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唐鳳梧原型
唐鳳梧是沒有原型的,該角色是傳家電視劇中虛擬的角色。在本片中,唐鳳梧是鍾玉的未婚夫。前程遠大外交官,立志以外交救援中國,文質彬彬,斯文不敗類,有理想有抱負。
因與易氏聯姻,與易鍾玉意外結緣。唐鳳梧在婚後夫妻二人猶火星撞上地球,針鋒相對,鳳梧建立難民營,誤會重重的二人被迫齊心,二人婚後重新認識彼此,上演戰地情緣。
在《傳家》中,經由易興華的嘴這樣說道:唐鳳梧的父親唐仲明,在年輕時曾經大力資助過孫中山先生。這遠在美國的唐仲明,從真實的歷史中來看,很可能就是孫中山先生的同窗唐雄。不過歷史上雖然有關於唐雄的記錄,卻沒找到唐雄孩子的信息。
② 陳道明拍過什麼電影 有如下16部電影
1、1982年《今夜有暴風雪》飾曹鐵強。
2、1983年《一個和八個》飾許志。
3、1985年《煙壺》又名《八旗子弟》飾烏世保。
4、1986年《屠城血證》飾笠原蕭。
5、1987年《一代妖後》飾同治。
6、1990年《關公》飾周瑜。
7、1995年《桃花滿天紅》飾滿天紅。
8、1995年《舞潮》又名《舞女》飾丁默村。
9、1999年《我的1919》飾顧維鈞。
10、2001年《英雄》飾秦始皇。、
11、2002年《我心飛翔》飾旭。
12、2003年《無間道3:終極無間》飾沈澄。
13、2009年《建國大業》飾閻錦文。
14、2009年《刺陵》飾華定邦。
15、2009年《唐山大地震》飾王德清。
16、2012年《溫故1942》飾蔣介石。
③ 陳道明主演的那部他參加巴黎和會的那部電影叫什麼
片名是:《我的1919》
1999年攝制, 彩色寬銀幕, 100分鍾
內容簡介:
影片描寫本世紀初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政府全權代表參加1919年巴黎和會的種種經歷和他的摯友肖克儉,為抗爭列強,為討回正義,在凡爾賽宮廣場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1919年中國爆發了倡導科學、民主的「五·四運動」。這是中國接觸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歷程,它標志著中國現代史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在「五·四運動」的直接影響下,中國參加巴黎和會的代表團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本片獲1999年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優秀男演員獎,獲2000年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一部感人肺腑的歷史名片……
編劇 黃丹 唐婁彝
導演 黃健中
攝影 張中平
美術 李瑤
錄音 章文 劉燕
作曲 許舒亞
製片主任 王中軍
主演 陳道明 許晴 何政軍 修宗迪
1918年,歷時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初,中國駐美公使顧維鈞作為本國政府的全權代表赴法國參加巴黎和會。中國雖然是戰勝國,但在和會上卻處處受到歧視,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圖繼承德國在膠東半島的特權。辯論會上,顧維鈞慷慨陳詞,從歷史、人文等諸多方面闡明中國必須收回山東的嚴正立場,由此獲得全世界與全國的一致稱贊。
為爭取在法華工的同工同酬,顧維鈞的好友肖克儉在巴黎組織遊行罷工,遭到法國警察逮捕。獲釋之後,他仍然積極投入喚醒民眾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鮮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團所住旅館的偏激行為使朝鮮和中國成為輿論矛頭的指向。
巴黎和會最終拒絕了中國的正義要求,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膠東半島的特權。國內由此爆發了聲勢浩大的「五四」運動,肖克儉等人也在巴黎集會抗議。而軟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團在和約上簽字。代表團團長陸徽祥等人左右為難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團僅剩顧維鈞和王正廷兩人仍在堅持外交斡旋。肖克儉眼見帝國主義列強重新瓜分中國的現狀,憤然給愛妻留下遺書,在凡爾賽宮廣場舉火自焚。
《我的1919》———顧維鈞的悲哀
1919年,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震動了世界,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為背景,講述了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代表團一員參加巴黎和會的經歷。
顧維鈞無疑是片中最耀眼的人物,作為一名年輕的外交官,他勇敢,機智,才華橫溢,具有極強的愛國情感,他為捍衛民族尊嚴,維護國家利益傾盡了全力。面對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待客的無禮,他表現得不卑不亢,嚴肅而自信,得到了對方的尊重;在巴黎和會的發言中,他機智地利用日本代表的一個懷表痛斥日本帝國主義強佔山東的強盜行為,這更是轟動了整個巴黎;而在日本代表的威逼利誘下,他表現出了極大的蔑視,體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
可是,顧維鈞更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他的政府讓他悲哀,一心想當皇帝的袁世凱,只是在想著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他領導的北洋政府,腐敗無能,膽怯懦弱,早已把國家利益、民族尊嚴拋到一邊。顧維鈞這邊還在義正詞嚴,據理力爭,那一頭卻一封封電報催著要代表團在喪權辱國的和約上簽字。我在想,當他接到這一封封要命的電報時,是多麼的心灰意冷。
他的同事讓他悲哀。同樣是外交官,同樣是談判代表,他的同事卻害怕承擔責任,沒有人敢出席會議,出席會議也不敢發言,都把重擔往顧維鈞身上推,而當顧維鈞的演講取得成功時,又指責他「耍小伎倆,非大國風范」,表現出的更多是一種嫉妒,和這樣的同事共事,讓他是多麼寒心。
而我認為,顧維鈞最大的悲哀是來自國人對他的誤解。在整個巴黎和會中,他為中國的利益殫精竭慮,花費了多少心血,做了多少努力,他比任何人都辛苦,比任何人都累,中國外交的失敗絕不是他的責任。可是同胞卻不理解。他們聚在他的住所,責問他,辱罵他。當為中國付出全力的他聽到別人叫他「賣國賊」時,我能感覺到他的心在流淚,在滴血。
顧維鈞是強大的,強大來自他的內心,來自他高尚的靈魂,然而他又是孤獨的,在那個時代,在那個環境中,他孤立無援,他無法抗拒那些強權。正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留在了中國的外交史冊上,他也將留在今天中國人的心中。
④ 在建黨偉業中陳道明演的是誰
陳道明在《建黨偉業》中飾演顧維鈞。
顧維鈞(1888年1月29日-1985年11月14日),字少川,漢族,江蘇省嘉定縣(今上海市嘉定區)人,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是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
歷史上,顧維鈞被稱為「民國第一外交家」,他和林則徐、鄧世昌、譚嗣同一樣是灰暗和屈辱的中國近代史上閃耀著的民族英雄。
1919年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拒絕簽字,就山東的主權問題據理力爭,以出色的辯論才能闡述中國對山東有不容爭辯的主權,為維護中華民族的權益作出了貢獻。
⑤ 我的1919的演員
歷史故事片《我的1919》主要有陳道明、修宗迪、薩拉·格萊賓、何政軍和許晴,該片由黃健中執導,王中軍製片,黃丹和唐婁彝擔任編劇,獲得了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優秀男演員獎和金雞獎最佳男演員、最佳藝術指導等多項大獎。
陳道明飾演的顧維鈞,思維縝密,對時局的分析准確。他能夠顧全大局,頂得住周圍的壓力,為了祖國的利益不惜犧牲一切。在他身上體現出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責任感震撼了觀眾。同時,他對當時政府的軟弱無能,又無可奈何,滿懷悲憤,愛國之志無以施展。
何政軍飾演的肖克儉也是一個愛國者,在巴黎組織遊行罷工,遭到法國警察逮捕。獲釋之後,他仍然積極投入喚醒民眾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鮮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團所住旅館的偏激行為,使得朝鮮和中國成為輿論矛頭的指向。
許晴飾演的梅是肖克儉的妻子,她代表著女性的覺醒。她不再是舊式的,逆來順受,沒有原則只求一家安穩的小女人。她站在了丈夫是背後,支持自己的丈夫。
⑥ 陳道明扮演的外交官是哪部電影
《我的1919》。
電影《我的1919》是由黃健中執導的歷史故事片,陳道明、何政軍、許晴等參加演出影片講述了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代表團一員參加巴黎和會的經歷。
電影《我的1919》是由黃健中執導的歷史故事片,陳道明、何政軍、許晴等參加演出
影片講述了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代表團一員參加巴黎和會的經歷。
劇情簡介:
1919年,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被戰火蹂躪的歐洲尚未恢復元氣,旨在解決戰爭遺留問題和奠定和平基礎的巴黎和會准備召開,中國作為戰勝國之一,派出了時任駐美公使、全權代表顧維鈞(陳道明飾)等五人組成的代表團參加和會。
然而在歐美各國以及日本等列強意欲重新劃分勢力范圍的大環境下,中國代表團人數遭到削減、德國在山東的利益眼看也要落入日本之手。
⑦ 電影我的1999歷史背景嗎了
你說的是電影《我的1919》吧。這部電影講的是1919年陳道明演的中國外交代表顧維鈞參加巴黎和會的事。這個是中國五四運動的背景。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是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北洋軍閥政府統治時期。從1917年開始,戰爭局勢越來越明朗化,各國紛紛參戰,加入以英法俄為代表的協約國一方。中國也派了軍隊開赴歐洲戰場,雖然只是工兵,但是在戰爭絞肉機一樣的一戰中,也是死了很多人。1918年,戰爭以同盟國一方投降而結束。
很快,懲罰戰敗國的戰後分贓會議——巴黎和會召開了。中國以戰勝國的身份,派了代表去參加巴黎和會。當時的中國山東被德國占據,中國代表要求收回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德國是戰敗國。但是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法國總理克里孟梭控制巴黎和會,他們要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給日本。雖然顧維鈞在和會上發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裡面著名的一句「中國不能沒有山東,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參會人員都很感動。但是弱國無外交,中國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絕。
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很快,五四運動爆發了。憤怒的學生舉行遊行示威,燒了時任北洋政府的外交部長等三人的住宅。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登上了歷史舞台,而五四運動也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⑧ 演當時巴黎和會時,中國拒絕簽字的電影叫什麼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介紹巴黎和會的主要人物顧維鈞的電影是由陳道明主演的:我的1919這部電影,裡面由陳道明飾演中國當時著名的外交家顧維鈞,並且代表當時的中華民國參加巴黎和會,並拒絕了凡爾賽合約簽字的故事
⑨ 《建黨偉業》中陳道明的片段是截取《我的1919》
雖然《建黨偉業》中陳道明的片段是截取《我的1919》的,但是《建黨偉業》和《我的1919》為同一個導演,並且有《我的1919》的許可,所以這種行為不算是剽竊,只是為了減少拍攝成本的一種方法。
《建黨偉業》從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開始一直敘述至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為止共10年間中國所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大體上由民初動亂、五四運動及中共建黨三部分劇情組成。
《建黨偉業》影片評價。
《建黨偉業》全景式地講述辛亥革命、護國戰爭、五四運動等歷史事件,准確地呈現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背景。
電影用蒙太奇的手法,再現了那段風雨飄搖的歷史,重溫了老一輩革命先烈們為了解救人民與水火之中,為了拯救危難中的國家和民族,歷盡千難萬險和不懈抗爭,終於創建了中國共產黨的艱辛歷程,對我們這些出生在新社會、沐浴在黨恩下的年輕人,是一次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⑩ 《我的1919》 概括
《我的1919》黃健中導演,陳道明和許晴主演。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巴黎和會事件為題材的,在這次會議上,西方列強強迫作為戰勝國一方的中國接受喪權辱國的戰後條約,從而引發了中國現代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對於中國的意義當然遠遠不只是舉起了中國反對帝國主義的戰旗,而更深刻的意義在於它使國人意識到中國作為一個泱泱文明古國。
由於自身政治經濟文化的落伍,因而現代化實際上成為了五四精神最核心的關鍵詞,這一歷史性的階段,對於這以後中國的百年歷史,應該說都產生了深刻而復雜的影響。
(10)陳道明飾演顧維鈞是哪個電影擴展閱讀
故事背景
1919年,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震動了世界,影片《我的1919》正是以此為背景,講述了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代表團一員參加巴黎和會的經歷。
顧維鈞無疑是片中最耀眼的人物,作為一名年輕的外交官,他勇敢,機智,才華橫溢,具有極強的愛國情感,他為捍衛民族尊嚴,維護國家利益傾盡了全力。面對法國總理克里孟梭待客的無禮,他表現得不卑不亢,嚴肅而自信,得到了對方的尊重。
在巴黎和會的發言中,他機智地利用日本代表的一個懷表痛斥日本帝國主義強佔山東的強盜行為,這更是轟動了整個巴黎;而在日本代表的威逼利誘下,他表現出了極大的蔑視,體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
可是,顧維鈞更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他的政府讓他悲哀,一心想當皇帝的袁世凱,只是在想著如何維護自己的利益,他領導的北洋政府,腐敗無能,膽怯懦弱,早已把國家利益、民族尊嚴拋到一邊。
顧維鈞這邊還在義正詞嚴,據理力爭,那一頭卻一封封電報催著要代表團在喪權辱國的和約上簽字。我在想,當他接到這一封封要命的電報時,是多麼的心灰意冷。
他的同事讓他悲哀。同樣是外交官,同樣是談判代表,他的同事卻害怕承擔責任,沒有人敢出席會議,出席會議也不敢發言,都把重擔往顧維鈞身上推。
而當顧維鈞的演講取得成功時,又指責他「耍小伎倆,非大國風范」,表現出的更多是一種嫉妒,和這樣的同事共事,讓他是多麼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