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影評《如果聲音不記得》|"早知道後勁那麼大,不分手就好了。"
寫在前面的話:
初次看到《如果聲音不記得》這部電影推薦是在網上視頻推送當中,推送關鍵詞是諸如"抑鬱症"、"壓力"之類的詞語,所以,單是看預告片,就吊足了我的胃口。但我歷來是一個看電影前不看拍攝背景和劇情簡介的人,所以,懷揣著一顆"感同身受"、"自我治癒"的忐忑的心去買了票,我甚至准備了一包紙巾,為的就是怕自己沒出息的哭出來……
然而,看完之後最大的感觸是:中國電影真的太需要經歷時間和風霜雕琢的好作品了。所以,可想而知,這評分為8分的電影,無疑是一部爛片,但我本著尊重作品和導演的心態,不想去惡意中傷和詆毀這部電影,換句話,認真的說,因為我對這部電影存有太高的期待了,以至於無論我好幾次想深深地走進這部電影,但依舊會被無厘頭的感情線和泛濫的悲情氛圍逼迫到頻頻出戲。所以,我想對這部我滿心期待卻敗興而歸的電影,不吹不黑,謹以一個大學學了四年文學專業,寫過劇本,熱愛電影的一個普通人的身份,做一些淺陋自我意見發表:
01 劇情:意料之中,結局爛尾,手法老套
先來說說整體劇情,網路詞條是這樣介紹的:擁有控制聲音的超能力的男主角辛唐,在給父母掃墓時遇到了同校民歌系的女孩吉擇,吉擇在墓地的出格行為令辛唐非常反感,辛唐的冷漠反應也讓吉擇很不喜歡。陰差陽錯下,互相看不順眼的兩個人被意外地綁定在了一起。在被迫相處的過程中,辛唐意識到了自己對吉擇的感情,吉擇也慢慢敞開心扉。然而正當愛情甜蜜時,吉擇黑暗的過往被揭開,同時辛唐超能力的秘密也被吉擇察覺,這段感情又陷入了危機,兩個人的命運註定被帶向一個不平凡的遠方。
而這部電影在購票時的簡介是:辛唐擁有通過聲音給他人製造快樂的能力,但對同一人使用三次後,性命就會和此人綁定,只有對方開心,辛唐才能活命。偶然,辛唐救下准備自殺的同校網路紅人吉擇(章若楠 飾),兩人藉此綁定。吉擇表面開朗,但實際患了抑鬱症。辛唐最初為了活下去,費盡心思讓吉擇開心,而後續也真的投入深情。遺憾辛唐的秘密總會敗露,而吉擇暗黑的過往也在網路上被人揭開....…願愛情的溫暖,能治癒抑鬱的青春。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作為外星人的男主用愛和生命治癒了身患重度抑鬱症的女主。
然而,這一部電影最開始的宣傳噱頭和主打詞是"抑鬱症"、"治癒"等等,一類貌似符合當下社會熱點的詞。可是電影一開場是男主的一段內心獨白,男主自我闡述是一個擁有超能力的人,需要依靠人類餓快樂延續自己的生命,而男主的爸爸媽媽早就在他小時候去世了。所以男女主在男主祭拜父母的目的相遇,緊接著電影中男主的處境我們可以想見,被生活所迫,直播當網紅但始終都不快樂。後來,因為劇情需要,男女主被命運捆綁在一起,男主為了活到解脫的那一天,需要每天逗女主開心,後來兩人順其自然的就相愛了。
不得不說,相愛但不能在一起,為了對方更好而需要離開對方,甚至是放棄些珍貴的東西,比如生命,這樣的劇情,十年前叫做"青春文藝",而放在現在這個時代,不免過於"矯揉造作"了。因為當今時代,但是說愛情治癒心靈的,著實是有些"瑪麗蘇"了。不過,這樣的電影,還是很符合一些觀眾的"小女生"和"文藝"心理,對郭敬明的情懷買單也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劇情明明已經給人物設定了有超能力和外星人的人設,卻只能等死。女主為了忘記男主,電影不惜誇大重度抑鬱症電擊療法,女主接受治療之後,沒有出現精神紊亂和呆滯,而是只忘記了男主一個人,而且男女主的綁定設定不可以因為女主忘記了他不復存在,而是只能等死。可以說,男主其實是沒有必要死去的,結局意猶未盡,男女主的悲傷確實讓人唏噓,但這樣的結局,未免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不是說這樣的結局不好,而是可以更好。
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碎給人看。"男主的生命原本可以很美好的存在在女主的生命里,最後卻需要用不必要的殞滅來換取觀眾的眼淚和惋惜,不得不說有些爛尾和讓人滿頭問號。
02 邏輯:情理之內,細節粗糙,無法自圓其說
這部電影自詡對抑鬱症的聚焦,還涉及了家暴、網暴、單親孤兒等等社會問題,但最大的問題是沒能真切的走進這一群體,電影所講述的只是一個停留於表面的科幻愛情故事,比如:
1)感情線粗暴:男女主從見面,到相識,到相知,到相愛,到愛到死去活來,只用了40多天時間,現實生活中,短暫熱烈的愛情很普遍,但深刻到需要付出生命的愛情,還是很難能可貴的,所以即使是為了滿足電影劇情發展的需要,這樣的"快餐式"愛情,卻有了至死不渝的珍貴感,對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無疑是一種"精神綁架"、"愛情洗腦"。而且男女主的感情線變化的有些突然,一個在雨中悲傷,一個在雨中給與溫暖,兩人就感情升溫到沸騰,然後聽著唱著民歌,突然就接吻了……這一幕,確實有"尬"到我。輸我接受無能。
2)劇情空洞:女主患有重度抑鬱症,但更多的是男主極力地治癒女主,看來看去,我既期待又害怕看到的是女主遭受的一系列陰暗的遭遇,導致她抑鬱的各種人和事,可是,電影將原本具有痛感的"家暴"、"網路暴力"等等一筆帶過,又要涉及,但不深入,以至於我當時心裡很想同情女主,但又完全找不到"共鳴感",重度抑鬱的原因遠比這個陰暗和壓抑多了。但劇情全靠愛情的因子強撐,未免有些矯情和膚淺。
3)細節粗糙:關於重度抑鬱症,而且抑鬱患者情緒極其不穩定,發病的時候會伴隨顫抖、嘔吐、流淚、呆滯等等一系列病症,而且嚴重會伴隨著自殘和輕生行為,但是劇中女主除了"悲傷得很美麗",一犯病就吃葯讓人心疼之外,無法讓健康的觀眾們真切直觀的感受到抑鬱症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和陰影。關於愛情,男主的爸爸因為愛情放棄生命,男主自己也是從懵懂無知到感受到愛情的真諦,這樣固然沒毛病,但細節上,男主只是靠近了女主,給女主唱了首歌,給女主擋了雨,還在女主洗澡的時候給了她安全感和尊重,但是,不夠啊老鐵,這樣的行為,現實生活中的渣男,也能做到,但對現實生活中的女生來說也不見得是很好的引導啊?無法讓人感受到這份情感蔓延的深刻和不可或缺性。關於男主三次使用超能力和女主綁定的解釋,是男主在幫助一位小男孩找媽媽的時候,他的超能力輻射到了女主!!!頭一次知道,只要編劇腦洞夠大,導演包容心越強大,超能力也可以存在輻射范圍,而且無法指向性輸出。對於這個解釋,我當時的想法是:"就這???"我只想說,對不起,打擾了,我不接受!關於男主唱歌給女主聽,男主如果是用超能力傳送給女主自己的聲音……那女主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聽見空中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在唱民歌……不會覺得鬧鬼嗎?後面男主還問女主,"你怎麼知道是我?",電影為了點題,女主回復:"因為你的聲音,我記得。"
我承認,我應該在這里感動到,但是我可能是年紀大了,心中小鹿想撞死了一樣,毫無動靜。我有一瞬間覺得,再看一篇高考作文,寫到一半發現一隻沒有中心主旨,那就趕緊先點個題,拿個基礎分再說吧。
所以怎麼看,這部電影的邏輯不夠嚴密,思維有些混亂,我暫且就當做:這是被愛情沖昏了頭腦吧。
03 演員:演技到位,用力過度,感情缺乏厚度
據說這部電影的演員為了拍好痛苦和絕望的感情,哭到脫水,還專門去了解了抑鬱症患者以及咨詢了專業的心理醫生,所以,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值噌噌噌地暴漲。
但是看完電影,演員是很好的演員,很敬業的演員,但是也許是演員們都太年輕了,情感的厚度確實不夠,哭起來確實是梨花帶雨的,悲傷的時候確實是痛徹心扉的,但是無法給觀眾傳遞身臨其境和感同身受的情感鏈接。就好像我們平時被刀割了手,有些人吵吵嚷嚷的說自己受傷了,好痛啊,之類的話,但是有些人只是微微皺起眉頭,眼眶紅一紅,但後者就更容易讓傳遞痛感,同情之心也就油然而生。
04 台詞:精美絕倫,缺乏生活的殘破感和真實的痛感
這部電影延續了郭敬明導演《悲傷逆流成河》等諸如此類電影的優秀台詞和表達手法,可是正如前文所提到的,無論是講故事還是電影,還是需要有生活的真實痛感和現實的風吹雨打,才顯得真實。我挺喜歡電影里的一段話——「這么久以來 我的情緒就是單一的 。 但是我現在卻能很清楚地感覺到 很痛苦的幸福和很絕望的希望 還有捨不得里的捨得。」但是它太絕美了,以至於讓人看不見主角背後的不堪重負和一地雞毛。
05 符合我預期的這部電影是什麼樣子的?
以上寫了那麼多,看上去還真像是一篇吐槽文,但是我想再次重申一下,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值,真的很高很高。所以到電影院看完我才意識到它只是一部青春愛情片的時候,我失望得甚至有些難過。那麼如果這部電影符合我的預期,它應該會怎麼樣的呢,我寫幾點建議:
1)抑鬱症的鋪墊和痛苦應該更加直接:比如女主人前微笑開朗,但是一個人的時候會莫名其妙的悲傷,悲傷的時候會哭到嘔吐,會做一些偏激的行為,比如自己掐自己,咬自己的手,等等,讓自己感受到痛,哭完之後,昏昏的睡過去,陽光照進房間,女主又是滿面笑容地面對生活。抑鬱症患者的白天是戴面具負重前行的小丑,而夜晚才是傷痕累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2)家暴和網暴可以適當露骨:比如女主的繼父連女主也會打,甚至想侵犯女主給女主留下了陰影,女主睡不安穩,經常失眠、夢魘,痛苦不堪等等。網暴上升到現實中,女主的溫柔樂觀陽光一點一點被撕碎,因為陌生人的一個眼神,一個舉動,都會感知到大喜或者大悲的情緒。
3)關於愛的治癒能力,可以誇大,但是需要全方面的去展示這個社會的溫暖,以及愛情帶給人的可靠感,以及讓彼此變得更好的理念,而不是簡單的犧牲和單方面的付出。所以,男女主的相愛時間跨度可以長一點,比如半年或者一年;女主被治癒是因為男主的陪伴,朋友的理解,以及這個社會對抑鬱症患者的一種真切的關愛。可以最後是女主樂觀的接受治療,社會也開始科普宣傳抑鬱症的關愛標語和善待每一位患者的氛圍營造。
寫在最後:
暫時寫到這里吧。感觸很多,那句"早知道後勁那麼大,不分手就好了"是很多在感情中掙扎求生的人發出的感慨,但是抑鬱症患者堅持不住的時候,只會說:"早知道這么辛苦,不出生該多好。"看過《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大概能理解一二,"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真的是絕望到極點的人,才會發出的無奈吶喊。
這部電影的台詞和場景,還是很好,也很能打動人,但是如果不是真正經歷過病痛的折磨,是很難真切的體會到那種無助感和脆弱感。我相信,大多數人感知到的,能夠感同身受的是,是愛情的甜蜜和失戀的痛苦。愛情是可以治癒病痛的,但治癒病痛的不只有愛情,而是豐富而溫暖的感情,以及清晰而堅定的自我救贖。
最後的最後,我想說,中國的電影太需要深刻而現實,殘酷又治癒的作品了。希望每一位優秀的導演們能夠拍出更好的作品,也祝願祖國的電影事業能夠蒸蒸日上。
Ⅱ 電影《隱入塵煙》上映55天,票房突破四千萬!這部電影的後勁為何這么大
因為這部電影拍攝非常真實,雖然是一個小成本文藝片,但是把西北地區善良底層群眾的生活展現在了大眾的眼前。普通的喜怒哀樂,更容易和大眾產生共鳴。畢竟我們都是普通人,真摯的感情反而讓人物更加活靈活現。生活中的苦難和人性的至純至善,都是我們生命中的曙光!
為什麼這部電影的後勁這么大,因為這個作品能讓我們反省自己的人生。我們現在的日子雖然比馬有鐵和曹桂英幸福,但是每個年代的苦難各部相同。我們需要保持初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也是這部電影給我們留下沖擊感的原因所在。
Ⅲ 如果聲音不記得,「後勁」為什麼那麼大
最近又一部電影頻上熱搜,收割了一大波群眾的眼淚。
雖然我並沒去電影院貢獻眼淚,但也躲不開中國網友的強行安利。
那一句全網刷屏的「早知道後勁那麼大,不分手就好了」,著實刺痛了本阿姨的少女心。
那些塵封在內心深處的過往,猶如海浪般在腦海翻滾。
「後勁」可以有多大?
認真愛過的人都深有體會。
聽懂了《後來》的人都懂得了「後勁」。
2017年劉若英演唱會現場,一首經典的《後來》打動了2億觀眾。也許是諸多過往湧上心頭,奶茶演唱《後來》的過程中多次哽咽失控,觀眾的心也跟著揪成一團。
與其說我們是心疼奶茶,不如說我們是心疼跟奶茶有類似經歷的我們自己。
多少次回憶過往,我們也是這樣痛哭流涕的。
那件事明明已經結束那麼久了,那個人明明也離開了很多年,為什麼我們還活在過去的陰影里走不出來?
無奈的我們只能感嘆「早知道後勁那麼大,不分手就好了」。
簡單的說, 「後勁」是一種後悔的情緒所帶來的痛苦。 我們每一次面對選擇的時候,都是在未知情境中通過想像,來比較不同的選擇會帶來的不同結果,從而判斷自己該作出什麼選擇。一段時間後,當我們發現另外的選擇會給自己帶來更想要的結果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後悔」的情緒。
也許你不止一次聽說過這樣的故事:某個女生或男生,在年少的時錯過一段感情之後的10年8年裡,都沒辦法開始一段新的感情。對方可能已經結婚了,也可能已經完全失去聯絡,但是她還沒真正放下。
後悔是一種具有很強殺傷力的情緒,就像艾滋病一樣,作為一種病毒它不但是本身傷害患者,還會攻擊患者的免疫系統,帶來其他的並發症。 後悔情緒的可怕之處是,它會讓後悔的人自我施加其他的負面情緒,比如憤怒,尷尬,悲傷、羞恥、悲痛,內疚等 。同時它也是一種回溯性很強的情緒,後悔的情緒會持續很長的時候,甚至把一個人困在原地很多年。你會不斷的去反芻,聯想,憎恨自己甚至是懲罰自己。
劉若英在《後來》里唱道: 「為什麼人年少時,一定會讓深愛的人受傷,在這相似的深夜裡,你是否也和我一樣,也在靜靜追悔感傷。」
林俊傑的《可惜沒如果》說道: 「倘若那天,把該說的話好好說,該體諒的不執著,如果那天我不受情緒挑撥,你會怎麼做?」
我們會發現, 在感情裡面後悔的那個往往是沒有好好珍惜、沒有努力做好自己角色的那個人 ,而不是那個已經盡力的人。沒有盡力的人會自我責備,更期盼事情出現轉機,因此你會發現在感情裡面想挽回的人往往是那個做得不夠好的人。
而那個已經盡力的人也會產生一種情緒,叫「失望」。 事情的發展不如人意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到失望,但是不會後悔,因為我們不曾有選擇的機會,該做的都已經做了。
失望的情緒會讓我們感到挫敗和無力,我們只想快點轉移注意力,逃離此時的情境。
因此你會發現,失望的人比後悔的人更快的翻篇,開始新的生活。
所有的情緒都有其積極與消極的一面,後悔也不例外。
後悔看起來是一種責備,實際上也是一種自戀。
讀書的時候,你是否有過"我成績不好,是因為我不夠努力"這種想法,這種想法另外的一個意思是:如果我努力了,我的成績一定很好。
你產生一種可能自己都意識不到的優越感:我對這件事是具有掌控權的,至少我當時有機會作出更好的選擇。
只要有選擇權,我們都可以感到掌控感。別無選擇時,感受到的則是無力感。
1、首先提醒自己:不要貪圖後悔帶來的情緒價值
騷年,既然事情已經發生,我們就好好面對現實吧:你一直後悔因為某件事失去了愛人,其實你只是無法面對「他沒那麼愛你」的現實。你一直後悔大學選錯了專業,導致你現在混得不好,其實你是不承認「你現在不夠努力」的事實。
沒有人可以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也沒有人可以叫醒一個假裝自己有選擇的人。
後悔的情緒價值是虛假而且昂貴的,如果不願意舍棄,則需要消耗大量的負面情緒去維護 。
2、其次提醒自己:停止想像和比較
被後悔情緒包圍時, 首先要做的不是提高自己的決策能力,而是要先停止無限延伸的想像和比較。
你後悔大學讀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而沒有讀金融,因為你的高中同學小明讀了金融現在很有錢。你會通過比較和想像如果自己也讀了金融,就可以跟小明一樣的有錢。在想像和比較中獲得價值感的人,更容易後悔。
3、其實你再來一次的機會不是回到過去,而是當下和未來
我們每次作出的選擇,都是由自己當時的眼界、心態和認知決定的。
就算你有機會回到過去,憑你當時的認知,很可能還是會作出一樣的選擇。犯錯不是意外,而是一種必然。每一次的錯誤,都是成長的契機,一步步塑造了今天的你。
在每一次覺察到自己產生後悔的情緒的時候,我們要學會觀察和思考自己的後悔,你更容易因為什麼而後悔?以後要如何規避?這也是了解自己的目標和價值取向的過程。
把自己每一次的後悔都當成成長的契機,今後的每一次都是你自我救贖的機會。
Ⅳ 為啥《錦衣之下》令人這么上頭,後勁這么大的原因你知道不
《錦衣之下》之所以令人這么上頭,後勁非常大,我覺得主要有以下7個方面的原因。
這部劇可以讓人細細品味,在任嘉倫和譚松韻的演繹下,把那種輕輕的觸碰,酥麻感直達全身的狀態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觀眾面前。《錦衣之下》怎能叫人不上頭?
Ⅳ 《隱入塵煙》年度必看,為什麼說這部電影的「後勁兒」太大了
《隱入塵煙》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就是中國人的鄉土故事,是不走尋常路的。但是在當下卻非常的蒼白,而且故事非常殘酷,也是能夠引起人們深思的。所以這部影片非常不錯,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年度必看的一部電影。而且很多人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後,都覺得後勁兒非常大。這部電影能夠看出中國農民的命運,既依靠著土地,但是又是被困在土地上的。所以這部電影,也是寫給土地上人的詩。
一輩子在黃土地上,但是卻到最後還是孤身一人,也是讓人感到非常遺憾和痛惜的。就像大夢初醒,現實是支離破碎的,甚至讓人沒有辦法去逃避,到頭來卻是空空如也。而且這部電影讓我們看到了有錢人是為富不仁的,但是窮苦人卻已經變成了麻木不仁。這部電影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人欺軟怕硬和勢利眼,欺負老實人的現實。所以這部電影代入感是非常強的,很值得一看。
Ⅵ 早知道後勁這么大,當初不在一起就好了。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去看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
吉擇因為家庭的變故患上抑鬱症,她所有的開心都是演出來的,看到她強顏歡笑的樣子一瞬間想到了自己,我的笑容,我的快樂,我的平靜也都是裝出來的。
但是吉擇很幸運,在她的身邊一直有一個陪著她的閨蜜,後來又陰差陽錯的遇到了與她綁定在一起的辛唐,雖然辛唐是為了自己能夠活下去才接近吉擇,讓她開心。可就在著不知不覺中,辛唐喜歡上了吉擇,後來知道吉擇患有抑鬱症,就更加的心疼她,努力的讓她開心起來,而這種開心就是讓她發自內心的開心。
可當吉擇知道一切的真相以後,選擇離開辛唐,分手後,吉擇很痛苦,她的抑鬱症更加嚴重了,她說:"早知道後勁這么大,當初不分手就好了"。
當我聽到這句話,眼淚瞬間就控制不住了,想到自己之前那段失敗的感情經歷,是啊,早知道後勁這么大,當初不在一起就好了。
曾經我以為我是那麼的幸運,我以為你是老天爺送給我的一個禮物,原來一切都是我以為。
可那時跟你在一起的我,是那麼的開心。我每天醒來都在想你,想見你,可就是這樣讓我迷失了自己。
突然有一天,你不要我了,你的一句"我們不合適",把我推進了那個暗無天日的深井之中,我想要逃離,可怎麼就逃不出去。
在那段暗無天日的時間里,我彷彿行屍走肉一般過著每天沒有他的日子,無論我走到哪裡哪裡都有他的影子,看到馬路上的同款車,都會下意識的看一眼車牌號,我的執念太深了,深到我無論怎樣努力都走不出沒有你的生活。
哪有小孩天天哭,哪有戀愛回回輸,可我就是這樣,次次認真,次次輸,次次哭。
吉擇和辛唐是彼此相愛,可我和他呢?似乎一切都是你假裝很愛我,而我是真的愛你。
我被困住了,可我還是想要逃離。
吉擇抑鬱症嚴重的時候,接受了MECT治療,失去了記憶,可我卻好羨慕她可以失去記憶。
可不管怎樣我還是想要快樂,想要喜悅。
我會努力的過好每一天,讓自己可以重生。
最後,給大家分享今天看的一本書中的內容。
你們知道快樂和喜悅的差別嗎?
在《遇見未知的自己》這本書中是這樣表達的:
快樂是由外在事物引發的,它的先決條件就是一定要有一個使我們快樂的事物,所以它的過程是由外向內的。那麼一旦那個令你快樂的情景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樂也就隨之消失了。而喜悅不同,它是由內向外的綻放,從你內心深處油然而生的。所以你一旦擁有了它,外界是奪不走的。
希望我們都可以擁有喜悅。
Ⅶ 《如果聲音不記得》後勁好大,為何觀眾們看完這部劇都哭了
1.《如果聲音不記得》這一部電視劇還未上映就圈粉無數,抖音上預告片讓許多電影迷,抖音迷懷揣著期待的心,等待它的上映。最後這部電影上映時間是確定在2020年12月04日。當日有許多人擠滿了電影大廳,其中有情侶相約一起來看,還有一個人隻身前來觀看這電影的,電影開始取景非常美麗,帶點玄幻,這也勾起了觀賞人零碎的美好回憶。
Ⅷ 看完《媽媽!》的後勁需要緩好幾天,像這樣後勁兒大的優秀影片還有哪些
電影《媽媽 !》自從上映以來就好評不斷,許多看過的觀眾都說看完之後感覺非常上頭,後勁非常大,那麼有沒有和《媽媽!》 一樣上頭的影片呢?比如說《你眼中的世界》。
三、《狂野生活》這是非常優秀的家庭片之一,通過描述婚危機以及和兒子相處的問題,讓觀眾在這種氛圍內保持對於家庭的另一種感悟,而影片也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感悟。
Ⅸ 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上映,影片中有哪些非常扎心的台詞
這段時間電影如果聲音不記得開始上映。影片中有很多非常扎心的台詞看了,如果看了聲音不記得這部電影,之後相信大家都會記得早知道後勁這么大,不分手就好了和你聲音,我記得這兩句台詞吧,直戳人心!電影中經典台詞有這些,“但我還要堅持一段時間,讓他平平安安走”“因為你聲音,我記得”“我說我做這些都只是想讓你開心,你信嗎?”““這是雨啊”“雨也不行”
電影開女孩患者微笑抑鬱症,每天服用抗抑鬱葯物來維護自己心情,後來伴隨著男孩切入還記得女孩抑鬱症,女孩才開始真正開心得起來,在這里可以說明女孩足夠幸運。遇到能夠治癒自己兩人看到這里,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女孩抑鬱症是原生家庭導致,他失去了所有的經濟資源只能靠自己,努力賺錢才能生活下去,轉折點是男孩將在三個月之後離開這個世界,你還為了不耽誤,任何人不得以分手,可因為愛而不得他患上了重度抑鬱症抑鬱症與愛情並不是互相聯系,不過,也是有個女愛情的不足,引發抑鬱症的情況也很多,就如張愛玲說過,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遺憾,然而製造更多遺憾,卻偏偏是愛情在抑鬱症患者世界裡愛情可望而不可球,或許他們也沒有那麼需要愛情,他們沒有那麼堅強,也沒有那麼脆弱,所以如果不是做好了,陪他們一次的准備那還是別打擾了,因為你可能會成為壓死他們的一顆稻草。
Ⅹ 票房逆襲,電影《隱入塵煙》為啥後勁這么大
近日電影《隱入塵煙》“後勁好大”的話題登上微博熱搜,在豆瓣評分上也可以看到,評分由最初的7.8分上漲到了現在的8.5分,成為了今年口碑最好的國產電影,為什麼它的後勁這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