後,燕王正確分析了形勢,只要建文帝在一天,地方軍對就會抵抗一天,而且自己就是叛王,但如果一旦攻佔了南京,趕走了建文帝,那麼自己就可以成為一國之君,相信也沒有多少人反對,因為大家都是觀望的態度。 於是燕軍繞過大城市、一路南下,當時的建文朝廷已經亂作了一團,很多地方將領按兵不動,很快燕軍就攻到了南京城下,城內的親王與某些將領又擅自開門投降,南京終於被佔領,建文帝不知所終,而且正如朱棣所料,地方上幾乎沒有人反對。朱棣的靖難之役宣告成功,自己也登上了皇位,年號永樂。 而在朝廷內卻是另一番情景,投降的文臣只有廿四人,其他或逃跑,或自殺卻有千人。永樂朝廷幾乎無人可用,可見建文帝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是相當高的。 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結束,作為皇帝他太過仁慈,有時甚至優柔寡斷,如果讓他作臣子,相信他可以愛民如子,兩袖清風,但做皇帝不一樣,皇帝註定與鮮血分不開,他要排除異己;他要樹立皇威,如果不能做到這些,皇帝也終將被歷史淘汰,建文帝就是這樣一個悲劇人物。
⑵ 明朝地2個皇帝是誰
明惠帝,朱允炆
明惠帝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在靖難之變後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為發喪,追謚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後謚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七月,以與顯皇帝廟號復,改上廟號惠宗,謚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清朝乾隆元年上謚號為恭閔惠皇帝,後世有人以其年號而稱建文帝。
明惠宗讓皇帝(惠帝)朱允炆安徽鳳陽人,是明朝第二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嫡孫。1377年十二月五日出生,生母是呂妃,父親懿文太子(明興宗)朱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朱元璋駕崩,終年71歲。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改年號建文,稱建文帝。因削藩,導致叔父燕王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結束,國破人不知所向。清乾隆皇帝追謚恭閔惠皇帝。南明安宗朱由崧追尊建文帝為嗣天章道誠懿淵恭覲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廟號惠宗。
⑶ 明朝第二代皇帝 明朝第二代皇帝是誰
1、明朝的第二個皇帝是明惠宗建文帝朱允炆。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期間在位。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於應天府(今南京)。
2、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標病死,朱允炆被立為皇太孫,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繼位為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增強文官在國政中的作用,寬刑省獄,嚴懲宦官,同時改變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稱「建文新政」。
3、朱允炆於靖難之役後下落不明,時駙馬都尉梅殷在軍中,從黃彥清之議,為發喪,追謚孝愍皇帝,廟號神宗,壬午以後謚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七月,以與顯皇帝廟號復,改廟號惠宗,謚號為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後世稱為明惠宗,清乾隆元年上謚號為恭閔惠皇帝,簡稱惠帝的。
⑷ 有那一部電視劇寫明朝一朝有二個皇帝
明朝一朝有兩個皇帝的時期,應該是發生在土木堡之變時期,兩個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鎮和明代宗朱祁鈺。電視劇《大明王朝1449》提到這段歷史。
⑸ 有哪些關於朱棣(明成祖)的電視劇或者電影要正規的,盡量朱棣是主角。
1.《永樂英雄兒女》:
該劇講述了明朝永樂皇帝(明成祖)帶著女兒蠻兒到江南視察民情,蠻兒將野小子馮天賜召為駙馬後引發了一連串的故事。
2.《大明天子》:
該劇講述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建文帝、永樂帝三代帝王宮廷陰謀,揭秘兩位大明天子與一絕世妃子徐妙雲的生死情仇與愛恨。
3.《穿越時空的愛戀》:
該劇講述了文物盜賊小玩子和女警張楚楚在明朝文物展覽中因文物「游夢仙枕」而發生爭奪,結果一起穿越到明初,分別與朱允文和朱棣相戀的故事。劇情以喜劇為主線,是穿越劇的代表作。
4.《永樂大帝》
講述朱棣自立為帝,改元「永樂」後,金嘯天之子金明(曹國輝飾)、永樂私生子天賜(翁清海飾)以及公孫飛雲之女公孫燕(許美珍飾)相繼長大,捲入江湖恩怨與宮廷斗爭之中的故事。
5.《名揚花鼓》:
燕王朱棣為揭穿國舅調換太子意圖謀反的陰謀,立誓拿人頭擔保並以半年為期追查公主下落,找出當年為皇子妃接生的玉娘做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