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大家看過電影「黑客帝國」和「功夫」的,你們覺不覺得周星馳的「功夫」好像都在模仿它
數數模仿了多少影片
無厘頭喜劇中歷來充斥對經典的模仿,中外影片概莫能外,如果一個經典第一次出現的時候是以正劇的面目,那麼它第二次出現的時候就一定是滑稽和可笑的了。不妨看看《功夫》究竟模仿了哪些影片。
《黑客帝國》
盡管星爺不承認自己模仿了渥卓斯基兄弟的創意,但是在這個冬天漫天飛舞的不僅有雪花,還有數不清的黑衣斧頭幫。
《七十二家房客》
作為一部被翻拍多次的經典話劇,我們可以在邵氏的版本中看到談戀愛時期的沈殿霞和鄭少秋。另外,如來神掌也是有來歷的,那是一部60年代風靡港島的神怪動作片,搞怪版的楊過和小龍女就是發軔於此。
《六指琴魔》
琴魔兄弟以琴聲殺人於無形,但是扮相實在不能和林青霞姐姐的正版「六指琴魔」相比啊。
《閃靈》
阿星去「不正常人研究中心」尋找火雲邪神時,地道里湧出鮮血的鏡頭來自庫布里克的《閃靈》,對於這一點星爺很自豪地承認了,看來他對大師素有好感。
《木乃伊》
琴魔兄弟放出的魔鬼和《木乃伊》《指環王》《加勒比海盜》應該都有點血緣關系,火雲邪神也和古魯姆也有幾分相似,為此,我們不得不佩服香港先濤數碼的技術水平。
《少林足球》
「還踢球?」阿星的開場動作還是利用足球耍寶,不知道這幾個華麗的顛球動作有沒有藉助電腦特技?
《超人》
「神鵰俠侶」的飛行動作不會是從超人那裡學來的吧,難道超人也在白駝山練過蛤蟆功?
《縱橫四海》
阿星不要跑得太帥啊!他從汽車下溜過的動作好像張國榮,當然,也許說他和包租婆那風火輪式的跑法像《貓和老鼠》可能更加合適。
《城市之光》
在星爺的想像中,愛情都是很凄美的吧。小人物的溫馨和浪漫,還有有殘疾的弱女子,都讓我們想起了那個卓別林的經典故事。
李小龍
這還用說嗎?拍這部影片不就是為了向偶像表達如滔滔江水一般的崇拜之情嗎?值得一提的是那白衫黑褲的造型來自《龍爭虎鬥》。
《蜘蛛俠》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絕對不是油炸鬼的首創。
《少林足球》
「我本身是一個公司職員,戴眼鏡是很合理的。」四眼仔的台詞讓人想起某場友誼賽開賽前的段落。
parity評論:
星仔的無厘頭風格大家是早就領教的了。就是因為模仿,才產生特別的喜劇效果。把正劇的點睛之筆置於小人物的生活背景之下,凸現滑稽搞笑之處。個人覺得,表面上是「模仿」,實質來說,是繼承和發揚。
② 喜劇片《精舞門》,一部國產山寨街舞片,這不是群魔亂舞嗎
一部很特別的喜劇電影,裡面的內容基本被舞蹈佔領了,也可以說是一部國產山寨街舞片,不喜歡看的,可以看作是群魔亂舞,喜劇片《精舞門》是大陸首部街舞題材的影片,而且無明顯硬傷,故事能自圓其說,整體看下來還是有些笑料。其實,除了功夫和舞蹈。還有親情的支持和感動。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電影整體上看還算基本及格,即便編故事也算編得圓滿,強塞進這么多元素也可以自圓其說,這要歸功於寧財神的執筆。這位鼎鼎大名的編故事高手,不僅把故事編得圓,還編得夠溜。想想看片中僅出現3次的大媽和她的金牙,你哪一次沒笑夠。中國拍攝的歌舞電影實在是少,不像美國或是印度,每年都有類似的電影搬上熒屏。舞蹈同樣是文化的宣揚,可是在中國的重視度遠遠不夠,此偏在剛出的時候受大眾的期待很高,編舞的片段或許還是不錯的,但是由於電影的邏輯順序很亂,不得讓很多人,只重視舞蹈片段,而沒有想讓人連貫的看劇情。
③ 周星馳的《功夫》抄襲《殺死比爾》第一部有很多地方相似的
我是星爺的忠實粉絲!星爺很多電影中都確實模仿了一些很經典的影片!比如《回魂夜》裡面人物造型和動作就精心模仿了《這個殺手不太冷》!這是很多星爺迷們都知道的,沒什麼啊!反而給人覺得不同的兩部電影卻很有親切感!這不是罪狀沒必要在這里來糾結!朋友只能說明你不太專注星爺的電影吧!?
④ 周星馳《功夫》斧頭幫舞蹈風格
<功夫》中斧頭幫的造型,出場的格局,以及那荒誕不羈的「斧頭舞」都淵源於此。斧頭幫人馬出現時的主題音樂叫做《我不入地獄》,風格就是暗和爵士韻律的 「串燒」。黑幫們身上那黑色而古板的禮服,正好呼和著音樂的韻律表明他們就是這段節奏所要表述的主體。
音樂所醞釀的是一種黑色的沖擊力,所以就把小酒館中那單調的旋律改編為了由鼓聲壓住尾彩的交響。大提琴的低沉和弦,卻奏著一種輕佻的貝司單級旋律,而原本孤單的小號,卻一股腦變成了群號的高調和聲,也正呼應了斧頭幫習慣群入群出的黨群風格。正是在這般被顛覆掉的爵士氛圍里,斧頭幫的幫眾才隨即跟隨著老大以斧頭舞作為前一段故事的最後高潮。
這種舞蹈的編排並不是周星馳的心血來潮,而正是早前以爵士韻律作為梗概的歐洲動畫電影中經常出現的畫面。在風靡一時的動畫電影《瘋狂約會美麗都》中,這種情節有著極為類似的再現,而早年庫布里克在打造黑色喜劇電影《發條橙子》的時候,同樣也是把這種很無厘頭的舞蹈情節發揚到了極致。
⑤ 周星馳電影功夫的武打是模仿哪部電影
模仿李小龍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1973年7月20日),原名李振藩,出生於美國加州舊金山,祖籍中國廣東順德均安鎮,世界武道變革先驅者、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MMA之父、武術宗師、功夫片的開創者和截拳道創始人、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中國功夫首位全球推廣者、好萊塢首位華人主角。他在香港的四部半電影3次打破多項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記錄,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達2.3億美元。
1962年李小龍開辦「振藩國術館」,1967年自創截拳道,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在香港逝世,享年33歲。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補拍版《死亡游戲》的開映日6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7月8日為錯誤翻譯)。1993年美國發行李小龍逝世20周年紀念鈔票,好萊塢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同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1998年11月,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⑥ 周星馳(功夫)電影是模仿(如來神掌) 電影嗎 這兩部很相似啊……
不是模仿,應該有向如來神掌這部電影致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