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院線電影 > 群落電影票房

群落電影票房

發布時間:2023-06-06 23:27:01

A. 求《2046》的影評

這是一部視覺感很美的電影。

大的光圈,小的景深;對刻畫人物表情非常到位的高光處點測光;頻頻出現的黃金分割構圖;

裊裊的香煙煙霧;古老的樓梯,光滑的扶手;木質的窗戶,經典的水瓶;……

對於一個敢於剖析自己的人,我是滿懷敬意的,如周慕雲。2046這個房間只是一個記憶,只是所有場景的一個引子。

對於一個追尋自己童年記憶的人,是蠻有趣的,如王家衛。在他的電影里,始終舍棄不了舊式的建築,古樸的街巷,昏黃的街燈和淅瀝的夜雨。《花樣年華》里我們看過,《重慶森林》里我們看過,在《2046》里我們又看到數次,但給人的感覺並不是重復,而是一種熟悉,一種親切。這個片子的音樂很豐富,處理的也很好,與其構圖匹配的很好。

王家衛的片子,向來我只是把它當作一個個視頻去看的,我沒有足夠的耐心去看他講述一個文縐縐慢騰騰的故事。而《2046》,不知是我因為最近聽了數十天的佛的原因還是女友坐在身邊的緣故,我饒有興趣的看完了,也竟然發現了個中的豐富樂趣。

誰是周慕雲?誰又是周慕雲陛下的主人公? 我直接的感想是,周慕雲不是梁朝偉所飾演的那個人的形象,而是這個形象之下的所承載的精神氣質,所訴說的生活方式。

王菲和小日本,章子怡和梁朝偉,周慕雲和吳麗珍,他們每個人都在追尋過去,追尋心中的唯美情感;他們又同時感到失落,感到精神的無助;他們都在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並在追求中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他們用不同的方式在傷害自己,傷害身邊的人的心。

在周慕雲的筆下,主人公有多個側面。一如小日本,性男,回憶,在回憶中尋找自己,在回憶中期待;一如劉嘉玲,性女,燈紅酒綠,在燈紅酒綠中迷醉自己,忘記過去,不願回首;一如章子怡,性女,追求,在追求中渴望新生,身為妓女仍舉止孤傲自尊;一如周慕雲,性男,往昔不忘,今日風流,來期倜儻。

這個片子前一個半小時剪的非常好,如此多的人物,如此多的角色,在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里用一條主線串連的如此順暢精彩,實屬不易。這個片子看完之後仍覺得還可以剪出兩外兩個版本。看片的時候我曾看了一下手錶,這個片子剪到100分鍾左右仍可,在周慕雲在酒店招牌旁結束,去掉《花樣年華》的故事和影子,成為一部獨立的30年代的人文影片。

從另外一個角度,這個片子後面的章節的剪輯仍有發揮的空間,因為後面的有些鏡頭在當前的狀態下稍顯突兀。如果澤東公司學點國外一區DVD的風格,可以做出個導演剪輯版,增加數一二十分鍾的故事,可能會更豐富人物的表情和性格。

還有一點,我比較喜歡周慕雲式的文學幽默。如:

章:「今天聖誕夜,你怎麼有空陪我啊,你不去陪她們嗎?」

周:「她們有時候要陪我,有時候也要陪別人啊。」

雖然只是把主語給抽換了,但表達的自己被動的狀態卻顯露無疑,而又讓章感到很舒服。裡面又很多這么精彩的對白,相信將會成為流行的經典對白語言。還有周給章賠禮道歉送禮物的場景,簡直就是一個有文學味道的痞子。

章子怡說:「我以後只屬於你一個人,而你能不能也屬於我一個人?」

周慕雲搖了搖頭。

章在這部片子里的鏡頭很多,人物性格也很飽滿。她一直在渴望愛情,渴望一個男人的懷抱,但她不能容忍男人的花心。她的報復簡單至極,用同別的男人做愛來刺激關心她的男人周慕雲。周無動於衷,仍在繼續尋找不同的性伴侶。章感到自己的報復無力,於是在失望中吃醋,在失望中離去。

張曼玉的韻味來自骨子裡,雖然鏡頭只有短短的幾秒中,但仍不能掩飾其深處的精彩。周慕雲說他在寫一部香艷的小說,而我看到的是一個個讓人有點心酸的男人女人的故事。

B. 《暮光之城》是好萊塢電影嗎

電影《暮光之城1-twilight》
這是被譽為《哈利·波特》之後最受歐美青少年歡迎的暢銷小說《暮光之城》改編的第一部電影,於2008年2月17日在美國西北海岸俄勒岡州的波特蘭開機。該片女主角貝拉由被媒體推選的好萊塢10大明日之星之一的克里斯汀·斯圖爾特擔任,男主角愛德華由曾經飾演《哈里·波特與火焰杯》中美少男塞德里克的羅伯特·帕丁森出演。
《暮色-twilight》
英文片名:Twilight
中文片名:暮光之城(更多譯名:暮色/吸血新世紀/無懼的愛/我的吸血鬼男友)
IMDb: 6.1/10 ( 67,146 votes)
影片類型:愛情/恐怖/動作/奇幻
國家地區:美國
上映時間:2008年11月
影片長:02:01:50(121mins)
影片公司:Summit Films
主題曲:decode
演唱:Paramore
導演:
凱瑟琳·哈德威克 Catherine Hardwicke
編劇:
梅利莎羅森伯格 Melissa Rosenberg
主演:
羅伯特·帕丁森 Robert·Pattinson 飾 Edward Cullen(男主角)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 Kristen·Stewart 飾 Isabella Swan(女主角)
阿什麗·格林尼 Ashley·Greene 飾 Alice Cullen(卡倫家族短發吸血女)
傑克遜·拉斯波恩 Jackson·Rathbone 飾 Jasper Hale(Alice的配偶,卡倫家族吸血鬼)
凱姆·吉甘戴 Cam·Gigandet 飾 James(追蹤Bella的反派吸血鬼)
蕾切爾·李費佛 Rachelle·Lefevre 飾 Victoria(James的配偶,反派吸血女)
妮基·瑞德 Nikki·Reed 飾 Rosalie Hale(卡倫家族裡比較凶的吸血女,替Bella引開James)
凱蘭·魯茨 Kellan·Lutz 飾 Emmett Cullen(Rosalie的配偶,卡倫家族吸血鬼)
彼得·費辛利 Peter·Facinelli 飾 Carlisle Cullen(卡倫醫生)
伊莉莎白·里瑟 Elizabeth·Reaser 飾 Esme Cullen(卡倫夫人)
泰勒·洛特 Taylor Lautner 飾 Jacob Black(Bella的朋友,狼人後代)
邁克·韋爾奇 Michael Welch 飾 Mike Newton(Bella的同學,小男生)
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飾 Jessica(Bella的同學,傾心Mike)
賈斯汀·錢 Justin Chon 飾 Eric(Bella的同學,「萬事通」)
克里斯蒂·瑟拉圖斯 Christian Serratos 飾 Angela(Bella的同學,清瘦女生)

《暮色-twilight》劇情介紹:
貝拉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孩,她不熱愛虛榮,不會像其他女孩一樣追求時髦,也不願偽裝自己刻意去和合不來的同學搞好關系。因為母親再婚的緣故,貝拉搬去和父親同住。
在新學校里,貝拉遇到了一個名叫愛德華的男孩,他跟貝拉遇見過的所有人都不一樣,不僅英俊、聰明、幽默,而且跟貝拉非常有共同點——同樣孤獨。兩人很快就陷入了愛河。然而愛德華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一個吸血鬼,自從1918年後他就沒有變老過,他可以空手制止一輛飛馳的汽車,跑起來快過獅子,但和其他吸血鬼不一樣的是,愛德華本人和他的家族選擇了一種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並不喝人血,只吃活著的動物的血——被稱為素食者(因為動物血可以提供營養,但是不會讓他們吃飽)。所以隨著交往的深入,愛德華因為貝拉與自己的過分接近,必須強力控制自己嗜血的本能,同時,愛德華家族的死敵也前來挑戰,面臨種種困難,愛德華和貝拉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嗎?
貝拉·斯旺從繁華的鳳凰城搬到偏僻且終年陰雨不斷的福克斯,她原本認為往後的日子恐怕會很無聊,但當神秘又迷人的愛德華·卡倫出現,不僅生活變得有趣,而且她的心也深深受到吸引。金發帥氣的愛德華事實上是秉持素食主義的吸血鬼,為劇照了不讓伊莎貝拉發現,他辛苦壓抑對伊莎貝拉的愛。互相傾心的兩人,在愛情與危險間擺盪,新鮮又刺激的每一天,就像久違的陽光,灑落在浪漫的暮光之城。 在美國西雅圖一個名叫福克斯的地方,住著一位英俊帥氣的男青年愛德華。他出沒神秘,與世無爭,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歷和家世,更重要的是……他是一隻永遠不會衰老,更不會死亡的吸血鬼。
愛德華本來將死於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但是卡萊爾(他的吸血鬼養父)發現了他,並救了他(某種吸血鬼的方式),他便再也沒有衰老,永遠保持著年輕俊朗的外形。時光飛梭,過了近百年後,他已經不再靠吸人血為生,因為愛德華喜歡生活在人群聚劇照集的城市中。為了避免吸食人血帶來的命案干擾到他的生活,他現在只是偶爾在郊區追捕動物,維持著他永駐的青春。
十七歲的少女伊莎貝拉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因為父母的感情破裂,母親帶著她去了另一個城市。但當她長大的時候,母親卻決定再婚。貝拉不想母親因為陪著她而無法陪著經常出差的繼父而不開心,因此決定回到父親查理的身邊。貝拉回到了她的家鄉福克斯,在學校里,她結識了愛德華,很快她便被愛德華的魅力所吸引,漸漸喜歡上了他。
不過,愛德華雖然也喜歡貝拉,可是他卻深知,一隻吸血鬼是沒有辦法和人類正常生活在一起的。但他又無法忘卻劇照貝拉,也不忍心遠走高飛,與貝拉斷絕音信。更嚴重的是,每當和人類走得太近,愛德華就無法抑制自己吸血的本能,所以每次貝拉對他的親昵舉動,愛德華也只能強忍內心吸血的生物慾望。而這時候,同為吸血鬼卻愛好捕殺人類的愛德華家族的其他同門找上門來,在知道貝拉的存在後,妄圖獵殺貝拉。深愛這貝拉的愛德華會讓貝拉受到傷害嗎?會剋制不住自己的本性傷害到貝拉嗎?愛德華究竟與貝拉的感情會走到什麼地步,家族的危機又如何去解決呢?
[編輯本段]角色介紹
全名: 伊莎貝拉·斯旺 Isabella Swan (Isabella Marie Swan)
伊莎貝拉 卡倫 Isabella Cullen (嫁給Edward之後-破曉中)
昵稱: Bella, Bells, Vampire girl,human girl
種類: 人類 (Twilight暮光之城到Breaking Dawn破曉的book 3)
吸血鬼(Breaking Dawn破曉的book 4)
生日: 09/13/1987
忌日(變成吸血鬼的日子): 09/10/2006 (擁有永遠18歲的外表)
能力: 防禦(盾牌,抵禦一切來自於心理的超能力,對Renesmee無效)
配偶: Edward Cullen
身高:168cm
在電影里是由克里斯汀 斯圖爾特Kristen Stewart詮釋
全名: 愛德華·卡倫 Edward Cullen
本名(變吸血鬼前的名字): Edward Anthony Mason
種類: 吸血鬼
生日: 06/30/1901
忌日(變成吸血鬼的日子): 1918 (擁有永遠17歲的外表)
能力: 讀心術(除了Bella的思想)
配偶: Bella Swan
在電影里是由羅伯特 帕丁森 Robert Pattinson詮釋
全名: 雅各布·布萊克 Jacob Black
昵稱: Jack, Mutt, Dog, Mongrel, Pup
年齡: 15(Twilight), 16(New Moon, Eclipse, and Breaking Dawn)
種類: 人類(Twilight暮光之城)人類+狼人(New Moon新月到Breaking Dawn破曉)
能力:狼群的阿爾法血統,體型強大
配偶:Renesmee Carlie Cullen(狼人專屬烙印,類似於一見鍾情)
在電影里是由 Taylor Lautner詮釋
★☆素食吸血鬼Cullen家族

全名: 卡萊爾·卡倫 Carlisle Cullen
本名(變吸血鬼前的名字): Carlisle Cullen
種類: 吸血鬼
生日: 1640年左右 (擁有永遠23歲的外表)
能力:無限同情心與憐憫心
配偶: Esme Cullen
在電影里是由Peter Facinelli詮釋
全名: 埃斯梅·卡倫 Esme Cullen
本名(變吸血鬼前的名字): Esme Anne Platt
種類: 吸血鬼
生日: 1892年左右 (擁有永遠26歲的外表)
能力:愛心
配偶: Carlisle Cullen
在電影里是由Elizabeth Reaser詮釋
全名: 羅莎莉·黑爾 Rosalie Hale
本名(變吸血鬼前的名字): Rosalie Lillian Hale
種類: 吸血鬼
生日: 1933年 (擁有永遠18歲的外表)
能力:執著,美麗
配偶: Emmett Cullen
在電影里是由Nikki Reed詮釋
全名: 埃美特·卡倫 Emmett Cullen
本名(變吸血鬼前的名字): Emmett McCarty
種類: 吸血鬼
生日: 1915年 (擁有永遠20歲的外表)
能力:力量
配偶: Rosalie Hale
在電影里是由Kellan Luts詮釋
全名: 愛麗絲·卡倫 Alice Cullen
本名(變吸血鬼前的名字): Mary Alice Brandon
種類: 吸血鬼
生日: 1901 (她不記得自己什麼時候被變成吸血鬼的)
能力: 看得見可能發生的事情還有即將發生的事情(主觀)
配偶: Jasper Hale
在電影里是由Ashley Greene詮釋
全名: 賈斯帕·黑爾 Jasper Hale
本名(變吸血鬼前的名字): Jasper Whitlock
種類: 吸血鬼
生日: 1843年 (擁有永遠20歲的外表)
能力: 控制周圍人的情緒
配偶: Alice Cullen
在電影里是由Jackson Rathbone詮釋
全名: 蕾妮斯梅·卡理·卡倫 Renesmee Carlie Cullen
種類: 一半吸血鬼一半人類
生日: 09/10/2006
能力: 讓別人看到自己在想什麼,還有反防禦
父母: Edward Cullen & Isabella Swan
7歲時成長為成人,保持17歲的外表,擁有吸血鬼的堅硬皮膚,人類的心跳,狼人的體溫,24對染色體
第四部破曉中才會出現的角色,演員未知
★☆人類:

全名: 查理·斯旺 Charlie Swan
種類: 人類
*貝拉的爸爸, 警察
在電影里是由Billy Burke詮釋
全名: 蕾妮·德爾 Renee Dwyer (本姓,或隨新丈夫姓氏,原著中未表)
種類: 人類
* 貝拉的媽媽, 再婚
在電影里是由Sarah Clarke詮釋
全名: 比利·布萊克 Billy Black
種類: 人類+狼人
* 雅各布的爸爸, 查理的好朋友在電影里是由詮釋
注釋:比利因為年輕的時候受傷,所以無法變身,因而不算是狼族的。但是他是狼族血統阿爾法的傳人。
★☆敵對吸血鬼血族

全名: 詹姆斯 James
種類: 吸血鬼
在第一部暮色,被賈斯帕,愛麗絲和埃美特聯手用火燒死。
在電影里是由Cam Gigandet詮釋
全名: 維多利亞 Victoria
種類: 吸血鬼
在第三部月食,集結吸血鬼新生兒想殺死貝拉,被愛德華殺死
在電影里是由Rachelle Lefèvre詮釋
全名: 勞倫特 Laurent
種類: 吸血鬼
第二部新月,被狼人殺死。
在電影里是由Edi Gathegi詮釋

幕後花絮

影片《暮色》從原著斯蒂芬妮·梅爾到編劇梅莉莎·羅森伯格,再到導演凱瑟琳·哈德維克都是女性。堪稱是一部純粹的「半邊天」作品。顯然對於北美的觀眾來說,這部影片的同名原著小說《暮色》早已不那麼陌生了,因為作為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長達152周的作品。小說《暮色》的作者斯蒂芬妮·梅爾早在完成這部作品時便已經在腦海里產生了將其改編成電影的念頭。如今,她最初的夢想已然成真,而且令斯蒂芬妮十分滿意的是,從製片方對影片的定位,到導演和編劇的種種努力,以及最終每一位主演的選擇和表現上來看,都非常符合她最初的想像和期待。尤其是故事的主人公貝拉的扮演者克里斯汀·斯圖爾特,更讓她看到了自己文字中洋溢出的那種可愛和傳神。
提到編劇梅莉莎·羅森伯格,這位來自北卡羅萊納州的才女,雖從業十幾年以來一直在電視劇本的創作上摸爬滾打,卻也積累了不少都市喜劇愛情以及驚悚等類型故事創作的經驗。因此,對於這部暢銷小說的拿捏和打磨堪稱是游刃有餘。以致於,她只花費了短短六個星期的時間便拿出了能讓包括原著作者、導演以及製片人全票通過的劇本來。可見其效率之高。甚至斯蒂芬妮·梅耶也對她贊譽有加「梅莉莎·羅森伯格真的是一位很有經驗的編劇,記得還是十多年前,我就已經看過她編劇的《大力士的傳奇旅程》。」但是,梅耶也並非沒有自己的想法,「小說在改編成電影的同時,必然會對一些情節進行取捨,作為原著作者,在這方面我顯得很被動。我情願讓所有東西都毫無保留的放到電影里的,但我也明白,這一點對於編劇和導演來說太難做到,畢竟電影只有2個小時,而書中的故事,遠遠不止120分鍾。」

影片簡評

吸血鬼電影向來是歐洲電影的驕傲。盡管好萊塢也曾出品過《夜訪吸血鬼》這類的經典佳作。但作為真正恐怖電影的發源地,歐洲卻在近年來很少有影響更廣的佳作誕生。而在告別了B級片的興盛與傳統恐怖片流行的年代之後。近年來不斷「發難」的好萊塢新派恐怖電影則在票房和口碑上佳績連連,《電鋸驚魂》系列、《隔山有眼》系列等等都稱得上是此類的代表。但對於曾風靡影壇的吸血鬼電影卻數量寥寥。不過,本片《暮色》確實很有看頭 尤其以貝拉和愛德華的愛情為線索貫穿始終,其影片主色調和原著相符合,推薦大家觀看。 《暮色-twilight》其他國家地區上映時間及DVD發行日期美國
08年11月1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首映)
俄羅斯 2008年11月20號
加拿大 2008年11月21日
義大利 2008年11月21日
墨西哥 2008年11月21日
瑞典 2008年11月21日
瑞士 2008年11月21日(義大利語地區)
美國 2008年11月21日
比利時 2008年11月26日
菲律賓 2008年11月26日
捷克共和國 2008年11月27號
匈牙利 2008年11月27號
馬來西亞 2008年11月27號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2008年11月27號
愛沙尼亞 2008年11月28號
拉脫維亞 2008年11月28號
泰國 2008年11月28號
印度尼西亞 2008年12月3號
英國 2008年12月3號(倫敦首映)
黎巴嫩 2008年12月4號
荷蘭 2008年12月4號
葡萄牙 2008年12月4號
冰島 2008年12月5號
波蘭 2008年12月5號(有限)
西班牙 2008年12月5號
韓國 2008年12月10號
澳大利亞 2008年12月11號
哈薩克 2008年12月11號
立陶宛 2008年12月12號
台灣 2008年12月12號
越南 2008年12月12號
芬蘭 2008年12月18號(有限)
香港 2008年12月18號
以色列 2008年12月18號
新加坡 2008年12月18號
巴西 2008年12月19號
南非 2008年12月19號
英國 2008年12月19號
委內瑞拉 2008年12月19號
克羅埃西亞 2008年12月25日
巴拿馬 2008年12月25日
紐西蘭 2008年12月26號
阿根廷 2009年1月1日
智利 2009年1月1日
哥倫比亞 2009年1月1日
希臘 2009年1月1日
秘魯 2009年1月1日
烏拉圭 2009年1月1日
芬蘭 2009年1月2日
羅馬尼亞 2009年1月2日
法國 2009年1月7日
瑞士 2009年1月7日(法語地區)
挪威 2009年1月9日
波蘭 2009年1月9日
埃及 2009年1月14號
德國 2009年1月15日
科威特 2009年1月15日
斯洛伐克 2009年1月15日
瑞士 2009年1月15日(德語地區)
奧地利 2009年1月16號
保加利亞 2009年1月16號
土耳其 2009年1月16號
丹麥 2009年2月6日
厄瓜多 2009年3月6日
美國 2009年3月21日(DVD首發)
日本 2009年4月4日
巴西 2009年4月8日(DVD首發)
中國 2009年10月
[編輯本段]◆電影《暮光之城2-new moon》
相關貼吧:【網路newmoon吧】
英文片名:new moon
中文片名:暮光之城之新月
影片類型:愛情/恐怖/動作/奇幻
國家地區:美國
上映時間:2009年11月20日
影片公司:Summit Films
導演:
克里斯韋茨 Chris Weitz
編劇:
梅利莎羅森伯格 Melissa Rosenberg
主演:
羅伯特·帕丁森 Robert Pattinson 飾 Edward Cullen(男主角:愛德華·卡倫)
克里斯汀·斯圖爾特 Kristen Stewart 飾 Isabella Swan(女主角:伊莎貝拉·斯旺)
泰勒·洛特 Taylor Lautner 飾 Jacob Black
阿什麗·格林尼 Ashley Greene 飾 Alice Cullen(愛麗絲·卡倫)
傑克遜·拉斯波恩 Jackson Rathbone 飾 Jasper Hale(賈斯帕·黑爾)
蕾切爾·李費佛 Rachelle Lefevre 飾 Victoria(James的配偶,反派吸血女:維多利亞)
妮基·瑞德 Nikki Reed 飾 Rosalie Hale(羅莎莉·黑爾)
凱蘭·魯茨 Kellan Lutz 飾 Emmett Cullen(埃美特·卡倫)
彼得·費辛利 Peter Facinelli 飾 Carlisle Cullen(卡萊爾·卡倫)
伊莉莎白·里瑟 Elizabeth Reaser 飾 Esme Cullen(埃斯梅·卡倫)
邁克·韋爾奇 Michael Welch 飾 Mike Newton(邁克·牛頓)
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飾 Jessica(傑西卡)
賈斯汀·錢 Justin Chon 飾 Eric(埃里克)
克里斯蒂·瑟拉圖斯 Christian Serratos 飾 Angela(安吉拉)
亞歷克斯•莫拉茲Alex Meraz 飾 Paul
凱沃·戈登Kiowa Gordon 飾 Embry Call
查斯科·斯賓塞Chaske Spencer 飾 Sam Uley
邁克·辛Michael Sheen 飾 Aro
克里斯多夫·海爾達Christopher Heyerdahl 飾 Marcus
查理·布雷Charlie Bewley 飾 Demetri
丹尼爾·卡莫Daniel Cudmore 飾 Felix
達科塔·范寧Dakota Fanning 飾 Jane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 飾 Harry Clearwater
婷賽爾·柯瑞Tinsel Korey 飾 Emily
努特·希爾Noot Seear 飾 Heidi
泰森·豪斯曼Tyson Houseman 飾 Quil Ateara
卡梅倫·布萊特Cameron Bright 飾 Alec
賈斯汀·沃西伯傑Justine Wachsberger 飾 Gianna
吉米·埃貝爾Jamie Campbell Bower 飾 Caius
雨果·斯蒂爾Hugo Steele 飾 Biker
布朗森·佩爾提埃 Bronson Pelletier ....Jared

新月全球上映時間 官方公布

2009.11.18 法國
2009.11.19 澳大利亞 紐西蘭
2009.11.20 美國
2009.11.20 加拿大
2009.11.20 墨西哥
2009.11.20 挪威
2009.11.20 巴西
2009.11.20 波蘭
2009.11.20 芬蘭
2009.11.20 義大利
2009.11.20 英國
2009.11.26 阿根廷
2009.11.27 愛沙尼亞
2009.12.3 新加坡
2009.12.3 西班牙
2009.12.17 中國香港
2010.1.7 德國

劇情簡介

從吸血鬼的魔爪中逃生的貝拉和愛德華談起了戀愛,在她18歲生日宴會中,發生了一件非常不愉快的事件——笨拙的貝拉在拆禮物包裝紙的時候不小心割破了手指,鮮血滴落的一剎那,自控力最差的賈斯帕撲向了他……
愛德華擔心這樣的悲劇會不斷發生,於是狠心的離開了貝拉搬離了福克斯小鎮,並保證不會再見貝拉,與她永別。傷心難過的貝拉開始了沒有靈魂的渾噩生活,但是她驚奇的發現,只要她一做冒險的舉動,腦海中就可以聽見愛德華的警告,於是她騎摩托,一個人在森林徒步,和新生的狼人——雅各布一起。在躲避維多利亞追捕的過程中,貝拉漸漸的發現,拉普什海灘有著和吸血鬼一樣神秘莫測的生活,狼人變身,狼人烙印,狼人的伴侶,狼人的阿爾法……這些對貝拉一切都是新奇的,而她也在漸漸發現,她有著對雅各布超脫姐弟與朋友的情愫在逐漸萌芽……
[編輯本段]◆電影《暮光之城》系列獎項
2009MTV電影獎 最佳電影 最佳打鬥 最佳突破男演員 最佳女演員 最佳親吻
2009青年演員大獎 最受女性歡迎特別電影
2009青少年選擇獎 最佳劇情類電影 最佳新人女演員 最佳新人男演員 最佳電影原聲選擇獎 最佳接吻選擇獎 最佳劇情類電影男演員獎 最佳劇情類電影女演員獎 最性感男星獎 最佳電影反派 最佳銀幕大戰 最佳愛情電影

[編輯本段]◆《暮光之城》系列主演
數年間在好萊塢浮浮沉沉,讓克里斯汀·斯圖爾特感受到了做職業藝人的艱辛與動盪。但情性天真的她,在製片人父親的幫助下,顯然已經很能適應這樣的環境。如今,再度獲得影片主演的地位,克里斯汀·斯圖爾特自然不會放過這個證明自己甚至盡快確立自己在好萊塢地位的機會。因此,克里斯汀·斯圖爾特在表演中相當賣力,與導演、編劇以及原著作者的關系都相當親密,希望能以自己的優勢將這個在吸血鬼世界中享受愛情和命運大沖撞的小女孩兒演繹得近乎完美。據說,克里斯汀·斯圖爾特之所以能有機會榮當主演完全要歸功於去年和她一起出演《荒野生存》的埃米爾·赫斯基,後者曾力薦克里斯汀給導演凱瑟琳·哈德威克。
在男一號愛德華·庫倫的選擇上,亦飽受周折。在多達5000多名的備選中,斯蒂芬妮·梅耶起初是選中了略帶野性風格的亨利·卡維爾,但在影片拍攝時,亨利已然是25歲「高齡」,與故事中17歲的青澀的毛頭小子差別不小。與此同時,誓要獲得愛德華這個角色的羅伯特·帕丁森更是全力以赴,他甚至從英國飛到了美國導演凱瑟琳·哈德威克的家裡試鏡。並在那裡他和已經被定為出演伊莎貝拉的克里斯汀·斯圖爾特一起在凱瑟琳的床上試演了「親密鏡頭」。最終贏得了導演的認可。而且,在《哈里·波特》系列中的出色表演,顯然也是其征服導演的一大優勢。不過,其標準的「抑揚頓挫」的英倫腔倒是阻礙其進軍好萊塢的一大障礙。

《暮光之城2》日本版海報曝光 月色「撩人」
吸血鬼賣座大片《暮光之城》的續集《暮光之城:新月》(New Moon),曝光了一張日本版海報——在慘白月亮的映襯下,男女主角羅伯特-帕廷森、克麗斯汀-斯圖爾特以及泰勒-洛特納 (Taylor Lautner)全部亮相。這一海報也浮現出三大主角在片中的關系。吸血鬼家族的羅伯特-帕廷森和狼族泰勒-洛特納,因各自群落的屬性而處於敵對狀態,泰勒-洛特納與女主角斯圖爾特的微妙感情,也在海報中悄然流露。

C. 論文達人進!求救!關於電影的畢業論文!

相關資料:

從產業特徵看韓國電影振興

韓國電影振興現象產生的社會背景

經濟領域,韓國接受了資本主義的經濟體制,自60年代以後,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金大中政府採取一系列務實性對策,不僅迅速從金融危機的陰影中走出來,經濟發展還出現了新的局面。韓國成功地從一個農業國進入現代化國家,創造了所謂「漢江奇跡」。現代化是和都市化、工業化、教育的普及、職業分工的專業化、通信的發達等經濟發展現象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並和特定的社會政治變革聯系在一起的。在這個過程中,韓國城市的發展顯著,都市化率從1950年的21.4%,發展到1995年的81.3%。
政治領域,80年代韓國進入政治解凍期,1980年的光州事件和1986年的民主運動(註:以大學生為核心發起的兩次民眾民主運動,抗議軍人專制政權,曾得到韓國社會各界響應,但最終被軍政府血腥鎮壓。前者亦稱光州民眾斗爭,後者亦稱六月抗爭。)使韓國獨裁政府惡名昭著。1988年通過國民投票實現了向民主政權的過渡;1993年文人政府上台;接著1998年出現了堪稱韓國政治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在野黨交接政府」(註:1997年12月18日金大中在總統競選中獲勝,標志了韓國建國起第一次「政權交替」,在野黨第一次成為執政黨,少數黨第一次戰勝多數黨。)的政治發展進程。長期以來在韓國社會上爭論不休的政治不穩定進入90年代開始銷聲匿跡,整個社會慢慢進入民主化、多元化的發展進程中。
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不僅導致家庭結構的變化,而且引起了整個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中產階級形成並穩步擴大,文化消費在消費支出中所佔比例逐漸上升。有線電視的開通、錄像市場的擴大、衛星電視的前景,一方面爭奪著電影觀眾,一方面因播放高品位電影節目而培養了觀眾,且它們都是以電影為核心的影像產業,這使得政府和大企業開始注意電影市場的價值。
大眾文化開始盛行。流行音樂樂隊等開始流行,消費人群年輕化,產品包裝要求提高,對大眾偶像的消費需求增強。
在現代韓國社會的變化過程中,青年群體又占著十分重要的位置。他們是經濟現代化的主力軍,在社會意識方面則是歷史變革的動力。截至1995年的統計,14-24歲的青少年人口略超過900萬,占總人口的20.2%。韓國政府的世界化政治戰略和提倡國際競爭力的經濟戰略,使得整個社會普遍認為,韓國的未來命運掌握在「一個背包就能周遊世界,懂電腦,會利用先進通訊設備,處變不驚,有堅強毅力,主張男女平等」的「新世代」身上。(註:金鎮旭(韓):《80年代至90年代的韓國電影》,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畢業生論文,第27頁。)特別是大學生(占青少年總人口的約54.5%)(註:君冢大學(日)、吳魯平(中)、金哲秀(韓):《東亞社會價值的趨同與沖突》,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第44頁。),他們在80年代經濟繁榮的環境下成長起來,有機會享受1988年奧運會以後的經濟富裕和政治穩定。他們將成為韓國電影的主要消費者。
在造成韓國電影振興繁榮景象大的社會背景中,有一個因素不得不指出:韓國民眾強烈的愛國心和罕見的民族凝聚力。韓國電影票房的奇跡,與韓國觀眾對本土電影非理性的熱愛,蜂擁而上的參與行為是分不開的。許多影片如《生死諜變》、《共同警備區》的上映,媒體一律不能有批評聲音,普通百姓如果不去看會被認為是「不夠愛國」。當政府放寬「電影進口限額制度」時,電影人立刻示威遊行,而韓國大眾媒體一律給予最大的支持,結果迫使政府對電影人和民眾做出妥協。
筆者認為,造成這種民族特質的原因有多種:一、有史以來,韓國即為單一民族國家,沒有像中國、美國等民族大融合的歷史;他們認為自己的血脈最純潔,最干凈,在韓國最常見的標語是「身土不二」(註:「身土不二」是一個比較寬泛的概念。筆者根據所閱資料整理出以下兩層意義:其一,它是熱愛本民族的象徵,對生養自己的土地抱有依戀與敬畏的復雜情感。體現在微觀的經濟領域上,韓國出產的商品上多印有「身土不二」,尤其是農副產品一律如此,其意類同於中國的「提倡國貨」。其二,它從人與土地(自然)的關系應和諧共處而延伸成為一種民族文化精神,與我國的「天人合一」有相通之處。「身土不二」不僅是韓國傳統,還是自70年代起由政府發起的「新生活運動」的具體內容,包含有城市民族化、鄉村現代化的意味。);二、20世紀屈辱的被侵佔、被分裂的歷史,使現代韓國人具有強烈的獨立意識和民族自尊心;三、地理生存環境——如金大中所說,韓國為美、日、中、俄四大列強所包圍,本身又是山多地少、資源匱乏的小國(註:李立緒:《韓國啟示錄——韓國經濟危機實錄》,企業管理出版社1998年,第385—386頁。);四、經濟領域內的「漢江奇跡」所賦予的自信心;五、韓國儒教傳統影響(註:中國儒教傳統中,有以道德之有無來作「華夷」之辨的言論,韓國儒教繼承了這種說法,甚至在某些歷史階段,把受西洋沾染的中國也視為夷。)。
了解這種民族特質或者說民族文化心理現象,對於解釋某些韓國電影現象是非常必要的。這種民族文化特質不是始自90年代的電影振興現象,而是一以貫之於包括韓國電影在內的韓國民族文化當中。
「從20世紀中葉以後的情況就可以看出:在朝鮮戰爭的危機中生存問題成為絕對的問題,從60年代到70年代,國家成為支配性的生產主體,以『民族文化』為中心形成了『國家主義意識形態』。相應地,韓國的現代化就意味著『獨裁下的開發』,接下來就出現了到70年代與80年代為止仍舊是『政治問題』獨佔主導性言論的現象。換言之,60年代以後,文化主要是在『理念上』被消費,而沒有確保其大眾性這種狀況。
「從這點上來看,應該說韓國文化論作為『大眾性消費品』而被生產和消費的條件具備是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至進入90年代這一時期。在民主化取得某種程度的成就後,『政治言論』的影響力下降,人們有了一點可以說說『文化』的空閑和『自信感』。國際化的迅速進行同時也成為一種壓力,因而對自我與他人關系的設定也越發顯得重要。」(註:權淑仁:《大眾性韓國文化論的生產與消費》,《當代韓國》2000春季號,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第61頁。)
漢城大學比較文化研究所權淑仁教授在《大眾性韓國文化論的生產與消費》一文中,探討作為大眾文化研究的「韓國文化論」缺失的原因。筆者借用這段話是想說明:韓國電影作為「大眾性消費品」具備被生產和消費的條件是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至90年代這一時期。
韓國電影振興現象的出現,正在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外圍環境的成熟,和電影產業內部製作、發行、放映諸環節的合理營造——其中電影製作人對類型片的有意識的推進和發展又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
大資本的介入改變韓國電影產業格局
電影資金傳統上有兩大來源,但進入90年代,製片投資發生了兩次大變化,極大程度地影響了電影產業及電影形態。
1.產業背景
自50年代至90年代初,韓國電影工業基本上是以美國好萊塢電影消費市場為演變主導的。1986年韓國電影市場開放進口外國影片,迅速成為繼日本之後的亞洲第二大市場,一年即發行400部以上影片。其中100部影片為本土影片,300部是進口影片。其中僅好萊塢和香港兩地的娛樂片即佔70%多(註:全陽駿(韓):《韓國:電影工業、美學、新潮流》,李蓮英譯,《新亞洲電影面面觀》,焦雄屏編,台灣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第101頁。)。80年代,韓國大電影公司將利潤由對本土電影的投資全面轉向進口好萊塢電影。政府雖然制定了「電影放映限額制」,但好萊塢利用美韓貿易談判的機會,強制韓國政府採取自由化的電影政策。美國電影公司不須經過壟斷進口的韓國電影公司,長驅直入韓國市場。
忠武路(註:忠武路是漢城市中心的一個地名,上世紀20年代韓國電影開始以來,主要電影製片公司和主要電影院都集中於此,既是韓國電影的搖籃,在90年代中期之前也是韓國電影製作方的代名詞。)是自20年代以來韓國電影製片公司的主要集中地。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們以中小資本對抗好萊塢電影,勉強維持生產。電影資金的兩大來源,一是地方發行人的預付款,二是錄像版稅。80年代末期的「電影自由化」政策打破了20家電影公司壟斷本土電影的局面,一時間有一百家電影公司成立,活潑多姿,自由競爭,但規模既小,秩序全無,根本無力回天。
韓國的電影文化也深受好萊塢電影模式影響。忠武路電影街製片模式下的商業片,多運用好萊塢的敘事策略,來服膺儒家思想,一方面取悅觀眾,一方面不觸犯嚴格的電影審查制度。類型基本是通俗情節劇、古裝歷史劇、B級動作片和軟性色情片。
2.大企業涉足電影業
財閥體制是韓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大特色,現代、大宇等等大企業在韓國政府的支持下,對韓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政府同樣支持它們對文化事業的擴張。90年代初期每年都有一部絕無僅有的高票房電影,1991年是李明世執導的《我的愛,我的新娘》,1992年是金義錫執導的《結婚的故事》,1993年是創造了100萬觀眾人次的《西篇記》。這三個由新導演創造出的票房神話,賦予了大企業信心。他們相信只要方式得當,投資電影一定可以盈利。
韓國大財團紛紛投資電影業。他們首先買斷版權,繼而染指影院的運營、製作、流通、配送等相關環節,參與步驟比較有序。如三星、大宇、鮮京都從錄像帶的營銷開始,在較短時間內掌握了大部分主要國外電影公司的錄像帶版權,在製作領域,他們則首先以購買韓國電影的錄像帶版權的方式來參與。
大企業為迎接多媒體時代而忙於興建新劇場或租賃已有劇場。三星、大宇、鮮京和壁山等大企業在大城市裡買入主要電影院,或是建立新的復合電影院,來形成連鎖的放映系統。以1997年為例,剛剛成立電影事業公司的現代集團就租賃了漢城名寶劇場的5個電影館。
有的大企業則通過與國外的電影公司聯手來進軍電影業。第一製糖公司向美國的夢工場投資三億美元,得到其出品影片的亞洲地區版權;並和香港的嘉禾電影公司合作,在韓國設立了JACOM電影製作公司。
大企業的介入對於只有好的創意卻沒有足夠資金的新導演和獨立製片人來說,無疑相當於雪中送炭。以前忠武路製片體系中「論資排輩、熬年頭」的慣例被打破,那些從電影學校畢業或者留學歸來的新導演,獲得了一顯身手的機會,懷才不遇的副導演、商業廣告的導演們也有了意想不到的機會。李光熏由此導演了《封大夫》——1995年票房最高的國產影片;李民勇導演了《炎熱的下午》——一部風格獨特的女性主義影片。
1994-1996年間,大企業在電影業的投資蓬勃發展,完全激活了電影市場(也為日後的不穩定埋下隱患)。電影製作體系迅速分化,出現了四種不同的電影製作體系:原有忠武路製片方式,獨立製片人制,大企業直接製作方式以及獨立電影。不少年輕的導演和製作人脫離了忠武路製作系統,建立了以導演為中心的獨立製片人制度,如朴光洙製片、企劃時代、張宇錫製片等公司。
大企業都喜歡票房價值高的電影,注重迎合年輕一代觀眾的興趣,對這樣的電影不僅投入資金,並且要造成良好的土壤,使製作以創意為主的新電影的獨立製片人能夠紮下根來。他們既製作出了相對高投資的商業電影,也促使獨立製作方式的低成本電影向商業領域邁進。這三年間電影面貌為之一新,既有大製作、高票房的動作喜劇片《兩個警察》(Ⅰ、Ⅱ姜禹石)、浪漫喜劇片《封大夫》(李光勛)、以特技製作聞名的《銀杏木床》(姜齊奎)、科幻片《木槿花開》,也有票房評論雙豐收的低成本之作《時間長久持續》(金應壽)、《豬掉進井裡的那一天》(洪尚秀)、《鱷魚》(金基德)、《恐怖分子》(金永斌)、《千年的愛》,也有藝術電影如《黑土地白百姓》(裴庸均)、《花瓣》(張善宇),女性電影如《像犀牛角一樣一個人走》(吳丙哲)、《炎熱的下午》(李民勇)、《媽媽有了男朋友》(金東斌)。大企業的進入,最重要的後果是,直接促成了韓國製片人制度的形成。
3.風險投資進入電影業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大企業自身難保,對電影的投入迅速減少,很多大企業紛紛退出電影業。只有三星是個例外,在1998年投資了6部影片,獲得相當大的成功。
金融危機後,財閥集團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逐漸下降,政府積極扶植中小企業。尤其是在風險投資中小企業的政策引導下,中小企業逐步開始取代財閥集團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以高科技密集為特徵的風險投資中小企業給韓國以往比較臃腫與僵化的產業結構注入新的活力
1997年11月,通商事業部宣布電影業及相關產業屬於風險投資產業。這意味著電影融資比較容易,並且可以享受減免稅等優惠待遇。風險投資公司迅速占據了大企業撤資後的空缺。他們帶來全新的投資概念,同時引導獨立製作公司製作題材更集中的片子,並加強營銷概念,電影市場日趨專業化。
日信創投是忠武路上最知名的投資公司。它不僅作投資還充當投資管理者的角色。它的收益分配比例相當優惠:5∶5,而一般大企業都是6∶4。僅在1996年到1998年間,他們投資的電影就有《銀杏木床》《上網》《哈利路亞》《八月聖誕節》《安靜的家庭》《驅魔錄》。
電影政策及電影文化對電影的影響
1.電影政策
電影審查制度
韓國電影審查制度形成於20年代日佔期。八九十年代嚴格的審查制度嚴重阻礙了電影的健康發展。1996年10月4日,法庭宣布電影公映倫理委員會的審查違反憲法。這結束了70多年的電影審查制度,同時提出了新的迫切問題:建立等級分類制度。1998年,圍繞新的電影法(1994年制定的《電影振興法》),年輕一代和保守派的分歧越來越大,問題焦點在於等級外電影專用館和電影振興委員會的設立。
對於韓國電影來說,目前的等級分類制度畢竟提供了更寬廣的題材空間和表現空間。《兩個警察》系列揭露警察的違法勾當,《美麗青年全太一》批判70年代的軍事獨裁體制,《花瓣》揭示了80年代群眾遭到鎮壓的「光州事件」。1999年有兩部影片《黃頭發》和《謊言》(張先禹),因暴露鏡頭被禁,引起廣泛爭議。但是影片經修改勉強通過審查後,卻在市場上獲得巨大成功。
電影放映限額制度
朴正熙的軍政府在1966年開始施行限額放映制度,本意是過濾掉西方的某些影響,但在以後的數年中,它卻成了保護民族電影的一張安全網——政府立法規定每家電影院每年至少放映146天(具體天數後有變化)的本國電影,這就是所謂「電影季節制度」(Screen Quarter System),本文譯為「電影放映限額制度」。
90年代中期以後,韓國國內幾度出現主張縮小甚至取消電影放映限額制度的論調。1998年12月2日,韓國外交通商部提議,參照與美國的雙邊投資協議,從2002年起將106天的限額降至92天。電影界擔心,如果這項提議獲通過,好萊塢洪水猛獸般的商業大片將逐漸淹沒本土電影。由此爆發了一場知名導演、明星發起的電影界大規模遊行示威。1999年6月電影界又兩次舉行示威活動。韓國政府被迫讓步,暫定在本土電影佔有市場40%的份額之前,維持限額制度。
盡管限額放映制度一定程度上損害韓國電影業的利益——韓國的電影放映量從1993年的640部降至1997年的502部,生產量從1993年的63部降至1997年的59部。但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性極強、國家民族特性濃厚的特殊文化產品,電影應獨立於自由貿易協定之外,似乎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已達成一種共識。
經濟政策調控
為振興民族電影,韓國政府在90年代至少三度啟動政策調控。90年代初期為鼓勵大財團進入電影界制定了減免稅收的電影振興政策。1997年後實行抵押版權融資制,比如1998年,國有的電影振興公司為10部電影作抵押版權融資,共提供30億元韓幣。這10部電影其中就有林權澤參加戛納電影節的《春香傳》。第三種舉措同樣重要,即是在1997年將電影業列入風險投資行業。
2.電影文化的普及
前文已簡要提到,90年代上半期大眾文化及其他娛樂媒介對電影的雙重影響。流行音樂、電視劇等大眾流行文化日益繁盛,觀眾普遍的文化素質提高,明星制初步建立等等,對電影呼喚與支持的一面畢竟大於搶奪電影觀眾的一面。從1995開始,韓國電影文化迎來充滿活力的時期。借紀念電影誕生100周年的機會,進入90年代後一直在上升的熱情終於爆發出來。
1995年3月大鍾獎電影節上放映了7部國外藝術電影。同年11月,電影製作公司「白頭大桿」設立藝術電影專業館,放映了前蘇聯電影《犧牲》、伊朗電影《何處是我朋友的家》、《橄欖樹下的情人》等國際一流的藝術電影。僅僅《犧牲》一片,在一個月內就吸引了兩萬名以上的觀眾。電影發行商開始注意「藝術電影」商業化的可能。這一年,王家衛的《東邪西毒》等三部影片在韓國上映,每部電影的觀眾人次都達到十萬以上。同時期開始,電影史上的經典影片通過有線電視進入了千家萬戶。藉助於這些積極的市場引導與開發,以前只熟悉好萊塢和香港商業片的觀眾,對電影的印象和理解開始改變。
大眾媒體開始積極報道電影新聞和介紹電影知識。就在這一年,電影月刊《KINO》和電影周刊《CINE21》創刊,他們把韓國和國際電影界的最新消息以一種雅俗共賞的方式介紹給韓國民眾。《KINO》目前已經成為韓國最權威的電影雜志。
90年代中期以後在韓國掀起的電影熱演變成一種電影文化熱,韓國各大學相繼開設了四十多個與電影相關的專業。大學里的電影講座擠滿了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韓國國立綜合藝術學院設立了電影學校,購買了完備的電影製作設備。
電影節
在短時期內韓國還舉辦了釜山和富川兩個大型的電影節以及數十個小型電影節。其中釜山電影節至今已舉辦6屆,成為亞洲最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之一。釜山國際電影節創始於1996年,由釜山藝術學校、中央大學二校的電影系提議,在釜山電影界和釜山市政府的支持下獲成。1996年10月的第一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就達到18.4萬觀眾人次的良好效果。(註:金東虎(韓):《亞洲電影發展的後盾——記釜山國際電影節》,(韓)《高麗亞那》雜志2000年春季號,中文版,第24頁。)

在諸多亞洲國家的電影節中,釜山電影節與眾不同的戰略值得重視。第一是它最初就定位於「非競賽性電影節」,避開了與其他電影節(如國際一流電影節和同時間的東京國際電影節)之間不必要的競爭,而專注於作為亞洲電影展台和展映國際最優秀電影的作用。第二是它推出的兩項特別計劃。「新浪潮電影」及其扶持制度:選擇亞洲新導演的第一二部作品展映,把它們推向國際舞台,並為保障這些影片在韓國境內的發行放映,給予發行商3萬美元的資助;釜山振興計劃(PPP計劃,開始於1998年第三屆釜山電影節):為有電影製作計劃的亞洲導演和世界級的發行公司、製片人、贊助商創造合作機會,促成合作投資或共同製作或對影片後期製作提供贊助。香港的陳果、台灣的林正盛、日本的筱崎誠、中國大陸的賈樟柯、張元、王小帥等導演都從PPP計劃中獲益。釜山電影節對亞洲電影新人的成長,作出了切實的貢獻。
釜山電影節不僅為韓國電影和亞洲藝術電影提供了製作機會、拓展了電影市場,還和眾多的國際電影節達至溝通,使韓國電影大批進軍國際展台。僅1999年就有80部韓國電影計150次在73個國家和地區參展,其中包括戛納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此外,釜山電影節本身產生了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為釜山影視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釜山市政府選擇影視業為戰略產業,組建釜山電影委員會,推動了釜山文獻電影館、數家多功能影院的相繼建成,陸續籌建影視信息城、主題公園、動畫片中心,並對與釜山相關的電影行政和財政的支持。(註:金東虎(韓):《亞洲電影發展的後盾——記釜山國際電影節》,(韓)《高麗亞那》雜志2000年春季號,中文版,第29頁。)其中包括以釜山為影片背景的《朋友》。
總體來說,電影節最根本的作用在於它成為韓國大眾文化生活中的一個「事件」。與報刊、電視、流行音樂等大眾傳媒一起,它們構築了韓國電影振興現象得以發生、發展的意識形態背景。
3.紀錄片與短片的繁盛
短片和紀錄片的發展,是90年代韓國電影界一個異乎尋常的重要現象。截至1999年,韓國年產短故事片300多部,並通過國內外各種電影節上映。
紀錄片
80年代韓國曾出現一批源自大學校園的電影團體,他們標榜「獨立」和「進步」,既反對官方和商業電影,也反對實驗電影和作者電影,而是試圖與進步的文化團體、工人階級聯合起來,拍攝紀錄片,並以錄像帶的流通來代替商業電影發行。
政治動盪的80年代末,他們在政治活躍團體、進步工會、學生會等群眾團體的支持下,製作出了一批反映韓國社會矛盾的影片。「電影製作所」(1987年成立)和「勞動者製作團」(1989年成立)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兩個地下電影團體。前者拍攝的《理想國》(16mm,110分鍾),第一次以劇情片方式處理光州事件;1990年的《罷工前夕》(16mm,100分鍾)則是以忠實刻畫工人運動為內容的劇情片,成為獨立電影的里程碑。因政府禁映,該片通過校園和工會禮堂自辦放映,而警方甚至出動直升機投擲催淚彈來驅散觀眾。「勞動者製作團」則是進步紀錄片的突破,他們製作了十數集每集1小時的《新聞電影》,專注於韓國工人運動的最新話題。事實上,這些電影團體建立了校園、工廠放映和錄像帶流通的獨立發行渠道。
如果說80年代的獨立影片內容上著眼於工人運動,政治導向上具有強烈的反政府性,價值取向偏於集體價值、共同空間優先個人、日常空間。那麼自90年代開始的獨立電影則遠為多元和復雜,嘗試著以多種方式去反映豐富的社會生活。
在紀錄片方面,邊英珠的《囁嚅三重奏》(1994-1999)用二戰期間淪為日軍慰安婦的婦女證詞來揭露性暴力和軍國主義問題;李慶順的《蒲公英》(1999)表現一位父親在民主化斗爭中痛失愛子的悲傷和勇氣;洪亨淑的《本名宣言》(1998)描寫一位旅日韓僑的流浪經歷;朴基福的《別管我們》(1999)則以離家出走的少年和家庭暴力為素材,描寫體制和反體制勢力都漠然無視的社會邊緣階層。這些紀錄片普遍不再以旁白或采訪來引導觀眾,而代之以客觀紀錄的方式來試圖還原生活本身。
導演金東元自80年代末一直追蹤城市開發區拆遷戶的居住權問題,已拍出《上溪洞奧林匹克》(1988)、《杏堂洞的人們》(1995)和《另一個世界》(1999)三部曲。《另一個世界》拍攝了拆遷戶爭取到開發區居住權之後的生活,關心的焦點從特權化的意識形態轉向日常生活的政治學,其關注的核心問題乃是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認識與溝通。筆者認為,不了解這些信息,就不可能充分認識韓國電影振興現象,不可能細致讀解韓國的類型片,如作者化的黑幫片《綠魚》、《搏動》。
短片
短片的繁榮是90年代另一個重要的電影現象。80年代的年均產量不超過50部,而90年代卻達到300部以上(註:南仁英(韓):《差別美學,日常生活的政治學——評90年代韓國電影短片和紀錄片》,(韓)《高麗亞那》雜志2000年春季號,中文版,第30—35頁。),其中大部分出自電影專業學生和業余電影愛好者。90年代初由三星公司出資舉辦的漢城短片電影節,既是短片的盛會,也是商業電影公司挖掘新人的地方。(2002年4月三星出資在北京舉辦了DV短片電影節。)90年代後期,韓國短片電影節增多,主要有獨立電影論壇、獨立短片電影節、釜山亞洲短片電影節等,很多韓國短片還參展戛納等大量國際短片電影節,獲得了較好的成績。
韓國90年代的紀錄片和短片具有三個層面的重要意義:1.為主流電影業提供新的電影人才和活化電影氛圍,一定程度上直接催生了韓國電影振興現象並刺激其發展;2.在題材和表現領域上有效彌補了商業影片不敢涉足的領域,與主流商業片互為補充,並成為新的電影美學的催化劑;3.使電影產業和社會文化、藝術保持著良好的互動關系,平衡著電影作為產業、藝術和意識形態的三重功效,是韓國電影能夠健康發展的深層原因之一。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D. 有沒有人推薦一部好電影

推薦《肖申克的救贖》和《這個殺手不太冷》

斯蒂芬金這位懸疑大師想通過這部小說、電影告訴人們:追求自我的人生並非只是一個夢想,只是在於自己怎麼去做。不管結果怎麼樣,這個過程很重要。

《這個殺手不太冷》

你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會感覺很奇怪:盡管是警匪片,里昂也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人,但是我們就是希望這個「壞人」可以勝利。

一些經典的電影如:阿甘肖申克教父等等 我猜大家肯定都會推薦的,我就推薦一些比較新的電影吧

最近看的電影:

韓國犯罪:《惡人傳》《野獸》《惡女》

《惡人傳》現在好多多都在馬東錫的視頻所以也就不多說。《野獸》同樣是變態連續殺人狂,虐殺女性,滿足變態慾望,被倆個警察抓捕,不過這倆個警察都是惡警,所以本片倆個警察互相之間的博弈更好看。《惡女》則就是動作打鬥非常的刺激好看。

台劇:《誰先愛上他的》《寒單》

《誰先愛上他的》是講述一部同志同妻的電影,女主演技在線,非常好看。

《寒單》這是一部讓我感到驚訝的電影,三角戀與死亡還有救贖交織,卻產生了不可思議的效果。就像電影海報上說的「會痛代表你還活著」

還有徐崢的《我不是葯神》現實主義題材,引人深思《掃毒2:天地對決》這些都是特別好看的,有時間你們也可以去看看。

《蒙娜麗莎的微笑》

我們是否擁有選擇權?

影片著眼於美國上世紀五十年代,撲面而來的美式復古情調,讓人忍不住地沉迷。

《蒙娜麗莎的微笑》不激進,柔和地講出:女性的權利,在於自由地選擇人生中想要的東西,重點在於選擇權,而非選擇的內容。 每個人作為獨立個體,都有自己獨立思考和選擇的權利,也有自我負責的義務。思考、選擇、行動、負責。

男與女,大自然的恩賜不分性別,男女有別並不意味著貴賤之分,兩性各自有其獨特稟賦。就像正和反,大概沒有人會說「正比反好」、或者「反優於正」這樣的話吧。所以,從源頭說,男和女並沒有差異。如今所謂的男權當事,大概是源於遠古,男性更為健碩的體格能更好地使人類群落生存下來,這種自然進化的結果,定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當代,不是靠體力生存,所以女性的才能、女性的智慧,逐漸顯漏出來。未來的n多世紀後,兩性地位或許依舊會改變。

沒有人能定義「女性」,規定她們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一切的行為由我們自己定義。 所以,盡管去思考、盡管去選擇、盡管去行動。做想做的事情,最大程度發揮女性能力與優勢,不管是家庭主婦,還是事業女性。

首先,你指的好電影是哪一類的?國內的還是國外的?悲劇還是喜劇?或者是動作片、言情片?最好有個范圍,我們才好回答,對於一個喜歡動作片的人,我推薦再好的喜劇他都不滿意,所以為了讓你滿意,我只能從各個類型片里各推薦一部了。

言情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看我電影讓我們想起了自己心中的「沈佳宜」,因為不完美的結局,更能讓我們感動。

動作片:《精武英雄》,本片武打設計被美國黑帶雜志評為教科書式打鬥,李連傑的巔峰之作,動作片影迷必看。

喜劇:《唐伯虎點秋香》,周星馳的電影不需要過多介紹,如果你以前看過了,也能讓 你笑起來,這就是星爺的本事。

科幻片:《流浪地球》,如果是 以前我肯定要推薦好萊塢大片了,但是今年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這部國產片,確實火爆全國了,必須推薦。

恐怖片:《閃靈》,恐怖電影一直是西方電影票房的法寶之一,而美國作為一個電影產業大國,其恐怖電影也擁有廣泛的世界市場。如果你能抵抗比較血腥的場面,那麼美國恐怖電影是你的首選。

近期看到的好電影:《機器管家》

《千鈞一發》(強推)

《貓鼠 游戲 》(強推,小李子早期的一部電影,真帥真嫩啊)

《回到未來》三部曲(穿越時空類)

《美麗人生》(二戰背景下)

不能說的秘密

我也算是一個愛看電影的人了。

我覺得最深入人心的,我推薦《肖申克的救贖》《當幸福來敲門》還有《裂縫》當然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有些電影看一次就好,但有些電影確實讓自己無法忘懷的經典。

詭絲 機器管家 七號房的禮物 失孤

有篇文章說,全地球每年拍出的新電影,我們每天二十四小時去看,也看不完。喜劇類電影,就看周星馳的《喜劇之王》吧,人生看喜劇電影就看這一部行了。它適合男女老少。

閱讀全文

與群落電影票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卓手機有沒有免費看電影的軟體 瀏覽:658
烈焰之球電影 瀏覽:197
越獄英國電影 瀏覽:600
維卡 克里克斯三部曲 瀏覽:412
2.5小時的電影 瀏覽:293
蘋果系統在哪看腐劇 瀏覽:672
1998年《螞蟻危機》 瀏覽:302
電影院總共8排坐哪裡 瀏覽:433
追擊者迅雷資源 瀏覽:773
吳家麗背部紋身 瀏覽:182
什麼軟體可以看倫理 瀏覽:923
快遞愛情史下篇微電影 瀏覽:6
床戲最精彩的電影是哪個 瀏覽:849
電信電視免費的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502
類似借種電影 瀏覽:327
花花下午去看電影了英文翻譯 瀏覽:220
楚漢山河電影免費版 瀏覽:135
影視大全怎麼下載電視劇到相冊 瀏覽:612
啄木鳥傳媒影片都有什麼 瀏覽:200
3D電影做前面好還是坐後面好 瀏覽:348