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第三部 漢初三傑 兵仙韓信【3】 (自然之師)
漢初三傑 兵仙韓信(自然之師)
安頓下來後,韓信的母親在門前開墾了一塊地,作為菜園,種上了蔬菜。
挖地的時候,地里的蛐蛐兒紛紛跳了出來,小韓信在旁邊玩耍。無意中,他看到一群螞蟻撕咬一隻蛐蛐兒,不一會兒,它便一動不動了,然後螞蟻圍成一圈,拖著蛐蛐兒回洞穴。
韓信覺得好奇:「蛐蛐兒那麼大,怎麼不是一群螞蟻的對手呢?照常理看,單個的螞蟻肯定不是蛐蛐的對手,為什麼一群螞蟻就能戰勝蛐蛐兒?」想了一會兒,想不出答案。
他急忙問母親:「媽媽,為啥一群螞蟻能戰勝體型大自己幾十倍的蛐蛐兒?」
韓母放下手中的鋤頭,輕輕撫摸著他的頭,微笑道:「乖兒子,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你想雖然一個螞蟻的力量很單薄,但是很多螞蟻團結起來,力量就很強大了,知道嗎?無數的螞蟻能感動大象。」
韓信似乎聽懂了,點了點頭,應聲道:「哦,原來是這樣啊。」
在離開關隘的時候,小韓信特地拿了一把劍和幾本兵書,他想長大後,戰勝秦軍,為父報仇。
書裡面很多字兒不認識,他卻堅持讀下去,一有問題,就去問自己的母親。
母親很有耐心的一筆一劃教他,並讓他在一個沙盒裡,用小樹枝寫,寫了又抹,抹了又寫,如此反復,直至能寫會認。
一天,韓信在小溪邊玩耍,看見遠處的草叢里,一條三尺來長的蛇,正彎彎曲曲的爬向一塊大石板,突然,天空飛來一隻蒼鷹,在它頭頂盤旋一陣後,俯沖而下,蛇來不及躲閃,只得張著嘴,吐著舌芯。
老鷹飛到蛇的身後,找准時機,伸出鷹爪,一把抓住蛇的七寸之處,然後撲打著翅膀飛向藍天。
這一幕,讓小小的韓信很震驚,心想:「老鷹為啥不怕被蛇咬?它怎麼不抓蛇尾,而抓蛇的七寸之處呢?」
忽然想到爸爸曾經說過,打蛇打七寸,原來,這個道理老鷹也知道啊。
讓他感到驚奇的是,老鷹的鷹爪太鋒利了,一下子就抓住蛇的七寸處,七寸的地方,蛇卷不了頭,咬不到老鷹。
這難道就是兵書上說的,以己之長,擊彼之短。原來自然界,處處蘊含兵法。
想到這些,小韓信開心的笑了,他豁然開朗,覺得自己可以向大自然學習,向各種動物學習,只要留心觀察,就能有所收獲。
楚國滅亡後,秦軍只抓走了當地的貴族,慢慢的,社會穩定了下來,當初南逃的百姓,有一些也回來了。
大家恢復了生產,過上了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的生活,只是這間茅屋的主人遲遲沒有回來,想想這樣也好,可以暫且借住下去。
韓母幾次去附近的集市,一方面去買些生活用品,一方面打探丈夫的消息。
她心裡清楚,只有找到那場戰爭的倖存者,才能打探到丈夫的確切消息。
有一次恰巧碰到一個丈夫以前的兵,他還活著,可是卻失去了一隻手。
那個士兵淚流滿面地說:「韓中尉戰死了。」然後從身上小心翼翼拿出一塊玉佩,遞給韓信的母親。
韓母一眼便認出那是丈夫的貼身之物,眼淚唰唰地流了下來。
士兵沉痛地說道:「韓中尉臨死前,特地交代小的,讓我把這個一定要親自交給你。我一路打聽,了解到你們母子向南去了,這一路找來,找了你們好久。蒼天有眼啊,讓我在這里遇到你,總算可以完成韓中尉的囑託了,韓中尉讓我轉告你,好好的把孩子養大。」
韓信的母親雙手緊緊的握著玉佩,聽到這里,已泣不成聲……
士兵悲痛,如釋重負地說道:「終於把韓中慰交代的事兒完成了,我可以安心回老家了,韓夫人,再下告辭,您多多保重。」說完,轉身離去。
過了許久,韓信的母親才會回過神來,人死不能復生,她決定好好的把韓信撫養成人,不辜負丈夫的囑托,傷心的她回到住的地方,已是傍晚。
韓信見母親回來了,急忙上前迎接。
看到母親手裡拿著一塊玉佩,覺得很眼熟,突然想起這是父親隨身佩戴的。
他好奇地問道:「媽媽,你手裡拿的啥?是父親回來了嗎?怎麼沒看見他?」
看到母親眼裡閃著淚花,小韓信似乎明白了什麼。
這時,韓信的母親,一下抱住小韓信,悲泣地說道:「今天碰到你父親手下的一個士兵,他說,你爹……在那場戰斗中……戰死了。」
說完,母子二人抱在一起痛哭,小韓信不停的安慰母親……
第二天一早,韓母找了丈夫以前的衣服,帶著韓信,准備到後山。
丈夫犧牲那麼久了,要找到丈夫的屍骨是不可能的,只有壘一個衣冠冢,以尉丈夫在天之靈。
來到後山,韓信的母親,選了一個綠樹成陰,風景秀美的地方,親手挖了一個坑,把折疊整齊的衣服,小心的安放在坑裡,然後拉著小韓信一起跪下。
她兩眼含淚,手捧泥土,灑向衣服……
不一會兒,墳壘好了。
墳後是氣勢雄偉,連綿不斷的青山,墳前是一片開闊的平原,可以容納千軍萬馬。一條小河在遠處成s型環繞而過,周圍山環水抱,左邊的青龍山延伸下去,在遠處回過頭來,右邊的白虎山低矮,順從,像守護著韓信父親的衣冠冢。
左邊的山高於右邊的山,青龍回頭望,福祿萬年有。
在不遠的右手方,三塊巨石如長戟一樣高聳的矗立著,從風水來說,這就是難得的將軍穴。
埋藏好之後,韓信的母親在墳前擺放了一壇酒和一些水果,燒了些紙錢。然後,她帶著韓信一起三跪拜,韓母低聲說道:「夫君,你一路走好,希望您在天之靈保佑韓信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長大後封王拜相。」說完,帶著韓信依依不捨地離去。
生活雖然漸漸安定下來了,可是一個女人帶著一個孩子,沒有經濟來源,生活拮據可想而知。韓夫人刺綉功夫了得,為了補貼家用,她來到鎮上,聯系了一家刺綉商鋪,做一些刺綉的活兒,在衣服上綉一些花鳥魚蟲等圖案,每完成一件衣服,商鋪老闆給予一定的酬勞。
由於韓夫人刺綉精緻,做工精良,在鎮上漸漸有了名氣,慕名而來找她綉花的客人越來越多,為了趕工,韓信的母親往往綉到半夜。
好幾次,小韓信看著母親含辛茹苦,熬夜加班,心疼母親,小聲說道:「這么晚了,媽媽,你睡了嘛。白天你要忙地里的農活,晚上你又熬夜綉衣,就沒見你安心休息過,如此下去,你會病倒的。」
母親微笑著摸了摸小韓信的頭,說:「我辛苦點沒什麼,等攢夠了錢,就讓你去讀書,只有讀書才能識大體,明白做人的道理。」
小韓信點了點頭,說:「等我長大了,一定要好好孝敬你,不讓你半點受委屈。」
母親會心一笑,說:「你快睡覺,我再忙哈兒。」說完繼續忙手裡的活兒。
小韓信一個人鑽進被窩睡了。
韓信雖然不幸,失去了父親,可是他有一個疼自己,愛自己的母親。
生活就是這樣,不幸之中,往往也有幸運,而這種不幸後的幸福,才倍加溫暖,倍加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