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一部外國愛情電影,女主角開花店,男主角是著名小說家,情節曲折,最後浪漫結婚!叫什麼名字!
Flower Girl (2009)
居然搜不到中文名。(是Hallmark頻道原創電視電影,就是電視上播的電視劇,通常很難找到)
B. 一部外國電影內容是男主角是寫小說的,女主角是他小說里寫的人物,寫在小說中的事會在現實中發生什麼電影
《奇幻人生 》
導演: 馬克·福斯特
編劇: 扎克·海爾姆
主演: 威爾·法瑞爾 / 艾瑪·湯普森 / 達斯汀·霍夫曼 / 瑪吉·吉倫哈爾 / 奎恩·拉提法
類型: 劇情 / 喜劇 / 愛情 / 奇幻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06-11-10(美國)
片長: 113分鍾
又名: 口白人生(台) / 離奇過小說(港) / 筆下求生 / 天馬行空
劇情梗概:
他——Harold Crick(威爾·法瑞爾 Will Ferrell 飾)是一個國稅局的審計員,每天過著極具規律性的單調生活,一把旁白的聲音卻打破了這一切——他發現耳邊常常響起某個人的說話,她能洞悉自己每日的生活規律,甚至能預測他不久將來的死去,他深深惶恐。
她——Karen Eiffel(艾瑪·湯普森 Emma Thompson 飾)是一個作家,性格悲觀頹唐,從來不讓筆下的主角逃過死去命運,正為如何安排主人公死得偉大而煩惱。她不知道,筆下的那個男主角,和現實生活的他完全重合,而男主角死去的劇情,將一一在他身上應驗。
然而,當他得知自己的人生被他人設計,但可以死得其所獲得生命的價值時,他再也沒有驚恐和反抗,而是坦然接受這一切。他的選擇讓作家開始了新的頓悟,故事也隨之峰迴路轉。
C. 哪部電影女主角叫簡是一個小說家
《重生名門千金》——璃瀟
簡介:簡優一直以為自己是幸福的,可親耳聽到繼母妹妹以及丈夫的陰謀,害死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她才知道人心險惡。 重生回十八歲那年,千金高調歸來,為的是報仇雪恨。踢開渣男,拍死繼母和妹妹,將他們的陰謀一項項公諸於世,讓他們不得好死! 只是,上一世對她不屑的男人竟然對她百般討好? 腹黑男華麗現身,女王的騎士可不是這么好當的。
D. 電影《活著》為什麼沒像小說一樣拍完整
首先《活著》是一部禁片。評論界認為,張藝謀拍完《活著》,他已經「死了」。
事實上,張藝謀沒有料到這部電影對自己的影響這么大,辛辛苦苦拍了部好電影,還讓葛優拿到了戛納影帝,國內卻成了禁片。
作為這部電影的原著作者,余華曾說過,張藝謀敢拍《活著》,我佩服張藝謀。等活著被禁,他 開始佩服D。
作為同名原著小說,《活著》卻是有WG背景的 歷史 。這是影視創作的紅線,張藝謀踩上了。如果拍的和小說一樣,更加觸動上面的神經。然而,即便沒有拍完,影片還是被消失了,只是成為影迷口碑相傳的國產佳作。
小說的審查尺度比電影要寬松一些,這是因為當今的人閱讀群體逐漸縮小,遠遠不如觀影的多。再者說,小說和文本和電影屬於兩種形式的藝術手段,沒有必要完全按照小說來。
以上。
現在流行翻拍重拍,告訴張導重拍一下就完整了!
電影《活著》,比起小說《活著》,給了一個光明的尾巴,讓這個電影的結尾,積極了一些,光明了一些,有希望了一些,而小說,陰郁至死,悲慘到底,絕望終點。
小說中,兒子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為救縣長夫人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台上;而鳳霞死後三個月老婆家珍去世;女婿二喜是搬運工,被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吃豆子撐死……
而電影里的光明的尾巴,張藝謀留下了二喜和苦根,電影里叫饅頭。小說里,只剩下一頭牛叫著主人公的名義,福貴。電影里,福貴對饅頭說,「你是趕上好時候了,將來這日子就越來越好了。」
這部小說榮獲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最高獎項(1998年),台灣《中國時報》十本好書獎(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書獎(1990年),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2004年),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2005年),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2008年);並入選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
其實,從獲獎里,我們就能讀出很多信息,還有一個信息是,這部小說很火,但電影被禁。
電影巜活著》改篇自余華的同名小說,我是先讀的小說。當時在南方工廠剛剛上班,一個三十好幾的人一個人租著房,上班、下班,七天試用期剛剛完,廠里說我不合適干這個工作,就辭了,合適的工作很難找,連著找了兩天沒有找到,天又下起雨,就一個人待在租房中,胡亂的看瀏覽器,有人推薦巜活著》這部小說,然後順理成章下載,閱讀。
可以說這本小說讓我一天一夜沒有吃飯,累了抱著手機眯一會,腦子里還是小說里的橋段,福貴的形象扎進腦子里,淚流滿面不止,難過巧珍,難過他們倆個孩子,他的瘸子女婿,外孫,每走一個傷悲一次。
說說電影和小說吧,余華的巜活著》是關於個人的,活著是忍受;張導則全然拋棄了這一點,轉向於時局和政治的悲劇,是「哀民生之多艱」。因此配角們教科書式的存在很出彩。福貴也成了一個政治覺悟很高卻依然淳樸善良的人,但兩場悲劇卻分別由他的審時度勢和善良好心所導致。
電影表現的是「逃不過」,在這一點上還是很成功的。 即便是看過小說,看電影的時候還是感動得稀里嘩啦。電影有很多精彩的部分,首先是劇本,然後是影片中主角的演技,最後是影片製作。To live,活著。
小說中,福貴是最後還活著的人,還有一頭老牛。
大家都看過張藝謀導演的《活著》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改編自余華的同名小說,講訴了男主人公福貴因為嗜賭如命,輸盡家財由之前的大少爺變成普通農民經歷人生變革悲劇的一生。
看過這部劇的人都知道這是部黑色喜劇,讓人笑中帶淚,透過一個人來看穿命運,人在那個 歷史 時期難以掌握自己的命運,主人公是無奈的,看過的都會感慨良多!
電影的目的更多的是給人啟迪,短短的一兩個小時無法把小說全部展現,只要能展現出小說的精髓並給予觀眾共鳴,在我看來都是好的電影,這部電影無疑是成功的!
同時,電影還有過審的問題,這部小說對人性的探討實在太深刻。裡面有很多對人性的諷刺,寫出很多敏感的話題,這些東西在電影里展現都是露骨的,顯然不能過審,適當刪減很重要!
所以說電影沒有按照小說拍攝完整,但是不妨礙它成為一部好的作品,他給我們心靈的震撼!
電影版《活著》只拍了原著的一半多一點內容——原著中,福貴所有的親人都死完了,只剩下他一個人在講著「活著」的故事。電影只拍到了女兒的死,苦根還活著,留給人一線希望。
無疑,這樣的處理會讓看過原著的人覺得這個故事少講了許多內容,給人意猶未盡之感,和淡淡的遺憾,但由於書中有對人性太過深刻的刻畫,以及人物的遭遇太過凄慘,如果全部搬上屏幕的話更容易被禁。
事實上,這部只拍了原著內容一半多的作品後來也被禁過,算是張藝謀導演唯一一部被禁的電影,曾被譽為他拍得最好的電影。
我們大多人都知道,將原著作品影視化後,作品中一些非常尖銳的 社會 問題便會更加具象化,帶來更強的視覺沖擊力,所以很多作品在影視化時導演都得對其進行一定的加工處理,使之不要顯得太過尖銳,畢竟辛辛苦苦拍一部電影都是希望它能上映的。
當然,經過影視化後的《活著》並沒有比原著差,它是另一種呈現方式,而且它顯得柔和了一些,不會像原著那般令人絕望。畢竟電影面向的是更多的觀眾,導演要考慮到觀眾的觀影感受。
總的來說,電影版《活著》注重表現大時代下小人物的生存狀況,小說版《活著》則重在表現個體生命在強大的命運面前的承受力,兩者都是經典,都同樣悲傷蒼涼,引人深思,很值得一看。
(鯨魚電影編輯部:原野)
同一時間段三位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各自拍了一部電影,不約而同的涉及到了那一段 歷史 ,分別是田壯壯的《藍風箏》陳凱歌的《霸王別姬》和張藝謀的《活著》,都被不同程度的禁了,田壯壯尤其慘烈,禁拍10年OR9年,記不清了,當時他的名頭遠大於陳凱歌和張藝謀。
《活著》開拍前,張藝謀和余華說,他是搞電影的,對審批很懂,所以余華放手給張藝謀去弄,結果可想而知。
其實不用說那時候,到了《亮劍》那段 歷史 依然省略。
還有就是抗日題材的影視劇N多,對越反擊戰的題材除了那幾年的《高山下花環》和《閃電行動》等,近幾年看到過這個題材的影視嗎?
我的答案就是:《活著》不好嗎?
如果單從藝術角度來看,我覺得是老謀子想給電影里的主角留下一絲希望,畢竟原著太慘了,外孫太餓了,吃豆子太多撐死,女婿也被壓死,主角的希望被生活這只大手反復蹂躪,最後變成了一個只是活著的軀殼,沒有高興、沒有悲傷、也沒有希望,只剩下活下去的本能。每次看書和電影都覺得心堵。
網友杜耀軍:
首先《活著》是一部禁片。評論界認為,張藝謀拍完《活著》,他已經「死了」。
事實上,張藝謀沒有料到這部電影對自己的影響這么大,辛辛苦苦拍了部好電影,還讓葛優拿到了戛納影帝,國內卻成了禁片。
作為這部電影的原著作者,余華曾說過,張藝謀敢拍《活著》,我佩服張藝謀。等活著被禁,他 開始佩服D。
作為同名原著小說,《活著》卻是有WG背景的 歷史 。這是影視創作的紅線,張藝謀踩上了。如果拍的和小說一樣,更加觸動上面的神經。然而,即便沒有拍完,影片還是被消失了,只是成為影迷口碑相傳的國產佳作。
網友竟與電影:
電影版《活著》只拍了原著的一半多一點內容——原著中,福貴所有的親人都死完了,只剩下他一個人在講著「活著」的故事。電影只拍到了女兒的死,苦根還活著,留給人一線希望。
無疑,這樣的處理會讓看過原著的人覺得這個故事少講了許多內容,給人意猶未盡之感,和淡淡的遺憾,但由於書中有對人性太過深刻的刻畫,以及人物的遭遇太過凄慘,如果全部搬上屏幕的話更容易被禁。
事實上,這部只拍了原著內容一半多的作品後來也被禁過,算是張藝謀導演唯一一部被禁的電影,曾被譽為他拍得最好的電影。
網友鯨魚:
大家都看過張藝謀導演的《活著》這部電影,這部電影改編自余華的同名小說,講訴了男主人公福貴因為嗜賭如命,輸盡家財由之前的大少爺變成普通農民經歷人生變革悲劇的一生。
看過這部劇的人都知道這是部黑色喜劇,讓人笑中帶淚,透過一個人來看穿命運,人在那個 歷史 時期難以掌握自己的命運,主人公是無奈的,看過的都會感慨良多!
因為太慘了,拍不下去了。我覺得能把小說看兩遍的人,已經能稱為內心強大的人了。如果每個細節都去還原,一般人真的很難做到。拍一半,留點希望也挺好。雖然很多人都知道那個結局,但是能定格在一家人吃飯的畫面,也是一種安慰吧!
E. 1956年白楊主演的同名小說改編的故事片叫什麼名字
1956年,白楊主演了根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的故事片《祝福》,在片中飾演主人公祥林嫂。
電影《祝福》,原著為魯迅小說《祝福》,夏衍改編劇本,桑弧導演,白楊主演,1956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制,該片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祝福》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對封建的必要性。
(5)哪個電影主人公叫小說擴展閱讀:
雖有很多人的贊譽,也有行家和觀眾提出不同看法,主要集中在影片為表現祥林嫂的反抗性格而讓她去「砍」 土地廟門檻這一增添的細節上,有的認為這樣做「違背人物性格的發展規律」,是「為了加強政治因素」 而產生的「庸俗社會學的傾向」。
而多數的評論則予以肯定,認為這一細節的增添是嚴謹並具有創造性的,符合祥林嫂性格發展的規律,她由於絕望而產生對神權的某種懷疑和自發性反抗行動,並不等於對神權觀念已具有徹底的認識和實行根本的決裂。
編劇夏衍對此回應稱,「砍門檻」 這一細節的增加並非是自己的創意,早在解放前攝制的越劇《祥林嫂》的電影中,就已經有了這一場面,後來經常在舞台上演出的越劇、評劇,也都把這個場面保留了下來,他因此把它寫進了《祝福》 電影劇本。
F. 頭發喂雞王屠夫是什麼電影
爺爺拿孫子的頭發喂雞不是電影,是小說爺爺生前總拿我的頭發喂雞。爺爺生前總拿我的頭發喂雞是作者潤田創作的一部懸疑靈異風格小說,小說主人公是水雷、潤土和孫雪娥。
我天生缺陰,為救我爺爺給我娶了鬼媳婦。爺爺說,等我到三十歲才能學他的相術,不然會麻煩纏身。可我不去招惹它們,它們卻主動來招惹我。
爺爺總將孫女的頭發喂雞
宋朝時期,一老漢每隔兩個月,就會將孫女的頭發剪下來喂雞,奇怪的是,那些頭發扔進雞窩的時候,很快就會被雞吃得乾乾凈凈。孫女多次提出自己想留長頭發,都被老漢拒絕,直到老漢去世,孫女才發現老漢將她頭發喂雞的真相。
唐州方城縣有個姓王的老漢,王老漢早年喪妻,中年喪子,一個人辛苦撫養著孫女雪冬。雪冬跟著王老漢長大,養成了男孩子般爽朗的性格,可隨著雪冬慢慢長大,她發現自己和村裡的女孩並不一樣。
G. 小翠小紅是哪部電影的小說當中的主人公
小翠是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筆下人物,王太常的獨生子痴兒王元豐,經常被人戲弄。太常年輕時救過靈狐,為報恩,靈狐便將自已的女兒小翠帶去王家,嫁給元豐。
H. 《007》順序是什麼
順序如下:
1、《007之諾博士》(1962年)
2、《007之來自俄國的愛情》(1963年)
3、《007之金手指》(1964年)
4、《007之霹靂彈》(1965年)
5、《007之雷霆谷》(1967年)
6、《007之女王密使》(1969年)
7、《007之金剛鑽》(1971年)
8、《007之你死我活》(1973年)
9、《007之金槍人》(1974年)
10、《007之海底城》(1977年)
11、《007之太空城》(1979年)
12、《007之最高機密》(1981年)
13、《007之八爪女》(1983年)
14、《007之雷霆殺機》(1985年)
15、《007系列:黎明殺機》(1987年)
16、《007之殺人執照》(1989年)
17、《007之黃金眼》(1995年)
18、《007之明日帝國》(1997年)
19、《007之黑日危機》(1999年)
20、《007之擇日而亡》(2002年)
21、《007:大戰皇家賭場》(2006年)
22、《007:大破量子危機》(2008年)
23、《007:大破天幕殺機》(2012年)
24、《007:幽靈黨》(2015年)
25、《007:無暇赴死》(2020年)
簡介:
007是風靡全球的一系列諜戰片,007不僅是影片的名稱,更是主人公特工詹姆斯·邦德的代號。詹姆斯·邦德(英語:James Bond)是一套小說和系列電影的主角名稱。小說原作者是英國作家、前MI6特工伊恩·弗萊明。
第一部007電影於1962年10月5日公映後,007電影系列風靡全球,歷經五十餘年長盛不衰。
I. 求一部關於小說家和妻子的日本電影叫什麼名字男主角四十多歲蠻滄桑的,最後因幻想和女主角離婚了.
維榮的妻子
《維榮的妻子》,淺野忠信、松隆子主演。影片主人公是一對形成鮮明對比的夫婦,丈夫是徹頭徹尾的日本維榮,賢惠美麗充滿包容力的妻子則擁有日本傳統女性的諸多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