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製作一部動畫電影的成本大概是多少錢
製作一部精良的動畫這個估計最少也得上億,可能得2.3億,這個是至少的。現在動漫也越來越受歡迎了,人們對動漫的各種要求也越來越高了。於是為了能夠吸引更多人去觀看,就得在動漫上下血本。
既然工作量大了,那麼這個價錢肯定也不會低到哪裡去。我說的這個還僅僅只是2D動漫,現在流行的可是3D動漫。現在的3D動漫製作要求真的很高,像是中國的《白蛇緣起》這一部動漫就做到了那個白娘子的頭發每一根都可以看到。所以,製作一部動漫的成本在2.3億真的不是開玩笑的。
Ⅱ 在哪查看動漫製作成本
動畫電影製作成本 | 一部動畫電影如何誕生?
鴻升影業製片人
主控:院線+網劇,歡迎聯合出品方和機構合作
說到動畫動漫大多數都會想到日漫和美漫,近幾年隨著國內動漫行業發展,也有口碑不錯的國產動畫電影,而日本作為一個動漫大國,每年都會製作很多的動畫作品,將版權賣到世界各地,從而回本,之前分享過其他影視的製作成本,動畫電影是一種相比真實的拍攝金錢和時間消耗並不低,很難用金錢量化,卻又真實存在的東西。
以日本來說,日本是一個在畫漫畫和製作動畫方面相當成熟的國家。當年火爆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大概是花費了5000多萬人民幣。當然,這沒算上宣發費用及工作人員、聲優、片頭曲片尾曲等費用。
但即使是在動畫大國日本,專業的人員短缺同樣是嚴重的問題,與此同時,日本對動畫的產能需求也愈發旺盛,導致日本動畫價格也迅速上漲。現階段,日本的動畫價格約為國內的1.5倍左右。
前幾年,國內公布過2D和3D動畫大概每分鍾的成本,基本上每一分鍾的製作成本都是上萬元,2D和3D還是有些差別。製作成本上去了,因此我們所看到的畫面質量也越來越精良。不過要製作高精端的動畫,無論是2D還是3D動畫成本都不會低。
可以看到,國內的動畫成本是兩年前的2倍以上,二維動畫每分鍾價格在4萬至6萬之間,部分高質量PV價格可達10萬每分鍾以上;三維動畫價格在3.5萬至5萬每分鍾之間;日本的製作費用也同樣上漲明顯,為6萬至7萬每分鍾以上。
動畫製片成本預算
動畫製作,撇開前期的故事和藝術設計不算,CG這一塊兒追求的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的壓縮時間。能用100人在一個月完成的工作,盡量不要用50人在兩個月完成,動畫電影的製作成本(不包括宣發)大概由幾部分構成:1.人力(製作人員的工資)2.軟體+伺服器(電腦設備和軟體授權費用)3.渲染農場(花在渲染上的費用) 4.場地租用等費用 5.宣發及其他運營費用這些加在一起,乘以製作時間。
因為動畫製作不牽涉攝影,布景,演員這些因素,成本比起普通電影容易計算得多,另外有一個簡單的公式計算國產動畫成本:
全片成本 = 平均工資 * 人 * 時間 * (好壞公司系數)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動畫電影製作周期為何那麼久為什麼那麼貴,以下簡單說下一部動畫電影需要經過的製作流程:前期環節:包括企劃,腳本,監督的工作,分鏡和副監督的工作,人物設計和人物設計師的工作,機械造型設計和背景設計的工作,色彩設計及色彩指定的工作;中期環節:包括構圖、原畫和原畫指導,動畫,上色,特效,攝影;後期環節:包括剪輯,配音,配樂,影音合成,及後續宣發等。
在這些繁瑣的環節中,中期階段的原畫、動畫、上色都需要大量人員,使動畫製作成為了勞動密集型產業。比如某公司 100人團隊,平均月工資8k, 1年做完,總成本就是 8k*12*100*(1.5-2) = 1500-2000萬之間。1500萬的話屬於公司基本沒啥福利甚至社保公積金都不交的公司,2000萬是福利比較好比較輕松的公司。
動畫電影成本花在哪?
就拿近幾年在動畫電影上比較出彩的電影舉例:《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從前期到後期製作一共用了大約3年時間,參與製作的人員約1600人。假設每個製作人員的平均工資為3000/月(注:動畫製作人員工資普遍偏低,動畫電影這種高質量的項目都是需要經驗很豐富的從業人員),製作時間3年,光工資就要發1600×3000×12×3=172,800,000(1億7280萬)。
如果細分前期及後期:《哪吒》前期設計(一個項目前期設計人員不會太多)約100人(實際比這要少)用了大約半年時間。後期配音約50人就算也用半年時間,咱們把這150人的一年時間都去掉。那麼中期製作1450人,再去個零頭1400人用時兩年(電影項目在中期製作時都是多流程同時進行)。按照上面3000/人/月算,這1400人兩年一共需要發工資:1400×3000×12×2=100800000(1億單80萬)
網上渲染農場的價格:舉例:渲染白金會員費用每小時5.92元
一部動畫電影一秒有24張圖片:(詳情網路關鍵句「動畫一秒幾幀」)每張圖片的渲染時間在半個小時左右,有特效和特殊材質的畫面渲染時間只多不少。
一部動畫電影90分鍾:90x60=5400秒,5400x24=129600幀。也就是說,一場電影大概有129600張圖片,每張圖片渲染30分鍾。129600x30=3888000分鍾=64800小時。5.92x64800=383616元,可想而知,一部動畫電影分分秒秒都在花錢的路上。
國外動畫電影製作成本
日本動畫已經做的很成熟了,成本控制也比較工業化,如果跟國外其他優秀的動畫電影相比,這個系數一般就要到1.5,因為國外團隊本身工資水平高,人力成本所佔的比重大,《哪吒》的製作費用公開數據有6000萬,《白蛇緣起》製作費用8000萬,相比之下,這代表中國動畫行業從業人員人均收入根本就遠低於3000元/月。從美國發行動畫電影的製作成本可以通過boxofficemojo上了解到:迪斯尼作品:《冰雪奇緣》1.5億美金,《超能陸戰隊》1.6億美金,就拿《冰雪奇緣2》來說,成本2億美元,約合13.9億人民幣,可以製作23部《哪吒》。
皮克斯的作品:《玩具總動員3》、《汽車總動員2》、《勇敢傳說》的成本在 1.85-2億美元左右。
夢工場的作品:《功夫熊貓2》、《瘋狂原始人》等片的成本大概為1.35-1.5億美元。《功夫熊貓》成本1.3億美元,也還可以製作11.2部《白蛇》
環球的作品:《卑鄙的我》系列和小黃人兒,都是0.75億美元左右成本,這個低是因為實際製作的 illumination Entertainment實際是在法國。
國內動畫製作成本
回到國內動畫電影的製作成本上,雖然在3D動畫方面的報道比較混亂,很多都能在公開數據上可以了解到,以下根據從低幼到動漫不同類型的動畫可以做下對比。低幼動畫電影代表:《喜羊羊》系列每部成本1000萬RMB出頭。3D動畫大電影:《魁拔》系列首部成本達到3500萬左右,之後兩部2000多萬。有了前期的基礎後面續集成本比較低。2D院線電影:《大魚海棠》在網上能看到的報道是預算3000萬,結合這部片子的質量和官方公布的一些時間信息和2D行業里一般的薪資狀況來看,這個數字很合理。
低幼系列電視轉型動畫電影:《熊出沒》,大約2000-2500萬:從低幼類電視轉型到全年齡大電影還算不錯的,通過公開采訪提到:《熊出沒》共有500多名技術人員參與了製作,製作成本為2000多萬。《熊出沒》基於電視的動畫電影,本身已經有很多電視動畫中積累的數字資產,最主要的前期工作,大量的技術測試和團隊,這是製作中大量消耗時間花最多成本的地方,雖然畫面質量並不是很高,2000多的成本還是很不錯的。 3D大電影《昆塔盒子總動員》:雖然沒有了解到具體成本,但是整個片子的細節上還是能看的成本控制非常出色。據說從一開始的全CG變成部分鏡頭由微縮布景+CG角色合成而成,也是節省了製作成本的方法。另外博彩本身就在杭州,租用了阿里雲的作為渲染農場來節省成本。
3D動畫電影《秦時明月》:從網路報道提到成本2000萬,4000萬到1億都有。1億顯然不靠譜。《秦時明月》有些像《熊出沒》,可以利用電視製作中的大量資源,基於畫面程度,估計製作成本在3500左右。
3D動畫電影《大聖歸來》:看到比較權威的數字是6000萬,另外有相關報道有提到1億成本,1億應該是把宣發成本算進去的。
十月數碼據說本公司人數不多,只有30人左右,絕大部分製作都外包給了國內的其他公司,十月數碼只做質量控制。對於一個資金時有時無的項目,這樣做可以避免在資金不足的時候供養過大的團隊,而把所有可以獲得的資金都用在製作上。外包出去以後福利,房租,水電這些壓力也會少操心很多,都由外包公司自己解決好了。綜合下來四年時間和最後製作的精度,6000萬算得上是很低的成本了。
國內動畫電影市場空間巨大
整體來說,相比國外的動畫電影,國內在製作方面性價比還是不錯的,但在整體製作水平上有待提高,雖然說,動畫製作的質量離不開高額的製作成本,但拿國內近幾年的動畫電影市場,還是非常值得。
2015-2020年均有國產動畫電影票房過億,其中2019年過億的國產動畫電影達到了6部,而《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以50.35億元的票房位居近五年國產動畫電影的榜首。
而且目前國內很多動畫製片公司在實力上並不差,有很多國外動畫大片都是由國內公司直接參與製作的,比如:東方夢工廠參與製作的《功夫熊貓3》、國內視效公司basefx更是參與多部大製作《環太平洋》《美國隊長3》。國產動畫的品質進步也是有目共睹的,無論二維動畫還是三維動畫都有很大的進步,在細分分工上逐步專業化,更精細的影片需要更多資金,國漫崛起道阻且長,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中國也會擁有像皮克斯和夢工廠一樣優秀的動畫製作公司,帶來更多廣受好評的經典佳作。
動畫院線電影:《功夫山羊》
原創全年齡次,合家歡動畫電影以中國功夫為主題背景,講述小山羊們學習中國功夫,與入侵家園的惡狼對抗,保衛和平與正義,劇情中具有很多中國功夫情節的名場面。
Ⅲ 拍一部電影大概要多少錢
看樓主想拍膠片電影還是數字電影,膠片電影製作成本比較高,而且膠片還有不同規格,一部90分鍾的膠片電影,成本至少得幾百萬。至於微電影,幾千元就可以拍一部。
Ⅳ 拍一部電影要多少成本!
最少100W
其中包括上下打點
營業執照
地契
建築成本
人員工資
版權
歷史上最低成本的電影
呵呵,其實你自己拿著一部DV去拍,都可以拍電影啦,那知要多少成本。
如果要說是在北美的票房榜上有留名的最低成本電影,大概是《女巫布萊爾》吧,全劇號稱只用3個演員,一部DV完成~~~賺了一億以上
Ⅳ 那個網站有統計國內每部電影的投資成本
300-5000W不等吧 貌似這樣的統計網站還沒有,因為對網民的貢獻不大,沒意義
Ⅵ 投資一部電影需要多少成本
從這幾年的電影票房方面來看,票房收入呈現井噴式的增長,這樣的增長勢頭足以吸引大部分投資人的關注,特別是有些投資人因各種原因沒能進入電影圈,他就會通過投資電影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價值。那麼投資電影是有錢人才能玩得起的游戲嗎?只有有錢人才有能力了解到投資電影的內幕,因而從投資電影中獲得一杯羹?普通人也能通過投資電影賺錢嗎?答案是肯定的,無論是什麼人只要有資金,只要你願意都可以投資電影,下面有幾方面關於投資電影的事項,想投資電影的人要多了解了。
投資電影的騙局不能不警惕
投資電影這塊蛋糕又大又美味,遠遠的就能聞到香氣,騙子的嗅覺是極其靈敏的,騙子開始鋪天蓋地地宣傳投資電影,引誘投資人上當,他們一般會從微信公眾號、朋友推薦和網路這幾種方式進行宣傳,以投資理財的文章推廣出去,裡面還會有比較誘人的投資送現金等優惠,吸引貪小便宜的投資人上當,所以投資電影遇到這方面的情況要多留個心眼。
投資電影如何防止上當受騙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察
投資電影可以從資金籌集、回報周期、收益情況、平台資質、電影商推出的片數這5個方面進行考察,資金籌集方面是指會在電影推出之前進行資金募集,是為了防止斷片情況;回報周期方面是指一部電影拍完需要大概16個月左右,如果幾個月就能拿到收益就要警惕了;收益情況方面是指投資電影收益一般來源於票房,收益盈虧都是正常的,如果還沒有票房的情況下就分紅是不合理的,投資人需要注意了;平台資質方面是指好的電影製作機構都有資質可供考察了解;電影商推出的片數方面可以考察,就是一次只會推出一兩部作品,不會十幾部這么多,如果數量多的就要警惕了
作者 xue12024
Ⅶ 怎麼可以查到影視項目的成本
一般電影製作成本只會在電影認購合同裡面會有非常明細的說明,製作方一般是不會輕易透露說明,有媒體報道提及到的耗資多少製作的影片,也基本都是大概的數字,並不是非常明細准確的成本!
除此之外,您需要了解的是一般我們電影成本包括製作成本、演員片酬、導演片酬、宣發成本主要的四大板塊
A、製作成本:製作成本一般指前後期設備成本,人員成本,交通成本,美術成本,特效成本什麼的。
B、演員片酬:國內一線男演員,價碼都在2000萬以上,高的有3000萬往上趕的;國內一線女演員,價格從1200萬到2500萬不等,如果劇本好,導演好,演員費用低,可能500多萬就能搞定,因為作為演員,如果是一個能打動他的劇本,能讓他信任的導演,都是很樂意參與的,甚至自己會投資反而不要片酬。
C、導演片酬:國內的一線導演,價格500萬—1000萬不等,這個浮動比較厲害,但再低,不會低於50萬美金,這是全球導演協會的一個規定。除了演員,導演的酬金,各種想法落地也很花錢。
D、宣發成本:宣發包括宣傳和發行,宣傳成本一般包括海報和預告片及花絮製作,硬廣告、影院終端物料、媒體推廣、地面活動、首映式、僱傭水軍和收買影評人等。發行成本主要包括拷貝製作費用,影院公關與談判費用等。嚴格來說,影院的票房分成也是發行成本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